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baike.com/wiki/%E4%B8%9C%E5%BE%B7 在 2018-01-15 13:43:4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_互动百科

东德”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同义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语: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德语缩写”DDR“),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德语:Ost-Deutschland)。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布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两德实现统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北临波罗的海,东邻波兰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西部与西南部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壤。首都是柏林(东柏林),人口主要为德意志族,通用语言为德语。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由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执政,是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在1973年加入联合国。在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先地位。冷战时期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就在民主德国境内。

编辑摘要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别名: 东德
国歌: 《在废墟上升起》 所属洲: 欧洲
国庆日: 1949年10月7日 政体: 民主共和制
人口: 18,388,172 (1950年估计) 官方语言: 德语
首都: 东柏林 主要城市: 罗斯托克;新勃兰登堡;什未林;法兰克福;波茨坦;科特布斯;哈雷;莱比锡;埃尔富特;卡尔-马克思城;格拉;苏尔
国家代码: dd

目录

国家简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旗

欧洲中部国家。简称民主德国。北濒波罗的海,陆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面积10.8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670万(1984)。全国划分为14个区。首都柏林市。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邻波兰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西部与西南部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壤,北临波罗的海。领土面积约为10.8333万平方公里,柏林(东柏林)为其首都,官方货币是民主德国马克。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德国分别由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1949年5月23日,合并后的西部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1956年11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人民议院和政府。1950年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 年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发展信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国家名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首都 柏林(东柏林),人口为180万(1989年),年平均气温约为8.6℃。

官方语言  德语

政制  社会主义国家

历届主席

国务委员会主席

埃里希·昂纳克埃里希·昂纳克
1949–1960  威廉·皮克

1960–1973  瓦尔特·乌布利希

1973–1976  维利·斯多夫

1976–1989  埃里希·昂纳克

1989  埃贡·克伦茨

1989–1990  曼弗雷德·格拉赫

部长会议主席

1949–1964  奥托·格罗提渥

1964–1973  维利·斯多夫

1973–1976  霍斯特·辛德曼

1976–1989  维利·斯多夫

1989–1990  汉斯·莫德罗

1990  洛塔尔·德梅齐埃

立法机构  人民议院

历史时期

 冷战

成立  10月7日 1949年

兴建柏林墙  1961年

柏林墙倒塌  1989年11月9日

最终解决条约  1990年9月25日

德国统一  10月3日 1990年

面积

1950年  107,862 km2 (41,646 sq mi)1971年  108,178 平方公里 (41,768 sq mi)

1989年  108,333 平方公里 (41,828 sq mi)

密度  170.5 每平方公里  (441.5 /sq mi)

1971年估计  17,068,318 

密度  157.8 每平方公里  (408.6 /sq mi)

1989年估计  16,629,750 

密度  153.5 每平方公里  (397.6 /sq mi)

货币  东德马克

国际域名缩写:dd

国际电话区号: +37

文化信仰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自上而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旗面正中是国徽图案。

国徽

呈圆形。中间图案为锤子和圆规,外面由麦穗环绕成圆,下方由国旗的三色绶带环绕。锤子象征工人阶级,圆规象征知识分子,麦穗象征农民。

国庆日

10月7日(1949年)

国歌

《在废墟上升起》(Auferstanden aus Ruinen) ,约翰尼斯·贝歇尔作词,汉斯·艾斯勒作曲。[1]

行政区划/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区图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区图
全国分为1个市(柏林)和14个专区(罗斯托克,新勃兰登堡,什未林,法兰克福,波茨坦,马格德堡,科特布斯,哈雷德累斯顿,莱比锡,埃尔富特,卡尔-马克思城,格拉,苏尔)。

自然地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地形

全国地势北低南高,从北往南可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山地两个地形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北部平原是中欧平原的一部分,从波罗的海往南延伸300公里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 3/4,平均海拔50米。波罗的海沿岸是近期出露的狭窄低地。东部沿岸多沙丘、岛屿,间以浅水海湾,重要港口位于西部沿岸。最大的吕根岛,面积 926平方公里。海岸带以南为广大的冰碛平原,北部属新冰碛区,南部为老冰碛区。新冰碛区偏北部分,在冰碛丘陵之间分布着众多湖泊,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最为典型;偏南部分被古河谷和古融水流分隔为分散的冰碛平原。平原最南端的老冰碛区,地面平坦,有不少沼泽低地。在冰碛平原和南部山地之间,分布着黄土带,土层厚度2~10米,从萨克森地区向图林根内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伸展,其南部地势高达400~500米。黄土带为最重要的农业区。

南部高原和山地属海西褶皱带。山脉、盆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等中等高度山地由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结晶岩、变质岩组成,经长期侵蚀,呈断块状地垒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其中较高的厄尔士山延伸在东南边境,西南-东北走向,主要由结晶岩、砂岩、砾岩组成,其间菲希特尔山,海拔1214米,为全国最高峰。哈茨山位于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波状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500~600米,个别花岗岩山峰突起,有全国第二高峰布罗肯峰,海拔1142米。图林根林山在西南边境,西北-东南走向,是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地垒山地,一般海拔400~500米。

矿藏

矿产资源不甚丰富,但种类较多。重要的有褐煤钾盐岩盐石膏高岭土等,还有储量不多的石油天然气、炼焦煤、等。优质的燃料资源和冶金原料都很有限。本国的矿产不能满足需要。

褐煤为最丰富的矿藏,储量约 200亿吨,居世界前列。煤层厚、埋藏浅、易露采。最重要的中德和劳齐茨褐煤田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前者位于易北河左岸的哈雷区和莱比锡区境内,占全国储量的2/5; 后者煤层深,发热量较差。 钾盐储量亦富,约130亿吨,最重要的开采区在西南端威拉河流域、马格德堡以北和哈茨山以南的图林根盆地平原地区还有铜和天然气,铜矿分布在哈勒区西部,埋藏深度700~800米。与铜一起分布的尚有等。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区北部。南部中等高度山地、高原及其山前地带分布有岩浆矿床,如厄尔士山东部的锡矿、格劳豪的镍铁矿及格拉附近的铀矿。其他矿藏如石油、铁、硬煤等,储量少,分布星散。

