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民俗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wutongzi.com/a/10839.html 在 2021-01-15 23:49:0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民俗(一)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民俗(一)

家乡区县: 沧州市南皮县

我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的一名成员。中国的民俗从古至今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不管是哪,都有一定的习俗和习惯。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南皮的民俗。

生活

(一)服 装
清代服装(便服),为满装。男装有棉(皮)袍、马褂、坎肩、小褂、中式裤、扎绑腿带,戴棉(皮)帽、风帽、毡帽、草帽、帽垫儿,穿布袜、棉鞋、“三缉脸”尖、圆口布鞋、云纹棉靴;女装有旗袍、裙、大襟棉袄、布袜、布鞋(间或有木底),幼儿穿扎花鞋。男装以青(黑)、白(本色布)、土色(紫花)、蓝、灰为主,妇女、幼儿尚有红、绿等艳色。衣服纽扣为“蒜疙瘩”扣或铜扣。夏季,农民多赤脚、赤臂。
民国以来,一般仍沿袭清代服式。在职工、学生中,逐渐出现西式服装,如中山服、学生服、衬衫、西裤、西服、大衣、线袜、皮鞋、胶鞋、礼帽等。妇女放足后,不再穿木底鞋,其他变化不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装无大变化,唯多戴工人帽(前进式)。女装有列宁服。到八十年代,男、女装出现西服、风雪大衣、连衣裙、高跟儿鞋等全西式服装。传统服装正在消失。回族人民,除在清真寺举行宗教仪式戴白色“礼帽”外,日常服装与汉族人民无所区别。
(二)发 式
清代,男前额头发剃光,脑后蓄长发,扎辫垂于背后。妇女蓄全发。姑娘扎长辫,辫稍系红绒线绳;出嫁后将长辫盘结于脑后,罩以线网,成髻,即“圆头”或“纂”,横以钗。青年妇女,额前多留齐眉发。民国时期,男剪辫,初剃光头如僧,之后,逐渐蓄短发,有分头、平头、背头等型,一般农民皆为光头。妇女亦有剪为短发者俗称“狮帽缨子”。新中国成立后,到六十年代,农村青年普遍留短发。到八十年代,发型日新。妇女烫发者逐渐增多。有爆炸式、波浪式、披肩式、欧美式等发型,不一而足。
(三)饰 物
首饰,自古为妇女所享,有簪、钗、耳环(坠子)、手镯、戒指等。民国以来,妇女不再穿耳孔,耳环、手镯、簪、钗趋少。新中国成立后,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首饰被视为资产阶级“尤物”,遭禁绝。到八十年代,首饰恢复,一些妇女又打耳孔,并增加珠花,项链等装饰。
(四)饮 食
邑人的饮食习惯,历来是一日三餐,冬季亦有两餐者。主食是玉米面窝头、饼子、玉米面粥、小米稀饭。平时不吃或很少吃白面。副食主要是豆酱、咸菜、园蔬野菜之类,非节日喜庆、待客时不动酒肉。其他食品种类还有很多。但不经常食用。兹分述列下:
馒头、卷子 用白面发酵蒸熟,松软可口。
面条 用死面制成,夏食凉面条,冬食热面条,俗称“热汤”。
包子 用发面中充菜(内馅)包成蒸熟,是过中秋节的应节食品。
烙饼 分发面、死面两种。
水饺 简称“饺子”,死面为皮儿,中充肉(菜)馅,捏成半月形,煮熟供用。是春节、上元节主要节日食品,也是农村待客食品。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被视为食品中的珍品。
