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新北站启用   组图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hexun.com/2009-01-17/113518207.html 在 2016-12-07 14:40:2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新北站启用(组图)-新闻频道-和讯网

新北站启用(组图)

2009年01月17日07:06 来源:
新北站外观

乘务人员经过老站天桥。昨日,新北站启用,老北站将作为文物保留。
昨日12时许,开往齐齐哈尔的1801次列车开始检票,乘客通过北京北站的老天桥走向站台。13时27分,随着1801次列车的离站,老北站进站口上锁,结束百年操劳,成为旧址将保留。15时,第一批乘客从新站房进站,登上列车。本报记者韩萌摄

本报讯昨天上午11时,新北京北站正式启用。下午13时27分,老北站进站口上锁,结束百年操劳,作为旧址将保留。15时,第一批旅客从北京北站新站房进站,登上开往阜新的2101次列车。

北京北站建于1905年,承担京通、京包线等固定列车26对,其中包含北京北---延庆S2线动车组16对,运能1.1万人,日均旅客上车4000人。春运期间,还将加开5对临时旅客列车,客流高峰日预计将达1万人。

“新北站改建始于2005年,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行政上隶属北京西站。”北京西站副站长张润田介绍,新北站售票大厅和候车室都设在西区南侧,临近地铁2号线和13号线出入口。售票处分为地面售票处、地下东、西三处,设24个售票窗口。

由于相关市政设施今年9、10月份才能完工,目前地下一层尚未与西直门人行广场连通,张润田表示,目前出站暂时需走站台西侧临时出站口,进站只能从一层大厅进入,且地面交通暂只对行人开放,建议旅客由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到达北站,未来或将在北站附近的高梁桥路设出租车车位。

新北站档案

规模: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高31.5米,分地下两层、地上六层。

地下二层:设备用房。

地下一层:供旅客使用,与西直门交通枢纽地下一层人行广场连通。候车厅面积2500平米、设900把坐椅,设东、西两个售票处。

地面:供旅客使用,与西直门交通枢纽相连。候车厅1200平米,600把坐椅,设售票处。

地上:二至五层办公用房。

出站口:东、西共两个,11个站台,上方为无柱雨棚。

售票:发售北京各站车票,但学生票暂时在老站购买。

大事记

1905年12月12日 由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西直门车站动工。

1906年8月 包括主站房、站台、天桥、机车库和员工宿舍在内的西直门车站竣工。

1909年 京张铁路正式通车,西直门车站运营。

1923年 京张铁路西延至包头,西直门车站改称平绥铁路西直门车站。

1988年 西直门车站更名为北京北站。

1995年 北京市政府公布平绥铁路西直门车站旧址为第五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 北京北站站台改造。

2007年 新北京北站高六层主站房开建。

2008年12月 新北京北站挂牌。

2009年1月16日 新站房启用。

小建议

1 指示牌能否直指新站

旅客反映迁址提示不显眼,易误入老站

本报讯昨天下午,北京北站新站房已启用半日,但在西直门北,指向北京北站老站房的指示牌依然显眼。沿着指示箭头往里走10几米,还有一个同样醒目的售票厅指示箭头。昨天上午11时18分,新站房启动后,除学生票暂需在老站购买,其余车票均可从新站购买,且发售北京各站车票。

不少乘客沿着旧的指示箭头,到达老站后发现窗口紧闭,乘客王铁就是被误导先到了老站,“新站启用了,指示牌怎么不更换?而且沿途也没有工作人员疏导,我是向清洁员打听后才知道旧站停用。”

在临近原来的售票厅前,在一个旅客出站的指示牌上贴有公告,称“旧站房停用,请进站旅客从新站房进站上车”。

“太不显眼了,很多人都看不到。”旅客赵兴利就因没看到公告,背着大包小包直奔旧站房,“越往里走人越少,一打听才知道搬了。”昨天下午16时,记者看到,像赵兴利一样拎包提箱直奔旧站房的旅客有上百人。

2 售票处分布能否告知

旅客反映多在一处排队,无广播提示

本报讯“下面还有一个售票处,一个人也没有。”昨天下午16时30分,打算购买春运期间车票的旅客张冰非常意外地发现新北京北站地下一层的西售票处里一个人都没有,他看到里面有售票窗口和售票员,就随手推了下门,然后门开了,他进去一问,发现这里也售票,就连忙拿出手机,给还在地面售票处排队的同学通风报信。

据介绍,北京北站新售票处分为地面售票处、地下东和地下西三处,各设置8个售票窗口。但绝大部分购票旅客都在地面售票处排队。

“我们不知道有三个售票处,车站工作人员看到上面很多人排队,而下面没有人,也不广播,也不疏导。”张冰很是不满,要不是他们来得人多,他可以出来四处溜达,他们就要多等至少半小时。

探访

老站“商圈”步入寒冬

小店基本关张,尚不知能否进新站经营

本报讯 昨天,第一批旅客通过新站上车,老站关门,候车大厅除了几名清货的商户,空无一人。

一名商户说,他在旧站卖货近十年,刚开始经营时,北京北站始发的都是短途车,到郊区县或北京周边的,“当时每天营业额就100多元”,前几年,开始发长途车,买卖好了一些。

2005年,北站开始改建,后来又开动车组,“大家很期盼,觉得要是新站建起来,买卖好做”。

“愁啊”,目前商户没有得到是否能进新站的消息。据了解,新北站隶属北京西站管理,而西站有专门的商贸公司。“能不能进新站就不知道了”商户们说。

昨日,老站通往主路的胡同内从前的热闹已不再。除了一些经营成本较高的宾馆、饭店没歇业,靠老站生存的小店基本关张。随着新站启用,这里的客流彻底中断,一家饭店老板说,一个顾客都没有。

据了解,商户跟老站签有合同,有些快到期,有些没到期。车站方面曾表示春运后会有消息。据了解,新北站将设商铺,本周即亮相。但新商铺经营者从何而来,尚未公布。

回忆

老北站见证西直门变迁

375路车队就在新北站东侧,50岁的司机张师傅在车队工作20多年,他见证着北站的风风雨雨。

“货场、兵站,老北站主要做这些用,去张家口、内蒙古、延庆方向很少的几趟车在这发车。”上世纪80年代初,375路西直门站才正式安家,那时20出头的张师傅刚参加工作,当时旅客的衣着只有简单的绿、蓝、黑色,上下车的人们扛着补了又补的大背包匆匆赶火车。

到上世纪90年代,西直门周围高楼大厦迅速崛起,唯一没变的只有老北站,依旧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相比之下,车站显得破败简陋。不过,红色的“平绥西直门火车站”几个字虽然红漆斑驳,可看着这栋建筑却觉得亲切,“周围有很多高楼大厦,可谁也没有老车站的小楼有味道。”

张师傅说,老北站是西直门变迁的见证者。老车站能留下来,也给北京人留下一份回忆。”

常从老站出行的李洁回忆,老站距西直门地铁口步行15分钟,拖着行李行走极不方便,需要出地铁坐5元一位的黑三轮。新站启用后,从地铁出来即为北站门前广场,“以前至少要提前1小时,现在提前10分钟就可以。”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林文龙 张媛 实习生 刘畅

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韩萌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热点
推荐
相关新闻 进入 西直门
相关推荐
我有话说 已有0条网友评论,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匿名发表
  
如果您还不是和讯注册用户,请先注册!
谁在说
理财产品
感谢您的参与!
查看[本文全部评论]

script src="http://utrack.hexun.com/track/track_xfh.js?ver=201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