气候

属湿润海洋性向温和大陆性过渡类型。平原和山地气候差别很大;平原地区,沿海和内陆也有差异,沿海平原1月平均气温0℃左右, 7月16~17℃,无霜期190~200天;内陆平原相应为-0.5~-2℃,18~19℃和170~180天;山区相应为-3~-5℃, 13~15℃和130~140天;年降水量主要取决于西北气旋的活动,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递减,沿海平原620毫米,内陆平原580毫米;山区较多,达900~1100毫米,迎风坡更多,如哈茨山的布罗肯区多达1485毫米;雨影地区相对较少,如处于哈茨山的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为 720毫米;与山地毗连的平原和河谷地区,年降水量500~650毫米;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大部分雨水降于冬季,而在厄尔士山和平原地区集中降于夏季。全国大体上是冬季温和、夏季温暖,生长期较长(180~200天),活动积温较高(3000℃以上),有利于温带农作物的广泛播种。

水系

境内有较发达的水系。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是易北河,源出捷克斯洛伐克,全长1165公里,境内流程566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流贯国境,经联邦德国注入北海。该河(境内段)及其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施普雷河、穆尔德河等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奥得河及其支流尼斯河由南往北流经东部边境后入波兰在什切青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境内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西南部有不大的威悉河上游和美因河的支流流经。大部分河流依雨水补给,部分靠雪水,最大流量在春季,冬季有不长的结冰期。易北河和奥得河是两条最大的水上动脉,多流经宽广的谷地,水流缓慢,境内流程都可通航;易北河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和施普雷河的下游也都可通航。经奥得-施普雷运河(84公里)、奥得-哈韦尔运河(83公里)、易北-哈韦尔运河(56公里)等,沟通易北河奥得河威悉河莱茵河,组成水上运输网,并经联邦德国等国通波罗的海和北海

大部分湖泊是冰川湖,多分布在北德低地,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区最为集中,其中米里茨湖(116.8平方公里)最大,还有什未林湖、普劳厄湖等。南部山地及其山前地带的许多河流,春季都有洪水,现已建有大水坝和水库(40个),蓄积洪水,最大的水库是萨勒河上游的勃莱洛赫水库(21500 万立方米)。上述地带的许多河上建有不大的水电站和水力蓄能发电站。在柏林东南、奥得河左岸沿河地区有许多沼泽地,其中大部分可排干成为沃地。

土壤和植被

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生草灰化土,绝大部分为砂壤土和沙土,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发育在冰水沉积和冰碛物上,自然肥力不高,砂土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棕色森林土绝大部分为壤土,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弱酸性和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梅克伦堡冰碛区和黄土平原东部,以及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西部的山前地带。厄尔士山的萨克区在贫钙的成土母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上发育的土壤较酸性,肥力较低。棕色森林土分布区多已辟为耕地。黄土状壤土上最肥沃的黑钙土和黑土状土壤,面积不广,约占国土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马格德堡伯尔德、图林根盆地、莱比锡盆地的北端,几乎已全部开垦,种植小麦、大麦、甜菜等作物。隐域土占国土面积的1/3,是在过渡湿润或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例如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山地粗骨土,广泛分布在中等高度的山区,由于空洞多,渗透快,水分积聚很少,自然肥力差,多用以发展林业。

森林面积290万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3%。虽然国土处于温带阔叶林带,但针叶林却占森林面积的80%,其中以松和落叶松为主,次为云杉。这些针叶林绝大多数是人工林。阔叶林主要有山毛榉桤木占5%。

松和落叶松对土壤不荷求,在北德低地的砂土地分布甚广;喜湿的云杉在南部山地占优势,沿海地带也有分布。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部,在土壤较肥沃的梅克伦堡地区尤多。在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的山前地带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山毛榉和山毛榉-栎树林。在萨勒河以西的干暖地区和易北河谷地有小栎树林。

因人类经济等活动的影响,动物种类贫乏,目前森林带尚栖息着鹿扁角鹿野猪狐狸及许多鸟类。 

人口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54人,为东欧国家之最。各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萨克森3个区(卡尔·马克思、 莱比锡和德累斯顿)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60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数,柏林市密度最高,达2927人;哈雷、格拉和爱尔福特区每平方公里160~200人;新勃兰登堡和什未林区密度最小,分别为57人和68人,其中有些地区只有35~40人。1947年全国人口曾达1910万,其后下降,1954年降至1800万,1964年再降为1700万,进入80年代又降至167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世纪50~60年代为2~4‰。至70年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平均每年下降3‰,致使劳动年龄的人数减少,60年代以来,15~19岁的人数更显著减少。全国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随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已达较高水平,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6%(1983)。2万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总数30%。中等以上城市数目在增加,仅在70年代,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从11个增加到15个,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部新勃兰登堡区和什未林区城市最少,而卡尔·马克思莱比锡德累斯顿3区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占3区人口总数的 81.6%、81.2%和 79.4%。主要民族德意志人(日耳曼族),占全国人口的99%。唯一的少数民族是索布族,属斯拉夫语系,主要居住在东南地区,约1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6%。全国通用德语。

组织结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人民议院

人民议院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唯一的立宪和立法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议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修改并通过宪法;审议、通过并颁布各种法律以及关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计划、国家预算的决议;规定公民、集体和国家机关相互合作的主要原则及其在执行国家发展计划时的任务;决定国家内外政策的根本问题;确定国务委员会、部长会议、国防委员会、最高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原则;选举和罢免国家高级领导人;决定国防事务;批准共和国的国际条约和其它国际法方面的条约。人民议院设有外交、国防、工业等15个委员会,它们有权向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提出建议,对有关部委的工作提出质询、检查和监督。

地方议会

地方议会是按行政区划建立的。宪法规定,地方议会是由公民选举产生的专区、县、市、市区和乡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决定有关该地区及其公民的一切事务。地方议会是统一的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决议在该地区及其管辖范围内对所有企业(包括该地区内非地方所属国营企业)、国家和社会设施以及全体居民均有约束力。它们的决议是该地区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力量和居民统一和协调行动的基础。各地方代表机构与中央国家机构通过民主集中制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机构完整体系。

国务委员会

国务委员会是由人民议院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集体。1960年9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威廉·皮克逝世后,人民议院决定不再设立总统,而成立国务委员会。国务委员会是人民议院经选举产生的机构。它实际上是人民议院中各议会党团推举的代表所组成。它的活动对人民议院负责。国务委员会主席由人民议院最大议会党团提名。4个民主党派各有一名代表任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和一名委员。