饼子 用玉米、小米,或加黄豆磨面,加水和面,制圆形或椭圆形状,贴在锅帮上蒸熟食用。
窝头 原料同饼子。形如塔,底有洞,又名“黄金塔”,是重要主食。南皮小米面窝头,乃地方名吃,蜚声省内外。
糊饼 用玉米面、高粱面,加菜末和少许水,置干锅内用手拍打成薄饼,烙熟食用。
枣糠 谷子面加枣泥和水拌匀,置锅内蒸熟食用。
撵撵转儿 旧时在麦秋前,青黄不接,农民为充饥,不得不将尚未成熟的麦穗取下脱粒,磨成糊状,以漏勺漏人锅中,煮熟食用。吃撵撵转儿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浪费。
咸饭 一般用白菜切碎与小米熬成稠粥食用。
饸饱饹 用小米或高粱面掺以榆面或车前子面,制薄饼切条或用床轧条煮熟佐以菜卤食之。
菜团子 用玉米或高粱面做皮,包以菜馅,蒸熟食用,其状大于馒头。
菜饼子 用玉米或高粱面掺野菜、榆叶、葱叶、山芋叶等和面,做法如饼子。
拨拉 用玉米或高粱面掺上菜叶、豆角、苜蓿等,加少许水蒸熟而成。
萝卜条面 萝卜条与粗粮面调和蒸熟,拌醋、蒜食用。
马子菜汤(马齿觅)洗净煮熟,再调以面糊食用。
豆馅团子(豆馅包儿)做法如团子,其馅不是菜,而是用绿豆、小豆、小枣调成的枣泥。
蝌蚪用绿豆、山芋面调为粥状,以漏勺漏入锅中煮熟,取出置于冷水中,待凉后,拌以菜、卤、醋、蒜食用。
煎饼 小米加水磨成粥状,调以葱花、香料、食盐,在平锅上摊薄烙熟食用。
丝糕 用糜子(稷子)面发酵后蒸糕,切成块食用,松软可口。
合子 用粗、细面均可,擀成饼,两饼中加菜馅烙成。
杂面汤(杂面条)以绿豆、小豆面为原料,做法与面条同。
粘糕 因在过春节时食用,又称“年糕”。用黍子面加枣制成,做法如窝头。
糟鱼 又名渍鲙鱼,将鲙鱼洗净,切成块,置坛中,渍以香油,加盐、香材料。泥封坛顶,经四十天,取出蒸熟食用。
咸菜 是农民的主要佐餐副食。用萝卜、芥菜(辣菜)等腌制而成。
红咸菜 将咸菜切成条、片,置酱缸内,渍两个月变成紫红色,食之色、香、味俱佳。
腊肉冬月将猪肉腌于坛、缸内,至夏不腐,取出蒸食,有腊味,味美。
糖蒜 一般用鲜白蒜,去皮洗净,入缸或罐,注入加香材料的熟食水腌制。经四十日,即可食。
呛辣菜根 将辣菜疙瘩切成片,蒸熟,再掺以细萝卜条,置盆中加盐和香材料,封闭数日可食。
醉枣 取鲜枣,洗净,用白酒拌匀,入坛内,泥封口,置之阴凉处,春节前启封取出食用。
皂糖 即饴糖,多为园形、瓜形,专为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辞灶王用。
老腌鸡蛋 将生蛋洗净,置缸内,制法如腌糖蒜。
豆酱将黑豆或黄豆炒熟磨粉,合水团为球形(酱块),经四十大发酵后,再粉碎为面,加水、盐搅拌均匀,入缸,在阳光下曝晒,每三、四日搅拌一次,见酱色变黑,即可食用。
粉皮 南皮特产,其原料主要用绿豆淀粉或山芋淀粉制成,为个圆形,半透明,可做凉菜或与猪肉炒、蒸,为佐餐之品。
嘎巴 制法与粉皮同,但质量上对淀粉,团糊要求高,略带黄色,配以油、肉烹炒,味道更美。
节日食品 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五月初五(端阳节)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
回族饮食习俗,日常在主食上与汉族无大差异。炸油香是回族传统食品,每逢宗教节日、喜庆、丧葬,烹炸油香互相赠送或分送乡邻。亲友之间如断交往,谓之断了“香气”。
回族的副食,日常以牛、羊肉为主,同时可食鸡,鸭、鱼、兔等肉,但必须经清真寺阿訇或掌教“代刀”。严禁食猪肉。对性情暴戾,奇形怪状的畜禽,如虎、狼、鹰、雕、猫、狗等肉;对蹄不分瓣、食不反刍的驴、骡、马等肉;对一切病死的畜禽、胚胎、胰脂、无腮无鳞的鳞介类亦禁食用。
