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shí tài shān]  

不识泰山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不识泰山(bù shí tài shān):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出自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
中文名
不识泰山
出    处
《水浒全传》

不识泰山成语解释

编辑
词 目 不识泰山
发 音 bù shí tài shān
释 义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1] 

不识泰山成语典故

编辑
出 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2] 

不识泰山词语辨析

编辑
用 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典故:“有眼不识泰山”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语言 成语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