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24jq.net/minzujieri/jie2824/ 在 2018-03-08 09:45:1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蒙古族的节日_二十四节气网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备注:|蒙古族的节日 时间:2016-01-14 阅读:4760 次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现有人口5813947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还有一部分蒙古族在新疆,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塞尔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的蒙古族,分布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的蒙古族,分布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的蒙古族,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的蒙古族,分布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的蒙古族,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另外散居在北京、河北、河南、四川、云南等地。从13世纪起,蒙古族由部落名称变成了民族名称。以蒙古部落为核心,共同使用蒙古语言,使各有名号的部落,逐渐形成统一的蒙古民族共同体。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族语,分为内蒙古、卫拉特、巴尔克·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蒙古族风俗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主要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蒙古族的科学文化事业也较为发达,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族源和族称

“蒙古”之名其字意有多种解释。据《蒙古秘史》中记载,“蒙古”为“忙豁勒”。有关此语的解释也众说纷纭。苏日巴达拉哈认为:“‘蒙’,乃山名或河称,依此山傍此河之人群,谓之‘蒙’氏族;‘高勒’(即豁勒、古勒)是河或核心之义。”道阔梯步则解释“蒙古即忙豁勒,即长生(或永恒)的部族之意。”拉施特和多桑认为“蒙古”一词,最初作萌古,意即屏弱和淳朴。此外,霍握斯、施朱特、朔特等从语言学上解释,蒙古其意为“勇敢”、“无畏”、“强悍”之意。邵循正认为蒙古“原义在十二三世纪已被人忘掉,现在更无法索解”。这个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蒙古族的译名,也有很多不同的记音出现于各种书籍,韩儒林曾对蒙古族三十几种不同译名分作五组进行过论述。

关于蒙古族的族源问题,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热点,主要有匈奴说、突厥说、吐蕃说、东胡鲜卑说等。

蒙古族节日

蒙古族一年中的主要传统节日除了过春节之外,还有兴畜节、打马印、鲁班节、猎日节、敖包盛会、那达慕大会、祭成节、马奶节和过小年等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春节

蒙古族的年节主要是春节,蒙古族称过“大年”。古时候,蒙古族将春节称为“白节”,是最重要的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如今,蒙古族人们将农历正月叫做“白月”。蒙古族崇拜蓝色和白色,将蓝色代表自己民族,将白色视为纯洁、吉祥、神圣的象征。“白节”、“白月”,据说与日常饮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包含着恭贺新春、吉祥如意之意。“白月”是人们相互交往聚会的时节。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送旧是腊月二十三日,搞清洁卫生。腊月二十三日以后,蒙古族就准备迎春节。节前,人们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备下当年生长的公羊肉和各种奶制品,加上几坛上好的美酒,然后开始“调马”。除夕夜,蒙古族家家户户熏羊头,煮羊蹄,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人们纷纷向老人、长辈敬“辞岁酒”,围坐火塘吃饺子。

然后进行文娱活动,如听艺人说书等,通宵不眠。有的蒙古族在院内燃起篝火,大家向火中扔羊跺骨、羊蹄子、房塔灰、酒、羊肉等;全家老少手拉手围火转圈,边转边拍打衣裳。蒙古族男人们从篝火上跳跃,带着美酒和烤熟的羊头、羊蹄逐户向村邻致酒祝福。收礼者以同样的礼物上门致谢。之后,一家人欢聚一堂玩“沙格”(嘎拉哈)、下宝根吉如格(蒙古棋)、12道、拉马头琴、四胡,欢唱祝酒歌庆贺吉祥,娱乐至破晓。

