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走  天长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tianchang.gov.cn/gkxx/nqgk/index.html 在 2022-07-05 16:37:5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天长概况_天长市人民政府
天长概况

天长概况

发布时间:2022-03-01 09:56  信息来源:天长市人民政府 阅读次数: 字体:【   分享到:

天长全景1.jpg

天长全景2.JPG

天长全景3 .JPG

天长全景5.JPG

天长全景6.jpg

天长全景4.JPG

自然地理

【位置面积】  天长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与长江、淮河相邻,地处北纬32°27′27″至32°57′36″、东经118°39′19″至119°13′23″之间,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接壤,北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金湖县毗邻,东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隔湖相望,南与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相连。天长市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捷,是南京都市圈县级城市之一,市区距扬州50千米,距南京75千米,西傍京沪铁路,长深高速、宿扬高速、宁连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内河航道诸多,经高邮湖连接洪泽湖直达长江。全市国土面积1770平方千米,境域东西宽约53千米,南北长约56千米,边界总长293.13千米,其中省界270千米,县界25.13千米。

【气候特征】  天长市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旱、雨季分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多年平均降水量1073.5毫米,多年平均气压1014.5毫巴,多年平均日照1972.9小时,夏、秋季日照较多,冬、春季较少。2019年,天长市年总降水量为670.9毫米,较常年偏少37.5%;年平均气温16.0℃,较常年偏高0.7℃;总日照时数为2046.9小时,平均每日5.6小时,总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多74.0小时。6月17日入梅,7月20日出梅,入梅接近常年,出梅较常年偏晚11天,梅雨期偏长,但雨量偏小,梅雨期总降雨量124.7毫米,较常年偏少53.1%。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台风、干旱、低温冰冻、高温等极端天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天长市区域总面积1754.15平方千米,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221.35万亩,林地面积35.54万亩。

水资源。天长市水资源总量6.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3.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69亿立方米。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共7条,均属淮河水系,分别是新白塔河、老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秦栏河、川桥河、王桥河,流域总面积2609平方千米,河流总长度428千米。主要湖泊有高邮湖、沂湖、洋湖,高邮湖为省际湖泊,总面积638平方千米,库容22.3亿立方米,其中天长境内面积约为70平方千米;沂湖位于位于天长市东北、高邮湖西岸,水面面积22.9平方千米,库容0.33亿立方米;洋湖位于天长市以东、高邮湖西岸,水面面积11.13平方千米,库容0.2674亿立方米。共有水库14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29座、小(二)型水库108座,总库容5.0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03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天长市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185种。鸟类15目41科166种,其中留鸟46种、夏候鸟54种、冬候鸟31种、旅鸟29种、其他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类,有鸮形目猫头鹰一种,安徽省一级保护鸟类,有杜鹃目8种,夜鴷形目所有种(啄木鸟7种),雀形目燕科所有种,以及黑枕黄鹂(黄莺)、红嘴 蓝雀、灰喜鹊、寿带和红嘴相思鸟等。安徽省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鹭、中白鹭、雁形目所有种(雁鸭类)、野鸡、太平鸟、小太平鸟、伯劳科所有种、乌鸫、画眉、大山雀、暗绿绣眼等。爬行类8种,主要有乌龟、鳖、多疣壁虎(壁虎)、北草蜥、游蛇 (水赤练)和蝮蛇等。兽类10种,主要有草兔、獐、黄鼠狼、狐狸、刺猬、猪獾、狗獾和蝙蝠等。

植物资源。天长市野生植物资源有522种。乔木以杨类、榆类和栎类为主,主要分布在西南片的釜山林场、草庙山林场等乡村林场及横山园艺场。竹类有淡竹、紫竹等。灌木主要有蔷薇、紫穗槐、木槿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茅、野菊、蒿类、狗尾草、芦苇、荻等。野生药用植物主要有苦参、仙鹤草、野菊花、金佛草、苍耳子、墨旱莲、茵陈、枸杞等,共82科239种。饲料、绿肥类植物有田皂角、紫穗槐、空心连子草、金鱼藻、泥湖菜、蒲草、满江红、浮萍等。

矿产资源。天长市共查明(含简测)的56处矿区(床)、矿点,其中大型1处,小矿3处。查明(含简测)资源储量较大的矿种有石油、铁矿、砖瓦用粘土和建筑用玄武岩。累计探明含油面积32.33平方千米,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981.21万吨;动用含油面积20.49平方千米,动用地质储量458.62万吨,储量动用率10.9%;标定采收率3.56%,可采储量1830.87万吨。金属矿产以铁矿资源为主,铁矿资源储量75.12万吨。非金属矿产石料1646万吨;粘土109.75万吨。

