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ent.163.com/11/1220/12/7LNESV5K000300B1_all.html 在 2018-01-23 10:10:21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技术控”导演回归 重温徐克电影特效变迁之路_网易娱乐

技术控导演回归 重温徐克电影特效变迁之路(全文)

2011-12-20 12:08:48 来源: 网易娱乐
0
分享到:
T + -
在徐克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技术”非但是其核心,许多时候甚至凌驾剧情之上,成为其影片最为人过目不忘、津津乐道的独门法宝--无论任何类型,只要是他参与的影片,往往热衷引进全新的特效技术,大可称徐老爷为当之无愧的“技术控”!

网易娱乐12月20日报道 在徐克多年的导演生涯中,“技术”非但是其核心,许多时候甚至凌驾剧情之上,成为其影片最为人过目不忘、津津乐道的独门法宝--无论任何类型,只要是他参与的影片,往往热衷引进全新的特效技术,并对各类电影特技进行全然痴迷的发挥,时隔近三十年依然如此,归结起来,大可称徐老爷为当之无愧的“技术控”!

2011年,《龙门飞甲》将至,与片名如影随形的,是那个闪亮的“3D”之名,从而预示老爷此番将以其最擅长的武侠题材,向方兴未艾的3D技术发起挑战,并充满“势在必得”之野心!事实上,从1983年的《新蜀山剑侠》开始,不断革新电影技术,为华语电影缔造全新的特效风貌,已成为老爷的创作习惯之一,而对观众而言,从《新》到《龙》的近三十年历程,也早已对老爷的特效招牌信心十足,由此可见,《龙门飞甲》的问世,将成为老爷技术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

在此,不妨先行重温老爷的“技术史”,并随他走过1/4世纪的电影特效变迁之路。

《新蜀山剑侠传》剧照。
《新蜀山剑侠传》剧照。

《新蜀山剑侠》

1982年,是徐克电影特效进程的转折点:当时,正值嘉禾开出高额成本邀其执导大制作,他本人又对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念念不忘,遂萌生新的念头:“看了特技片《星球大战》,人家有飞船、死光枪,空间拓展得这么大,我们又怎样看自己的特技呢?这是我拍《蜀山》最大的动机。”

不过,要将还珠楼主的武侠名著搬上银幕绝非易事,因原作描绘的是一个介乎于人神之间的奇幻剑侠世界,奇门异招八宝齐出,几乎每一场动作戏都需要相当大的人力物力支持。为此,老爷特意聘请了部分曾为《星球大战》制作特效场面的“光魔工业”公司技师加盟,并首次为香港电影引进了蓝幕布景,而片中狄鸣奇与一真拜会李亦奇,使出紫青双剑对战血魔的高潮戏,便是在蓝幕下拍摄后与布景结合的产物。

至于另一场使用大量西式特技的场面,则是主角与魔教交锋,侠士丁引除能随时驭剑走向,更能脚踏利剑飞行,魔教教主则能施放镭射光--事实上,这亦是香港电影进行电脑动画与镭射效果结合的一次早期尝试,比起邵氏同类影片在胶片上涂画造成放“激光”效果而言进步甚大;至于丁引与冰堡堡主身骑石兽凌空追逐,则是结合特技与威亚创作出的动作场面,兼具东方魔幻想象力,别具一格。

此外,老爷亦在《新蜀山剑侠》里借剪辑手法甚至土法炼钢打造特技效果,因此片中侠士在一个镜头下从这端飞到那端再飞回去,便拜一系列短镜头所赐;而丁引被血魔附身后毒发身爆,仙堡众仙女因惊吓同时仓皇飞起,更是多名武师在摄影棚外同时拉起上百条“威亚”产生的效果,可见老爷对全片采用的特效技法是崇尚“中西合璧”的。

尽管《新蜀山剑侠》因制作周期仓促导致部分特技虎头蛇尾、衔接不畅,却无碍它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皆因它提升了整个华语电影工业的特效面貌,并借助不同的银幕技术为中国武侠世界增添声色,而老爷在片中对各类技法的掌控,更为华语武侠片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影响深远。


《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剧照。
《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剧照。

《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

《新蜀山剑侠》后,徐克对银幕技术的痴迷不降反升,故首度操刀执导“最佳拍档”新一集时,他再次将受西方同行启发的视觉特效移入香港,从而令《女皇密令》成为整个系列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部。