正月初一日出前,蒙古族在院中摆供焚香,男人们面向西南行三拜九叩礼祭天。回屋后,晚辈向长辈敬献“新年碗”(碗内装有酒或食品),祝长辈长寿。长辈以优美的颂辞祝愿晚辈新年愉快,并向幼童分发吉祥糕点,以示祝福。清晨,吃完饺子后,邻里乡亲互赠新年饭(酒肉为主),相互敬酒,祝福安康快乐。然后身着节日盛装的蒙古族人们,跨上骏马,串家走户,祝贺新年,给长辈叩头祝愿,有的还边歌边舞。蒙古族男女青年还利用这个机会赛马,彼此相互追逐,气氛热烈欢乐。这一活动延续至正月十五

蒙古族兴畜节

兴畜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从事畜牧业的蒙古人,要为牲畜举行仪式,称为兴畜节。有的地方日期不固定,选在正月至清明前的某日。这节日起源很早。这天蒙古族把所有的牲畜集中到一起,查看牲畜的膘情,研究接羔、接犊的安排,并给种畜挂五色绸带,请喇嘛念经。大家围坐在一起敬酒祝福。设锅灶,备佳肴,大家共进餐。然后举行文体活动,显得很热闹。

蒙古族打谷场节

蒙语称为“乌图如模塔里呼”,是蒙古族的节日,这节可能是从兴畜节演变而来的。在东部从事农业的巴林旗等蒙古人,常在打谷以前择吉日举行,对打谷场上使用的工具都要擦一下,并诵念祝辞,用各种食品供祭,从事打谷劳动的蒙古族人要叩头,然后互相敬酒聚餐,最后进行各种文体活动。

蒙古族打马印

打马印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清明节端午节前后举行。在节日这天骑手们每套住一匹烈马,便有执印者在马的左胯骨的中心部位,打一个印记。届时,蒙古族在指定的草场燃起篝火,挑一名德高望众、骑技精湛、烙技娴熟,通晓马性的牧人执印。参加套马的蒙古族骑手一字排列,然后有人向他们敬献哈达,表示祝福。

这时印横在火中烤红,高呼打印开始,众骑手个个横杆立马,把马群团团围住,顿时人呼马嘶,蹄声雷动,场面异常壮观。观赏套马的人,不仅来自草原,四面八方的群众都有,使观赏者大饱眼福。蒙古族的姑娘们也趁机选择情人,而这也正是蒙古族小伙子一展自己套马技艺的关键时刻。

据说,蒙古族打马印,源于12世纪。相传成吉思汗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在马身上打印记来代表各部。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易识别,之后逐渐成为草原上的一个盛会。

如今,在实行半农半牧后,打马印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即由原来在草原紧张激烈的套马改为在畜场徒步套马。

蒙古族鲁班节

鲁班节是居住在云南省南部通海县一带的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节期三天。

远在公元1253年,蒙古族的祖先,在元朝时随军从古老的蒙古大草原来到祖国西南边疆。他们由于长期与其他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随着环境的改变,由牧民变为渔民,后又变成了农民。根据社会需要,还从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并精益求精,修建了很多建筑物,这些建筑物都优于其他同行。他们所修建的房屋别具一格,不仅造型美观、别致,而且经久耐用,成为滇南有名的土木建筑者,深受人们的称赞。当地蒙古人民也以此为自豪。为了纪念和庆祝他们在土木工程上取得的成就,把传说中鲁班向徒弟赠送“木经”的日子,即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

据传说,蒙古族这些技艺最初是一个聪明的后生旗勤学到的。旗勤先是拜鲁班为师,学到了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后来他辞别鲁班,周游各地,又学到了石工、竹工等手艺。由于他技艺精湛,品格高尚,人们都称他“旗班”。但旗勤总忘不了鲁班对他的启蒙之情,每年农历四月初二,在鲁班授予他“木经”这个日子,他总要召集全体学徒,向他们讲解“木经”,让即将出师的徒弟进行锯、推、钻、刨等技艺表演。旗勤去世后,四月初二这个节日就永远流传下来,人们称之为“鲁班节”。

