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6/07/c_124824621.htm 在 2016-11-03 01:39:5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因微电影入围戛纳角逐 华农毕业生庄佳龙迅速走红 - 新华教育 - 新华网

新华新闻

新华教育 > 正文

因微电影入围戛纳角逐 华农毕业生庄佳龙迅速走红

2013年06月07日 08:01:32
来源: 广州日报
【字号: 】【打印
【纠错】

 

因微电影入围戛纳角逐的华农毕业生庄佳龙迅速走红

被网友誉为“新一代李安”

庄佳龙,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编导专业2011届毕业生,凭借执导微电影《玛丽的自然卷世界》(以下简称《玛丽》),入围201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的角逐。

“这是一部真人版多啦A梦。”有人这样评论。电影从孩童的视角讲述梦想与现实,也触及成长的微妙。唯美的画面,细致的情感独白,儿童天真的演绎,成就了这部有关梦想、有关成长的微电影。

虽然因签证问题未能前往戛纳,但心态乐观的庄佳龙依旧兴奋地与本报记者聊起了《玛丽》背后的故事,以及他的导演生涯。

“12岁的时候,我们根本不把梦想当回事,因为它就是我们生活里再平凡不过的一部分。于是,我们更有勇气。”

这是新锐青年导演庄佳龙在微电影《玛丽》的一段独白。这部充满梦幻色彩的儿童题材影片入选今年戛纳电影节的短片展映单元。

庄佳龙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随后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早在本科阶段,他就凭借自己编导的家庭三部曲在圈中崭露头角。

庄佳龙的早期作品有着很浓烈的人文关怀与历史情怀,以探讨家庭伦理与情感为主,在新生代学生导演中独树一帜。此类题材不禁让网友联想起李安早期的家庭三部曲,因而被网友誉为“新一代李安”。

2012年初,庄佳龙编剧导演的《田恨恨的世界末日梦》一改原来的风格,此片经优酷视频网展映,获得了100万次的高点击率。庄佳龙也因此迎来事业的高峰,影片获得第五届“新人电影节年度最佳网络人气奖”以及第二届“樱花电影节微电影奖”等奖项。

《玛丽》在2012年12月12日于网络首映后,掀起了一阵童年怀旧风;庄佳龙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创作灵感

《玛丽》探索梦想中的童年

广州日报:听说《玛丽》入选戛纳电影节曾经一波三折?

庄佳龙:今年年初,制片人拿这个影片到法国参加一个短片展,刚好有戛纳电影节征片组委会的人到现场选片,他们看到片子后,主动邀请我们参加最佳短片的角逐。当时非常开心,准备了很多材料提交上去。但组委会发现这个片子于去年12月在网络发布过,不符合“全球首映”的参赛资格,只能错失机会。

当时我感到非常失落。但后来又收到组委会的邮件,他们觉得片子很特别,决定让我们的作品去展映。

广州日报:组委会为何会看中《玛丽》?

庄佳龙:我觉得主要是看中影像风格和儿童题材两方面的因素。他们认为中国电影中社会题材非常多,但都比较沉重。而《玛丽》特别新奇,区别于他们记忆中的中国电影。

广州日报:这部影片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庄佳龙:我的创作灵感基本来源于生活。我的二姐有一个女儿,今年才四岁,特别可爱,她就是有一些自然卷,我发现她特别有想象力。特别喜欢把奇怪的东西拼在一起。看到她就特别想拍。而且我也有些忘了自己的童年是怎样的,想通过她慢慢找到童年的感觉。因为你在童年时期是不会意识到这是童年的,长大后回头看才觉得这是童年。我想探索我梦想中的童年是怎样的。

华农求学

自荐转到编导专业

广州日报:您是怎样和电影结缘的?

庄佳龙:我比较刻苦,高三复习特别累,休闲的时候就会看看李安的电影。当时看他的家庭三部曲之一《喜宴》,特别吸引人,有很多思考。趁着一股热情,我在高考前一个月请假参加中国传媒大学的艺术考试,但我是普通类的高考生,必须考了美术或音乐才能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相关专业。所以当时感觉很失落。

广州日报:到华农学习后怎样和电影结缘?

庄佳龙:我大一本来读的是社会学,内心还是比较动荡。因为我很想拍电影,所以直接找到编导专业的院长自我推荐,转到了编导专业。

转专业后,我发现有好几个同学各有专长,都很有热情,我们一拍即合,组成了一个团队,一起拍电影。而这个团队后来完成了《玛丽》,现在,我们这个团队正式成立了名叫“一次”的电影工作室。

广州日报:你拍了家庭三部曲,李安也拍过家庭三部曲,是在模仿李安?

庄佳龙:我对李安特别喜欢,是有点刻意在模仿他,一开始去模仿一个自己很欣赏的导演,我也不觉得丢脸。这是一个必要的学习过程。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待“新一代李安”的称号?

庄佳龙:大学时已经拿了很多奖,有一个老师对我的电影评价说,看到李安最初创作的影子。如果说跟李安有挂钩,对于我来说肯定是特别荣幸的。但我现在的实力跟他差了太多,这让我有一定的压力,但压力也会转化为动力。

畅谈未来

多尝试短片再转电影

广州日报:对未来影片的创作有什么计划?

庄佳龙:我还是要多尝试短片,打好基础,再转入长电影。现在我们大多数在做非商业项目,希望争取自己的版权,拍自己喜欢的故事,除了别人的资金,自己也会投入资金。

我们的电影工作室目前还有之前的奖金支持。我认为坚持做下去会有前景的,我们对收入看得也不是很重。

广州日报:拍电影给你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庄佳龙:我一直是比较乖的人,上了大学之后,接触了摄像才变得疯狂,电影给我第二次生命。上大学之前,甚至上大学期间,我喜欢故作悲伤,是比较纠结的人,对未来很迷惘。但经过起起伏伏之后,我发现这些是很正常的,所以现在心态特别好。现在我很明确自己想要干什么,但偶尔还是会有顾虑,顾虑来自于责任。我希望工作室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价值,所以要兼顾团队的想法。我还是挺幸运的,一直走在这条路上,并且我的坚持得到了成果。文/本报记者李华 实习生何丽丽 图/受访者提供

分享到:
( 编辑: 陈晓宇 ) 【字号: 】【打印】【关闭
【纠错】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80124824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