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jiangyin.gov.cn:88/websites/_ext/wzjq/xxgk/detail_xxgk.jsp?id=mw60u1ber38a 在 2018-06-30 19:33:0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信息公开-2015年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找回密码 简体版 | 繁体版 | ENGLISH | 日本语 | 无障碍阅读 | 掌上江阴
首页 领导之窗 江阴概况 信息公开 政民互动 网上诉求
年度统计公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统计数据及解读 > 年度统计公报
信息索引号 01404053X/2016-00133 生成日期 2016-03-21 公开日期 2016-03-21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网站,文件,政府公报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部门审核后公开 组配 统计年鉴
主题(一级)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主题(二级) 统计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统计,经济,发展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15年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7.4%[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6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8万美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584.4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250.2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6:55.0:43.4,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就业创业同步推进。全年提供就业岗位5.8万个,本地劳动力实现就业4.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1684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农村调查失业率为2.83%,江阴籍返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8%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全年共扶持自主创业2315人,带动就业13278人,发放各类创业补贴436.2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40万元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各类企业41491户,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公司638户;外商投资企业1222户;私营企业37707户,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6190户。年末个体户74637户,当年新增14215户。

二、农业

农业生产有所下降。全年粮食总产量17.6万吨,下降10.8%;油料总产量2795吨,下降2.8%,其中油菜籽总产量1945吨,下降4.0%;茶叶总产量5吨,下降54.5%;水果总产量7.4万吨,下降6.9%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5.2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千公顷,减少0.1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4.7千公顷,增加0.1千公顷;水果种植面积3.2千公顷,减少0.3千公顷。

畜禽渔业生产趋缓。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4.0万吨,下降4.1%,其中猪牛羊肉2.7万吨,下降1.4%;禽蛋总产量0.9万吨,下降11.2%。奶牛存栏0.5万头,下降3.6%。全年水产品产量2.7万吨,增长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难中求进。全市全年工业用电量208.5亿千瓦时,下降1.7%。完成工业总产值6527.6亿元,增长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772.4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830.2亿元,增长3.0%;重工业实现产值3942.2亿元,增长0.7%。在全市跟踪统计的15种重点产品中,有10种产品的产量实现增长。

 

经济效益略有回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17.8亿元,下降0.1%;产品销售率97.2%,下降0.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10.7亿元,下降2.8%;利润351.1亿元,下降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18.3%,比上年增加4.2个百分点,亏损额20.3亿元,比上年增加4.5亿元。

骨干企业支撑明显。全市百强企业中,三房巷集团、海澜集团、阳光集团、华西集团、新长江实业、兴澄特钢等6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法尔胜集团、双良集团、远景能源、澄星实业、华宏实业等5家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2家企业超50亿元, 12家企业超20亿元,14家企业超10亿元。55家工业百强企业利税总额超亿元,其中超10亿元12家。百强企业贡献继续增大。全市工业百强企业全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886.6亿元,实现利税410.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70.4%和80.3%

建筑业有所萎缩。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09.2亿元,下降11.1%。共获鲁班奖1个,无锡市太湖杯优质工程奖11个,无锡市建筑装饰优质工程3个,2家企业获得无锡市优秀装饰企业称号。

四、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8.6亿元,增长7.9%。分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6.7亿元,下降37.8%,第二产业投资514.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607.3亿元,增长9.1%。分注册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210.2亿元,增长68.6%,三资经济投资119.2亿元,增长4.2%,其他经济投资799.2亿元,下降1.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683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89.0%;新增固定资产595.2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3.2%

 

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0.4亿元,下降20.8%;商品房施工面积1727.3万平方米,增长3.2%,房屋新开工面积310.6万平方米,下降4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46.0万平方米,增长105.6%。商品房销售面积211.5万平方米,增长11.1%,其中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68.7万平方米,增长18.0%,住宅52.5万平方米,增长5.8%;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142.8万平方米,增长8.0%,住宅125.0万平方米,增长8.9%。商品房销售成交总额149.2亿元,增长18.2%;其中住宅销售额119.6亿元,增长18.1%。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亿元,增长9.7%。其中,城镇零售额512.3亿元,增长10.1%;乡村零售额192.9亿元,增长8.6%;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64.9亿元,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0.3亿元,增长11.3%。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书报杂志类增长47.2%,五金电器类增长24.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0.5%,粮油及食品类增长16.3%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负重前行。全年进出口总额203.1亿美元,下降8.9%,其中出口124.1亿美元,下降4.7%;进口79.0亿美元,下降14.9%。全市19个出口品牌列入“2015-2016年度无锡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省市两级出口品牌达51个,数量保持全省县级市及无锡各板块领先地位。

利用外资总量扩大。全市完成到位注册外资10.1亿美元,增长18.2%。重大项目有所突破,新批协议外资超3000万美元重大项目24个。其中,总投资5亿美元、注册3亿美元的星科金朋项目,是目前新引进单笔投资注册最大的外资项目。

服务外包持续增长。全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3家,完成服务外包业务合同金额17.5亿美元,增长23.5%,完成服务外包业务执行金额15.6亿美元,增长25.6%。完成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合同金额8.4亿美元,增长16.0%,完成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执行金额7.4亿美元,增长11.8%

