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finance.qq.com/a/20110413/003394.htm 在 2019-07-17 08:33:0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重金属污染难降解 治理待突破须防治相结合 _财经_腾讯网
腾讯财经腾讯财经 > 财经新闻 > 宏观经济 > 正文

重金属污染难降解 治理待突破须防治相结合

2011年04月13日13:13中国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自2009年至2010年间,全国共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达31起,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砷等进入大气、水、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报记者 李海楠

2011年1月,安徽怀宁爆发儿童“血铅超标”事件,重金属污染之殇让国人再次警醒。近年来,“血铅超标”事件时有发生,袭卷陕西、河南、湖南、福建、广东、四川、湖南、江苏、山东等多省区。

近日,一则根据中科院研究,“我国西南等省区农田遭污染”的报道见诸报端,云南、广西、湖南、四川、贵州等重金属矿区周围都已经形成了日渐扩散的重金属污染土地。

据悉,国土资源部还曾公开表示,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一桩桩、一件件,从国人、到国土,重金属污染频发,国人之殇未平,国土之痛又起,中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重金属污染难降解

所谓重金属污染,指的是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以及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国家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副司长汪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其他污染物的可降解特性,重金属污染物有着永远在环境里循环、无法降解的特点,这也就加重了其对人群的危害。他说,蓄电池制造、冶炼等生产企业违规生产造成周边人群的“血铅”事件就是非常严重的。

据介绍,自2009至2010年间,全国共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达31起。目前,我国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过程中,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汞、镉、钴、砷等进入大气、水、土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染物极难降解。”汪键介绍,尤其是存在于水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兼具富集性,是不可逆转的。他强调,对此国家将尽快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对包括重金属企业在内的所有高排放企业的监管将是国家下一步重点要做的。

重金属污染治理有待突破

对于重金属污染的成因,多数观点认为,由于国家早前有关矿区开采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全局统筹、开采工艺落后以及监管不力等因素,矿区多采用粗放开采、随意排污的方式,日积月累,方现如今的污染境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研究员封志明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家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开采的矿区,西南地区矿藏丰富,由于开采不慎势必造成重金属对当地的污染。

对于当前的污染现状,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予以改善?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研究室副主任杨俊诚对本报记者表示,土壤污染,必须防治结合,首先严把入口,完善监管,尽量杜绝污染源;再有就是治理,尽管当前针对重金属对土壤的治理很难,但还是有所突破的。

据了解,在湖南郴州、云南、广西等地开展产业化示范工作的“蜈蚣草”种植已经在被重金属污染、无法耕种的土地上取得了成效,因此“蜈蚣草”也被称为“土壤清洁工”。

“蜈蚣草”种植,作为“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首先由同属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部的陈同斌研究员率先发现并开发出来。

尽管陈同斌并未接受本报记者的进一步采访要求,但据其介绍,蜈蚣草吸收土壤中砷的能力相当于普通植物的20万倍,通过蜈蚣草的吸附、收割,三至五年内,被污染土地就可“恢复健康”。

此外,我国还有包括对土壤施加改良剂、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改变耕作制度、客土深翻等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

剑指重金属污染

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生态安全研究室主任张庆忠对本报记者说,由于当前国家还没有形成一个对重金属污染监测的全局体系,对污染防治显然不利。正如媒体报道,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近日,我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到2015年,中国将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基本遏制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高发态势,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则不超过2007年水平。

本月18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就该规划召开的视频会议上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把重金属污染防治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的大事;坚决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持久战。中国经济时报 李海楠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