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照明大局观
2017-01-17
来源:行家说
作者:江海阳

18287
导语: 自从有了城市照明规划这件事情至少也有十数年时间了,但大家看到的现实是几乎没有按照所谓规划来做的城市。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研究控制和发展,城市运作系统的建立,提供给决策者一套参考指导文件。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规划”下了不同的定义:
自从有了城市照明规划这件事情至少也有十数年时间了,但大家看到的现实是几乎没有按照所谓规划来做的城市。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研究控制和发展,城市运作系统的建立,提供给决策者一套参考指导文件。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规划”下了不同的定义:
德罗尔认为:规划是拟定一系列的决策以指导未来的行动,最终实现既定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决策集合与新的追求目标;
麦克劳林认为:规划就是建立一整套广泛且具体的目标,并通过对个人和集团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其消极外部性同时引导物质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霍尔认为:规划是设计一个行动序列,以保证既定目标得以实现。
城市照明规划更类似于城市设计中的具体照明环节,它和景观规划、园区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紧密关联。它们同样都是空间发展层面的规划,形成了空间规划体系。所以说照明是视觉空间现象,它绝不是简单依附在建筑载体上,而是可以重塑空间形态。

图注:自从有了城市照明规划这件事情至少也有十数年时间了,但大家看到的现实是几乎没有按照所谓规划来做的城市。
城市照明在中国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像我们一样热衷于从事“城市装饰照明”。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城市里照明的投资方向是建筑照明、景观照明、水系照明,用到真正造福于市民的“功能照明”却少之又少。功能照明的目的是让人在空间中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便捷、准确地行动,包含安全照明、导视照明、广告照明、辨别照明等。我们看到在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广场上都不能保证国家标准照度,更不用说在一些非重点部位,那里的照明水平更需要提升。
图注:城市照明规划更类似于城市设计中的具体照明环节,它和景观规划、园区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紧密关联。它们同样都是空间发展层面的规划,形成了空间规划体系。
所以说相比于装饰照明,城市更需要的是功能照明,提供给市民安全的、舒适的光更重要,更能体现城市幸福。照明的大局观并不是大规划观,而是在城市照明规划开始之前先要明白这座城市的基本问题,以及设计师心中的衡量标准。大局观就是一套城市照明的评价体系,如何去评价一座城市照明的优劣,认识这座城市区别与他人的地方,价值在哪里,如何将城市照明引领到更合理,更有进步意义上。当代中国城市照明缺乏评价体系建立,更多地是各自为政,互相打架,在空间中显现出手法、意义、图景的相悖,文化的混乱。
图注:城市照明在中国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像我们一样热衷于从事“城市装饰照明”。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什么是城市照明大局观。
空间关系--
城市是一个密集的彼此关联体,可以按照区块划分,也可以依靠街道形成延伸,这样就有了块状结构空间与带状结构空间。城市结构在视线上具有集体意识,也有穿透性、引导性和逻辑性。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城市的照明表现,这里的照明表现指的是为了突出建筑(主要是建筑)的存在而设计的众多光的外显,根本没有顾忌到互相之间的作用,多数形成的是碎片化、无序列的混乱。

图注: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城市里照明的投资方向是建筑照明、景观照明、水系照明,用到真正造福于市民的功能照明却少之又少。
这和城市照明没有大格局设计有关,也和城市照明规划的不深入、不具体有关。因为单栋建筑的投资方与建设方不同,所需要表现的需求也不同,自然是五花八门各显其能。
过于重视建筑装饰照明是中国城市的一大特色,既然有这种现象,说明这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无可厚非。也不需要拿出来和国外的城市做类比。但是没有用空间艺术的标准去介入城市建设,就会让设计师成了将单栋建筑拿来作秀的工具,而组合起来就成了凌乱。

图注:我们看到在重要的景观广场上都不能保证国家标准照度,更不用说在一些非重点部位,那里的照明水平更需要提升。
空间关系包含了:
空间序列,一是主次关系,在一个区块中主体是哪里,配体是哪里。二是亮度梯度,它和主次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空间亮度关系着观众的视觉吸引,兴趣点,重点表达。
空间组合,空间组合就是空间结构,彼此的体量、色彩、质地、尺度,如何在一个密集的空间中形成组合的对比和联系,这不仅是建筑设计的事情,在夜晚更是照明设计师的工作。
面对一座城市时候,要有宏观的整体认识,首先是清醒,知道我们要做的区域是哪些,核心区有什么,街道做为框架做为脉络,哪些是需要刻画表现的,街道上的标志物需不需要重点设计,如何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的节点需要分类,广场和商圈是不同的,道路交汇点和休闲公园也是不同的。没有取舍,一个楼房没有取舍,一个区域也没有取舍,一个城市也就没有了取舍。