外经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2个,其中超千万美元项目12个,全年完成中方协议投资额6.8亿美元,增长27.7%。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全市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项目达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近2亿美元,分别占全市境外投资的21.9%29.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车辆保有量持续提高。年末全社会拥有车辆45.2万辆,其中汽车37万辆,增长14.3%。私人汽车快速发展,年末达31.6万辆,比上年增加4.5万辆,增长16.8%

客货运量有升有降。全年完成客运量7119万人次,下降5.0%;完成货运量4021万吨,增长3.8%。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2602万吨,增长1.1%[3]

邮电通讯整体较稳。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24.8亿元,与上年持平。城乡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0.8万户,比上年减少4.4万户。在网手机用户总量达到227万户,比上年减少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52.1万户,比上年增加6.8万户。

旅游经济总体向好。全年共接待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活动的入境游客4.6万人次,下降21.7%;接待国内游客1545.8万人次,增长5.5%。旅游总收入达237.6亿元,增长8.7%。全市拥有A级景区8家,其中国家4A级景区2家,国家3A级景区2家,国家2A级景区4家,农业旅游点35个。年末全市星级宾馆达12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4家。全市拥有旅行社4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3家。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125平方公里,市政道路长度434公里;市政排水管道密度4.9公里每平方公里,供水管道长度1734公里,供水总量6947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其中城市液化气供气总量0.4万吨,天然气供气总量56442万立方米。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总体稳定。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9亿元,增长9.1%,其中税收收入180.3亿元,增长9.4%;政府性基金收入17.0亿元,下降90.4%;其中土地出让金10.5亿元,下降93.0%;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83.2亿元,增长7.7%。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5.4亿元,增长9.7%,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2亿元,下降89.5%;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亿元。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达3099.3亿元,增长5.6%;住户存款本外币余额1034.5亿元,增长6.2%。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2485.5亿元,增长5.4%。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1374.7亿元,比年初增加82.3亿元;中长期贷款832.1亿元,比年初增加108.9亿元。

证券保险势头良好。全市证券交易开户总数54.8万户,增长32.9%。证券机构交易金额14893.4亿元,增长114.1%。全市共有36家上市公司,37只股票,其中境外上市13家,创业板2家,中小板11家,主板10家。首发融资188亿元,合计融资(包括再融资)557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12.4%。其中财产险收入20.0亿元,增长12.8%;人寿险收入29.8亿元,增长12.1%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全年新获无锡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2项,争取到上级各类科技扶持资金超1.6亿元。实施重点产学研项目60项。全市新申请专利14010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6313件,增长13.2%,授权专利7502件,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2件,比上年增加3.0件。江阴市成功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江阴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江阴临港机械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产业园,江阴滨江科技城获评省级创新型园区。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获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7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8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9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2.2%[3],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创新载体平台不断拓展。全市新获批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省研究生工作站13家,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无锡市工业设计中心6家,新建江阴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5家,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4.6%。创客联盟团等5家众创空间获批省级众创空间,新获批省农村科技服务超市3家,云亭街道获批省创新型试点乡镇。

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员工数16498人,其中专任教师14215人;全市年末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65569人,其中小学92329人,普通中学54657人,职业学校18426(其中大专5068),特殊教育15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1689人。88%以上的幼儿在省、市优质园就读。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8.3%。江阴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市,被评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顺利通过国家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省级验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859平方米,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达100%。组织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6021件(套)计17521件可移动文物的信息采集和数据报送工作。江南丝竹和二胡艺术等2个非遗项目分别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补助资金,命名江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45个。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开放床位7829张,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946人。全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740元,参合群众55万人,近227.8余万人次得到结报补偿。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7平方米,提档升级“10分钟体育健身圈,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400余人,完成国民体质测试3000余人次。体育产业获得省级引导资金650万元,连续5年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承办洲际男篮巅峰争霸赛等国家级以上赛事520余场次;体育彩票年销售5.4亿元,继续保持全国县级市领先。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63.7万人,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4.1万人,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47岁。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6元,增长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01元,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12元,增长8.5%,农民收入连续第十六年蝉联全省同类城市第一。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9.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0.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6970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716元,增长9.2%。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70.3平方米。

社会保障统筹实施。全年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新增4.5万人,净增1.1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4.8万、70.3万、43.1万、43.1万、42.9万人;全市居民养老保险领取人数达21.1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第四年龄段人员保养金标准分别提高至250/月、600/月;全市连续第十一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人均养老金标准1895/月,平均增资195/月,全市城镇企业退休人员达14万人,当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总支出34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全市各类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1689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0473人,其中市区2861人;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257.4万元,其中城镇低保1570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9725人次,支付救助金1485.9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0419户次,发放救助金1333.8万元。全市重点优抚对象5861人。全年全市慈善组织累计募集善款(含冠名基金)4563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64.9%(以AQI指数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要求;年内继续淘汰10/小时以下燃煤锅炉215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下降到0.41千克/万元、1.10千克/万元、0.033千克/万元、1.41千克/万元。

城市绿化水平提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335公顷,绿地面积4912.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541公顷。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4.0%[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9平方米。

 

 

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2013GDP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核查数。

2:港口货物吞吐量根据交通部要求统计口径调整,江阴-靖江园区吞吐量不再计入江阴港统计范围。

3、注4为初步统计数。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纠错
江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江阴市人民政府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江阴电信 江阴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