现在的鲁班节,蒙古族村民均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外出的蒙古族建筑工匠们无论路途有多远,都要赶回来在家欢度节日。人们把大殿里的檀香木鲁班像请出来,到蒙古族各村游行一周。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宣扬鲁班功绩,十分热闹而隆重。同时,还有舞龙、跳舞、划彩船等,然后,汇集到广场唱歌跳舞,十分欢快。节期持续三天。此时,若有哪位工匠不回县城来过节,各村人会瞧不起他,认为他是个不敬师、不爱贤、不守礼义的人。节日后正是滇南农忙季节,开始收割小麦、油菜。直到翻田、耙池、插秧结束,工匠再外出干活。

蒙古族猎日节

猎日节,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呼伦贝尔盟一带的人民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的当天,无论是天晴还是天阴,各村蒙古族猎人都要按传统习惯,骑着马,背着枪,挎着刀,带着猎犬和“布鲁”(打野兽用的拐形小木棒,这是木制一斤左右重的打猎工具,投掷出打到猎物的概率很高),上山打猎。猎日进行围猎,要推举一名德高望重的好猎手当打大围的总指挥“阿宾达”。围猎开始,猎人分组从不同地方进入围场,从不同方向逐步缩小包围圈。中午时分就地野餐。下午围猎进人高潮。此时,猎物也逐渐集中,猎人也渐渐地集中到一块,比赛猎技,大量的动物成了他们的战利品。当他们兴高采烈呼喊着凯旋归来时,村民们便集中到村口,列队欢迎猎人们满载而归。

关于节日的来历传说各异。有说,古代蒙古族部落遭到异族袭击,由于人们都去打大围(这次打猎是五月初五),敌人侵扰扑空,一场报复性的仇杀也得以幸免。从此,蒙古部落每年这天总要去打大围,一来是让人们提高警惕,时刻严防来犯之敌;二来是加强军事演习,提高军事技能。另一传说讲,成吉思汗因坐骑受惊落马摔伤致残,病死于五月初五日。后人于五月初五日围猎,射杀野兽,免得它们再惊吓了战马,同时也是为了缅怀、感谢圣王恩德。

蒙古族祭成陵

祭成陵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祭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月十五、九月十二和十月初三举行。

《蒙古秘史》记载:“那年春间,俺巴孩皇帝的两夫人斡儿伯、莎合台,祭祀祖宗时,诃额伦去得落后了,祭祀的茶饮不曾与。”这是早期的蒙古族氏族部落的祭祖。《元史》载:“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以蒙古巫祝致词,盖国俗也。”这是蒙古族家族的祭祖。至元三年,太庙成,定八白室,每年十月享祭祖宗于太庙。明代时,蒙古人还祭祀成吉思汗及其所属的“八白室”,明代中叶以后,在孵尔多斯伊金雷洛,由达尔哈特部负责祭祀成吉思汗,称祭成陵。按照传统的习惯,一年四季分季进行祭祀,举行仪式,牧民们汇聚到陵前,怀着崇敬的心情,悼念这位名震中外的“一代天骄”。

届时,蒙古族人民聚集成陵,在被称之为成吉思汗亲兵卫队的达尔息特人的引导下,进行祭奠。

祭奠者先到庙外正南百步远的金柱处绕柱三圈,到99人方止。又到距金柱81弓处向外洒马奶,再绕柱旁拴系的大马及小马驹。绕柱行走时,亦用小木勺舀奶汁扬之。绕毕,由守陵人把奶盛在银碗中扣于马背,马若受惊蹦跳,使碗落地,则要重新扣上。仪式完毕之后献酒。

献酒人跪于殿外,守陵人从献酒人壶中将酒倒入两个酒杯里,再由献酒人用长方盘端入陵殿。献酒完毕,再献哈达、蜡烛、香和整羊。随后,投一小块羊尾油于香案前火盆中,接着焚烧哈达碎片,用大银杯轮流跪饮烧酒,再吃一小块羊肉。所有祭奠者可自愿捐献钱上供,数量不等。守陵人回赠给祭奠者白包一个,内有鼻烟少许,皮条一块,碎哈达一块,被视作祛邪防灾的圣物。祭奠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跑马、射箭、摔跤比赛和歌舞活动。

