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xjepb.gov.cn/tabid/803/InfoID/366610/frtid/753/Default.aspx 在 2016-10-06 13:57:3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生态现状-新疆环保厅
   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管理 * 自然生态 * 详细信息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时间:2011-10-21   来源:  作者:   字体: 】 点击量:1917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边陲,位居东经73º20,41,,-96º25,,北纬34º15,--49º10,45,,,地处中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全区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行政省区。

1.远离海洋、高山环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东距太平洋2500--4000km,西至大西洋6000--7500km,南到印度洋1700-3400km,北距北冰洋2800--4500km。从大气环流影响来看,太平洋湿润气流要跨越重山,只有小量能到达南疆,印度洋气流很难翻越青藏高原,只有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可影响到新疆西部和北部,这种远离水汽的海陆关系使新疆成为欧亚大陆的干旱中心。

高山环抱的地形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形成又进一步产生深刻影响,根据大的地貌轮廓,构造特征及沉积物的特征,新疆境内从北向南可分为阿尔泰山、准噶尔以西山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南部山区六大地貌单元,构成“三山夹二盆“的总体轮廓。自山麓至盆地中心,规律地分布着倾斜洪积-冲积扇及洪积-冲积平原,盆地中心为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其上的疏松沉积物经风力蚀积而成大片沙漠。具体布局:新疆北缘横亘着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阿尔泰山,平均山脊线不到3000m,最高的友谊峰海拔4373m;南缘是昆仑山系,自西向东分别是雄伟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平均山脊线为5000-6000m,在新疆与克什米尔之间,耸立着海拔8611m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天山山脉东西横贯新疆中部,将新疆分隔成南、北疆二大部分,山脊线4000m以上,最高峰海拔7455m的托木尔峰。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是半封闭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104km2。其西部是准噶尔山地。中部是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的面积近5×104km2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部吐鲁番盆地中有低于海平面154m的世界第二低地艾丁湖。天山与昆仑山系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53×104km2的塔里木盆地,盆地中部为面积33×104km2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占据,它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盆地内流经有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东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是天山南支和帕米尔高原。在三大山系中,还分布着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焉耆盆地、拜城盆地、乌什盆地等众多的封闭、半封闭性山间盆地。

辽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形成了气候差异明显,水热分布悬殊,自然条件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域。按地貌类型划分,新疆境内的山地、平原、戈壁和沙漠占地面积之比大致为2:1:1。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坡变大,以及盆地中部极端干旱缺水的限制,形成新疆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在山麓与盆地中部之间的倾斜洪积-冲积平原上分布的格局;在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制约下,又呈现绿洲沿盆地边缘锒嵌分布的特征。

2.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天山山麓将新疆分隔成了南、北疆二大区域,分处暖温带和中温带。受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新疆有全国最为炎热的“火洲”之称的吐鲁番盆地,有仅次于黑龙江省漠河县的中国第二寒极-富蕴县可可托海。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多大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春秋气温变化剧烈;日照丰富等。

境内复杂的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程度也很显著,山地和平原的高差造成明显的气候分化,山脉对盆地的环绕和阻隔又形成一系列地形上的气候分异与特殊的局地气候。

(1)气候季节特征

各地气候季节差异大,尤以夏、冬季为甚。南疆和吐鲁番盆地夏季分别为4个月和5个月,北疆北部和西部仅为2个月。冬季北疆漫长可达4个月以上。

春季升温快,但极不稳定,多有寒潮侵袭造成回寒,春秋多大风,在南疆形成风沙、浮尘天气;夏季气温稳定变化小,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入秋气温下降显著,各地气温平均月下降10ºC左右;冬季北疆严寒、漫长,山区至盆地边缘积雪丰富,受逆温层影响中低山区气温较盆地为高,除风口区外冬季少有大风。

(2)气温变化大

年平均气温南疆高于北疆,塔里木盆地为10ºC,准噶尔盆地为5ºC--7ºC。

冬季气温南北疆相差很大,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10ºC和-17ºC以下。夏季气温南北疆相差不大,七月份平均气温北疆为20ºC-25ºC 南疆为25ºC-27ºC,亦显示出我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征。春、秋季月平均气温变化剧烈,但以春季变化幅度为大。

气温的日变化很大,全疆各地年平均日较差都高于11ºC,其分布情况是:南疆大于北疆,盆地大于山区,沙漠大于绿洲。因此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描述新疆日气温度变化之说。

