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杰出校友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s://www.usst.edu.cn/2006/1023/c165a12482/page.htm 在 2021-04-13 01:48:1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杰 出 校 友 公 告

杰 出 校 友

时间:2006-10-23浏览:600编辑:摄影:    通讯员:设置

上海理工大学百年发展历史,会聚和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了弘扬学校“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优良传统,自百年华诞之际,学校开始设立“杰出校友”奖,定期进行“杰出校友”评选,以表彰校友业绩,密切母校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增强校友凝聚力,激励校友为国家、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学校“杰出校友”推选委员会推荐并评选, 2006年度“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已经产生,共61位。现予以公布,名单如下。
纪育沣
钟惠澜
涂长望
侯祥麟
钱令希
王  序
张  煦
吴浩青
王  仁
谢希德
邱式邦
郭慕孙
黄葆同
刘元方
汪尔康
闵乃本
苏定强
戴立信
沈之荃
胡壮麒
徐匡迪
刘高联
周立伟
田炳耕
章乃器
李一氓
张国潘
雷洁琼
李道豫
陆燕荪
孟建柱
陈  元
吕福源
黄奇帆
朱经农
徐志摩
潘序伦
苏祖斐
吴经熊
李公朴
陈序经
黄  自
施蛰存
倪征燠
赵竹光
冯亦代
林乐义
桑  弧
蔡尚思
李曹秀群
徐中玉
荣鸿庆
林贝聿嘉
杨  霖
夏毓灼
张  森
孙家�~
何木云
樊高定
马纯济
柴永森
 
 
 
 
 
 
 
 
 
 
学校将于校庆期间,举行“杰出校友”授牌仪式。
对于未能来校参加校庆的杰出校友,请学校有关部门与杰出校友或其亲属进行联系,明确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将奖牌发放到位。
 
                                                                             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推选委员会秘书组
                                                                                                  2006年10月22日

附:杰出校友简历
 
纪育沣
(1899-1982 )
浙江鄞县人。有机化学家、院士。1921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23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武昌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广西大学、上海医学院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4年受聘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1-1958年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化学系研究员。 1958-1982年任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化学学报》和《药学学报》编委。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
 
钟惠澜
(1901 -1987)
广东梅县人。内科学家,热带病学家和医学寄生虫学家、院士。1921年保送上海沪江大学理学院医预系学习,次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自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并参加热带病研究室的研究工作。1934年,他奉派去欧美考察热带病,并在德国汉堡热带医学与卫生学院参加研究工作。1935年底离德返国。回国后继续在协和医院内科及热带病研究室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1951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1982年当选为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名誉会员。1986年被选为联邦德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会名誉会员。北京友谊医院首任院长、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的创建者,北京友谊医院名誉院长,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所长。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辑,《中华内科杂志》的总编辑。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
涂长望
 (1906-1962)
湖北武汉人。气象学家、院士。1929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地理系,后赴英国攻读气象学。1934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1944年底与许德珩、梁希等发起组织民主科学座谈会,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九三学社,被选为中央理事。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中央气象局局长,全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世界科学协会常委等。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第三、四届中央秘书长。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副主席。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侯祥麟
(1912 -  )
广东汕头人。石油化学工程学家、院士。1927年入沪江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28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念高中。1931年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考取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45年到达美国卡乃基梅隆大学攻读化学工程学,获科学博士学位。1949年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清华大学燃料研究室研究员兼化工系教授。1952年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代主任。1954年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炼油处任主任工程师。1958年石油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石油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明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兼化学化工评选组组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振华基金会副理事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86年获得了意大利恩里科,马太依国际科学技术奖。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令希
(1916- )
江苏无锡人。工程力学家、院士。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工学院。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云南滇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土木系教授、浙江大学教授土木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大连工学院院长。1981年~1985年曾被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1991年~199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曾任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序
(1912~1984)
江苏无锡人。药物化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36年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1940回国在浙江大学化学系任教授(贵州遵义),1941年到北平研究院工作,1950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底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有机化学教授、教研室主任。1958~1984年担任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代理系主任、系主任、名誉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并出席全国群英会。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政协常委。曾任北京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北京药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组副组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张煦
(1913 - )
江苏无锡人。通信工程学家、院士。1934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进上海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6~1940年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生课程,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0~1945年,先后任重庆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交通技术人员训练所特约教授和金陵大学兼任教授;1949~1952年任沪江大学教授。1956~1978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和名誉系主任。曾被选为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2003年获“全国光纤通信与集成光学杰出贡献奖”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
吴浩青
(1914 - )
江苏宜兴人。电化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9 上海沪江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并使之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61年担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系主任、教授。1980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为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十、二十一届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顾问。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
王仁
(1921-2001)
 
