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原标题:徐辉煌: 双脚丈量沙漠,平凡岗位创“辉煌”
徐辉煌:
双脚丈量沙漠,平凡岗位创“辉煌”记者 张颐佳实习生 雷倩茹通讯员 雷隆隆
2010年10月,徐辉煌(左一)在锡田矿区察看。
放大镜、罗盘、登山服,背着一个小包离开妻子、孩子,坚定地行走在渺无人迹的山涧里、戈壁滩、荒原上,为国家找寻着矿产资源。在地矿上行走28个春秋后,2011年11月4日,却在工作岗位上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8岁。他就是徐辉煌,湖南省地勘局416队副队长、总工程师。
人如其名,徐辉煌以不平凡的精神干着平凡的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了辉煌的业绩。
缺衣缺水,坚守150公里沙漠
徐辉煌出生于汨罗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工作后,有什么困难,徐辉煌总是冲在最前头。2003年底,徐辉煌得知新疆拟建的阿和公路有一个地质测量项目的信息后,主动请缨担任项目负责人。在缺水、寒冷、风沙大、生活物资极其缺乏的条件下,他组织职工在长150公里、宽30公里的无人沙漠区连续奋战了近30天,克服了巨大困难,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
他的车上总是放有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有地质锤、放大镜、罗盘、手电筒、工作服、登山鞋、雨鞋和雨伞,每接一个项目,他必定亲赴野外实地勘查。他常说,“我就是个做事的,不跑野外不上山,不叫搞地质的!”
“锡田模式”获首席工程师
众所周知,“锡田模式”是中国地调局树立起的找矿新机制,在锡田空白区发现了具有特大型矿的32万吨钨锡资源量的重大成果,成为全国矿产勘查的三大模式之一。
徐辉煌担任地调所所长后,他一面学习咨询相关政策,一面多方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积极的铺垫准备工作。可以说,徐辉煌为最终锡田钨锡矿权转让,形成部、省“五方合作协议”,构筑“锡田模式”新机制,推动锡田地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与心血。由于业绩突出,徐辉煌2011年入选省地勘局首席工程师。
到火车站为“人才”拎行李
徐辉煌深知人才对队伍的重要性。有一次为了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引进一名地质学专业的研究生,他多次给对方打电话,边做说服工作,边邀请来队参观体验。这位研究生来416队感受环境时,徐辉煌亲自到火车站去接站,为比他小二十岁的小伙子提行李,安排好食宿,才放心离去。徐辉煌的热情和爱才之心,最终让这位研究生放弃了去其它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416队。
中年技术人才刘助锋工程师,是早年从队上调出的技术骨干,徐辉煌到怀化出差,又专程赶到吉首,把他请回来。退休的地质技术高级工程师宋银生、庄志明、蒋正像等都是经徐辉煌多次登门拜访请回来,在地质岗位重新发挥余热的。
遗言留下“标书”两个字
也许是从小清贫的家境造就了他一生的廉洁品质。参加工作后,徐辉煌一直保持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他把职代会发的资料袋当日常的公文包用,一部用了多年经常黑屏的旧手机伴随他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天。
徐辉煌对地质事业尽职尽责,但对家庭,却亏欠得太多。每次回忆起丈夫的点点滴滴,妻子何利都会泪流满面,让她难以接受的是,丈夫走得太匆忙,临终前除了口齿不清地重复“标书”二字外,没能给她和儿子留下一句遗言。■记者 张颐佳
实习生 雷倩茹通讯员 雷隆隆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