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第三章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hnszw.org.cn/data/news/2010/12/48008/ 在 2017-03-23 10:56:4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海南史志网_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_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第三章 人 口

编辑日期:2010-12-26 20:28:42

第一节  人口状况

    一、人口演变

    1949年白沙县总人口30986人。解放后,由于社会安定,生产逐年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自然增长加快。另外,由于山区开发建设的需要,大批农垦工人迁入,地方各行业迅速发展,就业人员逐年增加。至1957年,全县总人口达38207人,8年时间,人口增加7221人,年均增加902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达64256人,7年时间,全县增加26049人,年均增加3721人,增长率逐渐加快。至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达到142911人,1987年末全县总人口达到152455人。

附:白沙县1949~1987年人口增长情况表。

白沙县1949~1987年人口增长情况表

3-1

    项目

年度

总人口

()

         

   

           

出生人

()

出生率

与前年

 

(+、-)

人数

()

死亡率

人数

()

自然增

长率‰

与前年

 

(+、-)

1949

30986

-

-

-

-

-

-

-

-

1950

31618

-

-

-

-

-

-

-

-

1951

32270

-

-

-

-

-

-

-

-

1952

33733

-

-

-

-

-

-

-

-

1953

34733

1669

48.75

-

1245

36.36

424

12.21

-

1954

33933

-

-

-

-

-

-

-

-

1955

34266

-

-

-

-

-

-

-

-

1956

35739

1794

51.25

-

977

27.91

817

23.34

-

1957

38207

1632

44.14

-162

1004

27.15

628

16.99

-189

1958

43727

-

-

-

-

-

-

-

-

1969

46396

-

-

-

-

-

-

-

-

1960

53031

1956

36.35

-

561

11.29

1395

28.05

-

1961

56979

2301

41.83

+345

539

9.79

1762

32.04

+367

1962

59857

4216

72.17

+1915

832

14.24

3384

57.93

+1622

1963

60834

3318

54.98

-898

798

13.20

2520

41.76

-864

1964

54256

3838

61.28

+515

928

14.83

2905

46.46

+385

1965

68678

3142

47.27

-691

772

11.61

2370

35.66

-535

1966

73108

3003

42.36

-139

838

11.82

2165

30.52

-205

1967

77469

3223

42.81

+220

712

9.45

2511

35.6

+346

1968

87000

-

-

-

-

-

-

-

-

1969

94600

-

-

-

-

-

-

-

-

1970

99393

3563

36.83

-

639

6.60

2924

30.23

-

1971

107314

3622

35.04

+59

662

6.40

2960

28.64

+34

续上表

    项目

年度

总人口

()

         

   

           

出生人

()

出生率

与前年

 

(+、-)

人数

()

死亡率

人数

()

自然增

长率‰

与前年

 

(+、-)

1972

113563

3909

35.39

+287

739

6.69

3170

28.70

+210

1973

117867

4122

37.32

+213

696

6.30

3426

31.02

+256

1974

120490

3791

31.89

-331

671

5.63

3120

26.26

-306

1975

122867

3552

29.19

-231

766

6.29

2785

22.90

-334

1976

126071

3533

28.38

-19

689

5.53

2844

22.85

+63

1977

129981

3932

30.71

+399

739

5.70

3193

25.01

+349

1978

134031

4127

30.76

+195

572

4.33

3555

26.93

+362

1979

136401

4049

29.94

-78

595

4.40

3454

25.54

-101

1980

139327

3748

27.18

-301

601

4.36

3147

22.82

-307

1981

139770

3745

26.83

-3

719

5.15

3026

21.68

-121

1982

142911

3613

26.55

-132

713

5.04

2900

21.51

-126

1983

145435

3096

21.46

-518

635

4.40

2460

17.06

-440

1984

148262

2905

20.77

-190

554

4.77

2351

16.00

-109

1985

148893

2103

14.14

-802

595

4.00

1508

10.14

-843

1986

150791

2173

14.50

+70

631

4.21

1542

10.36

+34

1987

152455

2059

13.58

-114

598

3.94

1461

9.63

-141

注:以上各栏均含国营农场数。


  二、人口分布

  白沙县大部分地区属山区和丘陵地区,人口分布差异较大,除县城外,地势较平坦的白沙、狮球2个乡镇人口密度最高,1987年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分别为86.03人和74.77人,次之是牙叉和光雅2个镇,分别为68.81人和68.54人。其余各区人口密度均在60人以下,人口分布最疏的是青松、细水、南开3个乡,每平方公里分别为25.9418.9112.72人。