部长会议

部长会议作为人民议院的机构,由人民。议院最大议会党团提出部长会议主席人选,由人民议院委托他组织部会议(组阁)。1972年通过的《部长会议法》规定,它负责国民经济和其他社会领域的工作,负责向人民议院提出关于五年计划、年度计划以及国家预算计划的草案,负责执行人民议院通过的有关法令,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平衡发展,协调社会各领域和各地区的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经济一体化。宪法规定部长会议由主席、若干名副主席和部长组成。部长会议是一个集体工作的机构。所有成员应对部长会议的活动负责。每个部长负责领导赋予他的任务范围内的工作。部长会议在其成员中组成主席团。部长会议主席领导部长会议和主席团,代表部长会议,并根据法律规定对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下设外交、国防、内务、国家安全、司法等37个部委。此外还设立若干直属机构。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对同级议会和上级政府负责,并向他们报告工作。地方政府根据同级议会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领导本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决定有关本地区及其公民的一切事务。地方政府下设若干专业机构,负责管理地方所属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公共事业等,负责处理居民的有关申诉和关切的事务。民主德国的地方政府称地方委员会(如:专区委员会、县委员会、乡委员会)。委员会由该地区人民代表机构选举产生,委员基本上是该地区人民代表机构的议员。

社会团体

民主德国妇女联合会(DFD),自由德国青年团(FDJ),恩斯特·台尔曼少年先锋队(JP),民主德国工会联合会(FDGB),文化联盟(KB),农民互助协会(VdgB)。

社会经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经济发展

领土形成与开发过程

公元前日耳曼人在境内定居,以后曾不断与其邻近民族融合,逐步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5世纪后,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到843年王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奠定了近代德国的疆域(其他两个王国开始形成今法国和意大利疆域)。13世纪,境内封建割据,分裂为许多城邦国家。17世纪后,普鲁士王国兴起,1804年起取得了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外国对德国统一的阻挠。1848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虽告失败,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上呈现繁荣景象。1871年完成国家统一,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帝国。19、20世纪交替时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至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国内发生革命,革命成果被资产阶级篡夺。1919年初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相继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5日战败投降。战后,美、英、法、苏四国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协定,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美、英、法3国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年9月加入经互会,1956年1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地理
面值为100元的民主德国马克纸币面值为100元的民主德国马克纸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今日民主德国范围内的东部,工业有一定基础,工业产值约占全德国的1/4强。战争期间工业设备的45%(其中重工业设备的70~80%),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还不及战前水平的一半。战后德国分裂,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严重脱离钢铁、煤炭等原料基地,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极不平衡,统一的国内市场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国有化,着手土地改革,恢复经济,1950年工农业生产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1951年起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30多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快,1950~1970年国民收入翻了两番,每年平均增长7.2%。进入70年代后,整个生产从粗放为主的类型向集约化为主的类型转变,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但比较稳定。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1970年国民收入为1174亿马克,1984年增加为2225亿马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发展速度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高于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为7180美元,是东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成为比较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地区经济差异
① 北部区包括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区,濒临海洋的位置,有利于通过海港发展贸易。本区缺乏能源和矿物资源,人口稀少,历史上经济开发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地位突出,提供的商品性肉类和牛奶占全国的1/4。 利用当地农产品和鱼类进行食品加工, 其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5。以造船、电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坐落在卢布明附近的诺尔德核电站,提供全国核电生产的大部分。利用进口的原料发展起以氮肥为主的化学工业。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本区经济中心。②中部奥得河西岸区位于北部平原的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地处与东、西欧经济联系的通路上,运输地理位置有利,为成长中的工业基地,钢铁、电机、电子、仪器制造和化学工业发达,合计产值占本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业发展水平超过邻近的东南区,土地利用规模、大部分作物和畜产品产量、机械化装备水平则居其他区之后。城郊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全国和本区的经济中心,与周围的工业城镇结合组成柏林城市集聚区。③中部易北河沿岸区包括马格德堡、哈雷和莱比锡3个区。富多种矿产,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为重工业区。工业产值集中全国的1/3,占优势的部门有化学、燃料动力、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等。食品工业发达。以哈雷和莱比锡为中心,与其周围的工业城镇构成全国最大的哈雷-莱比锡城市集聚区。易北河沿岸是农业基地,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高,是全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3。 肉乳用畜牧业发达。④ 南部区包括卡尔·马克思城、格拉、爱尔福特和苏尔 4个区。素来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域,是全国最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工厂企业广布。绝大部分原料、能源、燃料运进,生产供出口的优质工业制成品。历史上形成的轻纺工业区,其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农业居各区第三位,乳、肉用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以卡尔·马克思城和茨维考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卡尔·马克思城-茨维考城市集聚区。⑤东南部区包括德累斯顿和科特布斯两个区。自然资源中褐煤具有全(欧)洲性重要意义,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种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木材具有全国意义。工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三位,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是主要能源基地,采煤、电力工业居全国之首。以电机、电子、仪器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规模居全国末位,但农业技术、拖拉机装备和化肥化水平较高。种植业以黑麦、马铃薯为主。草地和牧场比重高,乳用畜牧业发达。以德累斯顿为中心结合附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德累斯顿城市集聚区。

工业

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3年国民生产净产值中,工业占70.2%,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7.8%。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工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生产发展迅速,1949~1983年工业生产提高12.3倍。1981~1984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5.3%。 工业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大型联合企业广泛发展,使小企业数目从1955年的19800家减至1982年的4029家,形成的133个大型联合企业,其职工约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0%,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4%。工业结构上,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2/3,大大超过消费品生产。重要的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9.5%,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2/5以上,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8.5%(1982)。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发展特别迅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其产值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0%。电机产品很多,主要有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电缆、照明机械、日用电器等,生产中心有柏林、德累斯顿、苏尔等。电子工业是战后的新兴部门,主要产品有电子元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工具以及工业和生活电子装备、无线电和电视机械等,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施塔斯富特、特尔托等。微电子工业发展特别迅速,7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微电子元件,1984年微电子工业产值已达25亿马克,爱尔福特为生产中心。仪器制造业以生产精密机械、测量仪器、光学仪器等著称,耶拿和德累斯顿为中心,前者有誉满世界的“卡尔·蔡司”光学联合企业,生产种类齐全的仪器;后者有“彭塔孔”联合企业,以生产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闻名。汽车制造业中心主要是茨维考、爱森纳赫、路德维希斯费尔德等。农业机械发展很快,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生产高度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几个区,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区的齐格维茨、诺伊施塔特,马格德堡的舍内贝克等。纺织机械中心主要集中在卡尔·马克思城区。莱比锡是印刷机械业中心。造船工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瓦尔讷明德,占造船工业产值的30%以上,生产货轮、集装箱船、破冰船;其次是罗斯托克和维斯马,生产客、货运海轮、科研船舶、捕渔船等。机床制造占重要地位,卡尔·马克思城生产各种机床、锻压设备等,爱尔福特生产锻压机床,莱比锡生产旋床和铸造机械。

