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评论   出师表   进课本没有不妥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sina.com.cn/o/2007-04-20/100011680153s.shtml 在 2022-04-16 14:39:3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评论:《出师表》进课本没有不妥_新闻中心_新浪网

评论:《出师表》进课本没有不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10:00 光明网
杨早(北京研究人员)

从西安市委党校胡觉照教授建议将《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到吴祚来先生评定《出师表》中含有“负价值”,并抬出《止战疏》作为“抵消”负面影响的工具,这些建议的后面,无不横亘着八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认为,《出师表》应不应该撤出中学语文课本?其实有两个层面的问题:“无毒”的思想教育是否必要?中学语文课本是否应当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

第一个问题,自古就有争论,将来估计还会吵下去。

这里主要说第二个问题。中学语文,顾名思义,应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主要诉求,思想教育可以另外开“修身”课来解决。现在撇开语文教育的这个主要诉求,一味地要求中学语文承担学生思想的导向工作,且不说中学语文有没有这个能力,一门课的时间有限,顾此必然失彼,语文老师不好好讲《出师表》的语法、句式、修辞、文气,却花时间气力大谈“古代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如果我是孩子家长,就要投诉这位老师虚假伪劣。

为了抵消《出师表》的负面影响,就非得选一篇自古从未入选过童蒙教材的《止战疏》,这是典型的“以意害辞”。

依此类推,课本若选入了《阿Q正传》,也必须选入《山乡巨变》,不然你不怕学生认为农民都如阿Q、小D、王胡般愚昧、无聊、怯懦?

中学语文课本选择同主题的一组课文,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复杂性的认知,的确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但这前提必须是为了“语文教学”而非“思想教育”。比如民国时叶圣陶、夏丏尊、陈望道、宋云彬诸先生选编的《开明国文讲义》第三册,选了京剧皮黄唱本《打渔杀家》,紧接着便是当时人马彦祥创作的话剧《讨渔税》,用意是要说明“文学的进化”,“二黄衰歇与话剧代兴”。窃以为,这才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