    1949年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63人,1964年为30.34人,1985年为45.76人,1987年为47.44人。

    附:白沙县几个年份人口密度统计表

白沙县几个年份人口密度统计表

人口:人

面积:平方公里

3-2                                             密度:人/平方公里

     年份

统计项目

乡镇

1 9 6 4

1 9 8 5

1 9 8 7

 

 

 

 

 

 

 

 

 

 

64256

2117.73

30.34

96233

2117.73

45.44

99900

2117.73

47.17

 

4832

1

48.32

8291

1

8291

9137

2

4568.6

白沙镇

6196

147.66

41.96

12316

147.66

83.41

12703

147.66

86.03

元门乡

3139

198.91

15.78

6082

198.91

30.58

6369

198.91

32.02

细水乡

3213

245.55

13.40

4610

245.55

18.77

4644

245.55

18.91

南开乡

3471

319.30

10.80

3919

319.30

12.27

4061

319.30

12.72

打安乡

> 6956

115.14

> 38.70

5064

115.14

43.98

5229

115.14

45.41

阜龙乡

64.54

3824

64.54

59.25

3853

64.54

59.70

光雅镇

> 5418

90.78

> 36.85

5907

90.78

65.07

6222

90.78

68.54

狮球乡

56.51

4164

56.51

73.69

4225

56.51

74.77

青松乡

4342

273.11

15.90

7059

273.11

25.85

7084

273.11

25.94

七坊镇

> 14436

184.88

> 58.70

10306

184.88

55.74

10758

184.88

58.19

金波乡

94.86

3638

94.86

38.35

3789

94.86

39.94

邦溪镇

> 9532

125.82

> 44.30

7875

125.82

62.57

8213

125.82

65.28

荣邦乡

89.10

5940

89.10

66.67

6015

89.10

67.51

牙叉镇

4404

110.27

39.93

7238

110.27

65.64

7688

110.27

68.81

注:①“>”符号表示当年系同一公社。

②以上数字均不含国营农场数。


    三、人口构成

  由于无法取得1987年人口构成数字,故以19821990年人口结构情况分列于下,供作参考。

    ()1982年人口结构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146015人,其中男性75952人,女性70063人,男性占52.02%,女性占47.98%。全县总户数27344户,其中家庭户26908140937人,家庭户每户平均5.24人,集体户4365078人。

    1、民族结构:黎族75244人,汉族68488人,壮族1222人,苗族1008人,其他民族53人。

    2、文化结构:1982年全县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387人,高中程度11637人,初中程度21502人,小学程度48737人。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27329人,占12岁以上总人口的18.72%,6~11周岁未入学儿童10926人。

    3、年龄结构:不足10岁的41065人,占28.12%,10~19岁的35978人,占24.64%,20~54岁的60535人,占41.45%,55~99岁的8435人,占总人口的5.78%,100岁以上的2人。

    4、职业结构:本县历来以农业为主,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种植水稻、番薯、玉米和甘蔗等生产。1982年,全县在业人口71756人,占总人口49.14%;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63220人占在业人口88.1%;矿业及木材采运业92人,占0.13%;电力、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175人,占0.24%;制造业2184人,占3.04%;地质勘探和普查业6人,占0.008%;建筑业272人,占0.38%;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659人,占0.92%;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及仓储业1799人,占2.51%;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135人,占0.19%;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416人,占0.58%;教育、文化艺术事业1221人,占1.7%;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67人,占0.09%;金融、保险业214人,占0.3%;国家机关、党政和群众团体1291人,占1.8%;其他行业5人,占0.007%。

    ()1990年人口结构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163735人,其中男性86597人,女性77138人,男性占总人口的52.89%,女性占总人口的47.11%。全县总户数34904户,其中家庭户34585户,159821人,平均每户4.62人;集体户319户,3914人。

    1、民族结构:黎族88770人,汉族71605人,壮族1934人,苗族1254人,其他民族172人。

2、文化结构:全县总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1358人,占总人口0.83%;中专文化程度2411人,占总人口1.47%;高中文化程度13934人,占总人口8.51%;初中文化程度33591人,占总人口20.52%;小学文化程度61925人,占总人口37.82%。1990年,全县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共1356人,占总人口0.83%。比1982年增长28.5%。

    1982年全县文盲半文盲的人口为27329人,占总人口18.72%;1990年为22321人,占总人口13.63%,比1982年减少14.49%。

    3、年龄结构:不足10周岁的37436人,占总人口的22.86%;10~19周岁的37123人,占22.67%;20~54周岁的77255人,占47.18%,55~99周岁的11918人,占7.28%;100周岁以上的3人。