化学工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11%,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10.6%,化学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2.8%(1981),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发展很快,1949~1983年化学工业生产提高15倍多。生产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哈雷-莱比锡区,以开采当地的褐煤为基础,发展褐煤化学工业;东部地区,利用进口的石油进行加工,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化纤、合成树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兰克福为生产中心;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哈茨山前地带,利用附近山区的化学原料及有色冶金工业的废料,生产钾肥、硫酸、焙烧苏打等;罗斯托克是新的中心,从苏联温次匹尔斯运进半成品氨,生产氮肥。

采煤工业发达。褐煤工业在能源工业的部门和地域结构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褐煤资源丰富,主要用作动力和化工原料。在国内一次能源生产中,褐煤占93%,天然气占4.5%,铀占2.4%。1983年褐煤产量达2.78亿吨,约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褐煤工业的地理分布有着重要变化,开采重心从中德煤田转向下劳齐茨煤田,科特布斯区(下劳齐茨煤田区)成为新的最大的采褐煤区,年产量1.5亿吨;但中德煤田的产量仍占很大比重,其中莱比锡、哈雷和德累斯顿3区,年产量分别为5000万吨、4000万吨和1000万吨。60年代末在马格德堡区北部萨尔茨韦德尔发现天然气,目前年开采量约80亿立方米。

石油加工工业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石油,本国石油产量极少,年产5400吨,主要产地在罗斯托克区的东部。炼油中心在施韦特,主要利用从苏联通过友谊输油管北支和从罗斯托克的输油管输入的石油进行加工。其余炼油工业分布在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电力工业是在采煤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部门。1981年电力生产首次超过1000亿度,1983年达1049亿度,人均生产电力约6000多度,居世界前列。电力的86%由火电站生产(褐煤发电量占90%以上)。近年来核电站生产的电力占12%。火电站主要集中分布在褐煤带,占全国电力生产的4/5,其中科特布斯区占首位,其次是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钢铁工业是战后新建的重工业部门。本国铁矿石开采很少,原料不足,生产设备缺乏,进口铁矿石、焦炭或焦煤有限,基础薄弱。但30多年来,钢的生产却以年平均8%的增长率递增,1983年钢产量721.9万吨。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柏林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生产全国生铁的3/4、钢的3/5和钢材的一半以上,这里有勃兰登堡、亨尼希斯多夫、艾森胡滕施塔特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德累斯顿区的里萨、格勒迪茨等钢铁企业生产全国1/4的钢和4/5的钢管。格拉区的马克斯许特联合企业生产的钢,占全国的11%。

纺织工业是最大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虽从 1960年的8.5%下降到1981年的5.7%,但在全国工业生产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以棉、毛纺织业为主,所需原料棉花的全部和羊毛的大部都依赖进口,卡尔·马克思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

农业

30多年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0~198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农、 林业占国民生产净产值的7.8%(1982),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土地利用程度较高,1983年农、林、牧用地共921.3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耕地占43.7%,森林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尚未利用的土地、荒地、城市和矿区用地以及水域等占15%。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占农业总值的62.5%,种植业占37.5%。畜牧业发展较种植业快,1950~1984年畜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3.7%,而种植业年平均增长仅1.7%。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较快,1960~1983年谷物每公顷产量从2750千克提高到3970千克,小麦每公顷产量从3480千克增加到4710千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如谷物为33%,马铃薯54%,甜菜90%。肉类、牛奶黄油、鸡蛋、马铃薯已自给有余,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分别为75%、80%和50%。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马铃薯甜菜。1983年谷物播种面积253.8万公顷,总产量1006.7万吨。小麦播种面积75.4万公顷,产量355万吨,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土壤肥沃地区,以莱比锡、哈雷、爱尔福特等区较为集中。黑麦播种面积71.3万公顷,产量209.2万吨,分布在中部平原。大麦和燕麦的播种面积分别为88.9万公顷和16.3万公顷,产量相应为388.2万吨和49.8万吨,前者主要分布在南部,后者以北部为主。马铃薯种植普遍,近年来播种面积有所减少,1983年仅48.3万公顷,产量706.3万吨,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饲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产量波动较大,1983年产570万吨,集中分布在哈雷和马格德堡等区。

畜牧业以北部地区最发达,是在种植饲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以乳用畜牧业为主。在南部则利用山地天然牧场,以养羊业占优势。在甜菜产区和中部地区,以甜菜制糖的废料和马铃薯为饲料发展养猪业。

交通运输业

全国已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在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承担全部货运量的1/3。全国铁路线总长1422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14.7%(1983)。柏林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公路网密布,线路总长达47380公里,占全部客运的85%和货运的60%。内河通航水道总长2319公里,货运量仅占全部货运量的 1.8%,易北河及运河是主要通航河道,承担境内内河货运总量的3/4。1980 年全国拥有远洋商船192艘,总吨位187.7万余吨,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1.2%。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吞吐量占全国海港吞吐量的76.7%,其次是维斯马和施特拉尔松德,吞吐量分别占全国的19.5%和3.8%(1983)。 海港运送的货物主要为矿砂、金属、炼焦煤、石油及其制品、肥料等。空运航线60条,总长约12万公里,民航客运量135.8万人次,货运量28980吨(1983)。此外,石油管道长1300公里,承担全部货运量的4%左右。