《女皇密令》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场面,是许冠杰驾驶飞船与麦嘉穿梭香港闹市,甚至冲入地铁,有如武侠片里的超能奇侠!徐克在此沿用《蜀山》的蓝布景技术,将真人与街景“合二为一”,营造出演员半空飞行的视觉奇观;而另一场闯入展览会偷钻石的动作戏,亦让大群“圣诞老人”操纵飞行器从地面飞上新世界大楼顶端,继而驾驶摩托车凌空飞向另一楼顶,女贼则乘飞船潜入水底并飞入巨型鲨鱼潜艇,这一连串场面都是再电脑技术的合成下完成,

在80年代初的香港电影工业而言尤为先进,因此曾引起轰动。

事实上,《女皇密令》无处不展示徐克的“技术控”本色,包括许冠杰潜入警局偷钻石,从用弹跳箱跳过防护网、身藏镜面仪器内避过电子眼、到脚踏高速滑板逃离警察追捕,几乎每个动作都离不开特技;继而麦嘉用大型电脑查问疑犯,又遭“问答游戏机”逼供等,也同样以先进技术取代演员的肢体表演达到喜剧效果,至于潜水艇从海底“翻身”变成油轮,更是玩具模型在摄影角度下制造出来的特技,皆尽表现老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及对新技术的灵活运用。


《开心鬼撞鬼》

1986年的《开心鬼撞鬼》虽非徐克执导,却是老爷“技术控”身份的另一演变:就在这年,他成立了“新视觉特技工作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电影的特效制作,而《开》则是首部打出团队旗号的作品,直至2004年的《散打》,“新视觉特技”俨然成为老爷影片的重要符号之一。

正因老爷携“新视觉特技”的加入,《开心鬼撞鬼》的特效水准较“开心鬼”系列的前两部作品已有较大提高。最经典的一幕,当属结局黄百鸣驾车带垂危的女鬼张曼玉投胎,紧急关头车甚至开上了楼房,非但在楼面上如履平地,甚至凌空飞往另一栋楼并钻入地底行驶,充满出人意表的神奇效果之余,也令观众惊叹老爷在特效领域的想象力。

此外,《开心鬼撞鬼》也有不少细节在特效技术的运用上别开生面,如脚印跳舞、隔空取物、堕楼飞行、长裙变色、足球拐弯等,都是当时港片里难得的创意,背后为这些细节出谋划策者,也正是老爷。

《开心鬼撞鬼》后,老爷更倾向以自身培养的本土团队打造特技效果,并不断尝试融合海外的先进技术,故即使在二十多年后,他的电影作品在特技水准方面,仍维持着蓬勃的创意及活力。


《倩女幽魂》剧照。
《倩女幽魂》剧照。

《倩女幽魂》

当徐克遇上程小东,双人组合便被称为“在奇幻浪漫领域上力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同道中人”,因此,《倩女幽魂》仅在特效技术一环,已注定充满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异彩。

徐程此番携手,一如当年《新蜀山剑侠》,以新颖技术结合土法炼钢打造出富于特色的光影技术:一方面,《倩女幽魂》受海外特技制作流程启发,并得“新视觉特效”帮助,从而做出树妖吸血、干尸复活、阴间救美等场面,尤其主角闯入鬼门关,与神出鬼没的将兵斗法、被倾巢而出的鬼头撕咬、甚至灵魂出窍、神剑杀敌,从头到尾都在离奇诡秘中展现东方色彩,如此强烈的视觉效果,实拜出色的特效设计所赐;

另一方面,徐克与程小东也特意为影片发明了一些土式特技,这点尤其体现在“姥姥”的巨舌上:有如异性怪兽般咄咄逼人的恐怖舌头实质是一条染色后的长形海绵,至于其卷地而袭的气势,则是工作人员在镜头外不断拉扯、兼用木棍在地板下敲击而成,但出来的效果却不让电脑特技专美,更体现了两人的高超创意。


《铁甲无敌玛丽亚》

从某种程度上说,除了徐克,80年代的香港影坛几乎无人有胆量拍摄机器人特技!