4、职业结构:1990年全县在业人口85190人,占总人口52.03%。其中从事农、林、牧、渔、水利业70558人,占在业人口82.82%;建筑业414人,占0.49%;工业4330人,占5.08%;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722人,占0.85%;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912人,占3.42%;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279人,占0.33%;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841人,占0.9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2811人,占3.3%;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39人,占0.05%;金融、保险业345人,占0.41%;党政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1937人,占2.27%;其他行业1人,占0.001%。

 

第二节     

    白沙县共有345个姓。其中以符、王、陈姓占多数。符、王两姓多系本县土著居民,即本地黎。本县的侾黎居民姓氏较杂。在苗族居民中,以邓、盆、盘、李、赵、邱等姓居多。

    本县各乡镇姓氏分布的情况大概是:南开、白沙、牙叉、打安、光雅、金波、阜龙、青松等乡镇群众以符姓居多;元门、细水两乡以王姓居多。这部分群众90%以上都操本地黎方言土语:七坊、邦溪、荣邦、狮球等乡镇的群众姓氏则较杂,但主要以陈、刘、羊、陆、韦等姓居多。这部分群众多数操侾黎方言土语。据调查,陈、周两姓群众的祖先原是汉人,多在明清时期从儋州(今儋县)迁来,进入黎地后娶黎妇、习黎语、随黎俗,数代后便成为黎族。至今他们中一些人在汉区祖籍尚有族兄弟,常有往来。

    解放后,随着山区各项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外来人口日益增多,姓氏也在不断增加。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部队转业退伍的大批官兵;各大中专院校分配来的毕业生以及农场干部、职工及其家属;60~70年代从两广等地迁来的移民。

全县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符、王、陈3个姓;1000人以上不足万人的有:刘、李、王、林、张、吴、韦、曾、周、高、梁、羊、谭、朱、叶、杨、陆、钟、罗、何、谢等21个姓;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邓、许、郑、洪、潘、唐、苏、冯、邱、麦、黎、孙、卢、徐、董、廖、范、江、余、赖、吉、胡、孔、田、温、郭、彭、马、邢、韩、赵、覃、龙、扫、方、欧、莫、颜、关、肖、蓝、杜、袁、曹、邹、伍、练、翁、沈、骆、吕、文、成、詹、凌、巫、严、姚、雷、蒙、庄、程等62个姓;100人以下的有:和、倪、魏、邝、庞、宋、侯、伟、蒲、华、柯、云、蒋、石、鲍、熊、冼、盆、金、汤、丁、任、傅、纪、闭、秦、章、薛、卓、官、池、阮、毛、钱、戴、史、夏、龚、袭、农、易、俞、宁、郝、祝、房、贺、姜、汪、代、崔、施、缪、岑、尤、陶、劳、涂、柳、连、书、聂、广、尹、尚、青、付、舒、藏、裴、揭、梅、党、白、万、容、粟、情、段、包、盛、敦、敖、于、辜、褐、丘、路、康、乔、柏、岳、谷、邵、向、封、津、余、邬、崇、管、植、辛、荆、座、车、欧阳、并、全、湛、班、贾、闵、鲁、惩、壮、磨、霞、蔡、洛、原、辞、利、凭、蚁、杨、松、超、刁、桂、宜、圣、贝、孟、社、安、米、宫、童、匡、简、床、游、德、零、漆、见、瞿、武、洁、详、饶、郜、宾、招、单、罗、留、花、项、穆、已、闺、甄、殷、玉、祁、芮、毕、庵、申、时、扈、葛、中、沙、况、卜、郁、记、冉、贤、霍、卫、艮、垄、左、港、季、戚、子、昌、岱、溥、寇、售、仇、顾、解、酒、明、器、巨、焉、依、电、牛、郎、瑞、只、乐、阅、裘、求区、五、芸、阴、请、店、翏、值、尖、屈、乌、姬、常、扣、志、长、芹、寒、冷、厅、儋、营、恭、师、佃、惠、岩、禤、巧、户、豹、球、浅、表、国、美、职、尊、应、塘、闻、博、泰、宗、棘等259个姓。

 

第三节  计划生育

    19639月成立“白沙县计划生育指导委员会”。1984年冬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至1987年编制干部9人。全县14个乡、镇和9个国营农场均设计划生育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干部1~2人。

