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雍和宫
雍和宫网站 www.yonghegong.cn 时间: 2008-09-04
北京是座历史悠久的世界闻名的古城,以故宫为中心分布着构成古都风貌的大量历代古迹。雍和宫就是这众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重要文物古迹之一。不幸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些古迹屡遭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的掠夺与破坏。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时,雍和宫已是殿堂残破、蒿草丛生、垃圾堆积、满目荒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令、法规和政策。1957年10月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了包括雍和宫在内的北京市第一批39个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颁发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和《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力地推动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展开。1961年3月,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和平解放,百废待兴。在国家财政极为有限的情况下,1950年7月,由国家财政拨款4亿元(旧币)全面整修雍和宫。北京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这项修缮,专门成立了由市文物整理委员会、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组成的工作组,对修缮工程实施监理。两年后修缮工程告竣,1954年春节免费对社会开放三天。这次维修使雍和宫金碧辉煌的面貌迎接了党和国家第一代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以及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西藏活佛莅临。
雍和宫有史以来最大一次修缮工程始于1979年3月,历时16年,投资上千万。其间本着“边修缮,边开放”的原则,于1981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对外正式开放。
二十世纪50年代,围绕着解决西藏问题,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此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雍和宫。1952年5月,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来到雍和宫视察工作并进行调研。周总理认真参观了每一座殿堂,并与陪同参观的德木奇(僧职,即管家),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僧侣的教习、生活情况。在御碑亭中周总理特别认真地阅读了乾隆御文《喇嘛说》,逐字逐句,从头到尾全部看完。阅后总理对德木奇说:“乾隆皇帝的文章写得很好,对于喇嘛教很有研究,他很聪明。”离开寺院时,周总理对德木奇指示道:“雍和宫建筑相当规格,布局完整,气魄很大,佛像造形也很美观,喇嘛们一定要特别保护好雍和宫。最近国家也考虑要拨款重修雍和宫。”周总理视察后的第4个月,国家即拨款开始了修缮工程。
1954年是新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一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于9月在北京召开。为了使会议成为圆满的、民族团结的盛会,各种接待筹备工作都在紧张地进行。为了开好这次会议,接待好从西藏远道而来的活佛,4、5两个月中,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相继来到雍和宫进行视察。
1954年4月17日1l时45分,毛泽东主席在10余位工作人员的陪伴下,乘车来到雍和宫。主席的车队从牌楼院往北沿辇道缓缓行进,停在昭泰门前。毛主席下车后,顺着雍和宫中路依次仔细参观了雍和门(殿)、雍和宫(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在法轮殿院和雍和宫殿院,毛主席还参观了东、西配殿和密宗殿二层殿堂。在法轮殿内,当主席看到殿内喇嘛正为筹备“时轮金刚法会”而制做“坛城”时,饶有兴致地认真观看并与格斯贵(僧职)索那木扎木苏亲切交谈起来。毛主席询问了寺院内僧侣的数量及生活情况,赞扬喇嘛制做“坛城”的高超技术,称赞格斯贵“汉语讲得很好”,并勉励年轻的格斯贵喇嘛“要更多地、更好地学习”。
一周后,4月25日10时整,刘少奇副主席来到雍和宫进行视察。寺院喇嘛那音台带领刘副主席参观了寺院中所有的殿堂。一个半小时的参观过程中,刘副主席仔细了解了佛教的历史及发展过程;雍和宫的历史沿革;佛像、佛画的艺术特点及寺院僧侣的生活、学习、修行的情况。
5月8日,朱德总司令来到雍和宫进行了视察。喇嘛韩瑞泉介绍了雍和宫情况后,朱总司令认真参观了每座殿堂,边看边了解僧侣们的生活状况。视察中,朱老总两次问及寺院的经济来源和喇嘛依靠什么维持生活?离寺时,朱总司令对韩喇嘛讲:解放前,我曾在五台山住过,对于喇嘛教的情况比较熟悉。五台山的寺院不如雍和宫气派大,雍和宫建筑宏伟大方,布局规格,佛像造形很好。你们一定要管理好、保护好雍和宫。
4个月后,雍和宫被中央人民政府定为西藏活佛在京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北京首当其冲,“造反”风暴席卷全城,社会秩序一片混乱。
1966年5月29日,某校附中的几十名学生成立“红卫兵”组织。至7月下旬,北京市许多中学相继建立起“红卫兵”组织。8月20日,北京某中“红卫兵”贴出《向旧世界宣战》的“宣言书”,倡议破除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内容的“四旧”,树立“四新”。全市各学校“红卫兵”纷纷起来响应,一时间,各“红卫兵”组织的“通令”、“勒令”满天飞,北京即刻陷入“打”、“砸”之中。22日,北京某中学等部分中学和大学的“红卫兵”,在雍和宫大门外贴出对联,主要意思是让和尚、喇嘛都“滚蛋”。23日,这群“红卫兵”闯入雍和宫内,要破“四旧”、“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并要对雍和宫采取“革命行动”将其砸烂。留守的喇嘛出来劝阻,双方由对峙发展成僵持。危急之下,此情况迅速报告到国务院。周总理得知后,立即作出指示:一定要教育、说服“红卫兵”,要求学生们做到不仅不能破坏雍和宫,还要严加保护雍和宫。同时,派副外长韩念龙同志到雍和宫作劝解工作。
韩念龙同志到雍和宫后,与学生们交谈,面对面地进行劝说。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韩副外长首先“肯定”了“红卫兵”的“造反精神”,随后话锋一转:雍和宫虽是宗教寺院,但更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必须将它保护好。由于某中学地处国子监附近,学生们平时也受到些保护文物古迹的教育,因而接受了劝说。他们对雍和宫未采取砸烂行动,只是为防“封建流毒”继续传播,将雍和宫殿堂中的佛像都贴上写有“牛鬼蛇神”字样的字条,并把殿堂门窗贴上封条。此后大约一个月时间里,学生们轮流待在雍和宫,对“封建流毒”、“封建宗教”进行批判的同时,劝说别的“红卫兵”组织不要“打”、“砸”雍和宫。9月以后,“大串联”开始,破“四旧”、“砸烂”之势减弱,这批“红卫兵”才逐渐撤离雍和宫。
正是由于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雍和宫这座富丽堂皇、绚丽多姿的藏传佛教艺术宫殿才幸免于难。
责任编辑: 苏娜
文章来源: 雍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