对外贸易

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民收入的40%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70年代以来连年出现外贸逆差,其中1977年高达80.4亿外汇马克。经努力扩大出口和严格控制进口,近年来已变为顺差。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电机、电子、光学和精密机械、机床、船舶等机械产品占出口值的50%,化学品占13%。进口以石油、硬煤、焦炭、铝土、天然气等原料和燃料为大宗。1983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604.2亿外汇马克,同“经互会”成员国间的贸易占62.5%,同苏联贸易占38%,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29.4%(其中与联邦德国的贸易占 6.4%);还同50多个发展中国家有贸易往来,但仅占贸易总额的5.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占一半。

历史沿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近代的德意志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
18世纪初奥地利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
德意志帝国于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 1919年2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纳粹德国于 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的德意志

1945 年5月8日纳粹德国战败投降。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Potsdam Conference)的协议,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英、美、法、苏四个战胜国占领,并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盟国管制委员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
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对立,1948年3月,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占领区合并,组成一个德国西部的政权。针对这点,苏联方面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进而宣布着手建立一个德国东部政权的计划。

民主德国的建国

东德退伍飞机建奢华酒店东德退伍飞机建奢华酒店[2]

1948 年6月20日,盟国管制委员会对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进行了整合,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所谓的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3天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进行的支援下没有实现。

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10月 7日宣布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是在苏占区的基础上形成的。苏占区位于德国东部,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苏占区实行土地改革,没收战犯和纳粹分子的财产,将部分工业企业国有化。按照苏联模式在占区内创立新国家体制的基础。 1945年6月25日,苏占区5个州建立了州政府。8月建立工业、交通、动力等总管理署,1946年4月21日,苏占区举行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联合代表大会,两党联合组成德意志统一社会党(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SED)。威廉·皮克和奥托·格罗提渥当选为党的主席。

1946年10月苏占区举行州议会选举,统一社会党得票最多,成为该区的执政党。此时西占区则按照西方的模式建设。西方占领区和苏占区日益相互对立。1948年2月12日,在美英双占区成立联合州议会和行政管理委员会后,苏占区把各管理署合并,成立了德国经济委员会,管理苏占区的经济,并且扩大了它的权限,赋予经济委员会对全占领区发布具有约束力的命令的权力。3月份成立了经济计划总管理署,即后来的国家计划委员会。

1948年6月20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也于6月23日在苏占区实行货币改革,把原货币改为东德马克,东西占领区的经济完全被分隔开来。同时政治上的分裂也在加剧。

1947年12月7日由统一社会党发起召开第2届德国人民代表大会。到会的代表基本上来自苏占区。大会选出了以威廉·皮克为主席的常务委员会。1948年10月22日通过了由统一社会党提出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草案》,1949年5月25日召开第3届人民代表大会。在联邦德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生效一周之后,德国人民代表大会于5月30日批准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还选出了400名人民委员会委员。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东柏林成为民主德国的首都。1949年10 月11日,威廉·皮克当选为民主德国总统,奥托·格罗提渥为临时政府总理;11月11日,苏联占领区总司令宣布把行政职权移交给这个新成立的国家,苏军占领当局改称为“苏联监督委员会”。这样,德国便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两个国家。

相对于联邦德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NATO),民主德国则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华约组织。

民主德国的消亡

1989 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外逃至联邦德国。10月初,许多城市相继爆发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闻媒体的限制等。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国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联邦德国。3月18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实行自由选举,德梅齐埃任总理后,两德统一的步伐大大加快。5月1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8月31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两德统一条约。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为适应联邦德国建制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德国重新统一。

社会发展/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反法西斯民主革命阶段(或称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根据近年来多数学者的观点,这三个时期的时间划分大体为:反法西斯民主革命是从1945年开始,至50年代初基本结束;过渡时期是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最新观点认为,1958年至1963年是过渡时期的决定性阶段,是过渡时期基本任务得以实现的阶段);从60年代初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新观点认为,60年代初过渡时期结束也就是建设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开始,尽管建设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至1971年才得到充分的阐述并正式写入党的文件)。

由于民主德国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发展条件,各个时期的实行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某些自身的特点。

反法西斯民主革命时期

在反法西斯民主革命时期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基本任务:

(一)建立反法西斯民主政权

(二)铲除反动势力的经济基础,没收或接管战犯和大垄断资本的企业

(三)实行土地改革

(四)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铲除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影响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从1958年开始,民主德国在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完成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至1963年,过渡时期基本结束,它的主要标志是:

(一)实现了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造

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制定农村生产关系改造的方案时,首先分析了民主德国的现实状况,认为有以下几个基本因素必须考虑:

1、德国农民几个世纪以来为反对封建主和资产阶级强占土地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广大农民群众把私有制,特别是土地私有,看作是生存、社会保障和个人自由的最可靠的基础,这种小私有观念在绝大多数劳动农民中是根深蒂固的;

2、经过约100年资本主义发展,农业的生产水平较高,在许多地区已出现许多大农户和较强的中农企业;

3、经过反法西斯民主变革,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农已成为决定性的阶层,一半以上的农业企业和44%的土地为他们所经营;

4、当时的民主德边国界对西柏林、西德是开放着的,在边界开放的条件下实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必然会产生许多复杂问题。

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充分考虑上述因素下,确定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案,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不实行土地国有化,农民入社以土地等入股和参加分红的形式进行,每个社员可保留0.5公顷的自留地。

2、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第一种类型为土地联合经营,牲畜仍由社员个体饲养,40%的合作社纯收入按入股土地量分配。第二种类型与第一种类型基本相同,只是土地分红占30%。第三种类型为土地和牲畜均由合作联合经营(自留地和自留畜除外),20%的收入按入股土地量分配。

3、强调自愿原则,不得采取任何强制性手段。

4、根据条件成熟情况逐步实行。

据统计,1962年国营农场经营的土地占全国农用地的6.4%,合作社经营的土地占 56.5%。至此,农业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二)对城市私营工商业进行了所有制关系的改造

德国统一社会党在考虑到民主联盟内各联盟党和群众组织的建议,确定了如下一些原则和改造形式:

1、以国家入股的形式逐步使私营工业企业向社会主义企业转变,使私营企业主向劳动者转变。国家通过入股参与利润分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扩大这些企业与国营企业的合作和分工。一般说来,国家分得的利润留在企业,从而使国家股份逐步增大。

2、通过建立合作社,使私人手工业者企业获得发展和加强。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自愿原则。

3、通过合同制使私人零售企业与国营或合作社营批发贸易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从而逐步把私人零售企业纳入社会主义轨道。

(三)建立了必要的社会物质技术基础

(四)国家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实行社会主义文化革命,进一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时期过渡时期

