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黔江民俗风情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qianjiang.gov.cn/qj_Class/node_66249.htm 在 2016-09-01 23:51:4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民俗风情-重庆·黔江网

黔江民俗风情

2015年03月27日 16:15:00

   

 黔江民俗宗教

    衣食住行

    1. 土家族服饰。土司时期土家族服饰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野麻为布,喜着斑斓服色布衣,男女服饰不分,都佩带首饰、耳环、项圈和手镯,缠青、白布头巾。上衣为无领对襟大袖短衣,无肩缝,袖口花边约4-5寸宽;衣的下摆前后合缝处有三四寸宽不合缝成边,使下摆前后左右成为三块,在胸及袖口衣边四周,用青、白、粉红色的缎子镶边。

    (1)男装:头缠青丝帕或青布帕,帕长7-9尺,包成人字格。上衣为琵琶襟,安铜扣,衣上边贴有梅花条,绣有银钩。服色以青色为主,裤裆大裤脚短。只未婚青年喜将白裤腰露出,将情人所赠腰带的耍穗与荷包吊在外面,以示标志。打绑腿,绑腿一般为青色或兰色;脚穿瓦瓦鞋或两节瓜鞋。

    (2)女装:女子上装由银钩→外托肩与满襟。银钩为矮领,衣襟与袖口皆缀上宽青边,并往上贴三根五色梅条,胸襟沿用彩线钩花;外托肩无领,右开襟,滚书边,衣襟与袖口各有两道不同的青边;满襟长到遮住臂部,袖短而大,用白竹布滚书边。一般用青布或兰布制作。春秋两季,青年妇女喜穿白竹布汗衣,外套青蓝背褡,称“喜鹊闹梅”。妇女劳作,胸前喜围围腰,围腰均绣有花草。女裤仍为腰与裤两段相接而成,腰多为白布,裤为青蓝色或紫色,若兰布则加青边,若青布则加兰边或白边,裤脚上边贴三条等距离的梅条。鞋有尖尖鞋与瓦瓦鞋,鞋面用青兰色布或粉红色绸,所绣的花各式各样,以动物为纹样的有鱼虾、蝴蝶、蜻蜓、蜜蜂等;以植物为纹样的有桃花、荷花、梅花等。已婚女子盘髻,簪的形状有玉宝针、芭蕉扇、莲蓬等;少女扎辫。

    (3)儿童服饰中最具特色的是帽与饰品。戴帽分季节: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冬瓜圈或蛤蟆帽;冬季戴狗头帽,或鱼尾帽,或风帽。帽上除绣花鸟虫鱼外,也有绣“福、禄、寿、喜”四字的,还有缀大“大八仙”、“小八仙”、“十八罗汉”等饰品的;有的还在花中缀珠子,帽尾吊银牌、银铃;手足戴金银圈或空心瓜锤、响铃等;颈上戴项圈;胸前吊百家锁。儿童服装亦绣上花草。鞋上亦绣花。

(4)苗族的服饰因地而异,因时而分,因节而盛。黔江的苗族服饰,男装简朴,女装繁华。苗族男装无领,衣袖长而小,一般7颗纽扣,以腰带束身,裤管短而大,青年喜白色头帕,老年喜青色头帕。妇女多穿满襟,胸前及袖口要滚边、绣花,有的还在开叉和放摆前后边缘绣挖云钓;裤子较短,裤脚边缘装饰与衣服大致相同。苗族服饰最具特色的是百褶裙,千姿百态,下沿绣满花纹,轮廓分明,手工精湛。苗族的首饰,造型精美,品种繁多,而最让人垂青的是银饰,“有衣无银不成盛装”,是苗家女子喜爱银饰的概括。如今,苗族服饰在其原始的粗狂美上融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深受现代都市青年的欢迎,使古老的苗装焕发青春活力,更具风彩。

