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ahedu.gov.cn/25/view/5272 在 2019-04-23 16:30:1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安徽医科大学一科研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当前位置:

安徽医科大学一科研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阅读次数: 作者:安徽医科大学 发布时间:2008-01-11
[字体:  ]
图一:校党委书记桂宁东等前往机场迎接张学军校长一行载誉归来
图二:张学军校长在人民大会堂留影
图三:张学军校长与全体代表一同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五排左四)
图四:获奖证书

    1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洋溢着浓郁的喜庆氛围,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由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学军教授主持完成的《皮肤病遗传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安徽医科大学建校82年来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安徽医科大学科研水平和办学实力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张学军教授出席此次奖励大会,会前与全体代表一同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众所周知,皮肤遗传病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一大类疾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揭秘皮肤遗传病背后的机理,研制有效的治疗手段已经成为医学界共同的追求和梦想。在世界范围内遗传病都存在共同的研究瓶颈,那就是面临着遗传资源的缺乏,如何收集、保存日渐稀少而宝贵的民族遗传资源并加以利用是摆在广大学者面前最迫切的历史使命。为保护我国皮肤病遗传资源,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支持下,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带领其科研团队,历时十年,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皮肤病遗传资源收集与利用之路,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他们通过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汉族人银屑病(俗称“牛皮癣”)等10种皮肤复杂疾病和100余种皮肤遗传病的遗传资源,其中临床资料18774份、血样12223份和DNA样本7767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完整的皮肤病遗传资源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可供永久研究使用,对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及维护国家基因资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张学军教授等还充分利用收集的遗传资源,开展了遗传流行病学分析,明确了中国汉族人银屑病、白癜风等遗传模式和规律,确定了多种环境诱因,并积极推动这些科研知识应用于临床和健康教育,减轻了病人病情,降低了复发率,普及了疾病预防知识;他们还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中国汉族人银屑病和白癜风特有易感基因位点,成果分别被国际权威的遗传学数据库--人类孟德尔在线遗传(OMIM)收录并命名为PSORS9和AIS4,对确定汉族人特有的易感基因有重大价值,目前PSORS9和AIS4已经作为一个科技名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应用和传播;首次发现家族性多发性毛发上皮瘤(一种皮肤肿瘤)的致病基因为CYLD基因,这是为数不多的由我国科学家鉴定的疾病致病基因之一,已经被众多国内外医院应用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他们还首次发现色素异常症等10种皮肤遗传病特有的致病基因位点,在毛囊角化病等11种皮肤遗传病的200余例患者中开展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发现的40余种新突变,提高了疾病诊断准确率。
    该系列研究共发表论文169篇,其中SCI论文 50篇,他引335次;数项成果被我国多种教材及11种国外英文专著和教科书收录并引用。先后主办两届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并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该成果的推广应用,阐明了皮肤遗传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更新了国内外皮肤科医师皮肤遗传病知识,对疾病诊断和防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据悉,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共352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授予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会议期间,张学军教授还出席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展示、国家最高科技奖丛书发布仪式以及专场报告会等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