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  我的父辈   英烈篇   刘伯坚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inmin.cn/t/xmwbtj/2011/06/08/11078867.html 在 2017-07-10 20:05:2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我的父辈·英烈篇”--刘伯坚_新民晚报推荐_新民网

我的父辈·英烈篇”--刘伯坚

刘伯坚烈士

刘伯坚狱中写给凤笙大嫂的信

1927年3月,刘伯坚与王叔振在西安合影

父亲在狱中留下三封遗书,分别写给舅母和母亲--

每封信都惦念着被人抱养的三个儿子

刘 豹

 

【新民晚报·推荐】我这一生都在寻找父亲。

1949年江西解放时,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乡下拾柴娃,住在一位郭姓老婆婆家,以为自己从小被卖,不知道父母是谁。

一天,我砍柴回家,两位解放军战士在屋子里等着,他们说是我父亲的战友要接我走。我欢天喜地跟着他们从瑞金到了南昌,再到北京。一路上,他们告诉我,我父亲叫刘伯坚,中央红军长征后任赣南军区政治部的主任,1935年牺牲,母亲也于同一年牺牲。那时候,我不知道“牺牲”是什么意思。和我一起从江西到北京的,还有2个小孩,也是“红军遗孤”。到了北京,他们都被爸爸接走了,可是没有人来接我。我这才隐隐约约地明白,“牺牲”大概就是死了的意思,我已经没有父母了。

“带镣长街行”

绝命书笔迹工整一如平日

到北京后,我住在李涛将军家里,开始读书认字。

有一天,将军拿来几张纸,说是周恩来总理收藏的,是我父亲的遗书和在狱中写的诗歌。遗书一共有三封,分别是1935年3月16日、3月20日和3月21日写给舅母(凤笙大嫂)和母亲的。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在遗书中写道:“弟为中国革命牺牲毫无遗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弟的鲜血不是空流了的。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

从遗书和一些档案资料中,我开始了解父亲牺牲前后的一些事。

中央红军长征后,父亲奉命留下坚持根据地的斗争。蒋介石调集十几万大军包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宁都、瑞金、于都、会昌先后失守。

1935年初,父亲与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省军区司令员蔡会文、少共书记陈丕显等,率领独六团以及机关、剧社、报社的工作人员2000余人,开始向油山突围。3月4日,父亲在塘村附近指挥部队突出重围时,左腿中弹不幸被敌人俘虏。

当时国民党政府曾悬赏5万银元“通缉”刘伯坚。父亲被俘虏后,马上被敌人认出。解放后缴获的国民党档案中有当时的审讯记录,敌人问:“你们共产党有办法,为什么现在一败涂地?”父亲回答:“胜败乃兵家常事。古人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革命火种不熄,燎原之火必将漫天燃起。”

父亲曾被押往大庾县游街示众,他昂首挺胸,不断向街道两旁的老百姓微笑点头。当天晚上,他在狱中写了一首《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响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这首诗后来被收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1935年3月21日,父亲上刑场前,给母亲王叔振写了最后一封信。

“叔振同志:我的绝命书及遗嘱,你必能见着。我直寄陕西凤笙大嫂及五六诸兄嫂。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承我的光荣的革命事业。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刘伯坚”

父亲这封信,语气平静,笔迹工整一如平日。可是,母亲没能见到这封绝笔信。就在父亲牺牲的前几天,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中的“左”倾路线执行者,把母亲带到闽西长汀县四都乡秘密杀害了。

听刘部长演讲

当得了三个月的饷

父亲信中说的话,当时好多我不明白,可是我看懂了“虎、豹、熊诸儿”这几个字,也就是说,我还有一个哥哥虎生、一个弟弟熊生。我开始想象他们的模样。

1952年夏天的一天,学校传达室说有人找我。校门口站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庞饱满的青年,面颊、眼睛都像照片里的父亲。他说他叫刘虎生,是我哥哥。虎生在苏联留学,得知我的消息后,暑假赶回国来看我。

那是我们兄弟俩第一次见面。我和哥哥哭成一团。因为都是从小被别人收养,我们的记忆拼不出一个完整的父亲。

我根据党史中提到的线索,北京、江西、内蒙古……每一个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我都写了信,希望当地博物馆能提供一些和父亲相关的资料。

每一份资料都会引出新的线索、新的故事。

父亲1895年1月9日生于四川省平昌县,早年曾就读于川东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堂。他在当地颇有才名,府尹一度希望他当参事,并愿任命他为县长。父亲却一口回绝,选择了到法国去勤工俭学。

1922年6月,父亲与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李富春、李维汉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父亲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介绍聂荣臻入党。

1926年春,冯玉祥率领的西北军在军阀混战中惨遭失败,他到苏联“考察”并求援,希望学习苏军的政治工作经验。经共产国际推荐,父亲接受了改造西北军的任务,担任总政治部部长的职务。父亲在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并开办各种训练班。随后,中共中央又派来了包括邓小平、刘志丹等在内的200多名干部,父亲将他们分配到各部队,开展革命思想教育。那段时间,父亲经常和士兵、下属军官谈心。大家说:“听过刘部长一次演讲,当得了三个月的饷。”冯玉祥后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这样评价:“他(刘伯坚)每日工作十八小时,整日孜孜不倦,真是眠食俱废,故工作有特殊成绩……我即无法不钦佩他。”