    2. 织锦。土家织锦又名“西兰卡普”,手工挑织而成,粗犷质朴,构图饱满,其传统图案有二百余种,其内容有:狮头花、虎皮花、猴手花、马必花、野鸡翎、阳雀花、蛇皮花、狗牙齿、猫足迹、蝴蝶花、荞子花、韭菜花、苞谷花、梅花、菊花、牡丹花、玫瑰花、梭花、金勾莲花、八角香花、桌子花、椅子花、棋盘花、粑粑架花、神龛架子花、豆腐架子花、迎亲图、四凤拈印、五颗印、祥云腾龙、老鼠娶亲、二龙抢宝、双凤朝阳、喜鹊闹梅、凤穿牡丹、荷花鸳鸯、鲤鱼跳龙门等。

    3. 挑花刺绣。挑花,主要用于服饰,以黑白单色的十字挑花工艺为主,按底布的经纬线挑绣图案。纹样工整、对称,装饰性强。衣裤、围腰纹饰多花鸟。手帕、枕巾、床单等则常见人物、建筑、家具、动物,吹吹打打,骑马坐轿的迎亲场面也较为普遍。彩色平绣多用于帐沿、枕头、鞋面、童帽等。纹样为折枝花草、雀鸟鱼虫。土家姑娘从小就学绣花,一般从绣鞋垫开始。

    4. 饮食。“改土归流”以前,土家族的食物为:作物物、采集物、捕猎物混合型。作物类主要有:大麦、荞麦、粟、豆类,及少量稻谷。土民喜啖牛羊肉,冉家蛮“喜渔猎,得鱼虾以为美食。”采集类主要为蕨粉、葛粉、竹笋、天蒜、菌类等,蕨粉、葛粉,荒年尤多。二粉均为块茎在石上捣细后去其渣,合水置于大木桶内,其汁沉积而得,做饼饵甚佳,用沸水调食无异藕粉。天蒜,腌食其叶;笋根,以谷粉蒸食;捕猎物主要为鱼类、野猪、麂、鹿、獐、鹜、兔、虎等。

    饮料为茶、油茶汤与咂酒,茶以新茶为佳;油茶汤,以油炸米花、芝麻、黄豆诸物,煎茶叶作汤泡食;咂酒,冬初,煮高梁或粟(或诸粮混合)拌曲于瓮中,次年夏,沃以沸汤,置竹管(或芦管)于瓮中,先以一人吸竿,曰开坛,前者吸过,以巾拭竿,让与后者,然后彼此轮吸,频添沸汤。宴客以吃咂抹坛为敬。

    改土归流以后的乾隆时期,由于玉米、红薯、小麦等作物的引进,生产力的发展,作物的产量迅速提高。同时,汉民迁入以后,大量垦植荒山荒地,采集物与猎物大大减少。这些便使土家族的食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⑴由农作物、采集物、捕猎物的混合结构型转变为以种植物为主,采集物、狩猎物、饲养的家禽家畜则为辅食了;⑵其主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夏季麦子收获以后,则以麦子为主;秋季玉米收获以后,则以玉米为主(在平坝河谷地带生活的土家人,也有在稻谷收获以后,以稻谷为主的);深秋红薯收获以后,则以红薯为主;此外,这一时期的主食中也还有荞麦、豆类等其它杂粮。冬季,山地土民,一般都要上山采集,主食中蕨粉与葛粉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荒年,主要靠其度过饥荒;⑶饭与菜已经分开,但瓜菜代饭,采集物、蔬菜、薯类与玉米混合做饭的情况在一般土民中也是常见的。

    5. 居住。土家族的住宅建筑,在土司时期,有着明确的规定,土司居处富丽堂皇,砖瓦鳞次,绮柱雕梁,极尽奢华。其属下官吏的住处,虽可竖梁柱,周以板壁,但不准盖瓦。一般土民只能杈木架屋,编竹为墙,树皮或茅草盖房。如有盖瓦者,均治以僭越之罪。

