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关于   写阴暗面      干预生活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HWE197903009.htm 在 2019-01-22 01:46:3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关于“写阴暗面”和“干预生活”--《上海文学》1979年03期

关于写阴暗面”和“干预生活”

刘宾雁  
【摘要】:正 二十三年前的一九五六年,我们曾面临过一个同今天十分相似的形势。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上过去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全党各方面工作的重点,正在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转移。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出现。正是在这样的一年里,出现了《在桥梁工地上》、《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本报内部消息》等以反映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作品。显然,这不是个偶然现象。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尧;在潮流之中与潮流之外--以八十年代初期的汪曾祺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4期
2 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J];南方文坛;2005年05期
3 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J];南方文坛;2006年06期
4 程光炜;;文学史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6 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J];唯实;1999年01期
7 程文超;;对“需要修补的世界”的独特言说--八十年代文学批评中现代主义话语回顾[J];文学评论;1993年05期
8 于可训;论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叙述视角[J];文学评论;2000年05期
9 蔡翔;何谓文学本身[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6期
10 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2 方贤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翟红;论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语言实验[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叶立文;增长与繁荣-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说中的先锋话语[D];武汉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敏;多重视角观照下的“文革”记忆[D];郑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学研究所关于接纳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的通知[J];文学评论;2011年04期
2 ;文学研究所关于接纳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的通知[J];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3 ;文学研究所关于接纳访问学者和进修人员的通知[J];文学遗产;2011年05期
4 熊海洋;;不确定的叙事--小说《金沙洲》及其版本修改的再阐释[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昌德宝;;祖国 为您歌唱[J];兵团工运;2011年07期
6 巫晓燕;;20世纪80年代初作家的文化心态--以《重放的鲜花》与“归来的歌”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汉铭;;《废都》中的“谣儿”[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2 罗梅花;;含泪的微笑,带刺的玫瑰--论邵燕祥的讽刺诗[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立群;;“失去比喻”的歌唱及其历史变奏--论50至80年代邵燕祥诗歌的讽刺意识[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士强;;革命·启蒙·“找灵魂”--谈邵燕祥新诗创作中的“宏大叙事”[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科授;好小说是用来干预生活的[N];消费日报;2007年
2 马平川;当前“三农”文学的缺失与期待(上)[N];天水日报;2006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实习生 邓植;“写作和读书是最好的生活”[N];南方日报;2010年
4 王子英;文学创作问答[N];河北日报;2000年
5 崔道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N];文艺报;2006年
6 记者 于都 甄学宝;为全国两会献上的一份厚礼[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江洪涛;戏剧应该坚守人民立场[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金炳华;时代的召唤 人民的期待[N];文学报;2006年
9 闻;作家为“两会”送上的礼物[N];文艺报;2007年
10 胡虏;文章老更成 健笔意纵横[N];沈阳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长青;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D];南京大学;2012年
2 黄寒冰;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第四种剧本”[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3 刘少文;论报人生活对张恨水及其小说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顾庆;艰难的探索[D];河南大学;2007年
2 王增文;百花时代:短暂的激情与永久的规训[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漫;女性叙述视野中的话语裂隙与私人独白[D];河南大学;2009年
4 徐挺汉;回归与转向:“归来的一代作家”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范庆超;李惠文中短篇小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叶玉芳;我在寻找我自己[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廖群;萧红小说主题意蕴探究[D];苏州大学;2002年
8 高虹;赵树理与孙犁比较论纲[D];西北大学;2003年
9 秦小娟;萧军与延安文艺运动[D];延安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791813
  • 010-6298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