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qlwb.com.cn/2015/0127/305794.shtml 在 2020-02-12 22:41:4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济南百年广智院悄悄易主 或建医学博物馆-济南新闻-齐鲁晚报网

济南百年广智院悄悄易主 或建医学博物馆

2006年,记者从高处拍下广智院内景。

生活日报1月26日讯位于山大齐鲁医院东门南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智院,如今已经被悄然搬空。省文物部门表示,原本做为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办公地点的广智院,如今正在和邻近单位齐鲁医院进行交接,将来可能要作为一座医学博物馆使用。24日,记者从齐鲁医院了解到,该院正在“接管”广智院,将来做什么用尚未正式确定。

门口牌子悄悄摘走了

“元旦前后,我曾到齐鲁医院看病,经过广智院时,发现有人正从里头搬运办公用品出来。”23日,读者胡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最近我又去医院,发现广智院大门口原本挂着的牌子已经撤掉了,大门也一直紧锁。腾空之后的广智院,是不是有新的用途?”胡先生说,作为曾经的省博物馆旧址,广智院对于老济南人来说是一代人关于文化和历史的记忆,“真希望它能再像以前一样,敞开大门啊。”

民国时期的广智院是济南最火的展览场馆。

23日上午,生活日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广智院门口和围墙外依然穿梭着来齐鲁医院就医的市民,几根编织绳,将停放的车辆同广智院大门隔离开来。深黑色的铁质大门紧闭,锁链搭在门栓上。原本大门西侧挂着的“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木牌已经被摘除,大门两侧各建有九间平房,透过铁门可以看到,最靠近大门西侧的一间平房里有人住。

110岁老建筑已经腾空

“我们刚刚搬来,也就一二十天,这几间房现在确实是我们住着。”23日上午9点半,在广智院居住的一名保安说,大门临街的其中一间平房,现在是他们的临时宿舍,“得有人看着这个院子啊。”这名保安说,大门正对着广智院的二层楼,“已经搬空啦,几乎啥东西都没有了。”

1月23日,广智院大门上了锁,门口牌匾已被摘下。

在广智院居住兼看管的这些保安说,一二十天前,原本在广智院办公的单位陆续搬走了家当,“是些橱子、柜子、书,还有一些比较陈旧的东西。我进去看过一眼,当时还有些小狮子雕塑之类的展览品,跟个博物馆似的。”

广智院于1905年建成,已经有110岁“高龄”了。其主体建筑的大门与广智院大门类似,门两侧为六棱体石柱,透过被一把崭新的锁锁住的朱红色木门可以看到,这间偌大的陈列展览室里面已经没有办公用品,也没有展览品,屋内几个立柱将这间建筑衬托得尤为宏大。

有30多年没对外开放了

23日,原本在广智院办公的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证实,他们确实已经搬离广智院,现在在经十一路另外一处地点办公。省文物有关部门表示,广智院正在移交给齐鲁医院,“据说那儿将来会建成医学博物馆,但具体消息并没有得到齐鲁医院的官方确定。”

24日,记者从齐鲁医院一名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广智院的交接工作还未彻底完成,至于交接完之后,这座百年老建筑是否会建成医学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尚属于一个设想。

“广智院应该有三十多年未对外开放了,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济南还有这么一处老展馆。”济南文史专家王军说,2013年5月,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该建筑群成员之一的广智院,自然又引起众多市民的关注,他和朋友曾专程去门口拍过照。

这座老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本身就值得细细品味,广智院的前身是英国传教士怀恩光

1887年在青州创办的博古堂,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几个博物馆之一。如果将来辟为某个专项博物馆重新对公众开放,对弘扬济南文化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举措。

据了解,目前济南市区共有洪家楼天主教堂、万字会旧址、原胶济铁路济南站和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生活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齐鲁壹点 最懂山东

齐鲁壹点

责任编辑: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