    1735年“改土归流”以后,大量的江淮、湖广、江西、山西、河南、陕西等地人迁入土家族聚居区,带来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的住宅文化。土家族在传统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建成自己的住宅。这就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南北民居交融的“大观园”。在黔江土家族中,可看到下列类型的土家族民居:

    吊脚楼。 吊脚楼又可分为内吊型(亦即“低吊型”)、外吊型(亦即“高吊型”)、半吊型、全吊型数种。“内吊型”是在室内,将卧室建成吊脚楼,离地1左右,好似今日之“错层”,住者需上三、五步木梯,方能进入卧室。外吊型为人们常见的建在平房左侧或右侧的前方,其部分悬虚者为“半吊型”、全部悬虚者为“全吊型”。这类吊脚楼,一般为一层,也有建二层、三层的,四周铺设走廊,屋檐四角上翘如鱼尾状,也有四角平铺而下的。

    平房。 平房可分为一般平房、“吞口屋”、一正一厢、一正两厢。一般平房有一字儿排开关列的三大间,或四大间,或五大间,最大者有七大间的;“吞口屋”是将堂屋朝内退进2左右,远远看去,象一个张开的口,成了设在大门口的一块可避风雨的场地。两侧可开门直接进入厨房或卧室,勿需再经堂屋;一正一厢,即在平房的左侧或右侧建一厢房,呈“┌─”形,或“─┐”形;一正两厢是在平房的左右两侧各建一厢房,呈“┌┐”形。一栋四排三间的平房,中间为“堂屋”,作祭祀祖先、迎宾客和办喜庆等大事用;堂屋两侧的左右两间住人,右为大,左为小,通称“人间”。“人间”以中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小间,右侧前一小间作橱房,后一小间住父母;左边后一小间住长子,前一小间住未婚子女;若有两兄弟,分了家,兄长住右边后一“人间”,小弟住左边“人间”,父母住神龛后边的“抱兜房”。“人间”上边做板楼或条楼,作仓储用。

    婚育丧葬

    1. 土家族的婚姻

    土家族的婚姻和其他民族不一样,相当长的时期是比较自由的。未婚男女,每年正月在跳摆手舞时,选择对象,以歌为媒,以歌传情,对唱山歌,表白爱情,相互爱慕,建立感情后,经土老司作证,即可成亲,不受礼仪限制。土家族民歌中有:“十对男女九唱歌,十支山歌九情之说。”

    改土归流以前,逐渐形成了“骨种婚”制,即姑家女必嫁舅家子;如果不嫁,姑家要给舅家以财物补偿;舅家不要,姑家女方可嫁他人。因此,累世为亲,不禁同姓;双方子女出生不一,造成夫妻年龄差异很大。故有:“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的说法。

    土家族的婚姻,除“童养媳”和“抢亲”外,凡明媒正娶,都要经过提亲、认亲、讨庚、哭嫁、过礼、娶亲、拜堂、铺床、闹房、拜早茶、回门等过程。

    2. 生育

    土家人求子需请梯玛(即土家族巫师,用汉语的地方称土老司)祈禳。祈禳的方式多为“跳牛菩萨”。“改土归流”以后,土家人求子巫医并重。即他们一面请梯玛祈禳,同时也求医,农村中,亦有用草药月月红、对月草、五星草等熬水吃的。

    生产以后,用鸡报喜。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孩子的父亲便提着鸡去岳父岳母家报喜。若是男孩,便捉公鸡;若是女孩,便捉母鸡。

    娘家贺生称做“送祝米”,亦有的地方将月内筵宴称做“三朝酒”。岳父岳母得到喜讯,即约定时间做“三朝酒”,所约的时间一般都在孩子出生后的20天以内,男孩选双日子,女孩选单日子。随后,岳父岳母家一面准备送祝米,一面去给自家的三亲六戚送信,送信的方式是每家送红蛋一个(蛋由女婿家送来)。三亲六戚也就开始准备礼物,待“三朝酒”那天送去,所送的礼物主要是产妇吃的营养品及新生儿的穿戴和用具,如醪糟、鸡蛋、肉、面条、谷子,以及孩子的衣帽鞋袜、摇篮、背带等。数量用箩计,为三、四挑至三、五十挑不等。送“三朝酒”男子是不能去的,土家人说:“男不送三朝,女不做道场”,但挑的人不论,只主家男子不去就行。