老爷参与监制的《铁甲无敌玛丽亚》,是一部向《大都会》致敬的影片(时值《大都会》面世60周年),因此片中诸如“英雄党”、科学家、女机械人“玛丽亚”等,都能从《大》中找到蓝本。值得一提的是,《铁》中的“先锋一号”,也是香港电影首次出现巨型机器人,一出场就在中环街头肆意破坏,要出动电子钢炮才能消灭,“玛利亚”则力大无穷又会飞天遁地,甚至能徒手接住导弹,比《大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铁甲无敌玛利亚》面世时,好莱坞已在4年前推出了《终结者》,比起《终》机械杀手T-800的合金机械骨骼造型,《铁》仍将机器人设计成笨重缓慢的大铁块,显然落后粗糙,但老爷选择机器人为创作题材,无疑再让香港电影在技术表现方面取得进步。


《开心鬼救开心鬼》DVD封面。
《开心鬼救开心鬼》DVD封面。

《开心鬼救开心鬼》

徐克在电影里展现的特效技术,虽难免有“拾人牙慧”之感,但身为“技术控”的老爷却总显得孜孜不倦,因此往往能实现“洋为中用”,为香港电影的特效水准锦上添花。

1988年,好莱坞为全球电影工业带来首创真人实景与三维动画结合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亦让当时的徐克兴趣盎然,并于翌年(1989年)在其担任动画特技指导的《开心鬼救开心鬼》中试验一番。

尽管《开》的真人动画场面只有不足10分钟,与《谁》长达55分钟的篇幅相比更是小巫,却可谓香港电影史上首部采用同类电脑技术拍摄的影片:当动画“老虎”与“武松”先后从画里跳出来后,徐克非但设计出“老虎”与真人翻滚纠缠、“武松”持棍与真人对打的效果,部分画面中动画角色甚至像真人一样有影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三维立体化。

《开心鬼救开心鬼》对真人动画的尝试,让不少香港影人目睹此技术的可行性,1990年的《摩登如来神掌》里,便再度发挥同类特效(陈百祥与动画乌龟演戏),由此可见,徐克快人一步的技术移植,堪称头号功臣。


《倩女幽魂2人间道》

如果说《倩女幽魂》为徐克的技术历程添上新貌,续集《人间道》的面世,则达到了他的另一个高峰,正如影评人石琪所赞:“视觉画面充满魔幻与奇美,成功糅合了新派和古典、实感与超现实,令人惊叹,这种新古典奇幻浪漫世界,是香港电影科艺数十年来不断努力的重大成果之一。”由此可见,经过多年的尝试,老爷对特技的把握已不再局限于提升画面的技术水平,而转为营造一个全新的光影世界。

《人间道》对各种电影技术的尝试及运用可谓不遗余力,因此片中除出现由实物模型制作而成的高大鬼怪及巨型蜈蚣精,也有一系列借电脑辅助的特效画面:中段最精彩之处,是傅清风身中妖毒后缓缓飞升至半空,宁采臣则在旋转中对其深吻,而在周围遍布的绿色光芒下,更显出神圣而魔幻的奇特感染力,可谓将特效与气氛融会贯通的神来之笔;至于妖僧“普渡慈航”则假扮如来佛现身,庄严却诡异,电脑特技下的三维立体影像叫观众过目不忘;与蜈蚣精大战后,先是左千户遭遇隐形闪现的妖怪袭击,继而燕赤霞施展连环剑阵,又有蜈蚣精破地而出、众人踏剑飞行,最后是燕赤霞与知秋元神出窍,将利剑归为其一后飞射而出将蜈蚣精炸得粉碎,结果知秋无法回到肉身,其虚无的灵魂终飘逝于天际,无一不表现得天马行空、一气呵成。

老爷对技术的痴迷,实于20年前便达忘我地步,也正因他敢于挑战,使得其作品始终走在港片特效水准的前列,加上其独特的想象力,更创造出连西方同行也自叹不如的银幕奇观。自此,随着电影特技工业的发展,技术已全然成为老爷电影中最不可或缺的精彩元素。


