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4-03/14/content_499899.htm?div=-1 在 2017-05-17 10:32:19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现在想来,我们好像 从来没有在一起过_星期五周刊·人物_新京报电子报
C16:星期五周刊·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6:星期五周刊·人物

“无印良品”分别宣布#开个唱#、#签新东家# 接受专访追忆相识与解散往事,谈个人发展

现在想来我们好像 从来没有在一起过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摄
无印良品一度是华语圈里家喻户晓的男声组合。
参加《我是歌手》,品冠说自己“心跳得特别厉害,比新人阶段还紧张。”

上周二,光良来京为自己本月29日将在工体馆举办的“回忆里的疯狂”演唱会造势,巧合的是,上周五,品冠宣布加盟种子音乐的发布会也发生在北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两人分别回忆起了相识、合作和分开的往事,“隔空”完成了一篇同题作文。十四年后的光良依然滔滔不绝,寡言的品冠则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许与坚持。

剧情拉回至2000年。随着“珍重无印良品再见演唱会”巡演收官,滚石打造的这个二人组合宣布解散。在最后推出的那张《珍重无印良品95-99分手纪念精选集》中,一首预言式的歌曲《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给歌迷系上的心结至今也许都未能打开,而“无印良品是否会再合体”,则是所有歌迷和媒体都会反复追问的问题。

歌迷喜欢我们俩在舞台上的感觉。到底是我们歌写得好还是唱得好,还是大家就喜欢看两个男生唱情歌?这件事我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化学作用?不知道。

--光良

#缘分#

教会中相识,活动结束后唱起周华健的歌

光良:那时我一个人在吉隆坡读书。我非常不喜欢陌生环境,离开家会有很深的孤独感,后来在教堂认识了很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一个星期天,弥撒过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品冠。那时我很喜欢周华健,唱了一首华健大哥的歌,好像是《我是真的付出我的爱》,品冠不知道周华健是谁,问了出处。所以说,华健大哥是我介绍给他的。后来品冠就迷上了,比我还迷。

品冠:对,我们是在教会辗转认识的,因为这样的契机,遇到科班出身、学录音工程的他,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我记得光良唱了华健的歌,是《没有永久的爱情》吧。当时我就觉得,这首歌怎么这么好听。也从那时才知道周华健这号人物,于是去找他的专辑,深深地迷上。

我还去参加过周华健《风雨无阻》那张唱片在吉隆坡的签名会,商场里,好多人,排了好几圈,快到我的时候,司仪宣布说:“华健哥马上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去了,来不及了。”我拿着卡带,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了那个舞台。后来我进了滚石,一直没讲起这件事,直到几年前做他演唱会的嘉宾,我上去和他合唱《风雨无阻》,顺便拿出当时那盒卡带让他签名。那是一段非常有纪念意义的回忆。

#用心#

在电台做一个月《夜猫子》,在报纸登特别广告

光良:最开始是用“光良品冠”的名字在马来西亚发了两张唱片,那时在本地做歌手难有起色。现在想来,当时滚石的企划真的非常厉害,在我们还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前,已做了很多铺垫。

发片前,公司帮我和品冠安排了大概一个月的电台节目,以主持人的身份互相聊天,我记得是每晚12点开始,名字叫《夜猫子》。这个节目非常受晚睡的大学生欢迎,我们聊自己喜欢的电影、在影院观影时的禁忌等等,话题很广。直到最后两期,我们开始在节目里播自己的新歌,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是主持人自己唱的。至今我都还记得第一个通告,和品冠一起在商场的广场里做签售会,虽然大家都是知道我们是《夜猫子》的主持人,但我们首次公开表演,当时非常非常紧张。

那时做广告的方式也非常特别。公司在报纸上买了一个横条,只有一句话:“三年来,唯一让李宗盛大哥感动的声音”,黑底白字,非常抢眼。第二天的报纸上,用同样的方式给出了谜底:“光良品冠的声音”。和现在各种乱枪打鸟的方式相比,当时做唱片真的是很用心。

现在只是比快,第一时间丢出去、放在网站首页就完了,没有血肉,没有感情。音乐作品也是,大家唱口水歌,但你看,比赛节目里,还不是唱回到从前。我不认为是没有好歌,而是信息爆炸、年轻人有太多娱乐的东西,唱片公司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好好介绍一首歌给大家。现在人只关心流行什么,都是快速的,第二天就忘记了。

品冠:没错,当时文案标题是“三年来唯一让李宗盛心动的声音”“魔术强声,无印良品”。那时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肯定,一个原来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居然成真。从遇到光良、认识李宗盛大哥到进了滚石,没有他们,不会有现在的我。我们这个搭配蛮奇妙的,我声音比较中低音,他的是高又亮,但搭起来就有种特别契合的感觉。

#单飞#

无印良品期间就一直是分开创作、互不干涉

光良:在无印良品期间,我们分开创作、互不干涉,谁写的歌就由谁来制作。我们一直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现在想来,好像从来没有在一起过。所以分开后,我们的做法也没有什么差别。我们没有不和,也没有闹翻。

