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0/27/c_1116957086.htm 在 2018-03-19 22:08:2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持久战成“猫鼠游戏” 秸秆禁烧10多年为何屡禁不止?-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持久战成猫鼠游戏秸秆禁烧10多年为何屡禁不止?

2015年10月27日 19:08:5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10月27日新媒体专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付昊苏)每到秋收季节,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指数便会飙升。在刺鼻气味地不断侵袭中,大家纷纷把目光聚焦到秋收后的玉米秸秆焚烧上。

河南省太康县,今年秋季因秸秆禁烧不利,被河南省政府前后3次约谈,被罚款2000万元,多名干部受到处分。“中国网事”记者深入中原地区,调查走访秸秆禁烧为何屡禁不止?

禁烧10多年:越禁越成“猫鼠游戏

因秸秆禁烧不力,河南省太康县先后3次被河南省政府约谈,甚至全国出名。周口市政府还下发通知:再发现一把火,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就地免职!

在标语和声声口号声中,“中国网事”记者到达了太康县,就在不到20公里的路途中,接连看到了几处着火点。

对此,太康县农业局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略显尴尬:“粮食产量大,秸秆的产量也就大,太康县每年小麦秸秆大约100万吨,玉米秸秆大约有150万吨,客观上说,数量庞大的秸秆的确给禁烧带来了不少压力。”

事实上,十多年来,禁烧难不只在太康县,在河南省,河北、安徽、山东……中东部的多个粮食产区每到秋收季,都要展开一场主题为秸秆禁烧的“战役”,而这场“战役”打了10多年,至今仍没有打赢。

太康县张集镇党委书记张爱玲说,如果农民都不配合,那么全镇的秸秆禁烧工作就是200人(镇机关加上所有村的两委成员),对应一点就着的6.3万亩土地,难度可想而知。

除了土地多,秸秆量大,而群众的对抗持续加剧、对抗手段不断翻新升级,更是让秸秆禁烧工作呈现出滑稽的场面。

一名基层干部给记者讲了个村民为点秸秆,与蹲守人员“斗智斗勇”的故事:“有农民设计精密,用燃香和火柴配合,提前预埋好,等香烧到了某一位置自动引燃火柴然后点燃秸秆,明明看着田里没人,但火就是莫名其妙地点起来,还找不到是谁纵了火。”

有基层工作人员反映,秸秆禁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去东边查,他们在西边点,我们白天查,他们夜里点,我们蹲守的人去上个厕所,他们找个一分钟的空隙就点了。”

无处可去的秸秆:喂牲口、发电、粉碎还田都有困难

在太康县,周口市里有督导组、暗访组,县里有工作组、巡查组,市领导分包县区,县领导分包乡镇,乡镇、村里的工作人员,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无条件加入。天上有气象、环保卫星随时监视;田间地头有基层干部驻扎蹲守;乡间路上有流动宣传车;房前屋后禁烧宣传标语不断。可即使这样,秸秆禁烧却仍然屡禁不止。

“在我小时候,烧火做饭要用秸秆,家家都养着牛羊得用秸秆,沤肥浇地也得用秸秆,但是现在呢,做饭用电和天然气了,很少有人家养牛羊了,种地都用化肥了,秸秆还有啥用处呢?”68岁的太康县村民王耀然说。

有人说,秸秆不是可以喂牲口吗?不是可以用来发电吗?不是可以粉碎还田吗?但事实上,这些方法“看上去很美”,实践过程中仍面临成本高、缺人手难题。

太康县畜牧局工作人员说,玉米秸秆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太康县虽已是养殖大县,但需求量仍然有限。1头牛1年吃掉3.5亩地产出的玉米秸秆,如果只用牲畜来消化秸秆,太康需要70万头牛,不符合实际。

太康县的“茫然”也是大多数中东部县城的困惑。秸秆发电企业,大多靠补贴勉强维持,面临着收储时间集中、难以存放等诸多难题,前景迷茫。

其实太康县逊母口镇相临的扶沟县有个生物发电厂可以利用秸秆发电,但新问题接踵而至。“秸秆打捆机现有10台,1台机器1天耕作120亩地。机器多了收益率就低,但机器太少,大家就得排队等打捆机上门。”逊母口镇党委书记徐莲说,“秸秆被打捆拉走,对农民来说却并没有收益,大家都是中断外地的打工回来收秋,等一天就少一天工资,等不及就会偷着烧。”徐莲说。

在太康县庆丰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亚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玉米秸秆茬子长而硬,为了不影响小麦种植,需要打碎了再深埋,这得用机械粉碎两遍、深耕一遍,一亩地大约增加120元成本,老百姓难以承受。”

把种种“经济账”算过之后,不少村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把火烧了。

秸秆禁烧需要打组合拳、给“出路”

对镇里的秸秆去向,太康县符草楼镇镇长杨传俊给“中国网事”记者做了精确的分析:全镇6.5万亩耕地,大型机械粉碎深耕还田,可以吃掉40%秸秆;全镇100头牛、3500只羊,可以吃掉秸秆的6%,通过秸秆氨化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消化3%,由乡镇干部成立的清运小组,可以清理掉3%。“就这样,还是有剩下48%的秸秆是根本没有出路的。”

许多农民和基层干部都对记者表示,恐怕秸秆还田还是最合适的出路。

农业专家表示,秸秆禁烧还是需要给出“出路”,这就需要打一套“农机补贴、政策倾斜、推进规模化种植的组合拳”:要加大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方面的科研探索,生产出方便快捷粉碎玉米秸秆并且深耕埋入土中的农机,同时加大对这些农机的购买补贴,以降低生产成本,逐渐让老百姓接受;探索建立一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专用资金,或者探索将粮食直补中的部分资金拿出来作为秸秆处理专项资金,实现奖罚制度,调动农民以及种粮大户将秸秆粉碎还田的积极性。

太康县农业局局长李应怀认为,应该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增加农业种植的规模效益,这样,也才更有条件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也才能够加速实现秸秆还田的覆盖。(新华社蓝天工作室供稿)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晓朋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95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