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土家族概况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2009-07/22/content_18182913.htm 在 2020-08-27 03:18:0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土家族概况_中国网
免费邮箱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本站搜索
中国搜索
首页>>认识中国>>土家族_中国少数民族字号:
土家族概况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7-22 发表评论>>

一、土家族概述

土家族人口570.5万人(1990年)。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宣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其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为古代从贵州迁入湘西的鸟蛮的一部;另说是唐末至五代初年(公元910年前后)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1957年,土家族被国务院确认为单一的民族。从秦到清的漫长历史中,土家族深受封建王朝的影响。其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秦至隋的郡县制时期;第二阶段是唐宋时期的羁縻州县制时期;第三阶段是元明至清初的土司制时期;第四阶段是中晚清的改土归流时期。在历史上苗族与土家族之间是有过长期的隔阂的,远自东汉初年起,中原统治者就一贯的利用土家族统治阶层来控制当地的一切非汉族人民,其中也包括土家平民,但主要的是苗瑶人;从唐末五代起,这种控制更趋向于具体化,即使是汉族统治阶层的人“入主”了这一地区,自己也先得“土家”化,然后驾驭着“土家”来控制苗族;元、明、清三代实行所谓“土司”制度,一直到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为止,大小“土司”几乎全部由“土家”人承当,代替中原统治者约束当地的土苗平民。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商品和鸦片于咸丰末年已销至土家族地区,土布、土靛、蜡染等传统手工产品逐渐失去销路,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者廉价大量收购桐油、茶叶、木材、药材等土特产品,刺激了桐、茶种植业及榨油、木竹加工业的发展,城镇商业和集市贸易日渐兴盛。各业行会组织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南北军阀和湘、川、黔等地方军阀的激烈争夺,土家族地区兵灾频繁,土匪横行,鸦片种植泛滥,致使广大农村陷于破产,商业停滞。土家族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涌现出许多爱国将领和革命志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土家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向警予、万涛、廖汉生等是土家族的优秀代表和骄傲。

二、土家族的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尚未确定。土家语分为北部和南部方言,其基本特点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为多。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主语-宾语-谓语等等。除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秀山、来凤一带偏僻山区的土家族村寨中的土家人仍使用土家语外,在沿水河岸的土家族村寒中,汉语已成为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达情意的工具。他们接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早、较深、所用的汉语,多为西南官活。现在,绝大多数土家族人都通用汉语,习用汉文。在土家族聚居地内,有的土家语正在消失,还有的渗入了当地使用的汉语。

三、土家族的生产技术

土家族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粟类和豆类。狩猎是他们的主要副业。解放前,除农业外,没有工业,加工靠一些手工业和作坊。商品经济也有一些发展,各州、府、要道已成为百货营集的重要市场。

四、土家族的宗教信仰

土家族信奉多种神,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因神明大都与祖先有关,土家人认为“祖先”处处关照子孙,是最好的神,因此对祖先十分崇拜,故称祖先神。道教 、佛教传入甚早,18世纪下半叶,又有天主教 、 新教的传播。但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存。

八部大神(祖先神):在湘西土家族几个著名地区,如永顺老司城,龙山马蹄塞和水坝洞都建有八部大神庙,是年节盛会群众祭祀游乐之处。八部大神指八个弟兄,他们都有土家话名称,如破西卵蒙、缺太卵蒙、泽在卵蒙、拜尔卵蒙、洛驼卵蒙、蜡烛卵蒙、比耶卵蒙等。这八个弟兄是土家族先民中的八个部落酋长,曾在土家族先民的长途迁徙中作过贡献。

白虎宗教:在土家族地区有不少类似白虎山、白虎堂等带有白虎二字的地名,这是土家族宗教的反映。这种宗教称白虎宗教。永顺、龙山、来凤等地传说白虎有两种,一种叫行堂白虎,一种叫坐堂白虎。坐堂白虎,坐镇厅堂,威风凛凛,是要“敬”的;行堂白虎,破门而入,凶恶无比,是要“赶”的。“敬”白虎和“赶”白虎,是根据古代巴人遗留的传说形成的。

自然崇拜:土家先民以善于射猎著称,而每次打猎前都要祭祀猎神(称“梅山娘娘”)。传说她生前擅长狩猎,死后成为猎神,受敬供以保佑多获猎物和防止野兽害人。她的神位设在房屋外的右侧,用三块砖合成。敬她时,猎人必须衣着整齐,将所获野物供祭。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土家族崇拜多神:“山神土地”管坡上五谷;“家先土地”管家禽家畜;“五谷神”管五谷的神祗;“阿密嫲妈”管保小孩的成长;“四官神”是致富神管六畜。