浙江吴兴人。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院士。1938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附中,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航空工程系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到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部深造,获哲学博士学位,任副研究员。1954年秋转入芝加哥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力学系任助理教授。1955年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副教授、教授。筹建固体力学教研室,担任数学力学系副主任,力学系系主任。70年代初,走上力学与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开辟了我国地球动力学的新领域,称为中国地球动力学之父。1986年被任命为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特邀顾问。曾任北京市第五、第六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先后担任北京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并任《力学学报》副主编、《国际力学科学》(Inter J of Mech. Sci)、《大地构造物理学》(TectonoPhysics)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谢希德
(1921- 2000)
福建泉州人。物理学家、院士。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后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1949年在美国Smith College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49-195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继续研读,1951年获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1983-1988任复旦大学校长。1984-1988任上海科协主席。198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981-1996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邱式邦
(1911 -  )
浙江吴兴人。昆虫学家、院士。1935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1936-1949 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士。1949-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系从事蝗虫生理研究。1951-1957 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57-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兼虫害室主任、生物防治研究室研究员,室主任,顾问。曾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虫害综合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全国劳动模范,法国农业部授予农业功勋骑士勋章。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郭慕孙
(1920-  ) 
广东潮州人。化学工程学家、院士。194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97年当选为瑞士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9年在加拿大获国际流态化成就奖。第四~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学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工程专业学会理事长,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化学工程学科组副组长、冶金学科组成员。《化学工程》编委,《钢铁》编委,《化学工程科学》(英国)国际编辑,国际循环流态化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数据库(CODATA)中国委员会国家代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黄葆同
(1921-2005)
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院士。1940-1942在上海沪江大学就读,1944年获中央大学理学士学位。1947年留学美国。1948年在美国Texas A&M获硕士学位,1952年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Brooklyn获博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52年至1955年在Princeton大学工学院塑料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55年回国到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第6~8届全国人大代表。美国化学会会员;《高分子科学》(英文)、《科学通报》“PolymSci, Polymchem Ed”(美国)编委、副主编、顾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元方
(1931- )
 
浙江镇海人。放射化学家、院士。1948~1949在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求学,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1981年,在美国国立贝克莱实验室任客座研究员,1986―1987年,在瑞士国立反应堆研究所任客座科学家。曾任中国核学会和中国化学会的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放射化学学报》顾问编委。1987年8月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会议上,被选为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委员会衔称委员(tit-ular member,相当于常务委员),1991年在汉堡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尔康 
(1933 - )
江苏镇江人。电化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副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心主任、研究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共"十四大"党代表。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兼分析化学委员会主任,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委员,《分析化学》主编、《国际分析化学》、《国际微量化学》杂志编委。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闵乃本 
(1935 - )
江苏如皋人。物理学家、院士。1951年考入华东工业部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4 年毕业后到上海锅炉厂工作任技术员,1955 年入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59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59年至今历任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主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九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教育部材料学与工程数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国家973计划顾问专家组材料领域组长。国际材料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晶体联合会晶体生长与材料表征委员会委员,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定强 
(1936 -  )
江苏武进人。天文学家和光学工程专家、院士。1951年考入上海国立高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校任教。1962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任光学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至南京大学天文系任教授。现任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曾当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9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天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戴立信
(1924-  )
北京人。化学家、院士。1942~1943上海沪江大学就读。1943年转学至浙江大学理学院,1947年毕业,后在上海钢铁公司等单位工作,任工程师,科长等职。1953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沈之荃
(1931 - )
 
