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邦被赞黄泥地上辛勤“雕刻”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由北京作协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刘庆邦长篇小说《黄泥地》研讨会昨天举行,评论家陈晓明盛赞刘庆邦是用光秃秃的笔在黄泥地上辛勤“雕刻”,而刘庆邦几十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更被评论家认为是值得研究的“刘庆邦现象”。
原标题:刘庆邦被赞黄泥地上辛勤“雕刻”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由北京作协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刘庆邦长篇小说《黄泥地》研讨会昨天举行,评论家陈晓明盛赞刘庆邦是用光秃秃的笔在黄泥地上辛勤“雕刻”,而刘庆邦几十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更被评论家认为是值得研究的“刘庆邦现象”。
《黄泥地》是刘庆邦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将极具中国特色的人性故事,编织进村支书卸任、改选、告状、上访等一系列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事件之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心理刻画,深刻揭示了农村改革的艰难,人性的堕落,正义与善良的软弱和无望。
作者借主人公房国春的眼睛,看到耕地被卖被毁时所流露的深深忧愁,对基层领导换汤不换药的腐败所流露的焦虑,展现了作家对农村、对土地、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与良知。
评论家们有一个共识,刘庆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以来,一直专注于现实主义创作,从未因各种文学思潮所动,他们认为这个独特现象值得文学界研究和重视。评论家孙郁则认为,刘庆邦对乡村大量细节性的书写和处理,在如今的文学作品中已非常稀少,“他写的‘饿’、‘骂’、‘看客’等细节非常精彩,尤其是他对乡村看客的书写,继承了鲁迅的批判传统,但比鲁迅书写的更复杂。”
频道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图片新闻
视频
-
张安乐率团振臂高呼:美国滚出去
播放数:221637
-
大校:解放军可收回太平岛
播放数:37180
-
美军重兵集结南海!已向北京示警
播放数:2731867
-
实拍美记者替华说话 逼问美发言人
播放数:5808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