祭成吉思汗陵活动,在蒙古人民心中古老而又神圣,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正是利用这个节日祭奠,表示对成吉思汗这位在历史上功绩卓著,英勇善战的蒙古族英雄的赞美和敬重。

过去,对成吉思汗陵宫的各种祭奠,每年多达30余次。现在改为集中几日祭奠。这座陵宫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规模宏大,建筑精巧,造型别具特色,陵宫正厅有五米高的成吉思汗塑像,供人们祭祀和敬拜。

蒙古族祭敖包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敖包”是蒙古语的译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积成的石堆、土堆。敖包,蒙古族认为是神灵的所在地。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圆坛之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成圆锥体,周围涂白土,高约十余丈,形似烽火台,遥望又如尖塔。“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的是单独一个,有的则是敖包群。最著名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贝子庙的十三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草原的一个节日。一般一年一次,祭祀的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六月初三;有的在水草丰茂的夏秋季节举行。蒙古族带着肉、奶酒、奶食品等各种祭品,汇集到敖包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届时,敖包上插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并请喇嘛来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大家跪拜祝福,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进行修补,并在敖包顶上悬挂新的五色绸布条和蟠等,祈求吉祥、人畜兴旺。大家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祈神降福。

祭祀仪式各地也不完全相同,祭祀礼仪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四种:血祭,即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酒祭,是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各户走近火边,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羊肉丸子)投到火里,烧得越旺越好;玉祭,以玉为供品,这种礼俗,现在一般用一些硬币和炒米等物替代。

敖包祭祀礼仪结束后,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此后,参加祭祀的蒙古族人开怀畅饮。男女青年往往借此机会相见,登高游玩,相互追逐,诉说衷肠。电影、小说中的“敖包相会”就是描写这种场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广大牧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水平的提高,祭敖包后来改成了举行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就是蒙古族庆祝丰收、游艺欢乐的意思。“那达慕”大会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是古老而神圣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它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故又有敖包那雅心之说。最早记载“那达慕”大会的是1225年用古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这篇石刻记载道:成吉思汗为了庆祝征服花刺子模的胜利,在布哈苏齐海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举行了射箭比赛。在《蒙古秘史))中也有几处提到过射箭比赛。后来,凡是牧马较多的部落举行“那达慕”大会时,除了举行射箭比赛,都要举行赛马比赛。在蒙古族文学巨著《江格尔传》和《格斯尔传》及其他民间文学作品中,都对赛马有过精彩的描述。摔跤则更为普遍,一般的“那达慕”大会,多以摔跤比赛为主。

据研究,早在匈奴时代,这三项活动就已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到了金代,对三项活动的优胜者给予奖励已形成了制度。13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年举行忽力勒台(大聚会),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奖功惩罪等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和摔跤中的某一项比赛。到了元、明两代,就把这三项比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男儿三项游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当时的“那达慕”大会的祝词中说:“得心应手的马头琴声,悠扬动听;洁白无瑕的哈达,闪闪发光;传统的三项那达慕,接连不断;蒙古族的大力士,整队上场。”14世纪末,记载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说: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的时候,蒙古族长者都要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读祝颂词。如土尔息特蒙古族射箭祝颂词是这样说的:“你擎起万钧弓呀,搭上了金色的利箭,引弓如满月,啪地撒放扣环。你能射到耸立的高山,你能射穿飞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你这生铜熟铁般的大力士。”由此可见,那达慕大会确实盛况空前,在蒙古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清代时,“那达慕”大会逐步变成了由蒙古族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那达慕,并对比赛胜利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但当时由于蒙古族王公贵族的操纵,优秀骑手和摔跤手常被王爷征走,因而冠军常被王爷的摔跤手、赛马手获得。

