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陈学昭自传   天涯归客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lady.fengone.com/lady/20130617/448518.html 在 2019-04-26 01:18:57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陈学昭自传《天涯归客》_凤网
当前位置: 凤网首页 >  女性传奇 > 女性自传 >  正文

陈学昭自传《天涯归客》

2013-06-17 11:32:59 出处:凤网/今日女报 0人参与
陈学昭,原名陈淑英,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23年,她参加了上海《时报》的征文,以《我所希望的新妇女》获得二等奖,也从此将陈学昭作为自己的笔名。《时报》主编戈公振不时来信鼓励这个小有才华的作者,她的创作以散文和小说为主。……

  陈学昭,原名陈淑英,1906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23年,她参加了上海《时报》的征文,以《我所希望的新妇女》获得二等奖,也从此将陈学昭作为自己的笔名。《时报》主编戈公振不时来信鼓励这个小有才华的作者。她的创作以散文和小说为主。和大多数二十年代的女作家一样,陈学昭的散文清新秀逸,但小说缺乏对素材的提炼,直接描述内心苦闷,个人经历常是小说的素材,自己常是小说的主人公。但陈学昭与那些女作家们又有很大不同,忧郁的行文中不时会流露出一种刚健,迷惘的思考中常有对自身的责问。

除了戈公振外,陈学昭还直接受到了鲁迅、周建人和茅盾等人的教诲。鲁迅曾多次对她说,“做一个中国女人要忍受一切的打击,提防突然间会从空中飞来的冷箭,要锻炼得象一个有弹力的橡皮垫子,坐下去它果然会被压扁了些,但一放松它立刻又能弹起来,恢复原状,要坚韧。什么都该靠自己,跌倒了不喊痛自己爬起来,才能谋得解放。”

1927年5月,陈学昭到法国留学。在异国期间,她与两位留学生季志仁、蔡柏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尤其是与蔡柏龄的灵魂相知,在她人生的每一个低谷,都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

季志仁的好友是蔡柏龄。蔡柏龄是蔡元培的儿子,长期生活在欧洲,当时在巴黎大学物理系学习。他十分仰慕陈学昭,曾和姐姐登门求见。与季志仁一样,他也非常爱护陈学昭。在《工作着是美丽的》一书中,张德伟其实就是蔡柏龄,而陈明纯就是季志仁。

这两个朋友和陈学昭象三剑客一样亲密无间。关于三个人特殊的友谊,作者在自传和回忆文章中都描写过。“平常总是明纯和德伟来看她的时候居多,他们每个星期天一来,也总要和她开一点小玩笑。有时,他们立在钢琴室的窗外,突然地吓她一跳;有时一个先来,在会客室里会她,等一路走出去的时候,从一棵树旁边走出来另一个人……”(《工作着是美丽的》)。

三个人虽然形影不离,但不能不说没有各自的杂念。季志仁一直爱慕陈学昭,因为陈学昭不想涉入感情便迁就着她。蔡柏龄虽然不曾向陈学昭表达过爱慕,却很满足于那样的状况。陈学昭在心里暗暗比较着两个人,当看到了这种友谊的脆弱时,哀伤地想着分手的那天终究会来。“如果说明纯是那么温柔可亲,德伟却在温柔可亲之中,另有一种可畏的神情,虽然他们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那么深沉和严肃。”“德伟好象有那么大的威力,会使她急躁的心情立刻冰消瓦解;事实上,她害怕他,觉得自己的任性,幼稚和浅薄,也许会引起他的轻视,但是对于明纯,她却任其所之地表示出来,她相信他是能够宽恕她的……”“她想,明纯和德伟,他们将来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家,但是他们将来怎样过他们的家庭生活,他们生活上的伴侣将是怎样的人物,她是想象不出的,反正,他们是会有的。至于她和他们呢,他们间的友谊已经登峰造极,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了。”

时间慢慢地过去,陈学昭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个叫何穆的留学生开始追求她,而一如君子的季志仁和蔡柏龄依然默不作声,仿佛继续将君子做下去就不会失去陈学昭和三个人之间的友谊。最后,何穆从肺病疗养地追到了巴黎,蔡柏龄这才说话了:“拒绝他!不要给他利用!为了你自己,为了……”陈学昭没有勇气听完他的话,象“逃避一个灾难似地”跑回自己的寓所,悄悄地哭了。陈学昭与何穆结婚了。失去了她的蔡柏龄和季志仁,渐渐疏于联系。季与一个法国女子结了婚。

何穆从医学系毕业后,要回国开业。陈学昭与丈夫离开法国时,蔡柏龄前往旅馆送别。分手时,陈学昭站在楼梯口问他:“您回来吧?”

“不!还是不回来的好!永别了!”他说。

“收回您的永别!再见!”

“那您什么时候出来?我等着您!”

“至多两年,我就出来!”她回答。

他们握着手,又一次道别。蔡伯龄说:“好,我等着您!”

然而,二人再次相见时,并不是巴黎,而是杭州,也不是两年后,而是四十五年后。经历了无数政治运动的冲击,陈学昭已经是一个步履蹒跚皱纹满布的白发老人了。蔡伯龄望着她,多次热泪盈眶。

本主题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