(五)居 住
南皮民居,除官衙、庙宇,大地主为砖瓦起脊房外,平民均为平顶房。“四合院”形式。北房为上房,即正房。两侧为厢房。以三间一排为标准。南房一排含门楼,门向正南,门上常书“向阳门第”额。进门有“迎壁”。正房三间二窗一门,即“一明两暗”。外间两侧有锅台,暗间临窗有火炕,为寝室。房门通门楼有南路。其余偏房,可住人,亦作仓、厩之用。进入八十年代,农村砖瓦结构房屋相继修建。平房、起脊房间有。并开始有两层的楼房,但己改“四合院”形式,一般只盖正房(北房)三间、四间或五间,其中三间为居室,其余为库房,以垣墙圈围,一般向南建门楼,门楼内设迎壁。
农村盖房,视为大事。破土动工要择吉日,悬红旗。上梁时在正房中檩上贴八卦阴阳鱼图,用古钱串儿插筷子,绑在八卦图上。燃放鞭炮,上供庆贺。此习今仍沿用。
回族建房结构,形式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在门楼上方挂有“都瓦尔”,居室内忌挂人物画。
(六)娱 乐
民间娱乐活动,每年主要集中在春节后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由群众自发组织同乐会(跑玩艺儿)。主要节目有;地秧歌(小秧歌)、逛灯、猜灯迷、龙灯舞、狮子舞、高跷、小车会、蹬官儿、旱船、跑驴、竹马、二鬼摔跤、大头和尚戏柳翠等。每当谢雨还愿时或庙会期间,邀请戏班,在广场搭台唱戏,一般为四至八天,剧种有河北梆子、京剧、哈哈腔以及曲艺西河大鼓等。另外还有马戏、猴戏、独出戏(傀儡戏)、戏法(魔术)等。
儿童游戏有:
打鞋里牌 数人分两组,脱鞋聚一堆,攻者以鞋投击鞋堆、抢鞋。守者守卫,如一方将鞋全部抢去,另一则败逃,胜者以鞋追击败者,败者将鞋顶于头上,即认输。
打枲 地上画一线,一方将木棒置线侧,另一方以木棒击之,被击木棒出线为输,不出线换人再击。
卷箔 数人或十数人,手拉手卷成圆形人堆,中心人为箔心,互相撞击为戏。
抵拐 二人或数人,皆将一腿搬起,一腿着地跳行,以搬起之腿膝盖,撞冲别人之膝盖。被抵倒或双腿皆落地者为败。
藏摸摸儿(捉迷藏)人数不限,分两组,各举代表一人,抽签分先后,长者去藏,短者去找,被找到逮住者为输。藏者如回到指定的地点“家”,则对方不能再逮。
捋轴子 一人抱树干或其他立木,其他人以手捋其头,被持者以脚踢捋人者,如被踢中,即换被踢中者。
踢毯子、拾子 此戏多为青年姑娘,在室内外皆可进行游戏。
斗顶、斗连儿、赶牛犄角、走葫芦等游戏,类似棋。在地上画线格,以瓦砾为子,双方对攻,子被吃净则输。
到钱儿、丢窑儿、踢球儿 带有赌博性质。今已不见。
另外还有跳绳、跳房子、摔元宝儿童游戏。
如今农村许多家庭,有了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居民的文娱生活更加丰富多采,寓教于乐中。
(七)交 易
商幌 凡商店,皆在门市前悬招牌、匾额,上写“某某商店”、“饭店”等字号,如“富有居”、“天和堂药店”、“友谊宾馆”等。茶馆门前挂水壶,农村小店门前挂笊篱.馒头铺门前挂木制馒头,修自行车铺门前挂自行车车轮,以上商幌,每缀以红布带,使人省目。
市声 指行商的叫卖声。卖什么吆叱什么。近几年有的行商、摊贩,利用扩音话筒叫卖,声音大又清晰。
令子 是行商、小贩为招徕顾客发出的专用声音,如卖馅糖的敲小型铜锣。卖豆腐的敲梆子。卖香油的敲牌子(铜质)。卖布的、染布的摇“拨浪鼓”。杂货货郎摇带小铜锣的“拨浪鼓”。张箩的用哌啦片儿。剃头的用“唤头”。小炉匠用系在工具挑上的小铜锣发声。算卦的用“铛子”或竹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