这些人遂沦为王爷的家奴和显耀威风的工具,“那达慕”大会也成了王公贵族争名夺利和寻欢作乐的场所。那时的“那达慕”大会,主营是为贵族和喇嘛服务的。若遇王爷登位,或是一年一度的“祭敖包”,统治者利用“那达沤”大会来强迫牧民们给王爷敬献最肥的牛、羊、马和最好的各种皮毛,还要挑选最漂亮的姑娘供王公贵族和喇嘛玩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那达慕才真正成为蒙古族广大牧民自己的盛会,成为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如今的那达慕由于融入了鲜明的时代色彩,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内容除体育、文艺表演外,还有表彰先进、推广科学技术、举办各种展览并举行城乡人民的物资交流活动等。二十世纪80年代,“那达慕”大会已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那达慕”大会,一般以旗(县)为单位举行,也有以盟(专区)、自治区(省)的名义召开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蒙古族人民的这一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已演变成为对外开放、交流的国际性重大集会,增添了对外贸易、旅游等新内容。每当举行“那达慕”大会时一都有大量花色品种齐全的商品,供牧民们自由选购。兴安地区每逢那达慕,牧民们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拥向大会会场。绿海无垠的草原上,彩旗飘扬,车水马龙,场面极其壮观。远处,牛羊欢叫,牧马追逐,各种机动车马达轰鸣,车轮滚滚;近处,奶茶飘香,摊点星罗棋布。前来赶会的蒙古族牧民熙熙攘攘,到处是殷殷问候,到处是笑语欢声,组成了一曲欢乐的草原交响曲。

“那达慕”大会,每年都在七八月间牧业丰收的黄金季节举行。这时,内蒙古草原,秋高气爽,风和日暖,绿草茂盛,羊肥马壮,一派丰收景象。蒙古族牧民们身穿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带着丰收的喜悦,骑着骏马,领着骆驼队,赶着牛车,唱着牧歌,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上级和兄弟旗、县也派出代表团前来庆祝。

“那达慕”大会一般为期七天。大会前,蒙古族男女老少或骑马,或赶车,或乘汽车,穿上节日盛装,远行百里、千里,不辞劳苦,成群结队汇集到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了白色蒙古包,宛如天边飘来的朵朵白云;会聚地区彩旗招展,羊牛欢叫,牧马嘶鸣,把草原装点的更加迷人。牧民们带来很多东西,有的把蒙古包也搬来了。会场四周,除蒙古包外,还搭满了临时百货摊、收购站、小吃部、食品店、水果摊,商店里摆满了蒙古袍、高筒马靴、各色皮袄、金银首饰等等,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牧民们自豪地把“那达慕”大会的贸易市场,比作北京的王府井、大栅栏,草原上的小上海。

“那达慕”大会内容丰富多彩,但最吸引人的仍是传统的“男儿三艺”。即:骑马、射箭、摔跤的比赛。附近兄弟旗、县都要组织摔跤队、赛马队、射击队前来参加比赛。蒙古族人民酷爱摔跤,喜欢骑马及射箭。内蒙古草原没有不会骑马、不会摔跤的蒙古族小伙子。他们从儿童起就受到父母、亲友的严格训练,使“男子三艺”运动,长盛而不衰。在古代,大草原上常以摔跤这种形式选拔英雄,蒙古贵族也常以这种形式选择女婿。因为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摔跤不仅是力量的展现,同时也是智力的较量。赛马是“那达慕”大会上最牵动人心的节目。由于过去蒙古族大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所以马成了这种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支撑,行军打仗、狩猎游牧、商贸交流甚至餐食饮品都离不开马。正是基于这种生产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从小就开始练习马术,精湛的骑马驭马之术是每一个蒙古人特别是蒙古男人的生存之本。