基本结束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经过六大、七大的讨论和这一时期的实际探索,1971年德国统一社会党八大最后确定了这个时期的总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现主要任务的道路和各项政策。与此同时,对一些理论问题也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

(一)关于总目标

至20世纪60年代初,过渡时期的任务在民主德国已基本完成。民主德国从此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总目标就是建立发达社会主义,并进而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基本的前提条件。建立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社会主义的所有优越性和推动力将充分发挥出来。

(二)关于总路线

德国统一社会党认为,社会主义的含义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活动也就是为实现这一社会主义含义而奋斗。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总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昂纳克在德党八大报告中说:“贯穿于我们党的整个政策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利益作一切努力。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含义,我们正为此而工作和战斗。”

(三)关于主要任务

德国统一社会党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胜利和物质技术和文化条件的发展,民主德国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加直接和有效地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党代表大会确定,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高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效益、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四)关于实现主要任务的道路

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生产的集约化是完成主要任务的主要道路。实现生产集约化就意味着彻底改变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完善计划和管理制度。德党十大进一步确定了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它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集约化再生产。

政治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民主德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明显的不同点。在反法西斯民主变革时期(1945-1952年),政治经济体制具有较多的分权体制成分,并采用了某些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主管理形式;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1952-1963年),政治经济体制走向集中化,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63 年以后),政治经济体制开始不同程度的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发展,分权成分有所增加。

政治体制/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反法西斯民主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子工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电子工业

(一)这个时期的政权,就其阶级性质而言,不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个由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阶级和非劳动阶级(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除外)联合执政的政权。就政体而言,它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普选产生的人民议院。

在这样一个国体和政体下,当时的政治体制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国家代表机构按一般的民主选举原则建立,并实行比例选举法,议会的席位按各党派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

2、地方政权(主要是州一级)拥有较大的权力。

3、政府按联盟党体制建立。

4、比较强调公民表决的作用。

(二)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是比较松散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仍发挥较大的作用。首先,从所有制结构看,它是一个私有经济和公有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体系”。在这种所有制结构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权是有限的,管理手段主要是经济政策和税收等经济手段。其次,就整个经济的运行机制看,当时还不是以计划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间的经济关系仍沿着历史形成的关系向前发展。

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这个时期的政权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968年通过第二部宪法明确规定,民主德国“是城乡劳动者在工人阶级及其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领导下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

与建立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相适应,这个时期的政治管理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变化和特点:

1、明确规定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德国统一社会党是执政党,它全面负责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发展。

2、取消联盟党制度,代之以所有政治力量的联合。

3、进一步削弱地方职权,实行中央集权制。

(二)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公有制成分日益扩大,并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1964年通过的第二部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阐述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这样一个基本经济制度下,经济管理制度走向集中化和行政化,并形成一套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市场逐步退化和扭曲,价格等经济杠杆失去应有的调节作用,行政调节手段取代了经济调节手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按民主德国有关文献解释,这个时期的政权性质虽然仍属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但它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向全民国家转变。一方面,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家政权在客观上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国家已不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实现劳动者政权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发达社会主义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还不是无阶级的社会,它由一些劳动阶级和阶层所组成,这些阶级阶层之间仍存在着差别,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在此情况下,这个时期的国家职能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组织经济和培养觉悟的作用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加强,镇压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职能逐渐失去意义,逐步转变为更广泛的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国内外反社会主义活动的职能。

与上一个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政治体制有以下几个主要变化:

1、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党政关系,党的领导基本上体现为政治领导,党对一般国家事务不再进行业务性干涉;

2、地方人民代表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权限有所扩大;

3、群众团体,特别是工会,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加强;

4、国家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层次实行了精简。

(二)这个时期的经济体制作了某些改革,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有了较大的调整。在上一个阶段,随着过渡时期的发展,中央集权型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但是,随着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和国民经济外延型发展因素的逐渐枯竭,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所包含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显著下降。在此情况下,民主德国领导人认为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过时,它既阻碍经济管理达到必要的科学水平,也有碍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充分发挥。

1963年6月25日,民主德国政府作出了实行经济改革的决议,公布了《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的新经济体制准则》。“新经济体制”的主要改革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国家对地方和企业不再规定生产细节,只下达少量的价值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利润指标,企业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自负盈亏。“新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3.4%提高到5.2%。

但是,“新经济体制”是在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经济杠杆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实行的。企业自主权扩大后,许多企业利用成本计算、价格形成、以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空子,通过增加物质消耗、减少利润率低的产品或品种的生产,以及在质量、技术规格上弄虚作假等手段牟取高额利润。这就出现了经济效益实际提高不多、产品品种减少等现象,特别是出现了财政基金(货币资金)与物质基金(商品供应量)的比例失调,原材料、交通和建筑业发展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国民经济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加上国内外政治上的一些因素,民主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中断了“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并发布了一系列新的法令和条例,把企业和地方的一部分经营权重新收归中央。

经过这一周折,民主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采取了在保证宏观平衡的前提下,逐步放权,逐步使联合企业和所属企业成为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的、从事商品生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与此相适应对计划体制、调节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从而逐步形成以联合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管理体制。[3]

东西柏林问题

东西柏林形势图东西柏林形势图

1945 年,纳粹德国投降后,根据二战时盟国的有关协定,柏林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共同占领。1948年,东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苏联从水陆两路封锁西柏林,后解除封锁。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东柏林成为其首都。但西柏林实际上依然为美英法三国共同控制,

虽然联邦德国基本法和西柏林宪法规定西柏林隶属于联邦德国的一个州,但是,西方三国认为该规定同柏林的现实地位不符,宣布该条款暂不生效,但认为西柏林与联邦德国间有着“特殊关系”,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经济、财政、货币和社会制度方面同联邦德国一体化。

1961年,为阻隔民主德国公民大量外逃,民主德国政府在东柏林的一侧修建了闻名的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民主墙”。直至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

两德的统一

1989 年8月,匈牙利的政府改革打破了笼罩欧洲44年之久的“铁幕”;同年9月,1300多个东德人通过匈牙利进入到了联邦德国境内。与此同时,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规模示威游行在民主德国的许多城市相继爆发。尽管为了巩固统治,德国统一社会党在当年10月进行了声势不小的国庆阅兵,但首都柏林仍然爆发一连三次要求政治改革的大规模群众示威游行。此后为了平息游行,德国统一社会党罢免了昂纳克的党领导人职务。

