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50331/19447441.html 在 2018-01-26 20:33:3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揭秘:修毛主席纪念堂时毛泽东遗体秘藏何处?_新闻频道_中华网
关闭
当前位置:新闻 > 文史 > 正文

揭秘:修毛主席纪念堂时毛泽东遗体秘藏何处?(1)

2015-03-31 09:15:35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本文摘自《红墙见证--家事国事天下事》,余玮 吴志菲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陈长江说:毛主席遗体的转移,组成的车队几乎和他生前外出时一样的编排

1976 年9 月9 日零时10 分,经连续4 个多小时抢救无效,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陈长江说:“毛主席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向任何人交代过遗言。对他个人身后事的处理,他没有做任何交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想法,怎么处理请后人定夺,他并不在意。”

当天晚上,大家都没有睡。会议厅里灯火通明,中央政治局在那里开会,从深夜1 时许一直开到黎明时分了,讨论的问题仍然没有定论。陈长江回忆说:“在会议室门口值班的我们,不时往里送些开水。从断断续续听到的议论,主要争议还是毛主席身后事的安排,遗体的处理,发丧的形式、规模,是否邀请或者允许外国代表团前来吊唁。会议的气氛与其说是讨论,倒不如是争议,说话声音很高,观点明显对立,情绪也激动。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毛主席所倡导的,中央也早有决定的,中央领导人的遗体实行火化;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毛主席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占有特别的地位,他的遗体应当永久保留。几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没有结果,连医疗组的专家和我们这些做警卫工作的,都很着急。当然,医疗组的专家知道时间当时很重要。”

最后,还是华国锋和叶剑英商议后提出分两步走:先做遗体的保护,这是必需的,以利于进行发丧、吊唁;然后再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研究决定,或火化,或保存,都是可以的。时下当务之急是对遗体实施防腐处理,否则连发丧期的几天都难以维持下去。就这样,一下统一了与会者的认识。于是,布置各项工作,分头抓落实。陈长江记得很清楚:“汪东兴从会议出来,行色匆匆地到我们值班室打电话到卫生部,找专家来研究下一步工作。因为时间紧迫,他说话很急,对方大概也缺乏思想准备,他讲的那些话对方怎么也听不清,不得不反复问答了几次,才算是传达下去。”

当天,汪东兴把张耀祠和陈长江找去,交代说:“毛主席在世时,他的警卫工作一直是你们一中队负责的,现在根据政治局的决定,毛主席遗体的警卫任务仍由你们一中队担任。”汪东兴还特别对陈长江强调说:“你们要和毛主席在世时一样,要严肃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这也是非常光荣的……”

很快,陈长江从一中队挑选了20 多人,召集大家进行了研究,着重让大家明确配合卫生部专家的工作,做好遗体的住地警卫和护送工作。陈长江说:“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是含着泪水,忍着悲痛,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做好交办的每一件事情,哪怕是非常细小的。”9 月11 日的夜里,毛泽东的遗体就要运出中南海了,毛泽东就要永远离开这个他生活了20 多年的地方。毛泽东的卧室里,灯火十分明亮。壁灯、吊灯都打开了,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这里聚集的人从来没有这么多过。生前,他的卧室里没有特殊准许从来不让别人进来。此时,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和汪东兴等来了……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