    新生儿须“洗三”、“剃胎头”、“滚风火”。 土家孩子出生三天以后要“洗三”。洗三是用艾叶、麻、枫香叶熬水给新生儿洗身,以祛风避风。

    土家孩子出生一月后要“剃胎头”和“滚风火”。孩子满月那天,要请剃头匠来家,或将孩子抱去剃头铺将头发全剃光,名“剃胎头”,剃后,要用枫香叶、枫香包和艾叶熬的水洗头,洗后,用一个煮熟的鸡蛋在孩子头上滚,据说,滚了以后,可避风火,所以名“滚风火”。

    新生儿满月出行,先到外姓人家,若是女孩,帽上需插针一颗,当离开那户人家时,主人会给孩子帽上所插的针穿一根线;若是男孩,主家会给孩子鼻上糊一点锅烟,孩子才经得住风吹。随后,才抱孩子回娘家。

    3. 丧葬

    土家人在古代先后行过火葬、岩棺葬和悬棺葬,元代以后普遍实行土葬。其土葬的坟墓为石头砌成的条形坟墓,墓前打碑,左右有联,大多还在墓前端和左右两边打上龙凤和“野鹿衔花”等传统图案。此种坟墓与汉族无异,至今仍很盛行,有钱、有势者,碑墓十分堂皇。

    改土归流以后,丧葬礼仪繁杂。燕乐闹丧,击鼓为歌,牲牢为礼,成为基本习俗。光绪《黔江县志》载“始丧,举哀入殓成服,设魂帛,出讣闻,具酒食,延乡里,曰‘办夜’。吊者达旦不寐,曰‘守夜’。遵古者,请绅衿行家礼,朝暮哭奠,曰‘开奠’。树木主礼龛上,曰‘题主’。二十七月而橝。从俗者,招僧道作佛事,谓之‘道场’。每七日,诵经谶,谓之‘烧七’。三年内,大作佛事,撤灵位,谓之‘除灵’。其葬迫不待吉者,曰‘乘凶’。厝以待利者,曰‘浅殡’。纳棺穴中而以桃枝枕之,久始抽去者,曰‘抽枕’。以石围砌其坟,曰‘包坟’。”

    节庆

    1. 土家族节庆

    (1)赶年

    土家人过春节,比汉族提前一两天,或六七天不等,称为“赶年”。过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有的为腊月二十九日;有的为腊月二十八日;有的为腊月二十四日。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有的还有某些禁忌:有的过“赶年”时,禁杀猪、鸡;晚上禁点灯(只能点烛),且烛应通宵不熄;有的过“赶年”时做“合饭”,即将肉宰成坨,和上小米,加上五香、花椒、盐等佐料,上甑时,一层米一层肉至数层,蒸熟即成。菜愈丰盛愈好。有的做“合菜”,即粉丝、豆腐、白菜、萝卜、肉等合煮一锅,称“合菜”。据说以前祖先就是这样用饭菜的。有的过“赶年”时,清晨由男子(禁女子)做饭,祭祀祖先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早餐,饭毕,出门游玩。

    (2) 舍巴日

    舍巴日又名做摆手,是土家人的祭祀祈禳节,旨在祭祀祖先,祈求兴旺,祓除不祥,后来逐渐发展为祭祀祈禳、歌舞社交、体育竞赛、物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以继承传统,教育后代,交流经验,促进繁荣为宗旨。摆手有大小之分,每隔三五年举行一次的叫大摆手,其规模大,套数多,时间长(历时七八天),与文艺体育、集市贸易一起,在摆手堂举行。小摆手规模小,套数少,一般是三天,多在本姓祠堂举行。摆手堂又名土王庙,在土家族聚居区至今还保留着部分摆手堂和摆手堂的遗迹。