从前我们都是讲:“嗨,大家好,我是光良,我是品冠”,品冠讲的时候我会思考自己下面要讲什么,有种互相帮忙的感觉。记得分开后我的第一个通告,是一家电视媒体的访谈,介绍完自己之后,突然不知道要讲什么了,这时才意识到,单独面对镜头这件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慢慢适应后,我更意识到,自己做音乐,最大的不一样就是,以前可能只有一半的空间,如今我可以有十首歌的空间来传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后面的成败也要一个人承受,不是两个人来分担了。

品冠:无印良品时期,我话比较少,大部分都是光良发言。直到我出个人专辑,新闻发布会需要我自己独当一面,超级不适应。曾经缔造过不错成绩的组合,在继续音乐之路时,除了要心态归零,还需要抛开很多东西。你的作品,表现得好坏都是属于你一个人,有一定压力,但后来我也因此更加确认自己。

#复合#

每次都会反思,是不是单飞成绩太失败?

光良:对于“复合”的话题,我不知道品冠怎么回答,我会感觉到有一点无奈。其实我回答过很多次,答案都是一样:这一切都是早早被安排好的。没找到唱片公司前,我们已经决定是两个音乐人;分开也是滚石设计过的,因为公司慢慢认识到一个技术难题:我的声音较高,品冠低一些,两个声音搭在一起最好听的区域其实很小,旋律和制作上要找到这样的歌很难,互相迁就的话效果又不好。

我们还没分开前,品冠的第一个安排就是跟周华健、李宗盛大哥合唱了《最近比较烦》,当时大家纳闷为什么只有品冠,彼时公司其实已很明显在酝酿这件事,但接下来,还是发了一张《想见你》后才走到最后一步。

其实我们的互动很奇妙,因为都是有能力创作、唱歌的人,所以会给彼此更多的发挥空间,不去触碰那个地雷--从相识起,一直以来都这样。可是很奇妙,歌迷喜欢我们俩在舞台上的感觉。到底是我们歌写得好还是唱得好,还是大家就喜欢看两个男生唱情歌?这件事我搞不清楚。是不是有化学作用?不知道。无印良品到底要不要再做,我们一直都没聊过,但其实我们都有想过,两三年前我终于鼓起勇气跟品冠讨论这件事,发现他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样。他也有他的顾虑和想法,我觉得这只能靠缘分。他去参加《我是歌手》、加盟了种子音乐,我则要为演唱会忙上两年,而且我们在不同的唱片公司,真的有些困难。那么,我们就保留这样的方式吧。

品冠:我想光良也是这么认为的:从第一张唱片开始,我们已经知道未来会向着个人发展的方向去走。我们并不是以一个组合的名义去签约,而是分头签的,本来早有这样的安排和计划。每次面对“复合”这个提问,我都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个人成绩太失败了?但我觉得,做自己想做的音乐才有真正乐趣,我还有很多想实现的东西。

■ 个人发展

品冠 我现在要往前走了

2014年是品冠的一个事业转折点:他在关注度颇高的《我是歌手》里以“暖男”姿态回归,此后则离开合作了七年的相信音乐,转入种子音乐。

品冠透露,《我是歌手》第一季就曾邀请过他,但当时“因为太久没有参与过这种比赛,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所以回绝了。虽然接受了第二季邀请,但最初他依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驾驭这个舞台。1月31日,品冠带着自己最熟悉的《掌心》亮相,“这首歌我可能唱了上千遍,对我来说已经像吃瓜子一样简单,但现场却心跳得特别厉害,比新人阶段还紧张。后来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好的,因为当歌手久了,你会觉得太多的事都是很理所当然。后来我反复思考,紧张点源于太把这当比赛、太在乎别人的评论了。现场需要战胜的不是其他对手,而是自己的心魔。现在看来这个节目真是给我上了很宝贵的一课。”

有重要的决定前,品冠总是会有很多顾虑和思考,加盟种子音乐前,他与CEO吴峰长达九个月的拉锯式促膝长谈也证明了这一点。品冠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前,他与吴峰甚至在月子中心探讨未来,终于被对方的诚意打动。“我现在要往前走了”,品冠说。

光良 说走就走,才能继续

3月29日,光良将在工人体育馆来一场“回忆里的疯狂”,采访中他也回忆起了“记忆中最疯狂的事”:“那时我与品冠突然不知该从哪里入手,而滚石又希望我们有下一张专辑。难道我们做音乐的意义只是出唱片吗?每次想到主打歌谁来写、写完怎么唱,我都很头痛,进入死循环。于是我说,可以停一下吗?他们问我想做什么,我就随口说,去纽约。其实我是很怕走远、没有安全感的人,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后来我说到做到了,去生活了一个月。”

事实上,正是这一次“说走就走”的远行,成就了后来的那张《想见你》,其中一首《伤心地铁》的灵感也源自纽约,“为什么写这首歌?纽约是个很奇妙的城市,可以看到各国人、人间百态,我看到有些黑人突然在街上乱跳舞,看到地铁里有很多业余的音乐人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真正的热爱,我开始反省自己,心想,我是一个发片歌手,却那么不珍惜机会。逐渐有一个全新的自己,很多旋律也冒出来。”

C16-C1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古珺姝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