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一、2015年气候概况2015年,我市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时空分布不均,日照不足,年内出现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各县(区)冬季干暖,春季暖湿,墒情较好;汛期降水偏少,旱情明显,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时有发生;秋季凉爽,雨水正常略多。
1.气温:2015年,全市平均气温6.7~8.9℃,与历年同期相比,各县(区)偏高0.6~1.4℃。年极端最高气温33.5℃,7月26日出现在彭阳。年极端最低气温-19.7℃,12月26日出现在西吉。
从气象资料分析,以原州区为例,2015年四季气温均呈偏高趋势,冬春季气温偏高幅度最大,秋季气温降温迅速,暖冬现象明显,尤其是1月份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达4.0℃;入春后各地气温回升快,土壤解冻早,大风沙尘天气多,失墒快。7月平均气温18.9℃,是一年平均气温最高、人体感觉最热的月份。
2.降水:2015年,全市年降水量378.8~690.3毫米,各县区与历年同期相比,泾源、彭阳县偏多,其他各县区均偏少。
从气象资料分析,以原州区为例,2015年冬季降水稀少;春季降水偏多,全市第一场透雨出现在3月31日至4月2日;夏季降水偏少,土壤失墒明显,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秋季降水较历年同期正常略偏多,其中9月降水量达84.5毫米,各地旱情解除。
3.日照:2015年全市各县(区)日照时数为2126.8~2482.9小时,比历年同期值略偏少。以原州区为例,7~8月、10月日照时数明显偏多。其他月份受多云天气影响日照时数明显偏少。
4.无霜期:2015年我市各县(区)终霜日在5月上中旬,初霜日在10月上旬,无霜期122~173天。
二、气象灾害情况
2015年,全市气温偏高,降水分布不均,灾害性天气发生相对较少且程度较以往轻。全年共出现暴雨天气6次、冰雹天气7次、霜冻1次。6~8月全市出现较为严重的干旱。
三、2015年生态植被监测评估
2015年,各地植被长势较差,覆盖度正常略差,但大气沉量降较低,雾霾天气少,空气质量好。
1.大气沉降量
2015年,全市各县(区)平均大气沉降量为0.2~0.8吨/(平方公里·日)。其中:原州区为0.2吨/(平方公里·日)、泾源为0.5吨/(平方公里·日),西吉为0.8吨/(平方公里·日)。大气沉降最高值出现在西吉县6月份,大气沉降量为1.2吨/(平方公里·日)。
2.地下水位变化
2015年,原州区地下水位变化监测值来看,全年地下水位稳定在6.1~7.0米之间,地下水位波动较小。
3.草地植被多样性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大部分地区以禾本科为优势草种。泾源、隆德、西吉禾本科牧草多度评定为很丰富;豆科牧草泾源多度评定为常见,原州区评定为偶遇;菊科牧草西吉、泾源、隆德多度评定为丰富或很丰富,原州区评定为常遇。其它牧草原州区多度评定为偶遇,泾源多度评定为很丰富。从各县(区)监测汇总的数据来看,泾源县植被最为丰富,各种牧草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