    做摆手时,摆手堂前的坝子里要插龙凤彩旗,龙凤旗有红、黄、白三色,绣龙凤图案,呈三角形,用一横木吊于旗杆,坝中立一柱,由柱向四面拉九根绳,绳上挂三角小旗,表示土家族世代生息的“九溪十八峒”。

    参加摆手者都着盛装,无论男女均着斑烂色服,各寨人马于本寨祭祀发马后,在土老司指挥下,抬着祭品,吹起牛角号,鸣钲击鼓,燃放鞭炮,向摆手堂进发。其祭品主要有斋粑、豆腐,酒肉和新获的野兽。队伍中的人,手持复制的土王兵器,如金瓜、斧钺等,也有的持齐眉棒、长矛、弓箭、大刀、猎枪,还有放三眼炮的、唱摆手歌的、跳摆手舞的,一路上,爬山涉水,直奔摆手堂。路上,若遇别的队伍,需比武,名“闯驾”。到摆手堂后,将供品一一陈列于土王香案前,猎物挂于堂内两侧的绳上,焚香燃烛,鸣炮奏乐,后生们高举龙凤大旗,扛着红布圆伞,手执金瓜斧钺或其它军械,吹着长号,放起鞭炮,敲锣打鼓,走完几个摆手的坝子,然后去到自己修的摆手坝里。

    (3) 族年

    土家人将祖先祭祀日大多称为“过年”,相当于各大姓宗族的族年,其时间因姓氏、宗支、地域而异。有的为农历四月十七日四月十八日;有的为四月八日;有的为五月初五;有的为五月十五;有的为七月初一

    过年均要举行祭祖仪式。早年在祠堂举行。各路邀约,奔赴祠堂,每到一路,燃爆竹,点铁炮,供斋粑、豆腐、酒食,行三拜九叩大礼,祭祀土王。随后,在本族祖先牌位前祭祀本族祖先。祠堂里,整日鞭炮不断,铁锍轰鸣,号角声声,“嗬喂”阵阵,盛况空前。后来逐渐改为户祭。

    祭祀的土王有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亦有祭马伏波的。祭祀的本族祖先,杨姓为杨再思,李姓为“天”字辈的三位祖先,谢姓和部分彭姓为八部大王。

    2. 苗族节庆

    黔江苗族节日甚多,最富民族特色的是赶秋、放赦、三月三、四月八、报菜节、赶年场等。

    赶秋。赶秋是湘黔川边区苗族的主要节日之一,每年立秋举行。相传,有一个叫巴贵达惹的苗族青年,英俊、善良、正直,深受群众仰慕。一天,他上山打猎,射下一只鹰,掉下一只花鞋。花鞋做工精巧,绣的花香味扑鼻,他决心娶那做花鞋的姑娘做妻子。可苗山太大,哪里去找那位姑娘呢?为找到那位姑娘,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制作出八人秋。立秋这天,他邀请苗山上的青年男女上山打秋千、对歌。在秋千场上,他终于找到了那位做花鞋的姑娘,他们通过对歌,结为夫妻。以后每年这天,都要“赶秋”,进行交际。这一活动,于民国战乱时期,在黔江苗族中逐渐消失。

    放赦。农历二月春分后五天举行,这天不事农耕,男女老少,特别是青年男女,均着新衣,三五成群去几个固定的山坳(都在山野交界地带)唱歌、嘻戏、喝酒、玩牌。青年男女则多借此交友,谈情说爱。

    三月三。是苗族传统的歌舞节,和“七月七”的传统鼓会一样都自动集中到约定的歌场和鼓场上击鼓唱歌,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黔江苗族过春节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要提前两天,有的和汉族同日,但过年的方式不一样。春节团年,要先祭家王先祖,再敬土地,敬土地须用刀头、酒米、香烛纸钱去土地庙上敬。吃年饭,要先送狗吃,人再吃。吃年饭,须关着门,不许外人来。这些都与苗族的历史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信仰与禁忌

