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肉鳍亚纲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blueanimalbio.com/fish/Osteichthyes/feiyu/feiyu.htm 在 2020-06-21 18:05:0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肉鳍亚纲(内鼻孔亚纲)Sarcopterygii 蓝色动物学
 

 



   
您的位置: 首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硬骨鱼纲> 肉鳍亚纲
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又称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偶鳍呈原鳍型,基部为一多节的中轴骨所支持,外被鳞片,呈肉叶状(少数呈鞭状)。泄殖腔位于腹鳍基部中间。通常具内鼻孔。颌为自接型。肠具螺旋瓣。心脏的动脉圆锥具数列瓣膜。起源于早泥盆纪,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根据加拿大鱼类学家J.S.Nelson(1994)提出,将本亚纲上升为纲。称肉鳍鱼纲(Class Sarcopterygii)。
 
总鳍总目 Crossopterygiomorpha
中轴骨骼的基础是尚未骨化得弹性脊索,椎体不存在;偶鳍支持叶的末端圆形,具中轴骨,由4个坚实的软骨组成,具有侧脊条;体鳞菱形或圆形,外层为似珐琅质的科斯美层;头下有1对喉板。早期的腔棘鱼类栖息于淡水;有鳃、鳔、内鼻孔,能在气候干烤和水域中周期性缺氧时用鳔呼吸空气。同时凭借肌肉发达的肉叶状偶鳍支持身体爬行。3个目已灭绝,1个现存目,即腔棘目(Coelacanthiformes)。过去一直认为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时完全灭绝,但是1938年12月22日却在非洲东南沿海哈隆河河口处采到1尾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故有“活化石”之称,此后各地也陆续采到标本。
 
Ⅰ. 腔棘目 Coelacanthiformes
尾鳍圆尾,由3叶组成;鳔已退化,失去肺的功能。有外鼻孔,无内鼻孔;无鳃盖,鳞质鳍条用不分枝;鳞质鳍条在尾部与鳍条基部(尾下骨)数目相等或稍多。前背鳍位于体中部前方;具两个分离的背鳍。齿简单,不发达。现存活鱼体被圆鳞,不出现休眠。有5个科,现存仅矛尾鱼科(Latimeriidae)。
 
矛尾鱼科 Latimeriidae
又称腔棘鱼科(Coelacanthidae)。体粗大、头部每侧有3个鼻孔,包括1个前鼻孔和2个后鼻孔,有喷水孔。在颌骨、腭骨、下唇和副蝶骨上有圆锥状齿。舌颌骨大,只中间部分骨化,有下鳃盖骨和间鳃盖骨。背鳍2个,偶鳍具有长的柄部伸入鳍基部,柄上被有鳞片,腹鳍腹位。仅存1属1种,即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体被大圆鳞,尾鳍具矛形的副叶。全长1~2米,重13~80千克。肉食性。卵胎生。生活在盐度35.1~35.2,、深度70~400米的海洋里。除南非东伦敦1尾标本外,其余已知的近200尾标本具产于马达加斯加北部的科摩多群岛。
 

矛尾鱼 Latimeria chalumnae
 
 
肺鱼总目 Dipneustomorpha
偶鳍支撑叶末端尖锐。具内鼻孔。偶鳍内具双列式排列的鳍骨和高度特化面适于轧碎软体动物硬壳的速齿。无次生颌;脊索次生保留,组成椎骨的首片直接连在脊索上,椎体尚未形成;心脏前有动脉圆锥;肠内具螺旋瓣;原尾型。除了以上原始性状外,还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化性状或进化特征。如肺鱼类的鳔不论在发生、构造或是呼吸机能上,都与陆生脊椎动物的肺十分相似。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外界的空气可通过口腔和内鼻孔直接进入鳔内。心房被不完全的房间隔分成左、右两半,在脊椎动物进化上首次出现体循环和肺循环。起源于早泥盆纪。共8目,其中6个是化石目。现存2目3科6种。分布于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Ⅰ. 单鳔肺鱼目 Ceratodiformes
体侧扁。鳔不对称,偶鳍内叶尖突。幼鱼无外鳃。成体不休眠。生活在干涸的水域中,常躺卧于水底,捕食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蠕虫等。4~10月间繁殖,产卵于水生植物间,发育不经变态。仅澳洲肺鱼科(Ceratodontidae)。
 
澳洲肺鱼科 Ceratodontidae
又称角齿肺鱼科。仅1属1种,即澳洲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产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部的昆士兰各河流中。成鱼长达2米。当地人捕食。
 

澳洲肺鱼(新角齿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Ⅱ. 双鳔肺鱼目 Lepidosireniformes
体鳗形。鳞小,埋于皮下。鳔成对幼鱼具外鳃。旱季或枯水期即钻入水底淤泥中,用皮肤分泌的黏液,在鱼体周围作茧而进入夏眠,此时仅用鳔进行呼吸。雨季来临时,水位升高,肺鱼苏醒破茧而出活动,进行水呼吸。以水底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一部分水生植物。卵产于水底孔穴中。幼鱼有外鳃,发育需经变态。现存2科。
 
美洲肺鱼科 Ceratodontidae
鳃弓5对,鳃裂4对。体延长。幼鱼外鳃存在期短。仅1属1种,即美洲肺鱼(Lepidosiren paradoxa),又称泥鳗。产于南美,淡水。体呈鳗形,被覆埋于皮下的细小圆鳞 ;胸鳍 、腹鳍极端退化,只留1根分节的主轴骨,呈鞭状。在所栖水域开始干涸时,便部分地改为肺呼吸;当完全干枯时,就钻入淤泥中,进入休眠状态,完全用肺呼吸。干旱期过后,水位恢复,肺鱼就从泥中钻出,进行生殖。卵产在水底挖出的穴道中,雄鱼留在其中,守候受精卵到孵化成幼鱼。在此期间,雄鱼的腹鳍肥大,生出许多具有丰富血管的丝状物,可自血液中分离氧气,有利于其幼鱼的孵育。幼鱼两侧有4对羽状外鳃 ,外鳃存在期很短 。以各种动 、植物为食 ,其中以软体动物为主。食用价值不大,在学术研究上有较重要的意义。
 

美洲肺鱼 Lepidosiren paradoxa
 
非洲肺鱼科 Ceratodontidae
鳃弓6对。幼鱼外鳃终身存在。1属4种:石花肺鱼(Protopterus aethiopicus)、东非肺鱼(Protopterus amphibius)、非洲肺鱼(Protopterus annectens)、细鳞非洲肺鱼(Protopterus dolloi)。均产于非洲。体长可达2米。形状和生活习性都类似于美洲肺鱼。
 

非洲肺鱼 Protopterus annectens
 

东非肺鱼 Protopterus amphibius
 

细鳞非洲肺鱼 Protopterus dolloi
 

石花肺鱼 Protopterus aethiopicus
 

 

肉鳍亚纲

Sarcopteryg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