    一、措施

    白沙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根据广东省颁发的计划生育条例以及海南区党委、自治州委的有关法规实施。县委、县政府1983~1987年先后4次发布文件,对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工作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1972年以来,坚持贯彻执行“一胎上环、二胎结扎”的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提倡“少生、优生”和“晚婚”、“晚育”。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和多胎生育。始终贯彻思想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1981年秋掀起全县第一次计划生育行动高潮。当年完成“四术”人数为7183例。其中结扎4000(男扎1135例,女扎2865),上环1277例,人流、引产1906例。此后,每年春秋均从县城抽调人员和车辆,组织计划生育行动高潮,并实行“包人员、包经费、包任务”的三包作法。至1987年,全县已婚育龄夫妇25543人、已实行“四术”者6438人,已实行“三术”者有21056人,占82.43%。全县第一个领取独生子女证者是:白沙糖厂陈文虎、吴月兰夫妇。县计划生育部门运用这一典型事例广泛宣传、教育,带动其他,至1987年全县领取独生子女证者有4502对,占“三术”总人数的21.38%。

    二、成果

    白沙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从1972年认真抓起,经历了新旧两种思想、两种观念的激烈斗争,新的思想和观念逐渐战胜和取代了旧的思想和传统观念,使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这项基本国策逐渐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全县人口增长率从1962年的57.36‰,下降至1987年的9.6‰,下降率14.83‰。人口出生率从1962年的72.10‰,下降为1987年的13.58‰,下降率17.60‰;人口死亡率从1962年的14.24‰,下降为1987年的3.94‰,下降率28.90‰;计划生育率也从1980年的52.30%,提高到1987年的83.10%;综合节育从197212.30%,提高到1987年的87.41%,提高率为71%。

  三、奖罚政策

  1972~1987年地区级受奖单位有:光雅镇、细水乡、荣邦乡、狮球乡、县农行、卫星农场等6个单位。获地区级奖励的先进个人共6人。

    1972~1987年全县违反计划生育条例受罚者达1645人,其中干部、职工、城镇居民43人,农民1587人,外来流动人员15人。应收罚款总额102.42万元,历年已收罚款总额11.95万元,占应收额11.67%。

    开除留用、留党察看的国家干部、职工共4人,

白沙县历年计划生育情况统计表

3-3

    项目

年度

已婚育

龄夫妇

()

当年四

术人数

()

      

三术累计

()

三术率

(%)

综合节

 

(%)

   

 

()

人流引产

()

男扎()

女扎()

1972

12491

1244

82

240

345

577

808

6.47

12.30

1973

12984

761

4

100

143

514

1055

8.13

13.10

1974

13253

1813

10

1182

255

366

2439

18.40

21.40

1975

13514

3260

512

1175

806

767

4740

35.07

38.40

1976

14763

1358

61

490

453

354

5911

40.04

34.10

1977

15864

711

35

127

357

252

6363

40.11

45.10

1978

16494

1150

278

150

385

337

7176

43.51

51.32

1979

16692

1086

5

310

388

383

7800

46.73

58.70

1980

19595

318

11

42

101

164

8141

41.55

48.70

1981

21017

2118

78

532

642

868

9392

44.69

56.90

1982

21710

2516

67

380

744

1325

10583

48.75

57.40

1983

22197

7163

113

2865

1277

1906

14920

67.22

72.80

1984

21969

4027

286

1833

936

1172

18053

82.17

87.80

1985

23320

1976

27

283

768

897

17022

72.99

78.32

1986

23740

2093

80

347

773

893

17501

73.72

78.69

1987

25543

6438

149

1277

3346

1666

21056

82.43

87.41

注;“三术”栏含人流、引产数。

 

第四节  人民生活

    一、农民生活

    解放前,白沙县的黎族苗族人民深受民族和阶级的压迫剥削,大多数农民都缺少土地或无土地,加上文化科学极端落后,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生产工具落后,生产力极其低下。正常年景也是“山薯野菜充饥肠”,遇上天灾人祸,则四处逃荒,或卖儿卖女,农民生活极端贫困。当年流传的民歌唱道:“今年百姓不用问,稻才割完就北归①,三月鸭脚②作时顿,死都不忘鸭脚园”,由此可见农民生活之一斑。广大贫苦农民居深山住茅屋,穿树皮吃野菜,烧火度寒冬,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一间茅屋三脚灶,一个藤箩装家当,一把钩刀砍大山,一碗谷种养全家”便是当时黎族人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反映。

