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916092.html 在 2020-03-07 21:33:5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向警予和蔡和森女儿蔡妮:父母的血色浪漫--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

向警予和蔡和森女儿蔡妮:父母的血色浪漫

2011年06月16日09:08    来源:《北京日报》     手机看新闻

蔡妮在父母亲结婚地法国小城蒙达尼市留影。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这是新中国诞生前夕,著名诗人柳亚子先生缅怀红色革命伴侣蔡和森与向警予的诗句。

1919年底,向蔡两人一起赴法勤工留学,随后结成革命伴侣,“向蔡同盟”遂成革命佳话。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斗士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双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蔡妮是向警予和蔡和森唯一的女儿,老人向记者深情地回忆了烈士父母的革命人生。

共读《资本论》的结婚照

“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对于他们的了解更多是从亲戚的描述中得知的。”蔡妮开门见山地说。

1922年4月,蔡妮出生于上海香山路的一个小阁楼里,她是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第一个孩子。蔡和森、向警予为爱女取名“妮妮”,纪念“向蔡同盟”在法国蒙达尼的结合。

关于“向蔡同盟”的由来,有很多浪漫的演绎。有人说是源自“向上同盟”。“向上同盟”是一首诗的题目,这首诗是蔡和森和向警予在去法国的船上合写的,“表示要在革命的征途中,互相勉励,共同向上”;还有人说蔡和森和向警予在热恋中互换了许多诗作,这些诗作结集出版时被作者以《向上同盟》命名。

在蔡妮看来,父母的那张结婚照片是对“向蔡同盟”最真实的诠释: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虔诚信徒并肩坐在草坪上,共同捧着一本打开的《资本论》。

“旗帜鲜明成立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向警予成婚后不久,同年的7月6日至10日,两人在法国蒙达尼郊外森林里召开留法新民学会会员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

同年8月13日,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信:“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9月16日,蔡和森再次给毛泽东写长达六千多字的信,信中再次提议:“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就是在这封信里第一次提出来的。

蔡和森的信让毛泽东产生了强烈共鸣。他于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给蔡和森写了两封回信,特别是对第二封信,“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后来,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曾这样怀念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她是我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寄望孩子“在自由天空飞翔”

蔡和森、向警予回国后,一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二次代表大会。夫妇俩就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革命人物。而蔡妮则在出生几个月后,就被送到了湖南。

“我和弟弟蔡博由姑妈蔡畅照顾,而姑妈的女儿李特特由我的祖母葛健豪照顾……”回忆起小时候的事,蔡妮显得很伤感,“爸爸和妈妈都是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很难顾及到家庭生活,所以我对父母的印象并不深。”

就是在这“不深的印象”中,有一件事让蔡妮记忆深刻。1927年,向警予从莫斯科归国,由广州去武汉,顺道到长沙来看望他们。当时她和蔡博、李特特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问‘谁想和我一起睡呀?’我急忙说‘我想我想。’因为很少见到妈妈,早上醒来时我害羞地把头扭向了一边,妈妈拍了拍我的屁股,叫我起床。”而这竟成了母女永别。

向警予只在长沙呆了短短的两三天,就去了武汉。1928年3月20日,向警予在汉口被捕,一个月后遭杀害。噩耗传来,蔡和森为向警予奋笔写下传记纪念“我的妻”。他动情地写道:“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1931年6月10日,蔡和森出席香港海员会议,被便衣特务逮捕,随即被港英当局引渡给广东军阀。8月4日在广州英勇就义,年仅36岁。

蔡妮没有多少关于父母亲的直接记忆,却时时感受到父母的精神力量。蔡妮至今清楚地记得母亲在牢里给她写的信:

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

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记者 董少东)
(责任编辑:高星)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相关专题
  • 频道精选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