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徐百卉的夏天   奇葩盛开   清风自来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timetimetime.net/renwu/33481.html 在 2017-03-30 10:06:3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徐百卉的夏天:奇葩盛开,清风自来 | 人物周刊 | 阅读时间
阅读时间官方公众号
目录:首页 > 人物周刊 > 徐百卉的夏天:奇葩盛开清风自来

徐百卉的夏天:奇葩盛开清风自来

Ring | 日期:2014年06月08日  来源:阅读时间

奇葩,辞海释义有二:其一意为珍奇的花,其二比喻出众的作品。

如果不是社交网络扭曲了“奇葩”的词义,这本是一个堪比“白富美”的溢美之词。不过,奇葩难养,不同寻常。经风雨后,方能大器晚成。

也许是因为名字里有“卉”字,徐百卉和花草有着不解之缘。2014 年的春天,因为一部《我的儿子是奇葩》,更多人认识了这个似曾相识的熟脸的姑娘。在这部戏中,她扮演一个敢爱敢恨的辣妹子何花。巧合的是,角色的名字竟然也离不开花。

徐百卉把东北姑娘的直爽和仗义投射到湖南妹子何花身上。生活中的“何花”也是快人快语,毫不掩饰。徐百卉算不上精通园艺,却很“旺”家中的花花草草。平日里三天两头拍戏出差。阳台上的花草无需按部就班的精心伺候,却也生得枝繁叶茂。

人如其名。徐百卉身上有一股草木般的灵气,在经历了冬藏春发之后逐渐积蓄能量,静等风来。她告诉自己,能否开花,还要随缘。

不过早早开苞、昙花一现的花儿,又岂能称得上奇葩。

“如果不做演员,就真的成了小留学生”

十年前,一部《小留学生》让不少90后少年对留学生的海外经历心生向往。剧中独立善良的小留学生刘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年后,小刘莼摇身一变,成了《我的儿子是奇葩》里“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的辣妹子何花。那个乖巧可爱的“小留学生”徐百卉已退去稚气,长大成人。

如果不是阴差阳错做了演员,徐百卉本应成为一个小留学生。高中毕业时,父母希望她能备考托福,去美国学医。

徐百卉成长于一个慈父严母的家庭。母亲的严格要求培养了她独立的个性和追求完美的好胜心。和很多80后一样,徐百卉的童年是在书桌前、电视前和钢琴前度过的。母亲为了修炼她的生性好动而教她学钢琴,倘若有一段琴没弹好,便要求她不能看电视,弹到熟练为止。而父亲则更看重培养她的视野和胆量,在那个没有KTV的年代,父亲会把爱唱歌的徐百卉带到可以点唱的歌厅,鼓励她上台为大家唱歌。父母双方极端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她要强且开朗的性格。

读书和弹琴对于徐百卉来说并非难事。她所就读的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中是闻名东三省的重点中学。在那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几乎所有人的目标都只有一个--考上好大学。这个目标是被堆成小山的练习册和做不完的卷子所支撑的。“我记得曾经有一周做了97张卷子。” 对于未来,这个乖乖女并没有太多想法。

临近高三,在父母的建议下,徐百卉在一边应对高考一边复习托福。为了纪念17岁的雨季,徐百卉希望录制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这个想法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但获得了父亲的支持。父女二人背着妈妈偷偷进了录音棚。录音棚里的监制老师看到了徐百卉身上的灵气,便鼓励她考取中央戏剧学院,甚至每天打电话来劝说。父母禁不住这位老师的“撺掇”,同意女儿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上京一试。初生牛犊的徐百卉只身来到北京。父母没有料到,三场考试下来,对表演一张白纸的女儿竟然榜上有名。

“上中戏第一年,我甚至想过退学”

“徐百卉的眼神里有一种锐利之气。”这是当年参加《红楼梦中人》选秀时评委对她的评价。那一年,刚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她报名了宝钗组的选拔,一段朗诵之后,评委纷纷表示:这姑娘不像宝钗,眼神里的灵光倒是像了王熙凤。也是这股灵光让这块璞玉在戏剧学院的考场被人发掘。三试的考场上,徐百卉接到的题目是“你还爱我吗”。被演对手戏的男生这么一问,她突然怔住了十秒,陷入沉思,之后才开始回应。入学后,中戏的表演系主任谈起为什么选择徐百卉:“我从她愣住的那十秒眼神里看到了她的情绪与思考,这正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考取中戏之于徐百卉是老天的一个安排。不知所之的大学生活,让曾经的“学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与挫折。