这支军队后来在数个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都作出过贡献,如察绥抗日同盟军、西安事变等。直到淮海战役开始时,西北军最后一支余部还在张克侠、何基沣率领下起义。

留守根据地

于都河边为叶剑英饯行

大革命失败后,父亲被迫离开西北军,先后在武汉、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下半年开始,父亲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

1931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三次“围剿”,命令二十六路军进驻宁都。二十六路军原是西北军的一部分,在党中央的指派下,父亲负责宁都起义的领导工作。宁都起义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而且大大充实了红军的力量,使原来只有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部队,一下子扩充了1.7万多人。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父亲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父亲组织了留守部队,在于都河多处架桥,护送中央红军主力。他为老战友叶剑英把酒饯行,希望能跟着大部队一起走。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曾赋诗怀念父亲当年在于都河的惜别之情:“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鄄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三兄弟重逢

半张纸已无法再拼完整

我的父母是1927年3月成婚的。当时父亲在西北军,母亲是西安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她经常出入西北军营地宣传国民革命,与父亲相识、相恋。母亲是个干练果敢的人,认定的事情绝不放弃。

父母一共生了虎、豹、熊三个儿子,可是没有一个儿子能长久留在身边。1930年,父亲和母亲一起奔赴江西革命根据地,为了工作和行动方便,不得不把两岁多的哥哥送给在西安的舅母。弟弟1931年出生,不满两个月就被送走。当时母亲想着有一天能重逢,特意和收养人订下“抱约”:“刘门王氏生下小儿名叫熊生,今送给黄家抚养成长,长大在黄家承先启后。但木有本,水有源,父母深恩不可忘记,仍要继续我等志愿,为革命效力,争取更大光荣。特留数语,以作纪念。”母亲写下“承先启后”四个字,一撕为二,以便以后相认。我是三兄弟中在父亲身边留得最久的一个,1935年2月父亲被捕前被送走的。

父亲牺牲后,党中央开始寻找烈士遗孤。哥哥是最早被找到的。西安事变后,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他听说刘家有一个儿子寄养在西安舅母家,立刻派人寻找。凤笙舅母拿出了悄悄藏着的父亲的三封遗书。哥哥拿着遗书,带着周叔叔的亲笔信,一路跋涉到了延安。在我之后,1953年,留在闽西的弟弟熊生也找到了。当时我还在上小学,他已经高中毕业了。弟弟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还寄来一张他的照片。

直到1979年,我们三兄弟才第一次见面。弟弟拿出那半张永远无法拼完整的“承先启后”,年近半百的三兄弟抱头痛哭。

父亲的遗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三个儿子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我四川的家听说已破产又被抄没过,人口死亡殆尽,我已八年不通信了。为着中国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诸兄嫂明达当能了解,不致说弟这一生穷苦,是没有用处。”

有时候,我使劲回想,依稀还记得我被送走的那一晚,腿部受伤的父亲拄着拐杖,在漆黑的山间小路上送我的情景。四五岁的我哭着,不肯跟着郭婆婆走。记得当时我大声喊着:爸爸你好恶呢,怎么不要我了。不要把我送给老百姓!爸爸……

那一晚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我也当上了父亲、祖父。再读当年父亲写给凤笙舅母的信,每一封信都询问寄养在她家的虎生哥哥的外貌,每封信都仔细形容收养我和弟弟的人家的姓名、地址和特征。我开始读懂了父亲的心。 (任湘怡 整理)

生平简介

刘伯坚 (1895-1935)四川省平昌人。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6月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在冯玉祥部任总政治部部长。离开冯部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31年底,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央红军长征后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35年3月4日,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时年40岁。

作者简历

刘豹 刘伯坚次子,出生年月不详。中央红军长征时,被寄养在江西一户贫民郭溅姑家,为掩人耳目,改名邹发生。

解放后被党组织接到北京。1953年考入北京101中学,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8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航空工业某研究所,为高级工程师。

退休后参加上海市长宁区关心下一代协会。

声明: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52921234转641133 021-52921234转 新民网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8:00

上海滩微博#爆料#或短信爆料15900430043 一经采用最高奖励500元
请您对该文章评分:
1 2 3 4 5
 / 0 人已评
在此填写评论: 还能输入 个字
【共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请勿超过140字
上海滩热门人物

    更多关于

    我的父辈

    刘伯坚

    的新闻

    民生热线:【男子持刀抢劫便利店 好民警负伤追赶半公里 】7月11日 ......  [详情]

    感动上海:【民警王柏强突发脑溢血倒在岗位上】他是市民心 ......  [详情]

    民生热线:【复旦硕士民间报告揭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四大特点】前不久,一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