“梯玛”与巫术:土家语称巫师为“梯玛”,汉语叫“土老师”、“土司子”或“土师子”。关于土老师的来历较多的传说是:土老师的祖师去西天取经,获得半本经书,八个铜铃,在回来的路上,客老师向他要走了半本经和两个铜铃。土老师再上西天取经,佛爷就不再给他经书。西天佛爷就说:“客老师一本经;苗老师半本经;土老师没有经,乱搬经,百说百灵。”从此土老师作巫术时只有师刀、砍刀、铜铃等,而没有经书。清“改土归流”前,土老师依赖于土司制度,权力较大,举凡土家村寨的祭祀、许愿、还愿、婚丧生育,生占卜解难无一不管。后来权力渐渐缩小,有的仅主持宗教仪式,有的兼作“土医”(“巫医生”或草药医生),现已濒于绝迹。

土王崇拜:土家族地区,历史上长期遭受土官土司制度统治。他们相信土王或土主死后为神,仍然同在世时一样管理土家臣民,必须敬拜,祈求庇护。湖南永顺、龙山、湖北来凤、宣恩和四川秀山等地,有的设有土王庙或土主庙,有的把土王像设在“摆手堂”(有的又称土王祠)。湘西土家族的土主庙供奉红脸神彭士愁、白脸神向老官人和黑脸神田好汉。在土官土司统治时期,土家族中的彭、田、向三大姓认为土王庙就是家庙,对其他姓氏而言,则为族庙。有的在堂屋正中设坛祭土王,自己祖宗只能供于屋角门后,甚至只供土王神坛。每逢过年过节,都祭祀土主、土王。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的“摆手”祭,最为隆重。湖北除来凤、咸丰、宣恩、鹤峰有摆手堂或土王祠外,在恩施、利川等地还立有“三抚官”,多奉祀覃、田、向三姓土司土王。宣恩城南的高罗岗还建有田太翁祠,奉祀高罗土司属下的田太翁峒长。清代实行“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族地区的封建土司土官势力衰落,广大土家族地区修宗祠、供家先进行祖先崇拜的逐渐增多。

五、土家族的历史

明代土家族士兵和汉族、苗族等民族士兵一起曾经多次到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的侵略,立下战功。

鸦片战争中,镇守沙角炮台的土家族爱国将领陈连升及其子陈举鹏英勇杀敌,战死疆场;乌涌之役,保靖营兵100余人抵抗英军,壮烈牺牲。

1854年,永顺县土家族彭盖南和桑植县李志钟、覃序宾发动反清起义,先后攻入桑植、永顺县城。

1864年,土家族田士(一名思群)领导长乐、长阳两县土家人民反清,攻陷长乐县城。

1865年至1904年间,土家族先后于酉阳、黔江、利川、恩施等地,发动反教会斗争,焚毁教堂,殴毙教士,惩治不法的教民。其中1898年以土家族向熙廷(一名策安)为首,率领2000余土家族、汉族人民掀起反教会武装起义,公开树起“灭洋“旗帜,转战于长阳、长乐、巴东等地。

1900年,镇守大沽炮台的土家族爱国将领罗荣光,面对列强的炮舰,身先士卒,以身殉职。

1911年1月,同盟会员、土家族温朝钟和黄玉山等领导川鄂边反清武装起义,高举“除暴安良,保国保种,扫清灭洋”旗帜,攻陷黔江县城。共进会骨干成员、土家族邓玉麟、牟鸿勋在筹备和举行辛亥武昌起义时,做出了重要贡献。

1926年,在长沙、武汉等地求学的土家族青年黄兴武、黄子全、陈子杰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奉命返回家乡,发动农民斗争。广大土家族贫苦农民踊跃加入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卫军。泸溪、桑植、来凤、鹤峰、咸丰、巴东、五峰、长阳等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1928-1935年间,土家族人民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为创建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牺牲和卓越贡献。大批土家族青年参军,成为工农红军的重要力量。许多人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广大土家族贫苦农民组织赤卫队、游击队,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土家族农民为红军运送粮食和弹药,抢救伤员。他们参加各级政权建设,组织农民协会,站在土地革命的最前列,许多人成为各级政权的领导骨干。面对国民党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地主乡团的白色恐怖,土家族人民英勇斗争,顽强不屈,宁肯牺牲自己,以保护组织和同志,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1935年底,许多土家族青年跟随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红军北上后,土家族人民在白色恐怖中,不顾个人安危,掩护伤员,保存革命力量,继续坚持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土家族人民在鄂西特委和湘西工委领导下,开展了抗日救亡活动。