上海人。高分子化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52-1962年任教于苏州大学,1962-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0年起浙江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及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任《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等10余杂志编委会委员。1998年被选为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2004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胡壮麒
(1929 - )
 
上海人。金属材料学家、院士。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温合金与特种铸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与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现任中国材料学会理事、英文版《材料科学技术》杂志主编,《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杂志顾问。2004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匡迪
(1937 - )
浙江桐乡人。特殊钢冶金专家、院士。1959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后留校任教。1963~1971任上海工学院炼钢教研室助教、副主任。1972~1979任上海机械学院冶金系教师。1980~1986任上海工业大学冶金系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1986~1989任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1989~任上海市教卫办副主任兼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副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2001年任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长。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高联
(1932- )
江西奉新人,工程热物理和流体力学家、院士。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涡轮机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79~1993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导、研究室主任。现任上海大学及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教授、博导。现为上海市非线性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专家会员,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国际非线性分析学者联合会(IFNA)、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和德国应用数学和力学学会(GAMM)会员。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立伟
(1932 - )
浙江诸暨人。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院士。1948-1951年就读于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1-1953年在上海华通电机厂任技术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后留学苏联。1966年苏联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电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毕业,获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后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光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光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量子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学会委员、国家科委夜视技术专业组成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田炳耕
(1919- )
浙江上虞人。电机工程专家、院士。1934年就读于上海中法工业专科学校,1937年赴重庆考入中央大学工学院电机工程系,1940年三年级时因足伤由渝返沪,1941年在交通大学毕业。1947年赴美国史丹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在史丹福大学期间发明微波放大的新器件―空间电荷波放大器。之后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开展了更广泛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取得多项专利,涉及微波理论和技术、材料科学、电波传播、噪声理论、铁磁体、超导体、声电效应、雷射物理、集成光学、高速电子学等领域,成就卓著。1975年当选为第二位华裔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7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章乃器
( 1897- 1977)
浙江青田人。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银行家、社会活动家。1918年毕业于浙江甲种商业学校,先后在浙江实业银行、北京通州农工银行任职。1931年与资耀华等共同发起成立上海联合征信所。1935年秋, 被聘为沪江大学的教授,讲授“国际金融”、“中国财政”等课程。1936年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与沈钧儒等7人被捕,世称七君子事件。获释后任安徽省民众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安徽省府委员、财政厅长等职。1940年创办上川实业公司任总经理。1943年自办上川企业公司,从事土产运销业务。后又去香港经营地产等。1943年与周友光等创办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任所长。1945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1948年底到东北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被聘为中国人民银行顾问。还被选为政协全国委员常委兼财经组组长,政务院政务委员兼编委会主任委员财经委员会委员,任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1953年任粮食部部长。
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
李一氓 
( 1903 - 1990 )
四川成都人。外交家,诗人和书法家。1921年起先后在上海大同大学、沪江大学和东吴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南昌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参加南昌起义。1932年到江西中央苏区,1934年参加长征。后任中共陕甘省委宣传部长、新四军秘书长。抗战胜利后,先后任苏北区党委书记,华中分局宣传部长,苏皖边区政府主席兼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1948年由华东调大连,历任中共旅大地委副书记、第二副书记、中共旅大区党委第二副书记、旅大地委财经委员会主任兼大连建新公司政委。1949年担任旅大行政公署第一副主席、大连大学校长。建国后,曾任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副主任,中联部副部长,中纪委副书记,中顾委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组组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8次、12次、13次代表大会代表。
张国潘
( 1905-1975)
湖北安陆人。物理学家,力学家,教育家。193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1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康乃尔大学和爱阿瓦大学学习水利和物理专业,攻读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及航空力学专业,获理科硕士学位和工程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在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沪江大学、北洋工学院、岭南大学等校任教。一级教授。曾任天津市教育局局长,津沽大学校长,天津大学校长,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科协一届主席,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委主委。
雷洁琼
(1905- )
 