相比有表演基础的同学们,习惯了数理化思维的徐百卉算得上“奇葩”。第一天上形体课,全班同学只有徐百卉带着笔记本和笔袋就去了(准备上课记笔记)。“一进教室我还纳闷,这教室怎么没有黑板啊。”形体课成为她大一这一年的痛苦回忆,对于表演的一无所知让徐百卉面对新的领域时束手无策。

“我以为很多学问像数理化一样,都是通过努力总有门道。”就像妈妈在童年时逼她练琴,徐百卉也对自己下了狠劲儿。寒假回家,徐百卉为了化解形体课上的噩梦,整个春节都在练功房里度过。欲速则不达,这种苦练反倒把腰练伤了。大一下学期,为了完成好小说片段改编的作业,徐百卉和当时的师兄--在“奇葩”里演何花前夫的孙大川搭档,扮演一对破镜难圆的夫妻。徐百卉对这次改编花了很多心思。为了表现两人曾经的美好已成追忆,她亲手制作了一面照片墙作为结局的幕景。老师看到这个小组的作品,并没有直接表扬,只是含蓄地说了一句:“有些同学在私下做了不少努力,从这次的作业就能看得出。”老师话音刚落,徐百卉终于挂不住了,她冲到教学楼下的小花坛旁。泪如雨下。

这一句肯定让积压已久的情绪和自卑全部释放出来了。那天之后,徐百卉的天空豁然开朗了。

“我做事情,要尽全力,自己才会安心”

大二那年,徐百卉遇到了自己的第一部戏《小留学生》。在徐百卉之前,导演组已经选了四五百个女孩,却一直没遇到适合女一号刘莼的演员。表演系出身、英语讲得好的徐百卉以近乎本色的演出塑造了小大人刘莼的形象。

十年后,在即将登陆荧屏的《产科医生》里,徐百卉如父母原本所愿,化身为一位产科医生。虽然没有去美国学成医,徐百卉却体会过做医生的辛酸。在之前的一部医患题材电视剧当中,徐百卉扮演一个泌尿科的实习医生。为了找到实习医生的状态,她查到了协和医院的电话,自己联系医院争取实习。在徐百卉的诚心争取之下,医院最终同意她成为一名“见习医生”。“我身上有股义无反顾的执著劲儿,这种坚持和何花却有几分相似。”

徐百卉有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每一部戏的心得。她会琢磨自己每一次的表现,给自己挑毛病,把问题记下来然后整理成笔记。从曾经的刘莼到如今的何花,徐百卉经历过自我怀疑的低谷,也错失过不少机会。徐百卉说,十年的成长是一个寻找自信、建立自信的过程。当季节将至,养分已足,量变终能带来质变。

至于何时能花开似锦,只待机缘。

我现在已经不太会被别人的眼光左右

BQ=《北京青年》周刊

X= 徐百卉

BQ:很多人是通过何花认识你的,其实你从大二就出道了。这十年有什么蜕变?

X:出道十年,我经历了心理上的成长。考中戏时很幸运,拍第一部戏也很容易。不过过去我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毕业之后,也一度陷入低谷,常常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适应所处的环境。我尝试考过导演系的研究生,甚至想过改行。我迷陷在其中出不来,也不知道如何找到一个出口。

BQ:真正开窍是什么时候?

X:我开窍晚,真正的演员生涯其实从2009 年开始的。那一年我只拍了一部戏,在没拍戏的过程中,我老是问自己到底该不该坚持表演。当我把心态放平,便不那么急于求成,我发现我在演戏中很释放,也很快乐。任何事都没有演戏让我获得这么大的满足。从此我开始重新认识演员这个职业,并且把它当成一份事业。不再是别人告诉我:我可以。我会客观地认识自己。

BQ:现在的你,怎么看待“红”?

X:别人红,肯定有红的原因。也许我们看到的是他们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的结果。很多人会在采访时问我“你们班那些明星同学都有谁啊”,也有人会把我们放一起比较。这没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班整体素质都挺不错的。成功有早有晚。我只会跟我自己比较。

BQ:社交网络会引燃和放大一个娱乐现象,有时候“红”不见得因为戏。

X:是,人们的关注点会停在爆炸点上,这只是浮躁时代的一个产物,这种红也终是昙花一现。我现在已经不太会被别人的眼光左右。(来源/北京青年)

阅读时间通过文摘、翻译和原创的方式分享有益于提升个人生活品质的精品内容
关于我们成长志版权申明鄂ICP备12015973号   鄂公网安备420502020000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