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炎帝陵的史籍记载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ydl.org.cn/Ydjj.asp?lx=3 在 2019-09-09 16:47:4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炎帝陵--炎帝陵的史籍记载
   
  首 页 | 工作动态 | 信息中心 | 炎帝文化 | 大事记 | 影 集 | 公告栏 | 视频展示
 
  当前位置: 引导页 > 首页 > 炎帝陵的史籍记载  
  炎帝陵的史籍记载  
 

(一)炎帝陵之地理位置

    炎帝神农氏“生于烈山”,“长于姜水”,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炎帝陵。晋代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记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 王象之编著的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载更为具体:“ 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

在王象之写这部地理总志时,炎帝陵尚在茶陵县内。茶陵县是在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因茶乡之鹿原陂有炎帝之陵,而以陵名县。茶陵,是因炎帝神农氏在这里种茶及安葬在这里而得名的。在王象之编写这部地理总志不久,即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朝廷将茶陵县的康乐、霞阳、常平3个乡分出来,建立酃县,自此,炎帝陵就在酃县了。元丰三年(1080年)书成、八年(1085年)颁布的北宋官修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关于随州、凤翔府、潞州、衡州的“古迹”条目的记载是这样的:
随州
    季梁庙,按:春秋随之贤臣也,使随侯修政,楚不敢伐。神农庙,在厉乡村,《郡国志》云:厉山,神农所出。厉山庙,炎帝所起也。断蛇丘,随侯见蛇伤,以药傅之,蛇后衔珠以报,即此地。溠水,《左传》:楚人除道梁溠,营军临随涢。汉光武宅。舂陵古城。隋文帝庙。涢水。
             ──《附录;新定九域志(古迹;卷一》
凤翔府
    邰城,《续汉志》:弃封于邰,徐广曰今斄乡是也;又云郿之斄亭。宝鸡,本秦之陈仓。《三秦记》曰:秦武公都雍,陈仓城是也。西虢,周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岐山。杜阳山,《诗谱》曰:周原者,岐山阳地,属杜阳,地形险阻而原田肥美。太白山。陈仓山。古骆谷道。郿坞,董卓筑。汘水。磻溪,即太公垂钓之所。上公明星祠,黄帝孙舜妻育冢祠,见《汉书志》。仓颉庙。吕望祠。三良冢。
             ──《附录;新定九城志(古迹;卷三》
潞州
    长子城,丹朱所筑。黎侯亭,在黎侯岭上。黎侯城,《书》:西伯勘黎。是也。古褫亭,《汉书﹒志》云:铜鞮有上褫亭,下褫聚。长平关,即秦白起坑降卒处。壶关。羊肠阪,见《汉书﹒志》。抱书山,出道书《福地记》。三峻山,有庙。浊漳水,出长子西,见《水经》。潞水,冀州之浸,见《水经》。古余吾城,汉县也。神农庙,有神农井,神农得嘉谷之所,见《地形志》。唐明皇旧宅。潞子庙,春秋时潞子婴儿也。豫让庙。关龙逢庙。冯亭墓,有庙,即韩上党太守冯亭也,见《史记》。冯奉世庙。
             ──《附录;新定九域志(古迹;卷四》
衡州
    岣嵝山。酃湖。古酃县城。云阳山。后汉蔡伦宅。炎帝庙及陵。罗含墓。杜甫墓。
             ──《附录;新定九域志(古迹;卷六》

    上述的史籍记载中,只有衡州条目里有炎帝陵的记载。这说明:宋以前史籍所记载的炎帝陵,只此一处。酃县炎帝陵葬的是哪一位炎帝呢?皇甫谧在他的《帝王世纪》中说得十分明白:“《易》称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是为炎帝。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位在南方。……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自陈营都于鲁曲阜。……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纳奔水氏女,曰听夭,生帝临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在这里,皇甫谧是讲得明明白白的:葬在长沙(即今炎陵县)炎帝陵的是第一代炎帝。之后《补史记﹒三皇本纪》、《路史》等诸史籍均持此说,未见史籍中有其它说法,亦未见有史籍对此提出异议。


(二)炎帝陵殿之建置沿革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这里洣水环流,山峦迭翠,古树参天,景色秀丽。因此,自古以来,这里的老百姓称鹿原陂为“炎陵山”,又叫“天子坟”、“皇山”。有关炎帝神农氏崩葬鹿原陂的历史,《酃县志》记载,西汉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陵墓被盗,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至五代荒落。以至晋代皇甫谧作《帝王世纪》和唐代司马贞作《史记补三皇本纪》,都只知炎帝葬长沙,而不知其确切位置。所以西汉之后宋代以前,鹿原陂炎帝陵既无陵庙,更无修葺活动。

    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奉炎帝为感生帝,遂遣使遍访天下古陵,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茶陵县南一百里之康乐乡(今塘田乡)鹿原陂觅得炎帝陵墓,“爰即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五户,专司管理陵庙职事。据罗泌《路史》记载,宋代时,炎帝陵附近尚存古墓二百余坟,均为炎帝神农氏后妃亲宗子属之墓葬。可见当时的炎陵山已经成为炎帝“神灵栖托之幽宫”。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古墓,除炎帝神农氏之墓现在还保留完好之外,其余二百余坟已荡然无存了。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不建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移庙陵侧,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孝宗诏许。从此,炎帝庙又在鹿原陂恢复了本来面貌。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天下大旱,宋孝宗诏衡州府修葺炎帝陵庙,祈雨禳灾。