广东台山人。社会学家。1925年赴美国留学,获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在燕京大学任教。1941年~在沪江大学任教授。1945年参加创建中国民主促进会。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北京政法学院、北京政法学院副教务长。1973年起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1981年以来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曾担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第1届委员,第5届常委,第6届副主席;第1~3,6~8届全国人大代表,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7、8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第1届常委、第4、5届副主席;全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李道豫
(1932-  )
安徽合肥人。外交家。1948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入外交部,历任外交部国际司科员、副处长。1980年外交部国际司处长。1981年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83年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1984年外交部国际司司长。198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部党委委员。1990年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副部级)。1993年驻美国大使(副部级)。1998年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
陆燕荪
( 1933 - )
浙江嘉兴人。机械工程专家。毕业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195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1954年起在哈尔滨锅炉厂工作,历任技术员、主任、总工程师、厂长,1984年任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总经理,1985年任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86年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总工程师、机械电子工业期总工程师,1989年-1994年任机械电子部副部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国焊接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国家科技奖励复审委员会委员等。
孟建柱
(1947- )
江苏吴县人。高级经济师。1968年后任上海前卫农场供销运输站团支部书记、船队副队长、站副指导员。运输连党支部书记、前卫农场党委委员、政宣组组长、党委副书记兼清查主任,软木总厂党总支书记,农场政治处主任、党委副书记、场长。1986年任中共川沙县委书记。1990年任中共嘉定县委书记。1991年任上海市农村工作党委书记(其间:1987年至1991年在上海机械学院工业企业系统工程专业研究生班业余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1993年起任上海市副市长兼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1996年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2001年任江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是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十六届中央委员。
陈  元
(1945- )
上海青浦人。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8~1980 上海机械学院系统工程研究生班学习,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商贸工作部部长,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理事,国际清算银行稳定金融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荷兰国际集团顾问委员会成员等。现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吕福源
(1945-2004)
黑龙江绥化人。高级工程师,196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在吉林省梨树县参加工作。1972年调到吉林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轿车厂从事技术工作。1980~1981年在上海机械学院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1981年~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工学院进修。1983年4月后,历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工程师、副科长、轿车厂副厂长,副厂长、总经济师。1990年后任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汽车工业司司长。1994年任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98年转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2年任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同年9月任外经贸部党组书记、副部长。2003年3月,吕福源同志任商务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黄奇帆
(1952- )
浙江诸暨人。研究员。1968年在上海焦化厂参加工作,197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仪器仪表系自动化仪表专业,后任上海焦化厂设备科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厂长。1983后任上海市委整党办公室联络员、上海市经委综合规划室副主任、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 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市委研究室主任、上海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体改委副主任、市经委主任,市工业工作党委副书记。2001~ 重庆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党组副书记、兼任市委企业工委书记。 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朱经农
( 1887 -1951)
浙江浦江人。教育家。1903年考入常德府中学堂。次年入日本文学院、成城学院学习。1905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回国,参与创办中国公学。1912年任北京《民主报》、《亚东新闻》主编。1916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2年后获硕士学位,1920年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研究院。1921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1923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编中小学教科书,并与陶行知一起主编了我国第一套平民千字课本。1925年任沪江大学文科主任。1926年参与创办上海光华大学,并任教务长,后任上海市教育局长。1929年后任国民政府大学院普教处长、教育部代理常务长、专任常务次长、中国公学代校长、齐鲁大学校长。1933年~1944年,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1944年起任中央大学教育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政务长。1947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光华大学校长。同年出席国民代表大会。1949年11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文教会议首席代表,会后留美从事译著。1950年后在美国哈德福神学院任职。
徐志摩
(1897 - 1931 )
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1915~1916年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1916年秋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的预科学习。1917年转入北京大学法科学习。1918年入美国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系学习。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政治、获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与文学家威尔斯交往最密,开始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1921年在英国认识狄更生、林徽因。经狄更生介绍,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当特别生。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等校授课。辞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教授之职,应中华书局之聘,兼任中华书局编辑之职。1931年应胡适邀请,到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授,并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新月派”代表人物。
潘序伦
( 1893 - 1985 )
 
