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5410548.html 在 2019-05-18 19:55:1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反张国焘 分裂斗争中的关键人物--张浩 (2)--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博采
反张国焘 分裂斗争中的关键人物--张浩 (2)
黄禹康
2007年02月23日08:52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假传圣旨”化分裂  张国焘解除伪中央

瓦窑堡会议刚结束,张浩就向毛泽东请求分配新的工作任务。他坦诚地表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我是中国共产党一名普通党员,请中央分配工作。”中央很快决定,由张浩做说服张国焘率领四方面军北上的工作。中央当时考虑由张浩出面做张国焘的工作的原因有三:第一,张浩党性强,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主张团结,一向坚决主张维护党和红军的统一。第二,张浩在党内资格比较老,多次承担党的重任,在党内有较高的威信。第三,张浩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共产国际的七大会议,并受共产国际和中共代表团的派遣回国传达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和《八一宣言》,他有共产国际代表的特殊身份。张国焘成立的“第二中央”,没有经过全党代表大会的民主选举,更没有向共产国际报告,尚未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当时中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任何重大问题、组织变动都要经过共产国际的批准。因此,由张浩以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张国焘的工作是最合适的。张浩愉快地接受了党中央交给自己的光荣任务,并首先以“林育英”的名字向张国焘发电报。

在这之前的11月5日,张国焘公然致电中共中央,狂妄地声称“此间已用党中央、少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军委、总司令部等名义对外发布文件,并和你们发生关系。”“你们应该称党的北方局、陕甘政府和北路军,不得再冒用党中央的名义”。

面对张国焘这一公然分裂党、分裂红军的嚣张气焰,在当时对中央来说,处理张国焘个人问题是容易的,但要他率领红四军几万将士北上就需要做艰苦的工作了。毛泽东不能不对此头疼不已,但毛泽东深知张国焘的为人,在国内他以老大老资格自居,可对共产国际的话他则惟命是从。但此时陕北还没有大功率的电台,虽然有密码,但仍无法与共产国际联系上,无法直接得到共产国际的指示。在张国焘与党中央相持不下形成僵局时,代表共产国际的张浩的作用,是独特而无人能替代的。

然而张浩也有为难之处,在他离开莫斯科回国时,张国焘还未另立“中央”,共产国际并未赋予他解决张国焘问题的任务。但现在因与共产国际联系不上,而张国焘分裂党的问题又迫在眉睫。张浩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解决这一令党中央为难的棘手问题,虽然这样做要冒很大政治风险,但面对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大事,张浩宁愿牺牲个人也要力挽狂澜。后来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党的问题几经努力,终于顺利解决,共产国际在得知详细情况后,对张浩“先斩后奏”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张浩给张国焘第一封电报的原件,目前在中央档案馆和一些地方档案馆都尚未查到。但据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一书中写道:“林育英到达陕北后,立即致电给我。大意是:他和王明曾参加了1935年7月间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大会对中国问题的讨论,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的决定。他奉命携带密电码,经蒙古回国寻找中央红军,已于某月某日到达陕北,完成了第一步使命,他拟由陕北继续到川康地区来,与我和其他同志会晤,但因交通阻碍,尚不知能否如愿等语。”

张浩发出的电报很快在红四方面军中传开,张国焘心里惶恐不安。他的“第二中央”既没有经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选举,又没有经过共产国际的批准,毕竟做贼心虚。因为在这之前的1923年的中共“三大”会议上,张国焘曾因反对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党内合作的指示而被迫离开了中央领导岗位,所以他对共产国际的权威至今还是心有余悸的。

收到了张浩的电报后,张国焘仍迟迟不愿带部队北上,他心存侥幸,幻想共产国际代表张浩能够支持他。张国焘以“党中央”名义给张浩发了电报,诬告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的政治路线是“右倾机会主义”、“逃跑主义”等等,但他最后表示“一切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这就给张浩的工作留下了回旋的余地。1936年1月16日,张浩根据毛泽东、张闻天的意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名义,给张国焘又发去一份电报:

“请转四方面军张国焘同志:

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我已会着毛泽东同志,询问一、四方面军通电甚少,国际甚望与一、三军团建立直接的关系。我已带有密码与国际通电,兄如有电交国际,弟可代转。再者,我经过世界七次大会,对中国问题有详细新的意见,准备将我所知道的向兄转达。  林育英  16日9时。”


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张浩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专门讨论张国焘分裂党、危害红军的问题。与会的所有领导对张国焘的反党行为都极为愤慨,纷纷发言谴责张国焘。会上,还通过了《中央关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指出:“党中央除去电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党内公布1935年9月12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决定。”

为配合中共中央做出的这个决定,毛泽东、张闻天又建议张浩给张国焘发电,张浩于是给张国焘、朱德发出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路线,张国焘处可成立西南局》的电报:

“国焘、朱德二同志:

甲、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世界革命的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红军的万里长征是胜利了。乙、兄处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兄等对中央的原则上争论提交国际解决。 林育英 24日”


较前一封电报相比,这封电报的口气要严厉些。从正面肯定了中央的政治路线,表明它是得到共产国际支持的;同时还指出中央的原则争论提交共产国际解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为解决党内纠纷,张浩让张国焘“成立西南局直属代表团”,这无疑是给张国焘一个台阶下,使之能愿意接受。

同日,张闻天也致电张国焘。电文的大意是:同意张浩的建议,至于组织关系上可以采取灵活变通的办法,并表示同意张国焘成立西南局,直属国际代表团,暂时与党中央发生横的关系。这样一来,对张国焘成立“第二中央”的主张和做法已完全否定了,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无疑是当头一棒。从心里讲,张国焘很难接受张浩的这个电报,只是出于张浩的电报中说了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他才不得不考虑张浩的意见,他如再一意孤行带着部队南下,就要背“违背共产国际指示”的罪名。

此时此刻,红四方面军中的二号人物、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也开始突然转变态度,他表示完全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张国焘彻底成了孤家寡人了。与此同时,在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同志的斗争下,张国焘的南下计划受阻,被迫接受了成立由自己担任书记、任弼时担任副书记的中共西南局,与陕北党中央发生横的关系的这一过渡性办法。

接着,张浩又接连致电红四方面军,传达“共产国际改变采用新政策的经过”及其原因,并电告了共产国际建立统一战线的各项细则和《八一宣言》的要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当时解决张国焘分裂主义、谋求团结的政治基础。这些电文令人耳目一新,使朱德、徐向前等红军将领“深有‘柳暗花明’之感”(徐向前原话)。

在中央红军北上节节胜利的同时,张国焘南下却处处碰壁,部队损失减员严重,士气低落。他此时的心情既复杂又悲凉:政治上毛泽东得到了张浩这个共产国际代表的支持,他们根据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制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得人心。而他率领的左路军南下作战接连失利,形势日益紧张,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都激烈反对他的分裂行径,甚至就连一贯支持他的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也开始反对他,使他在政治上一下子成了孤家寡人。严峻的现实使张国焘不得不承认:“事态的发展,使我自己在党内的地位开始转居劣势。”过了几天,张国焘连续给张浩发了三封电报,在这几封电报中,张国焘的气焰再没有先前那么嚣张了。

这一时期,张浩单独或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联名给张国焘等人发了数封电报,要求他们取消伪中央,尽快率部队北上。1936年2月14日,张浩、张闻天致电张国焘,对南下红军的战略提出了三个行动方案:第一、为北上陕甘,并指出此方案在林育英动身离开莫斯科时已得到了斯大林的同意;第二、为二、四方面军就地发展;第三、为四方面军南下转战。张闻天、张浩在电报中强调指出:中央认为,第一方案为上策。