    宋宁宗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衡州府管辖。至淳佑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事,再次奏请修葺炎帝陵庙。宋理宗诏许,即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在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到了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发者掩之,蔽者葺之”,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茸。翌年修葺竣工,旋遣国史院编修雷燧来炎帝陵告即位致祭。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新庙的建筑格局为:主殿名“圣容殿”,殿内塑炎帝神农氏祀像,殿外建一高阁,宽敞如殿。阁下为陛道,中为丹墀,纵横数丈。东西庑各三间,前列三门,四周建有垣墙。墙内有大道绕阁,沿墙行可以直达殿后陵寝。整个殿宇陵寝连成一体,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此次修葺距前已有百余年历史,炎帝陵庙久经风雨剥蚀,日渐颓坏。酃县县令目睹庙宇日非,恻然伤感,于是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整修。新庙规模因循旧庙,但庙貌大为改观。东阁学士吴道南撰有《重修炎帝陵庙碑》,记载了这次修葺盛举。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据《酃县志》和《炎陵志》记载,比较重大的有4次。
    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蹂躏无忌。士兵拆陵殿木板搭盖营房,肆意砍伐陵殿周围树木,炎帝陵庙惨遭破坏。之后,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乱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乱后井虚无古木,春来俎豆有神鸦”,形象地反映了炎帝陵庙当时劫后余生的景象。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康熙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旧貌。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前三门平列,中为午门,左右戟门,门内有丹墀。左右两廊叠树历代告祭文碑,墀上有台,中为御道,两旁三陛,上为行礼亭。亭上有小丹墀,丹墀上为正殿,中为御道,左右三陛,祭官升降由之。亭左右各有门,行礼后,礼官引祭官焚祝帛于陵,出左门,入右门。自正殿至午门各九陛,总长二十余丈,阔五丈,殿高三丈三尺。四周垣墙高一丈许,一律以白灰粉刷涂上红色。垣墙右有一总门出进。整座陵殿皆仿皇宫建筑,不但陵殿面貌焕然一新,而且建筑布局也较以前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乾隆至嘉庆近百年间,炎帝陵殿未作大的修葺。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诏置守陵户4名,发给食银14两,加强了对炎帝陵殿的管理。尔后酃县知县周仕魁、林愈蕃、麦连等相继进行过局部维修,建筑结构未作改变,基本上保持了雍正年间的原貌。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知县沈道宽深感上任五年,邑内连年丰收,政成物阜,民气和畅,遂谋重修炎帝陵殿之举。这次重修,除对陵殿进行修葺外,还修复了前代所建的飞香亭、味草亭等附属建筑,并在陵南龙爪石上新建咏丰台一座,在陵寝四周修筑了炎陵墓道。沈道宽亲笔题写了“飞香旧迹”,“味草遗踪”、“咏丰台”、“炎帝神农氏之墓道”等碑名,泐碑亭内,装饰一新。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由沈道宽主持、王开琢编纂的《炎陵志》刻本刊行,记述了这次重修炎帝陵的事迹。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建。重建工程自是年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8个月有余,炎帝陵殿和附属建筑全部修复一新,重建后的炎帝陵殿建制布局与雍正年间重建的基本相同,只是规模有所扩大。具体情况如下: 
    正殿:原宽四丈二尺,深三丈八尺,顶高三丈三尺。重建后宽五丈四尺,深四丈四尺,顶高三丈九尺。
    行礼亭:原宽三丈六尺七寸,深一丈六尺,重建后宽五丈四尺,深一丈八尺。
    午门戟门:原共宽六丈五尺,重建后宽七丈二尺五寸。午门原高一丈九尺;重建后高二丈二尺。左右戟门原高一丈五尺,重建后高一丈七尺四寸。
    寝门:原宽八尺二寸,高七尺二寸,重建后宽一丈,高九尺。
    围墙:原长十六丈三尺,高五尺五寸,重建后长十七丈八尺,高六尺。
    左右夹道:各宽七尺,并于左右小门处各新建一亭,连接殿栏,以蔽风雨。
    左右朝房:各三间,原宽三丈一尺,深九尺四寸,高一丈八尺,重建后深一丈四尺八寸,高一丈九尺。
    左右碑亭,原建甚为狭小,重建后改与朝房并列。御道两旁台阶改砌条石,中间三陛,白石镌龙,并沿阶添设石栏。所有建筑物均改覆琉璃瓦。
    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与此同时,知县俞昌会延揽儒学之士,在道光八年《炎陵志》的基础上,调整卷目,重加类编,删除重复,增补新目,编纂了《(重修道光)炎陵志》,以记其事。

    此后,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均未见史书有修葺的记载,但同治十二年版《酃县志》所载炎帝陵殿形制图,又与道光年间所建之陵殿有异,其间很有可能作过修葺而未入志。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屯驻陵侧,以致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圮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是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元月31日春祭时,详细考察了炎陵殿宇的情况,以作修复计划。后来不知何故,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军1938年犯湘,1939年秋,湖南省军民展开长沙会战,阻住日军攻势。 1940年日军犯西南,一时湘省无战事。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同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工程竣工后,薛岳派省政府秘书长李扬敬代为致祭,祭文碑今存炎帝陵碑坊。

    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建起来的炎帝陵殿,由于在一九五四年除夕,祭祀炎帝陵时,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殿的正殿和行礼亭被焚毁。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株洲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开始,按照清道光十七年的炎帝陵的基本形式和风格进行修复,于1988年竣工,修复后的炎帝陵殿分四进,一进午门,二进行礼亭,三进主殿,四进墓碑亭,之后是陵墓。1993年9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炎帝陵题写了“炎帝陵”陵款。

 

版权所有:炎帝陵基金会 联系电话:0731-28686855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黄河北路27号 技术支持:株洲在线
Copyright (C) 2004 - 2013 WWW.YD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湘ICP备050034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