江苏宜兴人。会计教育家。1921年在圣约翰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学校保送进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选学会计学科。1923年获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翌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国立东南大学附设商科大学教务主任兼会计系主任,以及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院长。1927年,潘序伦先生开始执业会计师。在上海创办“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1931年,创办沪江商学院(又称城中区商学院),受聘执教。1937 年夏,正式创建了一所经当时教育部立案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曾担任国民政府经济部处长。上海立信会计学校的创始人。号称中国会计之父。
苏祖斐
( 1898- 1998)
上海人。儿科专家。192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3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创办了著名的湘西湘雅医学院儿科专业,任儿科主任。1937 年与富文寿医师共同创办了上海难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前身)。1939年任上海同德医学院儿科教授。 历任上海市第一至第五、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称号、记大功一次,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首届“樟树奖”(献给儿童事业并作出杰出贡献人物的最高荣誉奖)。
吴经熊
( 1899-1986)
浙江觐县人。法学家。1916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理科。后转入天津北洋大学法律预科,1917年进了东吴大学法科获法学士学位。192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 1921-1923年分别在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哈佛大学任研究员, 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31年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委员,1933年,任中华民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席 。1942年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委员长,1945年任国民党第六届修补中央委员,1946年任驻梵蒂冈教廷公使。卸任后在夏威夷、新泽西和台湾等地讲学任教。
李公朴
(1902-1946)
江苏淮安人。社会活动家。1924年入沪江大学附属高中学习。1925年考入沪江大学,是学校青年会活跃分子。五卅运动中,积极参加上海学生罢课游行,代表沪江大学学生参加上海学联会,任上海学联工人科科长。曾回家乡湖塘镇联络工商学各界爱国人士50余人,成立“五卅后援会”,任临时主席,是年参加国民党,投身于国民革命军。1928年考取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雷德大学政治系。1943年,创办了“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1946年7月11日晚,与夫人张曼筠在回住所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曾发唁电给予高度价:“先生尽瘁救国事业与进步民主事业,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今为和平民主而遭反动派毒手,是为全国人民之损失,抑亦为先生不朽之光荣。”解放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著名的“七君子”之一。
陈序经
( 1903-1967 )
海南文昌人,社会历史学家、教育家。1922~1923就学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后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1925年发表《读志随笔》,同年赴美国伊利诺大学攻读政治学和社会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任教于岭南大学社会学系。抗战期间参与筹建北大、清华、南开联合建立的长沙临时大学,后随校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法商学院院长。1946年天津任南开大学教务长兼经济学院院长,1948年8月出任岭南大学校长。1952年岭南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任中山大学筹委会主任。1954年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主持筹建中山大学东南亚研究室,1956年被任命为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年暨南大学在广州复校后兼任该校校长。1964年调任南开大学副校长。
黄 自
( 1904 -1938 )
江苏川沙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入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大学学习心理学兼修音乐,获文学学士学位。由于学业成绩优秀,毕业时被提名为“法・培德・嘉派”(Phibetta Kappa)学会会员。后转入耶鲁大学音乐系,以作品交响序曲《怀旧》获音乐学士学位。1929年回国、到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担任音乐教员。1930年到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专职教员并兼任教务主任和作曲系教授。
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爱国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是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之一。创作的爱国歌曲《抗敌歌》、《热血颂》,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精品。
施蛰存
( 1905-2003 )
浙江杭州人。作家、文学翻译家。先后在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学习,曾在松江中学任教。1932起开始从事杂志编辑工作,1935年夏,与阿英同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 1937年起到50年代初,先后在昆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江苏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1951~1952,沪江大学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建国后,主要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是20世纪30年代叱咤中国文坛的巨匠,蜚声中外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翻译家和编辑家,在海内外享有“中国现代派鼻祖”、“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和“新感觉派大师”等美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界硕果仅存的国宝级人物之一。
