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沈性元   月华秋水夜闻歌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hexun.com/2014-01-26/161782900.html 在 2017-03-01 10:28:46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沈性元:月华秋水夜闻歌-新闻频道-和讯网
免费手机资讯客户端下载
       

沈性元:月华秋水夜闻歌

  • 字号
2014年01月26日13:50 来源:新金融观察 

文/徐行

提起沈性元,大多数人不知其名。而她的丈夫钱昌照在民国时期却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和蒋介石的把兄弟黄郛是连襟,和南京市长沈怡是郎舅,和宋子文是拜把子兄弟……

沈性元,1906年12月出生于浙江嘉兴,与沈性真(亦云)、沈性仁两位姐姐并称沈氏三姐妹。三姐妹均受新式教育,多才多艺,丈夫皆为一时名流:大姐沈亦云于1906年入天津北洋女师读书,后来嫁给黄郛。1917年,二姐沈性仁与天津人、社会学家陶孟和结婚。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年,沈性元考入天津女师读书,1927年,与后来长期主持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钱昌照订婚。

与大姐、二姐相比,沈性元的一生平淡无奇,“相夫教子”之外,最为人称道的是善书法,好昆曲。在被誉为“最后的闺秀”--“二姐”张允和的《昆曲日记》里,经常见到描写沈性元参加曲社的只言片语,令人忍不住猜想,这位长期隐藏在钱昌照背后的江南女子,是否也会像长期居住天津的曲友周铨庵那样,在月华秋水、夜静无人之时,轻声拍曲呢?

名曲清歌两出尘

沈性元一生经历颇为丰富,但留下的回忆文字极少,令她记忆最深的是在天津女师上学时的一些生活细节。离开天津62年以后,回忆起当年的校服,沈性元还历历在目:“师范本科生一年四季上衣是夏季浅蓝,春秋中色深蓝,冬季藏青,短衫长度腰以下四五寸,着黑绸裙,长度在小腿弯以下,白袜黑鞋。”

1911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学校制服规程令》规定,“女学生自中等学校以上着裙,裙用黑色。”1913年教育部重申黑裙为学生装之后,各省纷纷执行。上穿素色衣袄,下着不带绣纹的黑长裙,放弃簪、钏、耳环、戒指等首饰,以淡素取胜,成为当时中国女装的一股清流。张恨水《啼笑姻缘》中就有关于唱大鼓的凤喜学着穿学生装的记录:“看她身上,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绾了双圆髻,光脖子上,露出一排稀稀的长毫毛。”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连许多社会名流也在模仿女学生打扮。京剧名伶孟小冬留存的一张玉照,活脱脱就是一个女学生的模样。曾参演《渔光曲》的电影明星王人美平时也以女学生装、短裙示人。

沈性元为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北洋女师范学堂)第十五学级(1919-1924)学生。据沈性元在《八十校庆忆当年》一文中记述,“我不满十一岁考入直隶女师附小高二班(相当于初中),后升入师范十五学级,直至毕业。”沈性元的姐姐沈亦云为北洋女师首届学生,邓颖超为十学级,许广平为十二学级。

天津女师每年校庆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全校学生身着蓝布大襟上衣、黑裙、黑布鞋的学衣举行“大进行”(即表演团体操)。此外,每年孔子的忌日,北洋女师都要在礼堂开会纪念,全体师生要向孔子像行三鞠躬礼。

沈性元在天津女师读了七年书,全部住校,虽然女师一直按照西洋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在校风上却偏于保守。尤其是在住宿生的管理上,更比当时一般私立女中或教会女校的学生严格,旨在教导学生养成“俭以养廉,勤能补拙”的美德。

当年直隶女师的伙食免费供应。早餐稀饭一碗、油条一根、烧饼一个,据沈性元回忆,“早餐的稀饭是一大桶稀米汤,此外供应一根小油条,还有一个比铜板稍大点的小烧饼,一碟非常咸的咸菜。”大概那个时候女生们还没有“减肥”一说,也没有煎饼馃子、汉堡包等饭食供应,这样的早餐自然难以填饱肚子。无奈,同学们要么去饭厅自费购买女工出售的大件油饼、豆包、火烧之类,要么就是等。“上两堂课后,赶上是物理、化学、体育等课,不在本教室,要过‘天桥’或一些平地转来转去,就会感到腹饥头晕。”

