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李景贤   另一面的李鸿章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takungpao.com/fk/takung/big-park/2013-01/1370134_2.html 在 2018-03-26 01:50:04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李景贤:另一面的李鸿章_大公资讯_大公网

李景贤:另一面的李鸿章

2013-01-06 10:16  来源:大公网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青年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李鸿章是船,清政府是水,舟大而水浅,李鸿章这艘船在水里无法航行,施展不开。」梁启超也说:「吾悲李鸿章之遇。」风烛残年的李鸿章,回眸近八十载坎坷,不胜唏嘘:皆奉旨行事,「舟」因「水」缚,无奈无为,潸然泪下:「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凭实而论,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中国与八个列强之战及战后议和中,李鸿章不是没有自己想法的,但正如青年毛泽东所言,他只不过是「舟」,清廷才是「水」,行舟靠水,水推则进,水阻则退。正因为如此,有论者认为,洋务大臣李鸿章屡屡之「败」,已经是损失最小的「败」了。

有两个反差很大的情节,亦值一提。孙中山曾派员诚邀李鸿章参加革命,但被他婉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也派使者往访这位洋务大臣,称「诸国军舰百余艘,拥公为帝,可乎?」李鸿章笑道:「予今年七十有九,明年八十,且死尔!观吾子,有似乎当皇帝者耶?」

身后任人评说

对于李鸿章其人,西方人多有推崇,把他与伊藤博文、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并列为「世界三杰」。李鸿章的老对手伊藤博文也不得不承认,大清国这位洋务大臣大有过人之处,称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则正反两面都说:此人「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他是晚清「庸中的杰士」,但「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

一八九五年春一天,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会谈后返回寓所途中,突遭日本浪人袭击,「流血过多,遂成眩晕」。六年过后,这位洋务大臣积劳成疾,「喀(今为「咯」)血碗余」,「饮食不进」。一九○一年十一月七日,李鸿章因胃血管破裂谢世,终年七十九岁。他于油尽灯枯之际,写出这样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梁启超敬献李鸿章挽联一副:「太息斯人去,萧条得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逝者学生严复在挽联中写道:「使当日尽用公言,成功必不至此;若晚节无此自见,士论又当如何。」

李鸿章去世一百一十一年了,回顾对这位晚清重臣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胜唏嘘:留于青史的名人,不管是美名还是臭名,其功过是非,盖棺未必就能论定。  

责任编辑: 潘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