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西班牙文学泰斗阿亚拉】
弗朗西斯科·阿亚拉1906年3月16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古城格拉纳达,19岁时发表了小说处女作《无魂者的悲喜剧》,1930年在马德里大学取得法律博士学位。1936年,佛朗哥策动军队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当时正在南美讲学的阿亚拉毅然选择回国效力。1939年内战结束后,佛朗哥开始独裁统治,阿亚拉和当时许多西班牙知识分子一样,被迫流亡美洲。他先后在阿根廷、波多黎各以及美国等地居住和讲学,1980年才返回西班牙定居。
阿亚拉被公认为“西班牙20世纪的伟大经典作家”,重要作品包括《拳手与天使》《惨死如狗》《杯底》等。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在庆祝阿亚拉百岁寿辰时盛赞其文学成就:“他对现实的分析--严厉、理性、深刻而又自由--远非把吾辈引往悲观了事,而是始终让人一窥希望之微光,此乃实现我等梦想之最现实的通途。”
1983年,77岁高龄的阿亚拉当选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士。他一生笔耕不辍,先后创办过多种文化期刊,曾获得西班牙国家文学奖。1991年,阿亚拉被授予西班牙语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文学奖,1998年又获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这一奖项被誉为“西班牙的诺贝尔奖”。
|

|
| 这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外观。新华社记者 陈海通摄 |
2009年11月3日,阿亚拉在马德里病逝,享年103岁。
【博物馆】西班牙毕尔巴鄂市古根海姆博物馆坐落在纳尔温河边上,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陈列空间达1.1万平方米,由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1997年正式落成启用,是一个专门展出现当代艺术作品的美术馆。该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闻名于世,是建筑解构主义的代表作。
【巴伯罗·毕加索】 1881年10月25日,巴伯罗·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小城马拉加。毕加索一生创作作品数量达2万多件,风格技巧多样化(油画、素描、版画、雕塑、陶瓷制品等)。他是20世纪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西班牙艺术家,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如今,毕加索的作品依然是世界各大拍卖行的“宠儿”,而作品展览更是经久不衰地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左图为1971年10月13日在法国穆然拍摄的毕加索肖像。新华社/法新(张晨岑编辑)
西班牙文化大臣:文化产业有助西中关系结出丰硕果实
【西班牙奔牛节】
西班牙的节日
西班牙的趣味比赛
奔牛节是潘普洛纳市的传统节日,始于1591年,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奔牛节的正式名称叫“圣·费尔明节”,圣·费尔明是西班牙东北部富裕的纳瓦拉省省会潘
普洛纳市的保护神。奔牛节的起源与西班牙斗牛传统有直接关联。据说当初对潘普洛纳人来说,要将6头高大的公牛从城郊的牛棚赶进城里的斗牛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7世纪时,某些旁观者突发奇想,斗胆跑到公牛前,将牛激怒,诱使其冲入斗牛场。后来,这种习俗就演变成了奔牛节。
险象环生的奔牛、斗牛及其它
1923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首次来到潘普洛纳观看奔牛并写成了著名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在作品中详细描述了奔牛节,奔牛节因而声名远播。1954年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西班牙奔牛节更是名声大噪。当地居民为了感谢海明威为奔牛节做出的贡献,特地在斗牛场的大门口,为他竖起了一座雕像。>>>
|
|
|

|
|
圣费尔明节著名奔牛狂欢 | |
【阿兰布拉宫】阿兰布拉宫位于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始建于13世纪,摩尔王朝时期修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阿拉伯王宫之一。该宫城是伊斯兰教世俗建筑与造园技艺完美结合的建筑名作,是阿拉伯式宫殿庭院建筑的优秀代表,整个王宫雄伟壮观,院中有院,冻暖夏凉,幽静肃穆,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埃库莱斯灯塔】埃库莱斯灯塔是一座建于古罗马时期并仍在使用中的灯塔,迄今已有约1900年的历史。灯塔塔高55米,屹立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附近的一个半岛上。2009年6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埃库莱斯(即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灯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艺术文学勋章】艺术文学勋章是西班牙政府对通过参与各领域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而贡献于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文化传播人士的认可,在世界范围内此前(2009年)已向4人颁发了这一勋章。
《堂吉诃德》译者董燕生接受西班牙艺术文学勋章
【西班牙的“奥斯卡奖”】戈雅奖是由西班牙艺术与电影科学学院颁发的年度电影奖,以西班牙艺术大师弗朗西斯科·戈雅的名字命名,于1987年首次颁发,包括28个常规奖项与一项终身荣誉奖。获奖者可以得到一座戈雅的半身铜像。颁奖典礼汇集西班牙影坛一年来的所有重量级影片,被称为西班牙的“奥斯卡奖”。
【叠罗汉】叠罗汉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流传至今已经数百年的历史了。
 |
|
|
在西班牙的维拉弗兰卡,人们参加叠罗汉比赛。 |
在西班牙的雷东德拉举行传统庆祝活动,妇女们让女儿站在自己肩膀上一起跳舞。>> |
【科卡】“科卡”表演这种风俗源自当地中世纪的一个传说,根据当地传说,中世纪时两个当地的女子就是依靠这种舞姿摆脱了恶龙的纠缠,得以生还,“科卡”便由此而来。
在“科卡”表演上,小姑娘穿上美丽的传统服饰,再让妈妈把她们放在肩膀上,母女共舞。
|

|
|
2012年5月26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艺术家表演弗拉门戈舞。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
【塞维利亚街头的弗拉明戈风】弗拉门戈舞是集歌、舞、吉他演奏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来源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吉卜赛人的音乐和舞蹈。弗拉门戈舞风格热情奔放,优美刚健,是西班牙文化的象征之一。
2011年7月20日,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一场时装秀上,模特展示弗拉明戈风格的裙子和弗拉明戈风格的帽子。 新华社/法新

位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西偏北约90公里处的阿维拉是一座中世纪古城,以保存完好的城墙著称。阿维拉始建于11世纪,至今仍保持了中世纪的古朴风貌,其城墙由82个半圆型塔楼和9个城门组成,是西班牙境内最完整的城堡。1985年,阿维拉古城及城外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的阿维拉已是西班牙著名的旅游景区。每逢夜幕降临,遍布全城的景观灯和路灯将这座古城装点得格外迷人。>>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