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壮族婚   演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0829/newgx503d9719-5955108.shtml 在 2016-04-13 09:36:5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探秘南宁哭嫁歌:流传千年的壮族婚姻习俗-广西新闻网
新闻中心 视频 厅局 图片站 掌媒 桂刊
网眼观察 专题 时评 通讯员 东盟 文化
红豆社区 红豆村 博客 教育  3C  财经 旅游 时尚
红豆相亲 汽 车 房产 健康 保险 体育 美食 游戏
南宁 柳州 崇左 防城港 宁铁
玉林 百色 北海 北部湾 西江
掌上广西 掌上红豆 广西新闻发布 网站建设 天气 青少网 数字报刊 梧州红豆网 桂林红豆网 贺州红豆网 钦州红豆网 千城联播
探秘南宁哭:流传千年的壮族婚姻习俗
http://www.gxnews.com.cn  2012年08月29日 12:14  字号:

探秘南宁哭嫁歌:流传千年的壮族婚姻习俗

围村哭第四代传承人黄翠荣搜集整理出的哭

探秘南宁哭嫁歌:流传千年的壮族婚姻习俗

当年的“十姐妹”如今都已是古稀老人,从左到右的顺序为:黄翠荣、方林英、方金莲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梁静/文 刘增璇/图) 新人结婚,笑逐颜开,欢天喜地。而在南宁的部分地区,却流传这样一种习俗:新娘结婚时必唱哭词多含凄苦,如诉如泣,一曲唱罢,新娘泪湿衣襟。结婚本是一件喜事,人们为何要在婚礼当天唱哭?这一习俗从何而来?又为何催人泪下?带着一个个疑问,记者开始了寻访之路。

探访篇 回忆 声催泪,感染全场

在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围村,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围坐在大榕树下,开口哼唱哭:“爷呀———娘!”虽是曲的前奏,却已透着悲凉。对于这,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班继胤再熟悉不过。

上世纪50年代,班继胤出生于良庆区南晓镇。童年时,他常听母亲哼唱哭,母亲唱着唱着,常常泪满衣襟。班继胤发现,不仅仅是母亲,村里十多岁的姐姐、八十多岁的老奶奶,只要唱起这,都有着一样悲伤的神情。而若遇到有人女儿,这伤感的声更是排山倒海般,在村中蔓延。

一次,班继胤跟随父母到邻村喝喜酒。当天,屋子的主人女儿,男方的彩礼已经送到门外,就等着新娘拜别父母,迎回夫家。在宾客的翘首企盼中,新娘子走出了闺房,与父母兄弟道别,唱起哭

“爷呀———娘!”新娘开口刚唱,泪珠便顺着腮帮滚落下来。顿时,宴席上众人安静下来。一开始,只有新娘与她的好姐妹的附和帮唱,而后,来参加宴席的妇女也被感染,加入到合唱的人群中。

那震撼的场面,即便几十年后的今天,班继胤仍然清楚记得,“声之大,就像爆炸一般,那曲调时而激昂悲壮,时而缠绵悱恻,撼动全场,催人泪下”,班继胤说,尽管当时他年纪尚小,也被这曲调刺痛,落下泪。

经历 73岁阿婆,“哭”出门

在南宁,哭曾广泛分布于兴宁区三塘镇,江南区吴镇、苏镇、江西镇,良庆的大塘镇、南晓镇、那陈镇等壮族以及壮汉杂居地区。它是南宁壮族青年极为隆重的结婚仪式。作为一种婚礼仪式,哭嫁歌是如何进行?谈到这,73岁的围村老阿婆方林英津津乐道,她说:“我结婚时,就是唱着哭嫁歌出门的。”

1959年,20岁的方林英结婚。从结婚的头一天下午开始,与方林英玩得要好的女伴们,就相约来到了她家。人们把这些女伴统称为“十姐妹”。方林英说,所谓“十姐妹”,并不意味着人数一定是10人,人数可多也可以少,当天她的好姐妹就来了11个。

在方林英的闺房内,大红的喜字已经贴上。在“十姐妹”的伴唱下,方林英开始哼唱起哭嫁歌。除了唱歌,“十姐妹”还帮着方林英缝补被套,做些针线活。第二日早上,这样的歌声又再次响起,一直持续至新郎接亲,方才结束。

