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电影院:解读赎罪英伦男神女神欲望救赎

导读:麦田电影院,等你和我们一起看电影。继《第十放映室》后,国内又一档电影文艺解读节目《麦田电影院》,2015年春天登陆腾讯视频,每周一期。选取具有非凡的情感体验,关照社会生活,打动心灵的优秀电影,以相对专业化的文学性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电影精彩之处,为忙忙碌碌的人们打造一处“与电影对话,与自己对话”的安静角落。关注腾讯视频,每周一期《麦田电影院》,让我们带你一起感受电影的独特魅力。

麦田电影院:解读《赎罪》英伦男神女神欲望救赎

童年的窗外,是一切误会的来源。火柴的微光里,燃烧着对幸福的奢望。不幸的结局和所有的悲伤、悔恨和遗憾的心情,在漫长的时间里渐渐淡去,唯有旧日时光里的幸福和美好留存到永恒。本期 《麦田电影院》收到了一封以赎罪为名的、来自伦敦的信笺,信中记录了一个少女因年少无心的过错而赎罪终老的故事。让我们平静下来,倾听少女的忏悔。

2007年,乔·怀特的新片《赎罪》在英国首映。电影改编于享誉英国文坛的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欧洲“一美”詹姆斯·麦卡沃伊携手“英伦玫瑰”凯拉·奈特利出演主角,原著的高销量和演员们的高颜值,为电影造就了可观的声势。

但《赎罪》 的价值不仅是璀璨的演员班底,亦或是细腻的镜头画面和出色的配乐,而是导演采取了一种独辟蹊径的叙事架构,把一个普通的穷小子与富家小姐门户不当、命运多舛的爱情故事,讲述得灿然生辉。

电影出彩的另一地方,是导演开放式地抛出疑问:“对于如同上帝般,可以随意操控人物生死的小说家而言,怎样才能获得救赎?”电影中的主人公布里奥妮,用一生的时间在寻找着答案。

这个颇有文学天赋的少女,在她13岁的夏天,透过婴儿室的窗户,第一次望见窗外陌生的、属于成人的、充满欲望的世界。她奔跑着,像一只白色的蝴蝶穿梭在灌木丛林间,从狭小的童年飞奔向神秘的彼岸。

麦田电影院:解读《赎罪》英伦男神女神欲望救赎

一、夏日·年少的罪行

布里奥妮凝视着窗外,目睹了喷泉边姐姐塞西莉亚与管家的儿子罗比争执的场景。在心思敏感少女的眼里,窗外发生了一个关于被强迫、被轻薄、被亵渎的故事。但也是一个被误解、被扭曲的故事。

一封写着下流词汇的信笺恶化了布里奥妮对罗比的印象,她能感觉到这封信散发的危险气息,直至她有意发觉两人在书房交欢,荒谬的巧合步步为营地在她的认知中勾勒出一个淫魔的形象。在寻找任性离家的双胞兄弟的夜晚,布里奥妮在破壁残垣旁,撞见被侵犯的表姐罗拉和逃跑的男人。

事故接二连三的发生,让她来不及冷静思考,只凭着自己主观虚构的事实便妄下结论,宣判了罗比这位无辜者的罪行。即使是罗比找回了出走的孩子,也不允许他辩解这荒唐离谱的指证。

混乱的一天随着警车的离开而落幕,但罪恶的现实,并不如布里奥妮所见、所闻、所猜测、所陈述的那样,甚至完全偏离了真实。在新教《圣经》记载的“十诫”之一,是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但布里奥妮当时还无从得知,自己会为谎言付出代价。

镜头闪回到姐姐塞西莉亚的真实空间,观众站在全知视角上,了解到塞西莉亚和罗比青梅竹马并互生情愫的关系。从塞西莉亚的角度还原了同一场景中的细节,演绎出另一种情感的起伏:姐姐脱衣落水是为了捡拾花瓶的碎片,而非被罗比调戏;那封言辞露骨的信背后是对爱人灵与肉的真挚渴望,而非赤裸裸的轻薄;书房里的交欢是恋人坦诚相见后的自然亲密,而非恶俗的强奸。而侵犯罗拉的真凶另有其人。叙事时空的变换,配合缓急得当的钢琴管弦乐,烘托出悬疑剧般的紧张氛围。

关于1935年夏日的叙述, 电影采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的结构,在一天的时间内,布里奥妮完成了从误解到产生偏见,最后做出伪证犯下罪行这一层层递进的过程,她的情感历经沉淀、爆发、最后归于暂时平静的过程,从始至终都牵制着观众的情绪。

少年时代布里奥妮的饰演者西尔莎·罗南在片中的表现出色,一举一动间,演绎出一个极具文学天赋,心思复杂敏感,有些自负偏执的豆蔻少女。她为第一部剧本的完成而欣喜若狂;她喜欢在乡野间构思着小说情节;她骄傲而单纯地暗恋着罗比,孩子气般地试探男人对她的关心。那时的她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但年少绝不是能随心所欲地犯错的理由。