那时候,学生生病,可以买碟炒鸡子或煮挂面等病号饭。午餐晚餐,则以四菜一汤为主。据沈性元回忆,“除了校庆和什么喜事,桌上会出现海带炖肉之类的荤腥,长年累月是大白菜加豆制品之类的四碟菜和白菜汤,菜帮多嫩叶少。”有趣的是,到了冬季大碗汤改为自制简易火锅,女生们极富创意地将四碟类同的菜全部倒进火锅加热,辅以长方形的馒头,顿时饭量大增。

皓首依然少时情

1927年北伐后,钱昌照与沈性元订婚,并在大姐沈亦云和大姐夫黄郛的家中第一次见到蒋介石和陈洁如,“过了几天,我去照相馆取与性元订婚的相片,碰见陈洁如,她跟张静江的女儿在那里拍照。”她对我说,正在准备出国,先赴加拿大。陈洁如出国后,蒋就和宋美龄在大华饭店结婚了。

1899年11月2日,钱昌照生于江苏常熟鹿苑镇一个世代官绅之家。钱家与翁同龢、张謇家为世交。其母亲为龚自珍孙女。其父钱荃琛年轻时放弃举业,热心实业,于1908年英年早逝。父亲突然去世,让家人顿时陷入窘境。据钱昌照在回忆录中自述,“父亲逝世后,所欠的债由母亲出卖田产陆续偿还……当我从英国自费留学回来时,田产已变卖殆尽。”

早在钱昌照7岁时,其父就从上海请来一位老师教其法文,希望将其培养成外交人才。1918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银元值钱,一英镑只值一块银元左右,家里卖了一些田送我出国。”1919年8月,钱昌照先随着勤工俭学的船到法国,后由巴黎转赴伦敦,两个月后考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22年又进入牛津大学深造。当时在伦敦读书的还有李四光、傅斯年、俞平伯、张道藩、罗家伦等人,也曾见过到英国求师访友的金岳霖、徐志摩等。据钱昌照回忆,“除张道藩对政治感兴趣外,一般都忙着读书,不参与政治活动。”

1924年回国后,钱昌照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游历和读书。经由张謇介绍,钱昌照遍访了张作霖、张宗昌、阎锡山、冯玉祥、吴佩孚、孙传芳等当时掌握枪杆子的实力派,“又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上海研究历史”。

1927年,经朋友介绍,沈性元与留学英国归来的钱昌照订婚,夫妇相伴60年。当时,沈性元住在大姐夫黄郛家中。黄郛与蒋介石、陈其美为把兄弟,蒋叫黄郛为二兄,称沈亦云为二嫂。北伐军到上海后,黄郛担任上海市长。据钱昌照回忆第一次见到蒋介石的情景,“有一晚在黄郛家吃饭,除黄郛夫妇外,在座的还有黄前妻生的女儿和女婿,我和性元,蒋介石和陈洁如。这是我第一次见蒋介石,觉得此人城府很深,说话不多。”

1928年,钱昌照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一年后任国民政府秘书,成为蒋介石的幕僚之一,后任教育部常务次长,并长期负责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于钱的从政,沈怡曾如此评价:“我说他的事业可以拿造房子来作譬喻,骤看不失一宅高大洋房,但不能老是借用他人的基础,我的意思在指出他最初利用膺白(即黄郛)姊丈接近了蒋先生,几乎言无不听,计无不从,蒋先生对一个青年的信任竟能到如此地步,实在难以令人置信。”

抗战期间,沈性元带着孩子住在歌乐山,钱昌照每周六下午回家,周一早晨回到重庆。虽然钱昌照位居部级高官,但生活却很艰辛,每晚不过泡菜就粥,沈性元隔三岔五给孩子稀饭里打个生鸭蛋就算“营养品”了。据钱昌照和沈性元的独生子钱十湘回忆:“父亲自奉甚俭,家教颇严。这和我的母亲沈性元是分不开的。在旧中国,父亲也算得是部长级大员,但他不贪污、不敛财。抗战前向两家亲友借资在南京修的房子,直到抗战结束才还清债务。”