    土家族和苗族都长期处于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阶段。他们没有形成宗教体系,只有信仰和禁忌,是诸神论,认为“万物皆有灵”。

    土家族信仰的诸神,主要有自然神灵:太阳神、土地神、五谷神、白虎神;佛道神仙:释迦牟尼、坟皇大帝、阎罗王、观音菩萨、川主菩萨、禹王菩萨、七仙女、八仙等;土地神:天门土地、灵官土地、当方土地、城隍土地、桥梁土地、梅山土地、青苗土地、渔郎土地、蜂王于等;五谷神及田神、树神等。

    土家族信仰神话、传说中的人神很多,可分为祖先神、土司神。其他人神三大类。有的人神的职类分明,如绕巴涅、惹巴涅、开天辟地大神;李古老、张古老、制天制地大神;墨贴巴、主宰天上的大神,卵贴巴,主宰人间的大神;依窝阿巴,做人的大神;布所维尼,傩爷傩娘,土家族始祖神;义土国介,主宰婚姻的大神;卵雨,土家族射日英雄;春巴麻麻,护佑孩子的大神;白果娘娘,织锦神人;“土老司”是汉语的称谓,即土家巫师,湘鄂西土家人习称“梯玛”;渝东南土家人习称“端公”。土老司是土家族梯玛文化的保存者和继承者。


    黔江名胜古迹、建筑特色情况

    濯水镇古建筑群

    濯水集镇(濯河坝)自古就是国道319线上的商贸重镇,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商贾云集,市场发达,国道319线穿镇而过,濯水集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距正阳火车站仅18公里,渝怀铁路穿境而过,渝湘高速在濯水集镇设有互通。

    沿阿蓬江边的“濯水老街”,土家吊脚楼临江傍城而建,构筑了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青石板长街蜿蜒迂回,流连亘古的繁荣;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聚焦怡然自得的瞬间;更有由地方绅士发起,在黔江繁衍的古老剧种--汉剧传唱至今。

    濯水自然风光秀丽迷人,旅游景点富集,有基本建成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区;有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典型渝东南土家族特征特色的古镇商业老街;有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的蒲花河天生三桥、地上暗河黑洞、喀斯特大漏斗等地质奇观;有土司墓葬群官陵;有土家民风民俗特色山居农耕;有江景怡人、水质十分良好的可亲近游玩嬉戏的阿蓬江、蒲花河。传统风情韵味独具,阿蓬江,龙舟竟渡;土家吊脚楼,风姿绰约;“濯水绿豆粉”小吃,回味无穷;古老汉剧,品位古朴。

    张氏庭院

    张氏庭院位于黄溪镇政府东300,坐北朝南。庭院建于民国元年,全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四合院布局,占地50亩,建筑面积3417平方米,房屋100余间。进门是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后厅堂两旁建厢房,共四进。庭院雕刻极精湛,木窗雕刻动物、花草,千姿百态;四院石雕风景照壁。前厅柱础镂空石雕青狮白象,刻工之精细,世之罕见。基础由数量惊人的精工石灰石砌成,青瓦屋面,面临小溪,松竹环抱,古木参天,古雅幽静。

    正厅穿用7柱,面积513.84平方米,进深68.4,通高7.5;前厅穿用5柱,面积522.4平方米,进深47.5;左右厢房各4间,四角有炮楼。前厅柱础镂雕野鹿衔花、二龙戏珠、双牛性春、子母象等图纹和窗棂浅雕花纹。整个建筑设计科学,地下排水设施隐而不露,房屋鳞交栉比,间间采光,结构精巧,房屋均以廓道连通,浑然一体而错落有致,具有土家族族庭院式建筑风格。19877月,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7月,黔江区人民政府改定为“张氏民居”,1992年国家民委、中央民族建筑学院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张氏庭院的镂雕艺术世之罕见。