麦田电影院:解读《赎罪》英伦男神女神欲望救赎

二、战争·残酷的真相

电影的叙述时间闪现到1940年,场景从夏日的田园牧歌跳到满目疮痍的战场,个人命运与时代伤痛重合在一起,画面色调由明媚转向灰暗,抹上压抑的意味。虽然这种运用战争背景增加爱情的悲惨性略显煽情,却不妨碍观众情陷其中。

大时代背景渲染了爱情一种宿命般的悲剧美,如《魂断蓝桥》里走上战场的罗伊和因生存所迫而失身的玛拉,《卡萨布兰卡》因革命理想和爱情冲突而分离的里克和伊尔莎,正因战争使爱情不轻易得到成全,从而突出了爱情的纯粹和珍贵。

莫须有的罪名摧毁了罗比的大好前程,恋人从此劳燕双飞。 塞西莉亚为爱情与家人决裂,追随恋人入伍成为医护人员。他们在车站短暂地拥吻道别,留下画有海边白屋的明信片作久别的念想,相爱相逢的时间太短,又因一场荒谬的牢狱之灾而遗失破损。红色的巴士载着塞西莉亚缓缓驶离罗比的视野,我们被牵着心弦期盼着,能望见他们相伴到老的那天。

硝烟蔽日,几十万士兵被迫滞留在敦刻尔克沙滩。空荡无船的海面,摩天轮缓缓地转动,圣经的碎片在空中燃烧,人们惶恐无助的神情,仿佛末日降临的预兆。

这组长达五分钟全景式的长镜头,随着罗比步履和内心凌乱不安的节奏移动,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狼狈场景还原在观众眼前,气氛悲怆而绝望。远处士兵们合唱起颂诗《Dear Lord And Father Of Mankind》,他们试图用歌声驱散对战争的恐惧,寄托对家乡的眷恋。

镜头再次闪动,回溯到同一年的伦敦圣托马斯医院,18岁的布里奥妮正做着枯燥乏味的医护工作。战乱无穷无尽地带来血腥、伤痛和死亡,麻木着人的感情。偶然,她在新闻中得知表姐的婚礼,发觉原来当年哥哥带回来的朋友保罗·马歇尔--那个一副商人的势利嘴脸的巧克力大亨,才是当年侵犯表姐的罪犯。

得知真相的震惊和艰苦环境的夹击中,她恍然意识到自己当初的愚蠢和残忍。她千方百计寻觅到姐姐的地址,鼓起勇气在两人面前虔诚地致歉。阁楼上恋人的忘情拥吻和屋外布里奥妮的释然神情,仿佛宣告着赎罪的完成和故事的尘埃落定。

麦田电影院:解读《赎罪》英伦男神女神欲望救赎

三、赎罪·虚拟的幸福

灯光突然亮起,已然耄耋之年的布里奥妮坐在明亮的采访室,谈起她背负了一生的故事,并戳破了故事美好的幻象:罗比和西因败血病和空袭相继在1940年丧生,公寓中发生的相聚和道歉,其实都是她写在小说中的虚拟。

冷酷的现实面前,她还未来得及忏悔,便已经失去了被原谅的资格。这一刻我们恍然才醒悟,原来从电影开场的打字声和逐渐敲下的“atonement”开始,都是她脑海中的杜撰,我们甚至分不清哪些情节属于小说,哪些属于人生。

回顾整部电影,最耐人寻味的并不是凄美的爱情,而是贯穿布里奥妮一生的自我救赎。演员们对布里奥妮的少年、青年、老年三个时期的完美演绎,塑造出人物丰满的内心历程。

打字机的敲打声一直如影随形,这是属于作家的赎罪仪式,也是电影的用心之处:不仅是展现美好而缥缈的爱情,也思考着“赎罪”本身对人性的意义。回顾电影的名称,赎罪,这个颇有基督教原罪意味的词语,暗喻着人生来即有罪性,所以上帝也好,小说家也罢,是没有赎罪可言的,那些因年少无知犯下的错误,被谅解的是成长的教训,不被原谅的成为了人生的遗憾。

在布里奥妮幻想的结局里,美丽的姐姐和她的王子,相守在大海边的白屋里,直到地老天荒。他们的爱情,无论是战争还是布里奥妮都没有将它摧毁。通过写作来给予他们幸福,这种赎罪方式,也许并不能弥补现实中悲伤的结局,但对于小说的读者们,他们能从书中感受到“有情人生生不息”的力量,获得生活的安慰和希望。

至于小说家自身,过错造成的伤害已无事于补,赎罪只求自己余生问心无愧。如今少年垂暮,往昔像一场梦似的模糊了不少细节,光阴的潮水会吞噬掉所有人的记忆,但塞西莉亚和罗比的爱情,和布里奥妮的忏悔人生,因被记录而不会被忘却。误会的和真实的、虚假的和美好的,都以作品的方式永远地留存下来。

愿来世光明且崭新的窗外,绿树阴浓的季节,布里奥妮和塞西莉亚悠闲地躺在草坪上,罗比在远处微笑着,依然是昨日最好的时光。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热门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娱乐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娱乐”,获取更多娱乐资讯。
[责任编辑:dongjiesu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