历史人文

【建置沿革】天长历史上最早见诸于文献记载建置是春秋时期卑梁邑。唐初设置天长县(初称千秋县)。中共抗日民主政府时期,曾两次与高邮等县合并改称天高县。解放战争期间,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中国共产党地方政权曾两次将天长县改为炳辉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炳辉县,属皖北区滁县分区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59年12月5日,国务院决定改炳辉县为天长县,次年1月5日,炳辉县正式改称天长县,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滁县地区。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下文撤销天长县,设立天长市(县级),由安徽省人民政府直接管辖,暂时委托滁州市代为管理。

【区划人口】2020年,天长市辖14个镇、2个街道,即秦栏镇、铜城镇、汊涧镇、永丰镇、杨村镇、万寿镇、仁和集镇、石梁镇、张铺镇、新街镇、金集镇、冶山镇、郑集镇、大通镇、千秋街道和广陵街道。2020年年底,天长市总户数187568户,总人口数631019人,其中男性320069人,女性310950人;当年新出生5150人,死亡6918人;当年迁入797人,迁出2873人;18岁以下的人口数为99621人,占总人口的15.78%;18岁至34岁的人口数为138327人,占总人口的21.92%;35岁至59岁的人口数为262985人,占总人口数的41.68%;60岁以上的人口数为130086人,占总人口数的20.62%。

【传统文化资源】天长市有文字可参考的历史为2500多年,以地面文物承载的文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境内文物丰富,胜迹众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已经登记普查的文物点204处;已经确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56项,其中天官画和孝文化属省级非遗;已经普查上报的革命遗址34处,其中石梁土城遗址、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八分校旧址、杨捷将军墓石刻、青狮墩遗址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博物馆藏品丰富,有各类文物藏品5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0件,二级文物92件,三级文物417件,尤以环形玉龙、玉壁、云纹铁剑、木工工具、镂空柄青铜匕首、青铜熏香炉、漆虎子等最为珍贵。

【旅游资源】天长市可接待游客的景区、乡村旅游点已达10余处,其中国家3A级景区4处、2A级景区3处,省、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处。主要旅游景点有红草湖湿地公园(滨河公园)、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古镇)景区、釜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井亭休闲生态度假区、博物馆、护国寺等。

2021年,天长市收获了令人振奋的荣誉,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荣获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国家级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等国字号荣誉12个;获得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先县等省级荣誉11个。实施23项国家级试点和22项省级试点,多项改革试点在全省率先突破、全国形成品牌。被列为全国四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首创“县域医共体”,医改“天长模式”全国推广。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单位。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国家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获批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入围全国十大先行试验区。完成县级机构改革、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和街道区划调整。全国文明城市首创即成并成功蝉联。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三城联创”全面推。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59个,竣工131个,完成投资175亿元。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建成公园广场9个,街头游园42个,新增绿化400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17条,改造提升12条。城南新区初显规模。东市区拉开框架。老城区稳步更新。城镇化率达72.75%,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五年来,累计投资超50亿元,宁淮铁路、滁天高速开工建设,宿扬高速、铜冶路、江淮风景道建成通车,白塔河航道完成升级改造,通用机场、滁天扬高铁、金天仪高速列入省级规划。建设农村道路1400公里。创成全省首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

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秸秆禁烧实现常态长效。做实河湖长制。开工建设东市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和尾水净化工程,市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深化林长制改革,创成省级森林城市。实施高邮湖天长水域退捕和生态修复。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垃圾焚烧发电厂投运,荣获省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

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实施项目227个,完成投资75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14个镇政府驻地建成区、49个美丽乡村建设,获评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县。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近100%;建成14个镇污水处理厂;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县。

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总收入超55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全域推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四个不摘”责任,兑现帮扶资金超6000万元。创成全国首批乡村治理试点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积分”入选全国20个典型案例。全面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教育投入超61亿元,年均增长10%;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5所;新建11所中小学校;创成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获批高级技工学校。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市直两院创成三级医院,获评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单位,卫健委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新增621个公共体育场所;教体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单位。崇本门、兰芬书屋、瘦梅书院等建成开放。连续举办茉莉花体育文化旅游节、千秋剥菓节、皖东开秧门农俗文化节。创成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天长市文旅局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集体。

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760个、就业见习岗位1240个,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逐年提高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标准,发放救助金6.1亿元。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3家。建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镇村残疾人之家190个,实现市镇村全覆盖,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单位。

投入民生工程资金96亿元,连续12年获滁州市考核一等奖。坚持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新增天然气用户4.4万户,管网通达至12个镇;改造农村危房4398户。建成16个镇级公益性公墓。完成电力基础设施投资8.4亿元,建成35千伏以上变电站6座。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实现“两连冠”。荣获全省征兵工作先单位。面对强台风“烟花”,天长市上下科学应对,共同筑牢防台防汛坚实堤坝。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周边疫情反弹严峻形势,4万多名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闻令而动,天长市上下合力抗疫,成功把疫情阻击在皖东大门之外。

风劲潮涌,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新起点、新征程,天长市将始终坚持稳中求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聚焦“强富美”,决胜“113”,以必胜的心态拼搏,以奔跑的姿态奋斗,以决战的状态实干,扎实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天长新征程上阔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