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ohu.com/20101213/n278268064.shtml 在 2023-05-31 08:38:5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桂西北或有夜郎后裔-搜狐新闻

探寻“夜郎文化”踪迹 桂西北或有夜郎后裔(图)

来源:广西新闻网
2010年12月13日13:41
和里三王宫庙会
和里三王宫庙会

    记者 玉颖  实习生 潘海宁 文/图

夜郎古国在人们印象中大概只剩下“夜郎自大”这句成语,但世人对“夜郎国”的真面目却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10月中旬,有关“湖南省新晃县对外宣称将斥资50亿元建夜郎古国”一事通过媒体公诸于众后,一场关于夜郎古国的论战开始打响,并一直延续至今。据专家称,夜郎古国的疆域范围极广,广西西北部毗邻地也曾属于夜郎邦国势力范围,那么究竟广西是否曾属于夜郎国,是否受夜郎文化的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为您一探究竟。

三江存在夜郎国正统后裔?

关键词:三王宫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的“三王宫”庙里,都会举行声势浩大的传统民俗庙会,侗家百姓大设“百家宴”,美食美酒一应俱全,各地香客信徒、游客、摄影发烧友纷至沓来。这一民俗活动延续至今,已成为该村一个旅游项目。而就在这个“三王宫”庙里,供奉的正是夜郎王。

三王宫庙位于合里、南寨两村之间的双溪汇合处,根据这座宫宇的碑文石刻,三王宫兴建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相传汉朝初期,夜郎国王竹多同父子在汉武帝南征时立下功勋,武帝赐印绶封其父子为夜郎侯。获得封侯后,竹氏父子为当地群众做了很多好事,逝世后群众怀其德政而立庙雕像祭祀。明末清初,“三王宫”正式为纪念古夜郎国王竹多同的三位太子所建。

和里村党支书杨会光主持村委工作已有一些年头。据他回忆,根据村里老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古仔”,侗族是夜郎的后裔,而和里村的杨姓及吴姓,据传就是夜郎国的正统后裔。“除了我们侗族,苗族和瑶族相传也是夜郎后裔。”

杨会光称,根据村中长者代代相传的说法,几百年来,群众自发组织的祭拜活动一直延续,逢初一、十五便香火不断,尤以每年农历二月初五举行的“三王祭祀庙会”最为盛大,庙会还遵循每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的方式举办。而侗族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据村里的老人称,也是夜郎古国遗留下来的民俗文化,代表着祈求风调雨顺的美好夙愿。

田林地区夜郎文化遗风犹存

关键词:竹子崇拜

鼓楼及风雨桥究竟是不是夜郎遗俗不得而知,但广西博物馆研究馆员郑超雄告诉记者,夜郎的本义就是竹笋人,所以夜郎人崇拜竹子,而关于夜郎王竹多同的传说,在广西西北部地区均有广泛流传。

据《后汉书》记载,传说夜郎的建国经过与竹子有关:有一名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女子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便剖开竹筒,发现里面有一男婴,于是她将其抱回养大,男婴长大后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而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后来生长出茂盛的竹林,于是后人建竹王祠祀奉。

郑超雄解释,事实上,关于夜郎的疆界学术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夜郎的中心在贵州,但国都在什么地方目前也仍存争议。根据史料研究,广西乐业、凌云、田林的一部分原本都属于夜郎国的势力范围。田林地区的八度笋很有名,从前曾是贡品,从这点可以看出竹子对当地人们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有竹子崇拜的地方均与夜郎文化有关。

郑超雄还说,夜郎作为一个方国政权,在史籍中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夜郎民族的活动要更早一些,虽然夜郎国形成的历史上限没有具体史料证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公元前27年,夜郎国被汉成帝诛灭。推测起来,夜郎存在的时间约有400多年左右。

仡佬族很可能曾是夜郎主体民族

关键字:“濮”“僚”

根据夜郎的音译,广西民族大学从事民族研究的龚永辉教授推测,仡佬族很有可能曾是夜郎国主体民族。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志》所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西南夷在历史上泛指云贵高原与川西的古老民族,夜郎文化便是西南古老民族文化的代表。也就是说,当时的夜郎是西南最大的一个邦国。龚永辉解释,先秦时期,在西南分布最广的土著人便是古僚人,关于他们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略有不同,商周至西汉时期称为“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称为“濮”、“僚”,也就是说,在夜郎国邦国形成的关键历史时间段春秋战国时期,“濮”、“僚”是西南地区最主要的民族。据此推测,“濮”“僚”是当时夜郎国的主体民族是可能的。而仡佬族历史悠久,也是从“濮”“僚”发展演化而来的,所以,仡佬族很有可能曾是夜郎的主体民族。目前广西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百色的隆林及西林,而该地区原本也的确属于大夜郎的疆域范围。

“关于夜郎的族属,有彝族说,有布依族说,有仡佬族说,甚至苗瑶侗说,我个人认为,不太同意彝族说。”郑超雄分析,根据史料记载,夜郎民族是稻作民族,而彝族擅长养牛养羊而非种稻。况且,根据彝文古歌,唱词中有关夜郎王的歌词最早只追溯到三国时期,而那时距夜郎国灭亡已有一定年代了。

相关专家表示,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交融、不断发展,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演变过程,夜郎的主体民族究竟是什么目前虽无定论,但广西境内存在夜郎后裔的可能性非常大。

广西铜鼓或与夜郎有关

关键词:“套头葬” “铜鼓葬”

虽然广西境内夜郎国迷踪难寻,但长期从事广西岭南考古发掘的一位专家却向记者透露,夜郎文化在广西还是存在蛛丝马迹的,广西的铜鼓就很有可能与夜郎文化有关。

据这位专家介绍,铜鼓的历史很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云、贵、川和两广地区的百濮、百越民族就已经相继生产使用铜鼓。铜鼓的功能最早是乐器,并兼作炊具,定形以后发展成了专门的乐器。随着铜鼓在各种节日、庆典、祭祀和征战中的重大作用日趋显现,它便演变成社会财富和权威的象征,每逢重大的民族传统节日,都要举行庄严的祭祀铜鼓仪式。但各地的铜鼓类型均有不同,仅在广西,就有8大类型之多。

2001年,贵州赫章县曾发掘出战国时期古夜郎的墓葬,该批墓葬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头葬”。死者的头部放入一个铜釜或铁釜之中,少数脚下也套有铜、铁釜,考古上把它称为“套头葬”。这种葬式极为罕见,到目前为止,中国其他地区及国外均未见记录。而早在1969年,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也曾发现过一种“铜鼓葬”,死者的尸骨全部放在倒置的铜鼓中,另用铜鼓为盖。这两种葬式是有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这位专家还称,百色西林县在秦汉时期属于句町国,而在当时,句町国是与夜郎同时并存的一个小国家,曾经从属于夜郎,后来独立了,但这也不能抹灭在一定时期内,两国文化有紧密联系的可能。专家解释,夜郎文化的中心区并不在广西,而夜郎古国的疆界到底包括到哪些地方已难以考证,我们只能在考古所带来的不同和相似之中,隐约猜测历史原本的模样。

(责任编辑:news1)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