在这样的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产生了赛马活动,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体育、娱乐项目。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官办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半年、一年或两年举行一次,对竞技优胜者分别给予马、骆驼、牛、羊和砖茶、绸缎等物品的奖励。

蒙古族人特别喜爱摔跤比赛,那达慕大会第一项往往就是摔跤比赛。参赛者身穿传统的摔跤服,坎肩大多用皮革或多层帆布做成,缀有闪闪发亮的银泡或铜泡,脖子上围着鲜艳的饰物“江戈”,背上饰有铜镜或“吉祥”图案,腰系红、蓝、黄三色围裙,下着白色肥大的裤子和绣有吉祥图案的套裤,脚蹬蒙古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个个威武雄壮。蒙古族摔跤手们唱着摔跤歌、跳着摔跤舞,精神抖擞地来到主席台前,鞠躬行礼,然后开始摔跤。比赛名额一般为128名,采取淘汰赛,获胜者由大会发给奖品和奖金。摔跤比赛的仪式非常隆重。

比赛开始时,这些彪形大汉们依照古代蒙古族骑士的样子,挥舞双臂,口一唱摔跤歌“布和干塔尔见!布和干塔尔见!”(放出你的勇士!放出你的勇士!)以催促对方上场。选手们绕场一周,相互鞠躬致意后,比赛正式开始。每场比赛一般都是三四对同时进行,选手们先是低头瞪着对方,然后就像猛虎一样扑上去,双方你揪我拉,互不相让,都使出看家本领以图制服对方。

比赛方式一般采用砍、绊、缠、推、拉等方法,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败。荣获全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纳钦”(雄鹰),受到蒙古族人们的崇敬。

赛马也能吸引众多的观众。赛马比赛项目有儿童短途赛、少年长途赛和成年短途赛,也有蒙古族青年女子短途赛。儿童15公里赛,骑手年龄要求在十一二岁,赛马是三岁小马,儿童由家长从会场带到起跑处,然后再往会场跑。少年30公里赛,骑手的年龄规定在十六七岁左右,赛马是五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们一早就骑着马来到大会会场,接受主席台的检阅后,小跑到30公里外的起跑点,然后起跑来到会场。赛前一个月,骑手们就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挑选骏马,精心饲养。比赛时,骑手们把马打扮一番,头扎彩绸,背备马鞍,显得十分神气。比赛开始前,骑手们身着华丽彩衣,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在赛场上一字排开。只听一声号响,骑手们便扬鞭策马,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场面十分紧张、激烈。观众们则个个绷紧心弦,呐喊助威,欢呼鼓掌。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成为草原上最受人们赞誉的蒙古族健儿。姑娘们都纷纷上前祝贺,为骑手披红戴花,大会奖给冠军一匹马。赛马结束,有专人唱颂马词,并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洒奶酒或鲜奶。

骑马射击:蒙古族骑手们要在飞奔的马背上进行单手托枪和双手托枪射击,百发百中者被誉为草原特级射手。骑马劈刀:在比赛场的两侧,树立小旗杆或草人,骑手在飞奔的马上,刀起“头”落,又快又准。比赛前,蒙古族射手们身穿彩色蒙古袍,背上弓箭,骑马到起跑线,待长者唱完射箭祝颂词后,号令一下,射手们便跃马进人跑道,他们娴熟地在马背上抽弓搭箭,对准靶心射去。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不断博得观众叫好,优胜者可获重奖。

大会期间,除文艺表演团体外,还有兄弟旗、县的乌兰牧骑也纷纷赶来为大会演出。“那达慕”盛会上的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使整个草原充满着节日祥和的气氛,牧民们一直沉浸在欢乐愉快之中。今天,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蒙古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那达慕大会上,人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力和美,尽情地抒发爱与追求,整个场面给人一种粗犷、奔放、热烈的感受,表现了蒙古族人民勇猛、强悍、进取、奋发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他们崇尚威武雄健、力量和壮美的审美意识。

