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斯木(高棉语:ទូ សាមុត;1915年-1962年),柬埔寨政治家。又名Achar Sok。
为在越高棉人,出生于交趾支那(今越南湄公河三角洲)。[1] 年轻时为和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金边的Wat Ounalom寺庙的巴利文教师。1945年,美军对金边日军的大轰炸,导致该寺庙和尚严重伤亡,杜斯木被迫出逃至南越乡下,并在那里加入了越盟。[2]
1940年代后期,杜斯木参与了抗法的高棉伊沙拉组织。1950年成立的伊沙拉联合阵线宣布从法国殖民统治下独立,杜斯木为高棉抵抗政府的内战部长。1951年6月,杜斯木与山玉明共同创建了高棉人民革命党--柬埔寨共产党与柬埔寨人民党的共同前身。1954年12月,山玉明等人撤退至越南民主共和国之后,绍兴(Sieu Heng)任党的中央书记并负责农村工作,杜斯木任中央常委负责城市工作,特别是针对僧侣的统战工作。1958年绍兴叛变后,西哈努克国王加强镇压,大批党组织被摧毁。党的中央领导只剩下杜斯木一人。
1960年9月30日至10月2日,柬埔寨人民革命党在金边火车站一名工人家中秘密召开中央会议,这次会议柬埔寨人民党称之为高棉人民革命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柬共称之为柬埔寨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金边党委领导人农谢、波尔布特、英萨利等被选入党中央领导层,政治局以杜斯木为书记,农谢为副书记、波尔布特为委员,分工农谢负责农村工作,波尔布特负责城市工作;选出中央委员8人,候补中委2人。 [3]
1962年2月18日早晨,杜斯木从家里出发上街到杜尔多布(Thuolthomphong)市场买茶叶,顺便给孩子抓药时被捕,在金边近郊的斯登棉吉的一个寺庙Cangkran Daphrom被开膛杀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