琴音花影梦长萦

1987年,时任民盟中央主席的楚图南收到了沈性元赠送的两盒录音带,为清唱昆曲《玉簪记》中《琴挑》及《牡丹亭》中《游园惊梦》两出,赋诗云:“名曲清歌两出尘,琴音花影梦长萦。赏心应是忘年友,皓首依然少时情。”

1928年后,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的黄郛厌倦了政坛,他和沈亦云在浙北莫干山隐居,自筑“白云山(600332,股吧)馆”。一到春天,莫干山上到处都是杜鹃花,沈亦云知道妹妹性仁和性元爱花也爱昆曲,就用《牡丹亭》中的曲语请她们上山看花:“此地遍青山啼红了杜鹃。”清明时节,沈氏三姐妹在莫干山上盘桓10天。临走时,性仁、性元带着从山里采摘的野花下山,谁也没有料到此后的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1949年5月,已到台湾的沈性元携子途经香港,于当年10月初回到北京,与钱昌照会合,此后参加街道工作、民革工作,并参加了俞平伯、张允和、周铨庵等人组织的北京昆曲研习社。

据陈徒手《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介绍,这一时期,刚刚遭受了1954年大批判的俞平伯对政治淡泊了,对昆曲的兴致却越来越浓厚。每逢星期四上午,俞平伯和夫人许宝钏就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有时,钱昌照、沈性元夫妇或周有光、张允和夫妇来访,也要坚持唱上一曲才接待。

1956年,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沈性元等人入社。1957年6月16日下午,北京昆曲研习社举行茶叙,由社长俞平伯致辞。出席这次茶叙的,除了北京昆曲研习社的许宝驯、周铨庵、张允和外,还有钱昌照、沈性元夫妇,叶圣陶、周有光等人。

周铨庵祖父周馥,父周学渊。受家庭影响,周铨庵雅好京昆,在天津先后参加了袁寒云组织的同咏社和成立于1941年的辛巳曲会。1949年后,长期居于天津。“文革”期间,周铨庵受到冲击,在街道工厂劳动,常常在夜静无人时,自己轻声拍曲自慰。

在张允和所著《昆曲日记》一书中,多有沈性元参加昆曲活动的记述,如1983年2月11日,张允和致信沈性元:“性元姐:好久没有跟您见面。我自去年9月间因急性胆囊炎引起心脏病及其他病症入医院医治近一月,入秋冬身体更觉不支,因此不敢出门。春节无法前来府上拜节。”这一时期,沈性元、周铨庵、张允和等曲社老人经常参加曲社活动,并在1985年7月发起成立了中国昆剧艺术研究会,钱昌照、赵朴初等人均为发起人。

晚年的沈性元,端正,娴雅,文静而热情,虽然年过八十,但总给人以六十岁左右的印象。1986年的秋天,还曾与江苏昆剧院著名青年女演员石小梅携手演唱《玉簪记·琴挑》一出,这位著名的女才人扮唱陈妙常,伴着悠扬的乐曲,唱到“纷墙花影自重重,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香袅金霓动,人在蓬莱第几宫”时,宛如莺啼燕啭,音回韵转,潇洒凝重。

1987年3月9日,沈性元突然病逝。据吴祖光在《往事随笔》中记述,“近年来,两位老友的夫人由于搬家过劳致命,一位是钱昌照先生的夫人沈性元女士,另一位是叶浅予先生的夫人王人美女士,众所共知,令人扼腕。”1988年10月14日,钱昌照病逝。在去世前4个多月亲笔书写的“述怀”里,有“贤妻泉下,良朋千里,步履维艰,十分忧虑”这样感伤的句子。

相关新闻

更多专家观点>>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全部观点(

0

)
专家观点(

0

)
网友观点(

0

)
  • 暂无观点
您推荐的 标题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新闻精品推荐

推广
热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