可以说今天的那达慕是草原劳动人民庆丰收、庆团结、庆胜利的欢乐节日盛会;是蒙古族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文化体育盛会;是充满团结友谊之情、体现改革开放奋进精神的盛会,尽展了草原人民的风采。“那达慕”大会越办越红火,越办越兴旺。

蒙古族马奶节

蒙古族的节日活动都是随季节而进行的。当春季来临时,万物复苏,原野披绿,五畜繁殖,此刻草原上要举行祈求五畜兴旺的祭祀活动;当奶食季节开始和结束时,草原上要举行马奶节和禁奶祭;给牲畜打戳子、剪羊毛,打鬃、撰毡时还要举行庆贺集体劳动成果的庆祝宴会。这些,就是游牧民族的传统盛会,蒙古族草原人的重要节日。

马奶节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的蒙古族牧民过的传统节日,每年八月底举行,为期一天。这是蒙古族为祝健康、幸福、吉祥而过的盛大节日。

节日期间,人们主要食用奶制品,奶干、奶酪、奶豆腐、马奶等,并要杀羊宰牛,炸果子,煮手抓肉。节日前一天,把奶桶挤满,发酵,酿成奶酪,一大早蒙古族牧民们或骑马或坐勒勒车,或搭乘汽车,赶往会场。当太阳升起时,该节日的主要活动项目-赛马便开始了。参赛的全是年满两岁的小马,它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发达,也唤起人们对马奶哺育的感激和敬意。赛马场上,人欢马叫,气氛热烈。骑马技术高超的小伙子,头扎彩绸,腰系五颜六色的彩带,随着发令的枪响,他们催马向前,人们为之呐喊助威,取胜者将得到物质的奖励。而后有摔跤、拔河、投掷,以及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在举行马奶节的庆祝会场,正面坐的是长者,建设草原的英雄模范和旗、乡干部及应邀而来的尊贵客人,左右两边是男女牧民、儿童等,过路人也欢迎参加。会上村长向众人敬酒干杯,向受人尊敬的蒙医献礼。有的朗诵为马奶节写的诗,有的拉起扎彩绸的马头琴,载歌载舞,节日从早到晚持续整整一天。

蒙古族过小年

农历腊月23日,是蒙古族祭祀火神的祭火节,又称“过小年”,也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有些地区不在23日祭火。据传,这是因为成吉思汗时代,一些部落在23日那天正遇敌人袭击而耽误了祭火。从此,蒙古族把祭火日改为24日。

祭火之俗在蒙古族各部落中甚为普遍,祭祀方法基本相同。每当祭火节来临,蒙古族家家户户从早晨起来便开始紧张地收拾院落,打扫房屋等处,扫净过去一年“积攒”的所有尘土,把屋里屋外打扫得整洁有序,焕然一新。同时,还要洗测全部火灶器具,尤其要清理灶火灰烬。

然后,要提前准备好祭火所需的干柴。

蒙古族对火神十分崇敬,认为火神可以赐予人们幸福与财富,称三天为旧火,30天为月火,360天为年火。小年正是送火神爷的年火日子,因此特别热闹。蒙古族人民认为,火是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也是圣洁、干净的象征。它不仅给一家人带来光明和温暖,还用它永恒的热情温暖着人间。因此,对蒙古人民来说,灶与佛完一样是极其神圣的。这天,要在“灶神”神完前烧香,供献牛羊肉、黄油、奶皮、糖果等食物,名为“祭灶”,全家团聚欢乐。

晚上,把事先准备好的草或兽粪,用火点着,再从各样供品中取出一点,投进火堆。蒙古族全家老少对着火焰向火神爷祷告,名为送灶神。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所属专题:蒙古族专题 传统节日专题 本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链接:http://www.24jq.net/minzujieri/jie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