    草圭堂

    草圭堂是黔江区内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地处阿蓬江镇大坪村4组阿蓬江畔,与国道319线隔江相望。

    草圭堂建于300年前,为李氏家族的宅院。民国抗战期间,李氏后人李永端曾任军长,因此而出名。草圭堂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约27000平方米。座落在山腰的一个平台上,后面层峦叠嶂,房屋沿山中的平坝两边而建,鳞次栉比,连成两条线。有大小房屋50余间,其中地下室8间。整个建筑共三层,五个天井坝,既有衙门气派,也具有土家吊脚楼特色。院坝和院墙全部由数百块上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垒成。草圭堂通过溪流上的一座风雨廊桥(现存四个桥墩遗址)过河,过河后可以见到数间阴森恐怖的地下室(当年地下室是兵丁的住所和粮油仓库),城墙由巨大的条石砌成,连窗条都是条石竖成。草圭堂充分展示了明清建筑特色。草圭堂房屋经过无数次的整修,加之破坏严重、已日趋萧条,但从现存的建筑也可以见出当年的雄伟与繁华。有颇具土家特色的“朝门”,有四合院,有雕龙画凤的磉礅、古色古香的“封火墙”、别具一格的窗格、精心雕制的横梁以及宽敞气派的会客厅。有两幢房屋的房顶基本保存了飞檐翘角的古建筑风格。

    板夹溪十三寨土家族吊脚楼群

    黔江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是集中对黔江小南海新建村板夹溪一带土家族原生态聚居区进行整体和立体保护的一个文化空间。规划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紧连黔江小南海北部湖尾,环绕海拔1500的八面山北麓,在板夹溪两岸15公里狭长地带内,分布着13个土家族吊脚楼村落,数十座竹树葱郁,云雾缭绕的孤峰秀峦耸峙对列,形成极为清幽静谧的世外桃源。

    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地区的板夹溪一带,是渝东南地区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之一,到2005年底总人口4292人,1228户,其中土家族3814人,占总人口89%。这里土家族聚居集中,村落连线分布,民居建筑古朴典雅,穿戴服饰朴实美丽,摆手舞、薅草锣鼓家喻户晓、人人皆会,山歌、吹木叶脍炙人口,西兰卡普、竹编、布鞋、民族食品等地方土特产工艺精巧,歌丧哭嫁、赶山、撵仗等民族生活习俗独具特色。这些文化生态,在整个土家族聚居区是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为了使之得到有效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民族文化奇葩,并向外集中展示土家族风土人情,让人们能够欣赏土家吊脚楼民居,听一听土家山歌,跳一跳土家摆手舞,品尝土家风味食品,参观土家族民间手工艺术,感受体验土家劳动、生活习俗。

    万涛烈士故居

    万涛故居位于冯家镇街上,距离黔江主城区18公里。该建筑属于全木结构,四合大院,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始建于1872年,距今已有135年的历史。1987年被黔江土家族苗族县人民政府确认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黔江区人民政府确认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确立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红色旅游环线的重要景点之一。

    万涛(1904-1932)原名万诗楷,又名万铁民,19237月,诗楷为了寻求真理,告别新婚仅三个月的妻子,离开家乡赴重庆求学。从阿蓬江经乌江、长江而来,与水有着不解缘分的诗楷,瞒着家人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万涛”,抒发了要推动革命万顷波涛的宏伟抱负。在重庆,万涛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辗转重庆、上海、武汉,开始了艰苦的革命生涯。

    1926年到中共中央机关工作。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赴湖北指导农运,与周逸群一道,组建鄂西特委,任副书记,重建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任湘鄂特委副书记,红三军前委书记、代理红三军政委。由于万涛坚持与左倾路线作斗争,被撤销红三军政委职务,戴上“改组派首领”帽子,1932年夏,错杀于洪湖根据地监利县周老咀,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