哭嫁歌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不同的曲目,如《十姐妹歌》《唱歌堂》《花烛歌》《十拜歌》《上轿歌》《骂媒歌》《叹女身》《哭爹娘》《骂舅爷》《哭弟弟》《哭妹妹》《骂轿夫》等。

方林英说,当时已经解放,提倡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因此,她结婚时尽量唱一些欢快的歌曲,《骂媒歌》等没有再唱。但当唱到《哭爹娘》,想着父母把自己养大,方林英的眼泪还是忍不住哗哗流下来。

解密篇 疑问 喜事为何要哭? 解密 封建买卖婚姻悲情产物

壮族天生爱唱歌,这点大家都了解。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与阿牛哥就是在对歌中相互爱慕,私订终身。唱歌是壮族人民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而结婚本来就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却为何要用哭唱来表达?

班继胤回忆,有一种说法,结婚时不哭就是不孝,哭声越大,也就意味着新娘越孝顺。对此,围村哭嫁歌第四代传承人黄翠荣认为,除了对父母养育之恩无法报答外,哭嫁歌中更多的是对未知婚姻的忐忑与不安。

黄翠荣拿出了她正在搜集整理的哭嫁歌歌谱。一首《上轿歌》中唱道:“爷呀———娘!低头落水还见影,低头进轿黑蒙蒙;有心有意送到屋,冇心冇意半路丢;大家去睇长江水,长江水断慢分离。”

黄翠荣说,如歌词所唱,新中国成立前,村里人结婚均是靠媒妁之言,妻子与丈夫只有在结婚当天,才得以见面。女人对于未来丈夫的了解,只能通过媒婆的只言片语来猜测。有的女孩直到结婚当天,才发现自己的丈夫缺胳膊少腿;而有的姑娘,则因丈夫不满意其长相,而遭退婚。

这样的婚姻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姑娘们只能通过歌曲来抒发,如《骂舅爷》《骂媒歌》等就是这般来的。另外,当时道路并不顺畅,婚后回家不易,想到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道,又有了《叹女身》《哭爹娘》等歌。

哭嫁歌唱什么、叹什么、骂什么,一般都以“爷呀———娘”短句开始,句式或四句、八句不等,多为七言。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待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等。

疑问 何时开始如何传诵? 解密 流传千年口口相传

在围村,没有老人能说得清哭嫁歌从何时开始。在方林英的记忆中,她儿时就看见隔壁姐妹出嫁时,唱哭嫁歌。哭嫁歌多为口口相传,每到夜晚,孩子们就聚集在村口,听老人传授。新中国成立前,识字的女青年几乎人手一本或数本哭嫁歌手抄本。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壮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富强对哭嫁歌颇有研究。他说,哭嫁歌曾广泛流行于广西各地,常见于桂西、桂东地区。有专家认为,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这一阶段。

李富强说,哭嫁歌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感慨自己的女儿身,不能像男子一般继承宗族,二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哭诉离别之情,三是责骂兄弟,贪图财产,让其早早出嫁。从歌词上看,这是女权丧失后,女性们对以往权力的追忆与向往,以及对男权的控诉与抗议。

也有学者认为,哭嫁歌最原始的起因是源于“抢婚”。“抢婚”时,妇女必然哭喊挣扎以示反抗。因此,哭嫁歌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抢掠妇女时的呼救声。而后,逐渐发展为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哭嫁歌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女性命运与婚姻的关系。但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一形式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除了当时的历史根源,还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恋爱婚姻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为过去。

如今,出嫁对于姑娘来说,更是一件盼望已久的喜事,是与新郎走向新生活的开端。再加上道路通达、通讯方便,要与父母、姐妹倾诉衷肠并非难事。至此,哭嫁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婚庆方式就逐渐被淡化和取代了。

今年7月10日,南宁市兴宁区文体局申报的“南宁壮族哭嫁歌”项目,成功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南宁市文化部门打算利用各种节庆活动,展示哭嫁歌,以此展示南宁壮族哭嫁歌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辑:黄伟  作者:梁静  来源: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  【打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