倪征燠
( 1906-2003)
江苏吴江人,国际法学家。先在沪江大学附中就读, 23-24年入沪江大学文科专业学习,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1929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46年至1948年,倪征燠博士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是参与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中国主力法官之一。1948年回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任教,担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兼法律系主任。1949年后,长期担任外交部的法律顾问工作。1981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1984年在联合国当选为国际法院的法官。是自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后,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大法官
赵竹光
( 1909-1991)
广东新会人。健美运动家。1933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在校期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字也是由他提出的。称为中国健身运动之父。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部编审兼《健与力》杂志主编。建国后,历任上海举重队教练、上海体育宫副主任、 上海体育学院教师、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举重协会副主席。
冯亦代
( 1913 -2005)
浙江杭州人,翻译家、作家。193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后考入上海中国保险公司。1938年到香港《星报》任职,参加国际新闻社和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参与创办英文刊物《中国作家》,参与出版《耕耘》、《电影与戏剧》。1941年到重庆参与创办古今出版社、美学出版社,组织中国业余剧社,任副社长。抗战胜利重返上海,先后任《世界晨报》经理、代总编,《联合晚报.夕拾》编辑,《人世间》编委兼经理等。上海解放后任《大报》社长,后到北京担任国际新闻局秘书长兼出版发行处处长、外文出版社办公室代主任、英文《中国文学》编辑部主任等职。1979年筹办《读书》杂志。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是最早将海明威作品翻译成中文,并是最早翻译毛姆、辛格作品的翻译家之一,其代表译著有海明威《第五纵队》等近20本书,著有《西书拾锦》、《湾流集》等多部著作。
林乐义
( 1916 - 1988)
福建南平人。建筑学家。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建筑系。抗战胜利后,荣获美国南方各大学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并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建筑学,被聘为该校建筑系特别讲师。1950年回国后,历任北京中南建筑公司总建筑师,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河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还应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工程公司顾问等职。主要代表作有:桂林艺术馆、北京首都剧场、北京电报大楼、北京国际饭店、中国驻波兰大使馆、北京东郊使馆区工程、中南海怀仁堂和紫光阁改建工程。留有《建筑设计资料集》等巨著。 中国当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大师
桑弧
(1917-2004 )
浙江宁波人。导演、编剧。1933年肄业于沪江大学新闻系。曾任中国实业银行职员。1941年起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灵与肉》《洞房花烛夜》《人约黄昏后》《教师万岁》等均摄成影片上映。抗战胜利后入文华影业公司任编导,创作《假凤虚凰》,并导演《太太万岁》《哀乐中年》、《不了情》等影片。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编导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获1957年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舞台艺术片一等奖,1954年第8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天仙配》《祝福》《春满人间》《魔术师的奇遇》《他俩和她俩》(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邮缘》(获1984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鹿铃》(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1982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1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动画片特别奖)。中国影协第二至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
蔡尚思
( 1905 -  )
福建德化人。史学家、哲学家。1925年起,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自由听课,后考入孔教大学国学研究科。1929年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教。1930年到复旦大学任教。1935年在沪江大学任教,同时在光华、复旦大学兼课;后任沪江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52年院系调整来复旦任复旦大学教授兼历史系主任。1956年被评为二级教授。1957年任复旦校务委员会委员。1976年任校研究生部副主任。1978年任校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及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1982年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起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共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现任复旦大学顾问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中国哲学史、中国现代史等学会顾问;中国史学会、孙中山研究会等理事;上海市史学会、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
李曹秀群
( 1908-  )
福建海澄人。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商学院。1964年至1969年任香港市政局委任议员。1966年至1974年任立法局议员。曾任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会长、主席,香港大学校董,中文大学校董,女青年会会长,香港中国妇女协会会长,大学妇女协会会长,香港政府教育委员。现任女青年会名誉会长,香港中国妇女会名誉副会长。太平绅士,1969年获香港大学荣誉学博士衔,1958年获M.B.E.勋衔,1964年加授O.B.E.勋衔,1974年受C.B.E.勋衔。2004香港 十佳模范母亲。
 