1943年,永顺、龙山、大庸、桑植等县的土家、苗、汉族人民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反贪官污吏的斗争,起义军攻占了永顺县城后,队伍迅速壮大起来,仅永顺、大庸、桑植三县就达20000人以上。

1945年, 永顺、龙山、桑植等县的“神兵大刀队”万余人掀起抗粮、抗兵、抗捐斗争,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压榨。

1947年,土家族人民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3分区在湘鄂边区开展游击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六、土家族的文学

土家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活传说、故事、谚语、长歌、短歌、寓言等。神话传说有《洪水登天》、《兄妹成婚》、《鹰公与余婆婆》、《向王天子》、《巴务相》、《廪君化白虎》、《九节牛角》等,都是对人类,族别,姓氏来历的神奇解释。寓言故事如《吴著冲和彭士愁》、《白鼻子王》、《聪明的波七卡》、《巴列降龙》、《向叫花子请愿》等。有哑语谚语,在盘歌,舞蹈时少不了它。长篇诗歌中叙事诗歌较多,古歌、神歌以及史诗,如土家语唱的《梯玛神歌》。

竹枝词:由于土家族古代和近代作家都习汉文,文学诗词具有土家族特色的首推竹枝词。土家先民巴人,善讴巴歌。通常以短笛和之,以竹枝击鼓,踏点起舞,这种词牌在川东梁山一带又叫做“杨柳“。竹枝词内容,多记土家地区的山川景色,生产生活,风土人情,语言清新多用谐音,潇洒醇郁,自成一体。魏晋南北朝郦道元记有二句式竹枝巴歌。在唐代,经刘禹锡整理成竹枝词广为流传。

戏剧:土家族与汉族接触较早,明末清初已出现了戏剧班子。戏剧有茅古斯、阴花歌、傩戏、南戏、酉戏等多种。“茅古斯”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绩的一种原始戏剧形式。流行于湘西永顺、龙山、古丈等土家族地区。茅古斯虽然还不是成熟的戏剧形式,但已有模拟远古先民劳动和生活的故事情节,并通过舞蹈、道白来表达内容。通常由15人表演。表演者头戴尖顶齐脖茅草帽,头扎草辫,全身皆用稻草包扎,象征全身都长着毛的先民。演出时,有简单布景,由一人领舞出场,茅古斯数人尾随欢跳,抖动全身稻草,摇晃头上草辫,以变嗓对话歌唱。表演内容有刀耕火种、围猎、捕鱼、接新娘、先生教书、甩火把等。茅古斯表演从形式到内容,都别具一格。演出自始至终讲土话、唱土歌,但以对白为主体,观众也可答话插白。演员或歌或舞,或蹦蹦跳跳、翻跟斗、做游戏。或碎步进退,曲膝抖身,左跳右摆,摇头耸肩,全都是模仿古人粗犷的憨态。形态滑稽,诙谐有趣。

七、土家族的音乐

土家族的民间歌曲按传统习惯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 与儿歌、风俗歌等5种。

山歌:土家族山歌在语言上有土家语山歌和汉语山歌两种;在声腔上有高腔 和平腔之分;在结构上有“一声子”、“三声子“、“四句头”、“五句子“之 别;在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苦情歌等。土地革命时期,湘鄂西 苏区产生过大量革命山歌,在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歌、合音锣鼓、挖土歌等。在集体薅草、耘田或挖土时,由 2人或4人在劳动队伍前鸣锣击鼓歌唱。

劳动号子:土家人世居武陵山区和酉水、澧水两岸,拖木运料,撬岩抬石,行船驾 舟等,在劳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行船号子、拖木号子、岩工号子最为流行 。

摇儿歌与儿歌:龙山的坡脚、保靖的普戍流行用土家语唱的摇儿歌,曲调由上、下句组成,节奏平稳。普戍县的摇儿歌有羽调式和征调式两种,旋律多级进下行。来夙 县卯洞的摇儿歌与龙山县近似,用汉语演唱。儿童们在娱乐放牧时喜唱儿歌,一种用汉语唱的儿歌是在童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调单一,多为二声腔;一种用土家语唱,曲调与土家族吹管乐“咚咚喹”的曲牌相同。

风俗歌:有哭嫁歌、孝歌、摆手歌等。

器乐合奏:土家族民间流传的乐器有咚咚喹、唢呐、竹号、牛角、木叶等。土家族的器乐合奏曲牌丰富,风格独特,有如下几种形式:

“打溜子”:又称“打家伙”、“打家业”等。是盛行于湘西北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族打击乐。乐器由马锣、土锣、头钹、二钹组成。一般多由3至4人合奏演出,故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之分。如果是“五人溜子”的话,需增配一只唢呐,将吹打结合,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打溜子”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既有婚嫁专用曲牌,也有适合年节和摆手节等多种场合的通用曲牌。曲牌不同,锣、钹的打法也就不一样。如马锣有单锣、花锣之分;土锣有敞锣、逼锣、闷锣之别。钹则分亮打、闷打、侧打、揉打、挤钹、盖边等。演奏时,四种乐器以马锣为中心,头钹二钹交错敲击,土锣适时插入,巧妙配合,可以打奏出“轻重缓急有序、抑扬顿挫有节”的100多个优美曲牌。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被称为“土家族的交响乐”。

五支家伙:流行于湘西土家族地区,由唢呐、马锣、大锣、头钹、二钹5件乐器 演奏,用于婚嫁、节庆,曲牌有《将军令》、《安庆》等。

花锣鼓:流行于鄂西土家族地区,由唢呐、鼓、锣、钹组成。各地使用的乐器和名称略有差异。“花锣鼓”不用唢呐,曲牌有80多种。乐曲由头子、中段和尾巴组成。“北乡锣鼓”,有大小唢呐,使用乐器较多,曲目丰富,常组成套曲演奏。 唢呐的曲调多来自民歌。

丝弦锣鼓:流行于鄂西建始县,在花锣鼓的基础上加入了京胡、板胡、二胡、月琴等弦乐器,已经流传240多年,由唢呐吹南戏(即汉剧)唱腔而逐渐形成。曲牌与南戏 相同。

八、土家族的舞蹈

土家族擅长舞蹈,多数舞与割乐结合在一起,也有与原始的戏剧结合在一起的,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有摆手舞、跳丧、八宝铜铃舞、跳马舞、八幅罗裙舞、玩耍耍等。其中摆手舞影响最广,是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歌舞形式。

摆手舞:土家语称为“舍巴”。原为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集体舞蹈。过去多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日晚餐之后举行。届时,人们聚集摆手堂前,先举行祭祀仪式,然后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众人围圈而舞,尽情欢跳。具体方式,人数不限。由一人在圈中司鼓鸣锣,男女舞众围成圆圈,随鼓点进退,变换舞姿。一般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一组,面面相对,踢踏摆手,翩跹进退,扭腰旋转,矫健有力。套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每舞一周或数周换一套程式,表现征战、狩猎、劳动和日常生活等不同内容。

推花灯:称“玩耍耍”,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土家族的民间歌舞。因地区不同、形成时间、表 演的形式和内容也不太相同。一般表演者手拿折扇和花帕巾,上下挥动,边歌边舞,或歌舞交错。上场的人数一般为一旦一丑,或二旦二丑,也有多人表演的集中舞。戏中以旦角为主 。曲调丰富,表演时用胡琴,笛子,月琴,三弦,锣,鼓,钹伴泰。花灯因流行地区较广, 名称也不同,如湖南城步称为“阳花小调“贵州称“地灯”、“红灯“,也有的根据演唱的时 间和内容分为“元宵灯”等。

八宝铜铃舞:原是土老师主持祭仪时用的“法具“之一。西阳的土家人传说,八宝铜铃象征着土老师 所骑的宝马,系铜铃的五色丝带是马的鬃毛,其舞多模拟养马、洗马、逗马、上马、跨马、 溜马、奔马、勒马等动作,所以又称马舞。

”跳丧“:是鄂西土家族古老的丧葬祭祀歌舞。跳丧时,由善歌的 歌师在亡灵前击鼓叫歌,二人、四人或八人接歌起舞,边唱边舞。一人执鼓领唱,众和,执鼓人以鼓点指挥舞蹈,以鼓点变换曲牌。脚跟鼓点鼓跟脚,无弦乐伴秦。一班人跑小节或几 小节就喝一杯酒。舞段有“四大步”,“滚身子“、“么妨姐”、“犀牛望月“等几十种。 唱腔分高腔,平调两种。

巴山舞:在“跳丧”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现共有6套。即“半边月“、“靠身子”、“四合“、“风摆柳”、“喜鹊登枝“、“双龙摆尾”。舞蹈步伐多为小平步,点步,四大步等,两人或数十人乃至百多人都能成对参加也可以交换舞伴。巴山舞是土家族现代歌舞的艺术结晶, 已成为鄂西地区一种重要娱乐形式。

文章来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责任编辑: 姜一平
1   2   下一页  


[我要纠错] [推荐] [收藏] [打印] [ ] [关闭]
网友留言 进入论坛>>
昵 称 匿名
留言须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