    解放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使“耕者有其田”,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但生产力还很低,农民生活仍然很贫苦。据统计,1952年全县有耕地面积8.0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6.48万亩(含水旱田及坡地),总产1.01万吨,亩产62公斤,年人均口粮150公斤左右。1956年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民生活开始有所改善,但由于后来在大跃进中出现“共产风”、浮夸风和大办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造成粮食极大浪费,以致后来缺粮现象十分严重。1958年后,不少地方曾一度出现饿、病、外流、逃荒的情况。1963~1965年情况才稍有好转,接着又来了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没收农民自留地,大割“资本主义尾巴”,广大农民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富民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农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民治穷致富,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1987年,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发动广大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开发性生产运动,使农村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走以木薯、甘蔗起家,橡胶造林发家的路子,逐步形成一个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商品经济基地。据统计,1987年全县有固定耕地面积12.1万亩(其中水田5.4万亩,旱田1.3万多亩,坡园地5.4万亩),荒山11.7万多亩,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5.2万多亩,总产3.35万多吨,亩产110公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1.3万多亩,总产2.98万吨,亩产132公斤。粮食总收入3.33万吨,人均口粮190公斤。农业经济社总收入3992万多元,除出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外,社员分配总额3111万元,人均收入由1981年的68元增加到1987年的390元。人均收入达500元以上的有3个乡镇(狮球乡555元、光雅镇524元、打安乡510)社员银行存款705万多元。

    随着生产逐年发展,农民生活不断改善,投入再生产的资金逐年增多,生产工具也有较大改进,正向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一把钩刀砍大山”的状况正在改变。1978年全县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504马力,其中农用手扶拖拉机134台,1322马力,机引农具54台,柴油机142台,2296马力,电动脱粒机30台,117马力。

    1987年有农用载重汽车28辆,吨位4058吨,大、中型拖拉机、耕作机械、排灌机械、农运机械等农业机械总动力936马力。

    生产逐年发展,农民生活也逐年提高。农民穿的用的也讲究多了,多数青壮年人穿的是的确良、涤卡、涤纶等布料制作的衣服。祖祖辈辈打赤足的黎族、苗族农民,不分男女老少都穿上了鞋袜,不少人家中有手表、收录机、缝纫机、自行车、摩托车、电视机等高中档商品。全县有722户农民购买了电视机。至1987年,全县有7768户农民住上瓦房,占总户数的58.6%,当年总建筑面积54781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7.6平方米。

    1987年全县有水电站10座,装机7台,2646马力。年发电量798万度,除供应县城、各乡镇机关、居民、厂矿用电外,有59.8%的村庄和60%的农户有电灯照明。

    自古以来,黎族、苗族饮用水都是取之于河、沟和山岭上的自然水。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黎族、苗族人民的健康,设专门机构,逐年改善农民的饮水条件。至1987年全县有88个村庄饮上自来水,受益面442716380人。

    附抽样调查之一:打安乡合水村

    打安乡合水村,解放前只有13户人家。这里地多人少,生产方式较原始,生产工具落后,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也并未给人们带来幸福。人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生活。

    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生产有了发展,1956年粮食亩产增至101公斤。70年代后,生产发展较快,1978年全村共有29198人,59个劳动力,有耕地面积246(其中水田127亩,早田44亩,早地75)。粮食播种面积405亩,亩产147.5公斤。总产量59.7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18亩,亩产171.5公斤,总产55吨。经济作物有甘蔗48亩,总产480吨。植胶22亩。全年总收入85705元。其中农业收入61479元,占总收入的68.4%(其中粮食作物57727元,占总收入的67.5%,工副业收入23879元,占总收入的28.8%,经济作物收入3742元,占总收入的5.7%,畜牧业收入207元。除各项支出外,社员分配总额14319元,平均每户分配494元,人均72元,劳均243元,每个劳动日值0.36元。社员口粮37.26吨,年人均口粮188公斤。

    1987年全村34258人,劳动力97个。粮食播种面积409亩,总产94.3(其中水稻面积318亩,总产88.8吨;旱田91亩,总产5.49)。经济作物有茸蔗765.5亩,总产量1409.5吨;橡胶1018亩,干胶产量0.3(大部分尚未开割)。椰子4亩、槟榔20亩、咖啡55亩、益智70亩。农业总收入24.5万多元,人均收入728元。收入最高的达1100元以上,群众银行存款2万元。人均口粮500公斤。全村有25户农民购买电视机(其中11部彩电)3户购买摩托车,10户购买手扶拖拉机。所有农户均购有自行车、缝纫机。全村有高、初中生24名,小学生11名。该村于1965年开始建瓦房,至1982年全村实现瓦房化,饮水实现机井化,全村用电灯照明。