(3)降水稀少,分布不均

新疆降水量稀少,全区多年年均降水量为147mm,仅为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的23%,其中北疆约150-200mm以上,南疆不足100mm。伊犁河巩乃斯林场年降水量可超过840mm,而托克逊县降水量不足10mm。降水多集中于5-8月份,降水量可占全年的70%。

降水量分布不均表现出北疆高于南疆,西部高于东部,山区高于盆地,盆地边缘多于盆地中心,山地迎风坡高于背风坡的分布规律。山区降水总量占全区年降水量的84.3%。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有变化幅度在多雨地区小,少雨地区大的规律。降水较多的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降水最高和最少年份相差2-3倍,而在降水稀少的吐鲁番、且末地区则相差15倍左右。

北疆地区的山区降雪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一。积雪厚度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盆地向山区增大。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区为多降雪地区,积雪最厚达70-90cm;天山北坡最厚达30-40cm;一些山隘达坂积雪厚可达1m以上。

(4)蒸发强烈、日照充沛

全区平均年蒸发量约2000-2500mm,北疆为1500-2000mm,南疆为2000-3400mm,新疆东部的三塘湖、淖毛湖可达4000mm以上。北疆山区年蒸发量多在1000mm以下,南疆山区在2000mm以下。各地蒸发量地域分布规律是:南疆大、北疆小;东部大、西部小;平原大、山区小;盆地腹部大于盆地边缘;多风区大于少风区。各地全年中以春末和夏季蒸发最为旺盛,4-8月5个月中发生量占全年70%以上。

新疆盆地和平原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年太阳总辐射量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日照时数达2550-3500h,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北向南略有减少;从西向东增加;从盆地到山区北疆呈递减趋势,南疆呈递增趋势。一年中日照最长在7月份,最短出现在12月-1月份。

(5)多大风、多灾害性天气

新疆属多风地区,且风力大。风速有北疆大于南疆,山区高于平原的分布规律。北疆西北部、东疆和南疆东部是大风高值区。起沙风日数,塔里木盆地一般在30天以上,北疆和东疆大部分地区一般在20天左右。全年以春季风速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小。南疆因沙源更为丰富,在风力吹蚀下,每年3--5月多出现浮尘和沙尘暴天气。

新疆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寒潮、大风、暴风雪、低温霜冻、冰雹、干热风、暴雨山洪,风沙尘暴等,对新疆的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造成危害。此外,在山区冬季有气温逆增的现象,对牲畜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出现在谷地和盆地中的逆温则是抑制气流扩散,加重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

3.土地

我区幅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

全区土地按地形分类,我区山地和平原面积各占51.4%和 48.6%。山区中以海拔2500m等高线划分,高山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9.60%,这一地区虽具水源近便的特点,但热量不足,土层薄、坡度大;主要分布在平原中的沙漠戈壁占全疆面积的32.9%,虽具地势平坦,热量丰富的特点,但地处降水稀少,极度干旱地带。因此,我区可利用的细土平原面积不大。

根据农业区划调查资料,全区平原区拥有宜用荒地21×106hm2,I.II等荒地面积6.93×106hm2,III、Ⅳ等荒地面积14×106hm2。全区平原宜用荒地资源总面积北疆多于南疆;荒地质量北疆优于南疆,其中伊犁地区质量最佳,其I、II等荒地占宜用荒地资源的96%。分布于山前细土平原和大河冲积平原两侧的宜用荒地,土层深厚、热量丰富,降水虽少而引水较易,但存在着二个共同性的问题:一是土地盐渍化问题,在全区平原宜用荒地中盐渍化土地面积为8.67×106hm2;二是土地肥力低,普遍缺乏有机质,全疆荒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5-1%。

我区地处干旱环境,确定了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

沙源丰富、盐碱土地广布,这是干旱区自然条件长期作用的结果。在多风、多大风,蒸发强烈的气候条件下,土地存在着严重的荒漠化隐患。

4.水文特点

远离各大洋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新疆水汽来源不足,全年降水总量多年均值约为2400×108m3,年平均降水量为145mm,只占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的23%。

降水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占全疆降水量84.3%的山地是荒漠区

中的湿岛,成为我区地表径流的形成区,孕育了大小河流570余条,年地表水资源量793×108m3,包括国外流入的水量,总径流量884×108m3 ,为全国总径流量的3%。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最终流入北冰洋外,其余河流都属内流河。全区可分为中亚细亚内流区、准噶尔盆地内流区、塔里木盆地内流区及羌塘内流区和源于昆仑山南部的二条水系。就全区而言,我区河网密度小,具有干旱、半干旱特征。

