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v   storm 650 加速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play.news18a.com/m/show_959.html 在 2020-10-07 21:38:0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极趣社区-试驾V-Storm 650

试驾V-Storm 650

其他

V-Storm 650又叫DL650(天蓝君为自己打字方便,后文一律叫做DL650),第一代车型早在2004年就发售了,所以他可不是“水鸟”的跟风者。当时宝马的R1200GS还没有配备水冷发动机,只是“大鸟”而已。到了2017年,DL650已经发展到第三代车型了,不过和现款DL1000的单眼大灯造型保持一致的最新款DL650还未正式发售。所以目前我们能买到的还是双眼头灯造型的第二代产品。算上还未正式发售的DL250,DL家族已经凑齐了大中小排量的三兄弟,而DL650正是家族的中坚力量,我对他的实际表现还是相当期待的。

很多人并不知道,是铃木第一次将鸟嘴造型用在了摩托车上。这台车便是1988年推出的DR750S

老实说,虽然DL650是一台高头大马的全地形车,但毕竟发售多年,和现今的车款相比,造型真的是有点太中规中矩。无论是呆萌的双眼头灯、还是普普通通的排气管,车身的每一个细节看起来都那么平淡无奇,无法传递出前卫、潮流的感觉。但是当我不再着眼于某一个局部,退后几步再来欣赏他的时候,我却发现这个车整体造型还是可圈可点的。

DL650的高大正面形象

DL650的原始坐高是835mm,不过车友们也不必担心,原厂就有降低20mm的低坐垫可供选装。店家透露还能通过调整减震垫片什么的进一步降低坐高。所以这款全地形车并不挑人,受众面还是比较广的。而我试驾的这一台正好是低坐垫的版本,170cm身高的车友可以轻松驾驭。较宽较高的车把造成了DL650与普通摩托车驾驶姿势最大的区别,其余静态试坐体验都很自然平常。

侧面线条流畅饱满

其实天蓝本人和大多数国内车友一样,对这款车了解得不算多,也没有提前看过相关评测文章。所以当我看到V-storm车系标志性的90°夹角V型水冷双缸发动机时(小弟DL250并没有采用V型双缸),对其动力表现是有一定期待的。原因也很简单,杜卡迪的发动机也是采用同样的排布形式,只不过意大利人喜欢叫其为L型双缸。松开离合,缓缓起步。当我试探性地挑逗了几下右把手,预想中汹涌的拉扯感并没有如约而至。于是乎,我索性放胆给了全油。果然,即便在1档2档,车子也没有任何超出我掌控范围的动力表现。与目前国内保有量较大的川崎650车型相比,DL650的动力明显是偏弱的。实际上,这个级别的摩托车,在任何公开道路上,动力都是远远超过够用的范畴。我在试骑过程中,就很轻易就在一座立交桥上把表速推到了160km/h以上。况且这个V缸发动机出力还是比较线性平顺,和杜卡迪家暴躁的风格大相径庭,更适合日常使用。在转速达到6000rpm以上时,也还是有比较不错的加速感。V缸的声浪不如直列双缸那么细腻,但更有节奏感和力量感,我个人是更欣赏这种硬派一点的感觉。所以综合来看,虽然这颗发动机动力没给我什么惊喜,但总体表现我并不会给他打一个低分。

呆萌的双眼头灯,近、远光都为两侧同亮,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DL650的动力有些平易近人,整体骑行的感觉也一样亲和度很高。214kg的整备质量不算苗条,不过当你真的骑起来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数据忘到脑后。除了较直立的坐姿,我并没有感受到这台车操控起来和普通街车有什么两样。甚至,我觉得他骑起来比铃木自家的小弟GW250车系还要轻松自在。在十字路口拐个弯,微微推把,轻轻一压,车子就顺畅地拐了过去。所以虽然车子设计看起来有点老派,但操控起来绝对还是一部现代摩托车应该有的样子。相比动力表现,我更看重一个车的操控是否轻松自如。

尾灯也很朴素,全车外部光源都是卤素的

DL650还有一处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就是优良的风阻保护设计。虽然风挡看似面积不是太大,但是具备三段可调功能。好吧……其实我骑得时候我也不知道风挡处于哪一段的高度,但是以超高速(我理解为120km/h以上)行驶时,我的上半身真的没有感受到多少风阻的压力。这对于摩托车骑士来说是相当棒的体验。

仪表盘造型也以实用为主,不花哨

再附上一张官图,右侧液晶屏点亮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设计

其实海外还有一款带鸟嘴的XT版本,你喜欢哪一种造型?

全文完

阿潇先生

发布于 04月30日 09:42:1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帖子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