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开局:
由于影片开局、高潮和结尾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所以《死亡诗社》这部影片的开局、高潮和结尾是我根据观影的经验人为划分的。我划分从影片开始至9分40秒为影片的开局。影片在这9分多钟的开局中很好的交代了构建剧情所必要的背景和关系。其实,这个开局可以分为两个场景,礼堂和宿舍内,这两个场景巧妙的交代了两个关系,礼堂的新生大会交代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宿舍内的场景又构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表现的方式又有所不同,礼堂展示的是朝气蓬勃的学生和一所古朴古板的老牌学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开新生大会这么一个事件所表现的,观众在这个事件的发展中可以切身感受到关系双方的各自特点,这些必要的特点、关系并没有通过生硬的“说”来表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影像,融入叙事中,使影片的开局显得非常的流畅。这是第一种方式。我想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可能基于两点原因:第一,这一段处于全片的最开头位置,吸引观众制造观影兴趣很重要,如果用上来滔滔不绝的说,会使观众兴趣大减,相反,用这种叙事交代的方式更能激发观众,影片上来前13个镜头都是较快速分切的特写或近景镜头,都是为大会所做的准备的镜头,这使影片的节奏一下提得很高,很快的吸引了观众。第二,随叙事交代背景、展现关系可以有效的节省篇幅,《死亡诗社》全片长128分钟,已经算是剧情片中比较长的了,由此可见,作者想表现的内容比较多,如果在交代背景和关系上浪费大量篇幅,就得不偿失了。第二种表现影片背景和关系的方式就是通过人物精彩的对话来达到的。《死亡诗社》的人物关系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从影片的5分30秒开始,影片转入了宿舍的场景,通过几个青年的对话,观众们发现每个人物的特殊性格和之间微妙的关系。青年们将学校赖以生存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优秀”说成了“嘲弄、恐怖、颓废、排泄”,以此来表现他们对学校古板顽固校风和学习氛围的不满。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9分40秒的开局,由103个镜头组成,其中80%为特写或近景镜头。应该说,影片的开局对人物表情的描写是浓墨重彩的。通过典礼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为观众营造出学校所特有的严肃呆板的气氛。如上所述,影片开头即以一连串的特写或近景镜头来表现每个人对典礼的准备,此时观众们只感觉大家都在忙碌,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直到第11个镜头出现了全片的第一个全景,配以嘹亮的爱尔兰风笛声,才恍然大悟。之后便是漫长的典礼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条不紊,充满了严肃的气氛,镜头也是在近景和全景之间来回扯动,近景镜头时而展现讲话的校长,时而又捕捉台下观众的表情和一举一动,这其中有很多是未来主角的近景镜头,使观众在形象上对主角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典礼结束,人物开始走动,镜头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固定,随之运动起来,出现了少量的“摇”。通过人物和镜头的综合运动,起到了一个良好的互动效果,因之后的场景也是固定为主,所以起到了良好的过渡和缓解的效果。剧情发展到宿舍内部阶段,镜头语言已经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精辟的对话,剧作的功力得以展现,值得一提的是,尼尔和其父亲的对话和争执,为影片后面的高潮留下了巨大的伏笔。
高潮:
《死亡诗社》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影片,且各有特色和性格,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潮,例如安德森课堂吟诗,诺克斯追求到了心爱的女孩,死亡诗人俱乐部聚会的情景等等。最终,我选出了尼尔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自杀的一段为全片的高潮,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正是这一段使影片有了巨大的转折;第二,此段对结局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段高潮由53个镜头组成,基本处在一个场景就是尼尔家,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尼尔与父母的争吵和尼尔自杀。在尼尔与父母争吵的阶段,影片以表现人物的语言为主,加以表现人物的表情,所以这段的镜头语言以近景为主,辅以中景照顾环境和表现三人同时的状态。近景镜头多给到冲突的两端—尼尔和他的父亲,尼尔母亲的镜头很少,对争吵的参与和贡献很少,由此可以表现出其不高的家庭地位,这正是一个古板顽固的家庭所特有的生活状态。争吵最终以尼尔的妥协为结束,这一点很像开头尼尔与其父亲的争执,可能是导演有意照应开局,同样是妥协,但这次有所不同,好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注定有悲剧的发生。影片是如何将争吵和自杀这两部分衔接起来的呢?我觉得是一个特写,就是对尼尔父亲鞋的特写。此段第27个镜头本来是一个中景镜头,表现的是尼尔父亲上床睡觉的动作,然后镜头下摇,最终定格在尼尔父亲的鞋上。第28个镜头又是一个对尼尔床上衣物的特写,两个特写不仅将镜头和事件联系起来,而且也将风格联系起来,争吵的部分是很生活化的,而自杀的部分又是很风格化,导演就运用了特写镜头这一最容易产生风格化效果的形式完成了这一过渡。从影片进入自杀环节开始,两极镜头的运用就占据了主要地位,中远景表现动作和环境,特写显示细节事物。尼尔自杀的拍摄方式很巧妙,演员根本就没有费力表演,通过大量细节事物的展现,就可以将情绪烘托上去。影片选取的物品也很巧妙:草帽代表理想,门把手和脚代表抗争的行动,钥匙和枪代表最终的毁灭。这一节没有出现一滴血,一个表面化的镜头,就将人生命的毁灭表现出来,尼尔的生命之轻,耐人寻味。接着,尼尔父亲的行动自然运用中景为主,发现尼尔的死亡也只是简单的以一把枪,一只手,一缕青烟来代替,整个高潮的顶点就是最后的升格镜头,情绪到了顶点,悔恨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彰显了出来。
结尾
影片的结尾出现在2小时08秒的时候,核心场景只有一个,就是教室。学生为了自保而背叛,基丁老师成了替罪羊而被辞退,看似一切都恢复了平静,而恰恰是这个最平静的时候才能爆发出最真挚的感情。影片结尾想表达的是一种为了自由而产生的抗争,这才是死亡诗人俱乐部的真谛,也是诗的真谛。结尾部分一上来就是诺兰校长代课的事件,除了第一个镜头的全景表现一下情境以外,其他镜头都是从四组镜头中提取出来的:诺兰先生讲课的中景,表现老师讲课学生上课的状态;反向的中景,同一个状态同一种表达,不同角度的拍摄;安德森的近景,借其表情展现其内心活动;卡梅伦的近景,也是表现内心活动。安德森和卡梅伦是一对对照体,安德森是正面的,卡梅伦就是反面的,安德森是抗争的,而卡梅伦是妥协的,更加巨大的反差就是安德森曾经是这么的胆小。影片从这四组镜头间反复的切换,以达到铺垫的效果。这期间,镜头语言是很稳定的,也是很模式化的。“船长”基丁老师进教室拿东西是导火索,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安德森等人感到强烈的内疚。所以,这是镜头就是两种,近景通过表情展现心理,中景表现基丁的动作。提到课本撕掉的那几页时,基丁笑了,这一笑本来可以作为全片的终结,但导演并没有这么做,影片要表达的是抗争,所以一些学生必须站出来。影片用了近40个镜头表现这种抗争,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镜头分切如此之碎,是前面片子所未有的。在此我要讲一点对照,影片最开始镜头也是很碎,分切很快,表现对典礼的准备,结尾这种快速分切的镜头正好和开头形成对照,在节奏上首尾呼应。除了对照,此时的镜头语言最大的作用就是烘托情绪。我个人觉得影片结尾处一个小全景镜头很好,在这个镜头中清楚的表现了有一半的学生为了声援基丁老师而站在了桌子上,另一半学生没有反应。我想如果这个场景出现在我们国产的电影里,肯定是所有学生都站了起来,正义的一方永远都是会胜利的。其实这是不生活的,学生们怕被开除,肯定有一部分不会站出来,这是人之常情。这个镜头表现了导演对生活的理解,真实的还原了实际,给了观众客观思考的空间。导演并没有片面的追求“多”和“全”,而是通过安德森这个“胆小”的人的转变,把这种感情表现到了极致。死亡诗人俱乐部并没有死亡,而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死亡的是腐朽的顽固的教育制度和这种制度下墨守陈规的教育工作者。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