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期间, 厦门海底世界推出电鳗及肺鱼展,读者王钦等人问这两种鱼有什么特点?我们特请海底世界专家作了介绍。
能发电的鱼--电鳗
电鳗生活在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圭亚那河,外形极似鳗鲡,体长2米左右,重达20公斤。
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色腹部橙黄色,没有背鳍和腹鳍。臀鳍特别长,是主要的游泳器官。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达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电鳗的发电器是由许多电板组成的。它的发电器分布在身体两侧的肌肉内,身体的尾端为正极,头部为负极,电流是从尾部流向头部。电鳗的放电主要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捕食),或受到刺激影响时即可发生强大的电流。它所释放的电量,能够轻而易举地把比它小的动物击死,有时还会击毙比它大的动物,如正在河里涉水的马和游泳的牛也会被电鳗击昏。
用肺呼吸的鱼--肺鱼
肺鱼是一种介于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珍奇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目前主要分布于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热带河里。
肺鱼出现于四万年前的泥盆纪时期;它身上披着瓦状的鳞,背鳍、臀鳍和尾鳍都连在一起;肺鱼的鳔的构造很像肺,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有人将肺鱼的鳔称为“原始肺”,肺鱼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的。肺鱼还有内鼻孔,它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河水干涸时,它们能钻进泥土里,用“肺”和内鼻孔呼吸。科学家们认为肺鱼是自然界中最先尝试的由水中转向陆地的动物。
(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