图注:照明的大局观并不是大规划观,而是在城市照明规划开始之前先要明白这座城市的基本问题,以及设计师心中的衡量标准。
景观带如何设计?该保证市民需求还是满足游客的探寻?两者好像并不矛盾。刚才说“装饰照明”,其实它和“功能照明”两者是可以共通相互作用的。光在空间中可以装饰建筑也能反射到空间提供基础照度。对于城市需要充分的前期调研,需要分析、筛选出空间中的多视角下的组合形式,然后再确定哪些是我们照明设计优先表达的对象。
城市情感--
中国当代的城市问题主要是同质化太过于严重,大量的、密集的高层住宅已经成为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照明设计需要做什么?难道就是重复性地将这些高层住宅逐一点亮?我想绝不是这样,虽然我们喜欢在建筑装饰化照明上有很多动作,但是并不意味着将这些外表相似,设计乏味的住宅照亮会形成艺术性和审美性。

图注:过于重视建筑装饰照明是中国城市的一大特色,既然有这种现象,说明这是中国社会所需要的,无可厚非。也不需要拿出来和国外的城市做类比。但是没有用空间艺术的标准去介入城市建设,就会让设计师成了将单栋建筑拿来作秀的工具,而组合起来就成了凌乱。
当代中国城市重点要做的是什么?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传统人文、城市精神、街区趣味。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街道中人居尺度照明,把功能光、人性光做的更优质一些,更充足一些。
可以这样说城市中照明是主角,为什么?因为城市没有照明也就没有了夜晚生活。我们在做一项最伟大的工作。今天我们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城市装饰照明,装饰也能带来城市旅游经济的繁荣,装饰性对应的是艺术性,艺术是一项影响到人的情感、辨别、认知、接受的事情,艺术产生于形式,又可以超越形式。我们当代城市照明最缺乏的就是艺术的介入。
我们用艺术来反映文化,体现城市情感,彰显照明价值。

图注:空间组合就是空间结构,彼此的体量、色彩、质地、尺度,如何在一个密集的空间中形成组合的对比和联系,这不仅是建筑设计的事情,在夜晚更是照明设计师的工作。

图注:我们用艺术来反映文化,体现城市情感,彰显照明价值。
照明语言--
语言是一种表达,照明语言就是一种灯光的形式表达存在。照明语言可以称之为照明手法,用什么样的灯光准确、合理地将建筑以及建筑群落照亮?让在夜晚看到的建筑能反映它在白天的体积关系,或者重新定义夜晚的建筑形态,形成完全不同于白天的效果,形成视觉心理颠覆?用灯光来设计需要技巧,需要合度合适的设计语言,灯是词汇,光是遣词造句,而如何系统地将这一些组织成一篇好文章,这需要有好的语言方式。

图注: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好的设计语言带来好的审美效应,并不是将建筑装满灯,建筑就壮观了,能用灯光给建筑提神,能用最少的灯具让建筑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氛围,这才是设计语言的最好体现。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好的设计语言带来好的审美效应,并不是将建筑装满灯,建筑就壮观了,能用灯光给建筑提神,能用最少的灯具让建筑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氛围,这才是设计语言的最好体现。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城市装饰照明多数是没有运用好设计语言,很多充满了“暴力美学”,将出光直接射向人眼和天空。
我们也看到的用光没有手法之分,无一例外的在建筑上装满灯。
我们还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建筑,动感十足的建筑,当然更多的是漆黑如墨的建筑。
编辑:李杰
相关论文
MORE >>-
城市照明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文章通过描述我国城市照明行业的运行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合理地预测了未来几年我国城市照明行业的市场容量,并阐述了我国城市照明行业在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
【特约】城市景观照明规划控制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控制线是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进行控制,便于规划师及城市管理者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城市照明规划作为一项城市专项规划,也须对照明规划用地进行控制,用一种能反映到图纸上的具象的“线”来限定
-
探讨影响城市照明设计的“五种”因素
当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照明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不断跟进。作为一个城市的照明由满足一般化的市民出行和交通需要,逐渐上升到如何体现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从满足功能照明逐渐发展到绿色照明。
-
新兴滨水城市工业区夜景照明设计实践
现代工业区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业生产基地,其功能的复合性强,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拉动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区的夜景照明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国内部分滨水城市工业区的夜景照明设计,并对唐山曹妃甸地区夜景照
-
城市照明规划方法初探
近年来,中国城市照明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适应中国城市照明工程迅速发展的要求,克服亮度失控、文化品位不高、建设与管理无序的负面影响,推动城市照明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照明管理工作有
只有登录之后才可以评论,请点击这里评论
在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