    抽样调查之二:邦溪镇南北沟村

    邦溪镇南北沟村,解放初期有农户20户左右。该村属干旱地区,水田少,坡地多,粮食作物素来广种薄收,粮食严重不足,又无任何经济收入。解放后,生产逐渐发展,农民生活日渐改善。1978年全村31173入,劳动力76个。有耕地面积364(其中水田40亩、旱田160亩、早地164)。播种面积438亩,总产量35.6吨。粮食作物2733亩,总产218.5吨。经济作物有甘蔗264亩,总产264吨;木薯146亩,总产199吨。当年总收入8958(其中农业收入6912元,工副业1738)。除去各项费用3500多元,社员分配总额5300多元,年人均分配31元,户均收入173元,劳均82.70元、每个劳动日值0.27元。粮食总收入32.6吨,分配给社员25.9吨,年人均口粮180公斤。

    1987年全村42229人,劳动力87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5亩,总产53.4(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30亩,总产37),玉米89亩,总产3.56吨;番薯256亩,总产12.8吨。甘蔗845亩,总产1690吨;橡胶52(未开割)。当年总收入17.8万多元(其中农业收入16.9万多元)。以甘蔗为主的经济作物收入成为该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年人均收入745元,收入最高的达1000元。全村有高、初中生15名,小学生35名。村中100%的家庭购买了自行车,70%的家庭购买了缝纫机。80年代以后,该村农民才开始建设瓦房,至1987年已有80%的农户住上瓦房。成为全县治穷致富的先进典型村庄。

    注:①北归--指青黄不接时期

        ②鸭脚--一种粟类作物

    附:①19841987年对50户农民家庭消费情况的调查表

        19841987年对50户农民家庭主要生活用品拥有量的调查表

19841987年对50户农民家庭消费情况的调查表

3-4                                                       单位:元

   

非性

生支

产出

交承

税包

及款

           

   

文娱

化乐

小计

   

主食

副食

1984

总数

109909

26802

2337

4851

75919

52632

26385

20872

7838

3155

946

1493

362

9493

户均

2198

536

47

97

1518

1053

528

417

157

63

19

30

7

190

人均

281

69

6

12

194

135

68

53

20

8

2

4

1

24

1987

总数

141275

30746

1529

3268

105732

65810

21899

32836

6681

5513

1206

10963

653

14906

户均

2826

615

31

65

2115

1316

438

657

134

110

24

219

13

298

人均

381

83

4

9

285

177

59

89

18

15

3

30

2

40

 

19841987年对50户农民家庭主要生活用品拥有量的调查表

3-5                                                     单位:台()

             

 

   

   

1984(100)

-

2.1

-

8.2

6.9

6.1

15.9

29.2

1987(100)

0.8

3.2

0.3

12.1

8.1

5.1

17.8

70.6

 

    二、职工生活

    白沙县建县初期至50年代,都很少有城镇居民。60年代以后,随着山区开发建设事业的发展,外来干部职工逐年增加,至1970年全县共有职工3200(不含农垦),全年工资总额175.75万元,年人均工资收入549.22元,月人均收入45.77元。1980年全县共有全民所有制职工5769人,全年工资总额434.96万元,年人均工资收入753.96元,月人均收入62.83元;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2506人,年工资总额30.36万元,年人均工资收入600元,月人均收入50元。198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8712人,年工资总额1149万元,年人均收入1318.87元,月人均109.91元;城镇集体所有制(不含各乡镇)职工1107人,工资总额176.6万元,年人均收入1595.30元,月人均收入132.94元。

    70年代起,县城及各乡镇(公社)职工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从住茅草房到住砖瓦房、套间楼房。1987年县城职工住房按人口平均7平方米。至1987年,县城职工家庭有电视机1027部,占职工总户数的33.9%,有电冰箱的家庭约占5%,有单车、缝纫机的家庭占90%以上。

    全民所有制单位的职工,均享有公费医疗,生活困难补助、劳保物品、病假、探亲假、产假、丧葬抚恤和离、退休等福利待遇。工厂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的职工,每年领得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鞋、帽、雨衣、手套、水壶、电池等。职工退休,一般发给本人工资额的75%,另有粮差、副食品补贴等,月收入一般可达100~190元。

管理登录 | 网站备案号:琼ICP备08100253h号

主办单位: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

2008 Power By 海南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