从河流类型及径流变化特点来看,我区河流补给来源分五种类型:1、源于天山、昆仑山北坡及帕米尔,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具有汛期长、夏水集中、水量大的特点。2、源于阿尔泰山和塔城山地的河流,以季节性积雪和夏季中、低山地带降水补给为主,其特点是春水集中,汛期短而枯水期长,年内分配相对不均匀。3、降雨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多为中、小河流,水源赖以夏季降雨量大小。其特点是春水略大于秋水,夏水不及融雪补给的河流集中,洪峰陡起陡落,来势凶猛。4、全年以泉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受气象要素影响小,具有水量稳定、年内分配均匀的特点。5、平时干枯,因融雪或暴雨产生径流的河流。

因我区河流补给源中,高山融化冰雪占一定的比重,且冰雪融化与中、低山降水之间有互补调节作用,所以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其中以北部阿尔泰山诸河变化较大,南部昆仑山系河流次之,天山山区河流较小。全区河流径流年内分配情况是三--五月份占17%,六--八月份占56%,九--十一月份占18%、十二月--翌年二月占9%。

地表水水质表现在离子总量和总硬度增减有二个地带性特点,即从北向南、从山区到平原河水离子总量及总硬度逐渐增高的趋势。全疆除阿尔泰地区个别河流PH值低于7,其它河流皆大于8,南疆河流PH值大于北疆。河流的悬移质年平均含沙量自北向南亦呈递增趋势,源于阿尔泰地区的河流为0.1kg/m3以下,而源于昆仑山及南天山的河流可达2--5kg/m3。

水质天然污染在个别河流表现比较严重,如克孜河水中砷、镁含量过多,哈密、阿克苏地区有含氟较高的水流。

新疆的地下水具有以下特征:即补给源丰富且水量稳定,但地域分布不均。新疆的地形有利于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水源来自山区,人类活动于盆地边缘,自山前至盆地分布有第四系构造形成的天然“地下水库”,且含水层深厚。地下水因北部、西部降水较多、径流丰富,地下水亦丰富;东部、南部气候干燥、降水少,因此地下水贫乏。

5.野生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新疆地处多个植物地理区的交汇处,植物区系成份多样,构成新疆植物群落较大的植物区系成分有欧洲--西伯利亚成份、古亚洲地中海成份和天山--帕米尔成份。

全疆植物种类约3569种(因迄今尚未进行过全面调查,总数估计约4000种)对干旱区来讲,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从植物分类学科数、属数所占全国植物的科、属比例看,分别占32%和22%,而种数仅占10%,表明新疆植物有许多为单属科和单种或寡种属、一属少种或一属一种,这是全国各省区里少有的,表明了新疆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的特点。

有效物质含量高是新疆植物的又一特点,构成草原植被的饲用植物种类多、质量好,其它资源植物如药用、纤维、芳香、油用植物及特种经济植物也很丰富。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种,属仅在新疆或少数省区分布的,但以新疆为多。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树种有西伯利亚冷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云杉、新疆野苹果、盐桦、胡桃、胡杨、灰胡杨等,被列为国家保护名录的植物有21种。构成荒漠植被的麻黄、甘草、罗布麻在我区分布面积大、储量多。

(2)野生动物

我区自然条件复杂,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如野骆驼、野牦牛、野驴、河狸、北鲵等。

新疆已知有脊椎动物近644种,其中兽类136种、鸟类398种、爬行类43种、两栖类6种、土著鱼类66种,分别占全国种数的27.5%、35.4%、13%、4.1%和2.3%。

与生存环境相适应,不同动物物种组成了荒漠动物群、高寒动物群、森林草原动物群、绿洲动物群、湿地动物群。

分布的珍稀脊椎动物113种、占国家重点保护种数的28.97%。

自然环境的优劣取决于生态系统各基本要素光、热、水、土、动植物数量、质量和时空上组合的整体协调程度。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封闭的内陆盆地形成的干旱气候条件,使得上述各因素整体协调程度很差,由于光热多、水分少,就决定了我区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质的输入输出稳定性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易遭破坏,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显示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特征。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热点信息
主办:新疆环境保护厅 地址:乌鲁木齐市南湖西路215号 【地理位置示意图新ICP备05000263号新公网安备 65010502000043号
开发维护: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 copyright @ 1997-20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