徐中玉
(1915 -  )
江苏江阴人。语文教育专家。1934年考入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担任山东大学文学社社长。1938年山东大学并入国立中央大学,他任“中大文学会”主席,并经老舍推荐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9年毕业后到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研究古代文论。1941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1946年8月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1952年任沪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高教部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1989年至1997年,任上海作家协会主席。
荣鸿庆
( 1923-  )
江苏无锡人。银行家、实业家。194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工商管理系。1964年起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董事、1983年副董事长,1991年董事长。现任台湾中国旅行社董事长、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洋集团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香港南洋纱厂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1971年成为香港太平绅士
林贝聿嘉
( 1928 -  )
江苏苏州人。社会活动家。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系,获文学士衔。40年代末移居香港,又赴美国深造,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美国大学学习,获大众传播证书、公共卫生行政证书及家庭计划研究生资格。返港后出任家庭计划指导会任总干事,20多年来一直担任该会执行总监。历任香港妇女会主席,香港国际妇女协会副会长,大学妇女香港协会会长兼顾问,香港中国妇女会副会长等职。曾获勋衔S.B.S.银紫荆星章,O.B.E.英帝国官佐勋章,M.B.E.英帝国员佐勋章,太平绅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第8届执行委员,香港特区政府筹委会委员,香港特区首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平等机会委员会委员,香港咨询投诉委员会主席,城市规划上诉委员会委员。
杨  霖
( 1929 -  )
福建闽侯人。实业家。1949年毕业于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之后随父辗转广州到香港打工,白手兴家,艰苦创业、历尽艰辛,曾先后创办机器、塑料、铝材、鞋厂等企业,并在金融、地产方面投资,稳定事业基础。建国初期,他热情为同学的亲友寻到当时国内难以觅得的药品治病。他身居海外半个多世纪,心系祖国,念念不忘西南联大及“国立高机”母校教育之恩。
夏毓灼
(1941-  )
安徽合肥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锅炉专业。曾任上海四方锅炉厂厂长,上海机电工业管理局局长,上海机电控股(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上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上海市优秀企业家”,“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上海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
张  森
( 1942-  )
江苏泰县人。画家、一级美术师。1962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1980年调入上海中国画院从事专业书法创作研究。1985年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秘书长。二级美术师。中国书协理事,上海书协分会副主席。善正、行、隶诸体,尤以隶书蜚声书坛。曾应邀赴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讲学和艺术交流,并载入美国ABI国际名人大典。主要著述有:《隶书基础知识》(合蓍),《张森隶书滕王阁序》、《张森书法艺术》、《张森隶书岳阳楼记》等。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  书法艺术奖。
孙家�~
(1943-  )
江苏南通人,1969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动力机械系。从基层工作开始,先后任四川温江县变压器厂车间主任、温江县财贸工交部干部;温江县氮肥厂党总支书记、厂长;温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温江县政协主席、温江县委书记;成都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成都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何木云
(1944-  )
上海松江人。企业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涡轮机专业。工作后任车间技术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等职务。1984 年起任东方汽轮机厂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1996年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00年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获“四川省企业优秀领导干部”称号。2003年~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理事长。
樊高定
(1949-  )
安徽舒城人。研究员、制冷技术专家。1973上海机械学院动力学院制冷专业毕业。现任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马纯济
(1953-  )
山东章丘人。企业家。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济南汽车配件厂工人、团委书记、车间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1983年入上海机械学院学习,1985年毕业后历任济南汽车配件厂整党办公室干部、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厂长。1990年任济南市机械局副局长,槐荫区挂职副区长。1992年后历任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中共槐荫区委书记,济南市经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共济南市委工交工委书记、市经委主任。1998年2月在济南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济南市副市长,任市政府党组成员。
现任: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
柴永森
(1963-  )
山东平度人。企业家、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青岛海洋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到青岛电冰箱总厂工作,历任技术员、副主任、处长、进出口公司副经理、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青岛电器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尔集团海外推进本部本部长,现任海尔集团常务副总裁。1995年,临危受命出任负债率达144%的红星洗衣机厂总经理。3个月还清债务,当年盈利160万元,哈佛商学院将其作为中国企业的正面案例第一次编写进MBA案例教材。2003年带领通讯本部1年内实现销售翻番。1995年获青岛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青岛市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获山东省技术创新重大贡献奖,2000年获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1998年获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1999年获国家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