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64_63164.html 在 2019-03-18 10:28:00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特约】鸠山由纪夫访华的政治勇气值得肯定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特约】鸠山由纪夫访华的政治勇气值得肯定

16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贾庆林说,中日互为重要近邻,相互交往和利益交融广泛、深入,两国走和平、合作之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本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中方重视发展对日关系,愿在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确定的原则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继续推进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双方应通过对话磋商妥善处理在钓鱼岛等问题上存在的立场分歧,推动两国关系进入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鸠山说,日本的发展需要与中国的合作,日中两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环保、能源等全球课题,推进东亚合作。赞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话妥善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在日中四个政治文件基础上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鸠山由纪夫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认为从中日建交时,就曾达成一致要搁置争议,所以日本当局当前应当承认主权争议,如果不承认争议,就永远解决不了钓鱼岛问题。对待历史,日本应坚持反省历史的“三大谈话”即1982年的“宫泽(时任官房长官)谈话”提出在日本教科书内容审定时不应刺激亚洲的“邻国条款”;1993年的“河野(时任官房长官)谈话”就日本二战时强征“慰安妇”进行了道歉;1995年的“村山(时任首相)谈话”就日本侵略和殖民亚洲其他国家进行了道歉。

鸠山由纪夫谈话立刻招致日本政府的批评和不满。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7日中午的记者会上称:“(鸠山的)发言明显与日本中央政府立场相反,对于曾作为日本首相的政客的发言表示非常失望,感到极其遗憾。”

1月17日上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他多次对遇难者遗像、遗骨双手合十默哀,他说“我为当年日本兵犯下的罪行道歉,真心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鸠山由纪夫是继1998年村山富市和2001年海部俊树后,第三位访问纪念馆的日本政府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作为前首相访华,表明他个人要积极推进中日两国关系改善和促进两国民族感情和解的意愿,是很有勇气的正义之举,特别是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凭吊,代表了日本内部的正义声音,为日本公众和年轻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做出了一个榜样。作为日本前首相,在日本国内舆论要修改海部俊树对历史问题道歉谈话的时候,鸠山由纪夫作为前首相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对当年日本的罪行道歉,至少让我们看到,日本政界还是有正视历史、开明进步的势力。不能不说,鸠山由纪夫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对所要修改海部俊树谈讲的“安倍谈话”的一种“牵制”。

鸠山由纪夫的来访代表日本政界的正义声音。鸠山由纪夫虽然说是以私人身份来访,但他是日本前首相和民主党党首。他强调:“比起安倍要打造的“强势日本”,更希望能为建设“温情日本”而提供合作。鸠山由纪夫在安全及外交事务方面,强调日本军事自卫的权利,同时批判日本现行外交政策过于依附美国等西方盟国。在民主党建设方面,鸠山由纪夫表示致力于构筑全党一致的体制和实现政权更迭。主张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在靖国神社问题上,鸠山表示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主张另建国家追悼设施。在安保方面,他主张日本永远不拥有核武器。但是否有必要将“无核三原则”法律化还应进行讨论。

鸠山由纪夫能在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反华舆论成主流的时候访华,并正视历史,发表掷地有声的讲话,是一种政治勇气和对中日友好的信心。是对中日两国走和平、合作之路的有力推动,必将带动日本国内正义势力为恢复中日正常友好关系作出积极的努力。现在日本民众情绪被右翼势力绑架,已经失去了理性判断,被狂热的“修宪”、“扩军”所代替,鸠山由纪夫的正义声音无疑会对具有正义感和理性分析民众的引领和支持。

鸠山由纪夫虽然声称他是以个人身份来访,但他仍在民主党具有强势的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一定会在国会产生影响力。鸠山由纪夫借此次访问也展现了他对改善中日关系的影响力。也必定会为民主党在今年上半年的参院选举中获得更多的议席。

鸠山由纪夫的访问说明我外交工作在推动中日合作方面保持着主动地位。去年9月份,中国驻日本大馆曾邀请7个日中友好团体和鸠山由纪夫访华,鸠山由纪夫曾拒绝。这次鸠山由纪夫应我国邀请访华说明我国同日本朝野各政党、友好团体长期保持着正常往来。这有利于双方加强沟通,妥善处理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双方就如何妥善处理分歧问题在外交层面保持着沟通,同时也有利于我方听取来自日方各个渠道的声音,以便更好地把握双边关系的发展方向。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64_63164.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事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