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随后几天里,大量东德人通过柏林墙轻易进入了西德境内。12月1 日,民主德国人民议会废除宪法赋予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领导地位,两天后,统一社会党总书记、人民议会、中央委员会都宣布辞职。

尽管许多东德人想在自己的领土上建立一个非社会主义的国家,但这种想法很快被两德统一的声浪所淹没。与美国,苏联,法国和英国简短的协商后,两德重新统一的决定被认可。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以联邦德国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欧共体,两德正式统一。

对外交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1986年,邓小平接见到访中国的昂纳克1986年,邓小平接见到访中国的昂纳克

民主德国成立初期,苏联还未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结束状态。因此,民主德国在外交上还没有获得独立权,活动范围不大,主要是依附于苏联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20世纪60年代之前,民主德国外交的中心一直放在在和平民主基础上实现德国重新统一、反对联邦德国加入西方集团和重新武装、努力争取盟国早日缔结对德和约的问题上,只与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蒙古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冻结”了德国问题,民主德国不得不改变关于德国统一的立场,而将外交活动的方向调整到主要谋求联邦德国以及西方大国从国际法意义上承认民主德国主权的目标上来。随着勃兰特的上台,联邦德国政府开始逐渐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新东方政策”,民主德国在昂纳克上台之后也开始大力发展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1972年12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签订《基础条约》,两德关系恢复正常;1973年2月,英国率先承认民主德国,与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9月,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一道加入联合国。1974年9月,民主德国与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直至两德统一之前,民主德国共与世界上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民主德国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提出以后,作为与苏联关系最为亲密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在1986年提出了对外政策的新目标与新方针,即:争取世界和平,限制军备和裁军,避免一切核战争,阻止太空军事化,消除核武器,通过各国间的合作消除对抗,努力加强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间的联盟,努力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等。

不可否认,民主德国外交一直无法摆脱苏联的影响,“昂纳克时代”的民主德国甚至比“乌布利希时代”更为依赖苏联。可以说,民主德国外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一直受到苏联的指挥和控制。相比于联邦德国,这样的外交更多的是被动式的反应,而长期对苏依赖也导致民主德国政府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最终导致在“东欧剧变”的巨浪袭来时“束手就擒”。

与中国的关系

1949年10月27日,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55年12月民主德国同中国签订了友好条约。整个20世纪50年代两国关系曾有很大发展,双方多次派代表团进行互访。中国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都曾访问过民主德国;乌布利希、格罗提渥和威廉·皮克等民主德国领导人也先后访问过中国。

20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曾一度疏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

1986年10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昂纳克对中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1987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兼政府总理赵紫阳访问了民主德国,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1989年9月德国统一社会党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克伦茨访问了中国,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了民主德国40周年国庆。与此同时,两国的经贸关系也有进一步发展。1988年两国协议贸易额为10亿瑞士法郎,比1987年增长9.2%;1989 年为10.9亿瑞士法郎,比1988年又增长9%。

文化艺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广播电视

民主德国广播电台(Rundfunk der DDR)是自1952年到1990年期间民主德国的官方广播电台。民主德国官方对外广播电台是柏林国际广播电台(Radio Berlin International)。
民主德国的国家电视台是德国电视台(Deutscher Fernsehfunk,DFF),通常被称为民主德国电视台(Fernsehen der DDR,DDR-FS),建立于1952年,有2个电视频道:DFF1台和DFF2台。

体育事业

民主德国重视竞技体育的发展,在1968 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民主德国首次独自组团参加奥运会,在此前的三届奥运会上,民主德国都是和联邦德国联合组团参赛。

届数 金牌数 银牌数 铜牌数 奖牌总数 排名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 9 9 7 25 5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20 23 23 66 3

1976 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40 25 25 90 2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47 37 42 126 2

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 -- -- -- -- --

1988年汉城(首尔)奥运会 37 35 30 102 2

教育事业

发展概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一、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建国期间,是教育事业清除法西斯流毒和影响进行民主改革、建立民主学校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清洗教师队伍中的纳粹分子和军国主义分子,改造旧教师,建立统一学制,改革和促进农村教育(废除单班学校,建立联合学校和中心学校等)。

1946年实施了《德国学校民主化法律》。该法律肯定了学校国家化原则和非宗教性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禁止私立学校,实施公共教育,学校和教会严格分离。在该法律基础上,建立了国家性和世俗性统一的学制,它包括:对所有儿童开放的8年制基础学校, 授予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4年制中学,2~3年的职业训练。该法律还规定设夜校、民众高等学校等业余教育组织。

二、1949年10月至1963年1月,是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这一阶段,除了继续进行学校民主化改革外,开始仿照苏联的学校进行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9年12月2日公布了《关于学校事业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法律》。该法律规定改革普通教育,实施综合技术教育和10年制综合技术中学,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该法律还规定1964年前10年制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将作为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学校,取代当时的8年制基础学校和1950年开始发展起来的 10年制中学。原来的4年制中学改称为扩大的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包括自然科学中学、现代语言中学、古代语言中学),仍与八年级衔接,其毕业生可获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

三、1963年1月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宣布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在教育上,提出了向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强调培养具有“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个性”的人才,以适应建设的要求。在这新形势下,进一步改革了学制结构以及各级教育和训练的内容。把衔接8年制基础学校的4年制扩大中学改为直接在10年制综合技术中学基础上延伸2年的扩大中学。

在职业训练中重视职业基础训练,逐步实行基础学科和基本职业的训练,以培养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高度应变能力。在高等学校采用与最新科学水平相适应的训练内容和有效的训练结构等。

1965年2月25日公布了《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该法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从学前教育直到成人教育各级教育机关的任务和职能,并把它们相互联系起来,把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的总发展联系起来。

1971年6月德国统一社会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决定实行“在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提高效率,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路线,为此对教育教学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

教育行政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育事业最主要的立法依据是:现行宪法的有关条文、《关于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法律》以及1974年1月28日公布的《青年法》。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或政治局的相应指令和决议是制定这些法律条文的基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最高国家领导机关和规划机关。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主管部实行对教育事业的政治领导和监督。

管理和领导系统分中央、专区和县3级。在中央,教育事业的实际管理主要分属以下主管机关:

①国民教育部(负责幼儿园、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培训、民众高等学校);

②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部;

③全国职业教育书记处。

此外,青年问题管理局负责贯彻国家对青年的政策。托儿所属卫生部管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高等学校和专科学校除了由高等教育和专业教育部管理外,同时受有关部的领导(如文化部、国防部等)。在职业教育领域,相应的工业部根据生产原则,与全国职业教育书记处共同担负实现规划和监督职能。学校的校长由国家任命,负责学校的政治、教育和学校组织方面的领导。学校设教育委员会,由全体教师、家长委员会主席、专职的少年先锋队大队辅导员和一名与学校挂钩的监护企业的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和家长的班级工作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参与学校生活。

学制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实行免费教育。法定的入学年龄为6岁。从托儿所直到成人教育的各级教育,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

自愿。 5个月至3岁的儿童入托儿所;3~6岁的儿童入幼儿园。托儿所和幼儿园是由国家开办的。1980 年,约有60%的3岁以下儿童进托儿所,90%的3~6岁儿童进幼儿园。

普通教育

10年制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学校,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七至十年级设综合技术教育课,并在各门学科中贯彻综合技术教育原则。综合技术教育由社会主义生产入门、技术制图和生产劳动3门课组成。

九、十年级的生产劳动,大多在现实的工业生产条件下进行。学生可以在生产部门专业人员指导下,直接实现企业的生产计划,参与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过程。

10年制中学设必修课16门,选修课2门(缝纫和一门第二外语,通常是英语或法语)。各部分教学内容所占课时比重是:数学--自然科学29.8%,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入门10.6%,社会科学--母语--文学艺术课41.1%,外语10.6%,体育7.9%。

扩大的普通教育综合技术中学包括第十一、十二两个年级;以取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即中学毕业证书)为目的。为确保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首先在八年级终了时进行预选,把选出的一部分成绩优良的学生编入附设于九、十年级的扩大中学预备班。预备班学生按常规班的教学计划上课,在第十学年终了时同样要通过毕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进扩大中学。这种预备班被看作一种过渡措施,随着中学教育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将逐步取消。扩大中学实施加深和扩大的普通教育。

除设共同的必修学科外,还设一定数目的必选学科(每周5学时)和选修学科(每周在3学时之内)。为培养学生独立钻研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获得工作技能,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周4学时的科学实践活动、一定数量的生产劳动(十一年级3周,十二年级2 周)和适当的参观学习活动。

高等教育

1980 年,全国有高等学校53所。其中大学6所,工科大学和工科高等学校18所,医学院3所,农业和林业高等学校2所,经济和法律高等学校3所,高等师范学校和高等体育学校10所,高等艺术学校11所。在这些大学和高等学校中,建国后新设的就有40所。1979年全国共有大学生129055名,其中函授生 14760名。

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改革。如:把马列主义基础和俄语设为高等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专业采用反映最新科学知识水平的统一的教学计划;强调实习课在教学中的地位;扩大函授教学,加强高等学校的继续教育能力等。

招生工作,遵循国家统一计划,按成绩录取。取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途径有:

①10年制中学毕业后经过扩大中学或3年职业训练取得中学毕业证书;

②完成职业训练的年轻劳动者经过民众高等学校,或参加大学、高等学校和高等工程师学校的专门课程的学习而获得这种证书。

此外,专科学校毕业生原则上也有资格入高等学校

1976年开始,对那些未受过职业训练的入学申请者逐步实行预先在企业实习的规定。大学和高等学校强调教学和科研密切结合,科学研究以基础科研为主。学校一般都比较重视组织学生的科研活动。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在通过毕业考试后被选拔为研究大学生,为他们开设大学生研究课程。

此外还为已在高等学校工作若干年的大学毕业生开设研究班。参加研究班学习的称研究生。高校中的学位分3级:

①一定科学分支的学士学位。以通过大学毕业考试为前提,授予通过学士论文答辩的大学毕业生。

②一定科学分支的博士学位。以一定科学分支的学士学位为前提,授予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助教、研究大学生和研究生。

③科学博士。以一定科学分支的博士学位为前提,在若干年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基础上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并通过答辩者,可获得这一级学位。

教师训练

除了托儿所教养员和幼儿园教师的训练外,都是在高等学校进行的。托儿所教养员由医学专科学校训练,幼儿园教师由师范学校训练。这两种学校都招收10年制中学毕业生,学制3年。

在普通学校一至四年级任课的教师,在24所教师训练学院训练,招收10年制中学毕业生。通过4 年课程的训练,要求达到掌握德语、数学及一门选修课(音乐、体育或艺术课、劳动课等)的教学能力。

在五至十二年级任教的教师,在6所大学和9所高等师范学校的约50个专业里进行训练,授予学士学位,以高等学校入学资格为录取学生的条件。通过4年课程的训练,要求达到掌握两门学科(一门为主,另一门为辅)的教学能力。

少年先锋队大队辅导员,通常在某一种高等学校训练。主要训练学科是青年和儿童组织中教育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1951年起,确定每年6月12日为教师日。自1956年起,在这一天,对教龄长、贡献大的教师颁发J.H.裴斯泰洛齐勋章;自1977年起,对每一名教师还发给一年一次的附加津贴[4]

东德情结/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东德东德
东德情结(Ostalgie)来自德语中 Ost(东)和 Nostalgie(怀念)两词。东德人最初对1990年冷战结束德国统一表示欣喜。但随后很多东德人发现一些西德人认为西德是统一的胜利者而东德是失败者,这导致了部分东德人对西德人的不满。另外在统一后数年东德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东德教授到西德寻找工作并且失业率激增。这些现象使许多东德人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并加强了他们对东德人这一身份的认同。这也导致了一些原东德居民怀念东德时期的部分事物,例如安排就业和一些国家福利。这在影片《再见列宁》中有所反映。

相关影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编辑

柏林墙以东,1985年西德电影
柏林生活,2001年德国电影
一墙之隔,2001年德国电影
逃出柏林,2001年德国电影
再见列宁,2003年德国电影
窃听风暴,2006年德国

相关文献

添加视频 | 添加图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互动百科用户登录注册
此词条还可添加  信息模块

WIKI热度

  1. 编辑次数:25次 历史版本
  2. 参与编辑人数:13
  3. 最近更新时间:2014-12-31 19:04:50

互动百科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