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概况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atcm.ac.cn/zykxy/kygk/201509/c85ad650998b49c4a7c0ff538a95e8a9.shtml 在 2017-04-30 13:51:22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概况 头部
科研概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概况

发布时间:2016-11-20

来源:
作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建院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始终站在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按照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 
   建院近60年来,全院科技人员在传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基础上,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中医药各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经络理论及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针刺原理的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理论、物质基础、有效成份的研究等都曾处于同期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也成为中医药科技史上的重要篇章。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以来,全院还有近百项科研成果取得新药证书,并已全部转让,投放市场,服务于人民健康。 
   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工作始终立足于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注重中医药原创性工作。“十二五”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引领、攻坚、整合、转化”的科技工作思路,以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有效整合院内外优势资源,广泛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在基础理论、重大疾病防治、中药资源保护、重大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及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化、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一系列研究平台,打造了多学科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展示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潜在优势和广阔前景。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截止2015年底,全院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61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46项,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其他政府及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552项。被誉为中药科学研究丰碑的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研究,荣获197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和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二五”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共获得国家、省部及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励14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7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7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6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29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5项,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第三届出版政府奖、中国专利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各1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1 项。
   “十二五”期间,我院屠呦呦研究员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于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 阿尔波特奖。2015年10月,屠呦呦研究员荣获举世瞩目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登上了自然科学的最高峰!作为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为中国科学界赢得了最高荣誉,也谱写了我院发展史上最为壮丽的新篇章。
   科学研究已真正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的龙头和先导,带动全院向着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目标迈进。

底部

技术支持: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电话:8610-64089808 地址:中国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邮编:100700

Copyrights © 1997-2016 CACMS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5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