接到电报后,红四方面军高级干部立即开会研究。朱德、刘伯承、徐向前、陈昌浩都一致决定接受中央的第一个方案。鉴于此,张国焘被迫取消了自己的“伪中央”,并同意北上,因为张浩的电报里说斯大林希望主力红军向北发展,靠近苏联,与苏联红军联合抗日。6月6日,张国焘召开中央纵队活动分子会议,宣布取消“第二中央”。

此时,张国焘虽已取消另立的“中央”,但并没有改变同中央对抗的立场。他企图拉拢刚刚会师的红二方面军支持他的错误活动和主张,遭到红二方面军领导人的坚决抵制。在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力争下,红二、四方面军决定共同北上,同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

1936年8月3日至9月3日,张浩、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又联名给朱德、张国焘发电,欢迎他们前来会师,并说为“注重目前团结,过去的矛盾一概不谈”。还说,张浩同志将亲自到前方去接他们。9月27 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联名致电张浩、张闻天、毛泽东,表示尊重共产国际和中央的指示、意见。部队马上前来与一方面军会合,先头部队会到达界石铺,决不再改变。随后,红四方面军日夜行军北上,并按期与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军会师奏凯歌 张浩英灵传千古

10月19日,张浩从保安启程,代表中共中央到宁夏同心城迎接二、四方面军。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二、四方面军于11月3日抵达同心城,张浩在关桥堡会见了朱德、张国焘。随后,张浩又在红四方面军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并向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介绍了党中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使广大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

过了几天,张国焘回到保安。根据中央的指示,张浩又赶到保安,代表中央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希望他能认识自己的错误。随后,张浩与张国焘一同回到瓦窑堡,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张浩又多次找张国焘谈话、做工作。在争取张国焘率左路军北上的过程中,张浩利用自己共产国际代表的特殊身份,为党和红军立下了大功,这也是张浩革命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一页。对张浩争取张国焘北上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有党史记载和有关老同志在回忆录中作了记述外,张国焘也曾在他自己的长篇回忆录《我的回忆》一书中说,他对张浩“极为看重”。张浩正是以他共产国际代表的特殊身份,对张国焘采取了有理有节,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斗争和争取方式,最终配合中央促使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北上,促成了三大主力红军的大会师。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张浩患上了多种疾病,加之长期劳累,又得不到有效的医治,于1942年3月6 日病逝于延安,终年55岁。张浩逝世后,党中央为他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葬礼,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他执绋抬棺。这在毛泽东的一生中极为罕见。

(《党史博采》授权人民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1】 【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博采 (责任编辑:王京)


[打印正文]  [给编辑写信]  [E-mail推荐]
留 言 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4.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或人民日报网络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署名: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所和的“ 友人”原词
2辽宁抚顺中级法院原副院长等8名干部被判刑
3山东省委书记到老区拜年: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
4如何当好党委专职副书记
5革命烈士的 “狱中诗”和“就义诗”辑录
6法国《欧洲时报》:邓公十年祭 尤念“硬道理”
7杜青林下基层慰问:多做暖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
8【理论周刊】“和谐文化”特刊--图说我们的幸福生活
9【人物周刊】春节特刊:党在我心中――时代先锋语录集锦
10谋一域先要谋全局
48小时评论排行榜
革命烈士的 “狱中诗”和“就义诗”辑录
山东省委书记到老区拜年: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
法国《欧洲时报》:邓公十年祭 尤念“硬道理”
温州市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共建安康和谐大家庭
慰问,慰问,钱到,话到,心要到
最新专题
学习胡锦涛讲话精神
媒体评论 网友热议
关注十七大代表选举
中央精神 权威解读
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会议报道  评论
关注各地党代会
广西 江西 云南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山西 安徽
沉痛哀悼薄一波同志
回忆怀念 历史瞬间
  ·学习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清廉如水的唐如业
·人民的好警察赵振金
·沉痛悼念洪学智将军
·老红军刘应启
·“蓝领专家”孔祥瑞
·“党员闺女”林秀贞
·一心为民的草帽书记 黄成模
·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
·红色记忆  时代先锋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京朝工商广字第0394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