《倩女幽魂3道道道》

“倩女幽魂”系列拍至《道道道》已告一段落,身为“特技大师”的徐克如何在程小东的配合下成功收官,无疑是为当时观众期待的地方。

惊喜的是,《道道道》竟为“倩女幽魂”系列中将特效技术表现得最具奇采的一作,而摄制技艺的进步,也恰好弥补了该系列在故事及噱头方面的不足。一如前两部,《道道道》同样以先进技术搭配传统手段,合并为全新的特效风格,因此片中除巨舌依旧的“姥姥”,黑山老妖也变成地动山摇的巨石怪兽,此外又有艳鬼直立飞天、众主角踏“飞毯”飞行、燕赤霞使出会分解重组的“奇门飞甲”等,重头戏则是和尚十方被女鬼小卓送上高空后,于云端盘卧化身金佛,全身金光四射诵经打开天际,最终将黑山老妖消灭--传闻为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主创甚至用棉花“伪装”成云朵,并在其周围撒上干冰。若是如此,这场戏在特效运用上之绝妙,已堪称“以假乱真”!

《道道道》除再次为老爷与程小东的合作爆发火花,也证明在其“洋为中用,新旧结合”的技术理念下,总能为香港电影带来无可取代的超水准成绩。


《双龙会》海报。
《双龙会》海报。

《双龙会》

1991年,为筹集经费购置会址,“香港电影导演会”筹备了《双龙会》,而该片经历长达一年的拍摄之后,直至1992年初方告问世。

身为导演之一,徐克可谓再展拿手好戏,而此番招牌特色,则是将主角成龙“一分为二”,让两个“成龙”同场演戏!因此,影片沿用了好莱坞式的电脑合成技术,先让成龙分别演一段,再用剪辑技巧、胶片重叠等将两场戏合在一起,所以片中不少“双龙”并立而站的场面,都显得饶有趣味。

当然,由于画面合成技术在90年代的香港影坛并不成熟,“双龙”效果在今天看来难免有粗糙生硬之感(结尾一个“成龙”的手甚至穿过另一个“成龙”的身),但老爷迅速跟进好莱坞技术工业,并将之进行本土化演绎的表现,却无疑值得赞赏,因在此之前,香港电影几乎从未以如此多的篇幅拍摄电脑合成场面,以今日眼光来看,颇有“先行者”之意义。


《妖兽都市》

《妖兽都市》既是香港历来少见的科幻片之一,也是徐克90年代最Cult的作品之一。

既然是科幻,噱头自然集中在技术上,当中便包括一只流淌着妖兽黑血、并能四处飞行的“时钟武器”,刑警阿龙与阿刑则需将之击退;此外诸如“液体妖兽”、“变形妖兽”等亦通过电脑特效展现各种特质,更有妖兽变形为弹珠机、摩托车,子弹停留脑颅反射,身体移形换影,妖兽“通电”疗伤,手发镭射光将坠楼特警托回楼顶等,高潮则是民航客机撞银行大楼,妖兽父子则在机身上生死决战一番,该场戏利用CG模型拍摄,在当时的香港影坛亦算富新鲜感的尝试。

《妖兽都市》特效篇幅甚多,加上现代都市为背景,创作难度可谓不小,但老爷终究热衷革新,通过与日本团队的合作,总算打造出一部在当时而言颇有水准的科幻电影,而经此一役,也让老爷学到更多的海外特效技术,继而将之融入未来的其他作品当中。

《花月佳期》

认真来说,《花月佳期》并非徐克倾力而为的作品,甚至可以说是“游戏之作”,但正因未承担太多压力,才令片中许多古灵精怪的特效场面显得趣味盎然。

片中变成鬼的江继威与洪欣欣房内相遇,就用许多技术拍得妙趣横生:先是江的五官变成丑八怪,继而洪无法言语,一有反应便会被头上许多“标点符号”砸中脑袋,这些场面无疑不能脱离电脑特效拍出,可见此时的老爷已精通用技术演绎幽默之道。

尤其突出老爷的特技功夫的是,片中阴间场景在镜头及光学效果等辅助下,俨然成为一个扭曲混乱的神秘空间,男女主角置身其中非但全身变形,更需时刻缓慢行走,因一旦以常态节奏行动,将随时导致五官或手脚断裂甚至“粉身碎骨”,其中洪欣欣嘴巴掉在地上却仍“在开口说话”的设计,而至两人背对背“黏”在一起的造型,都尽展老爷一贯擅长的鬼马喜剧效果。

比起其他大打特效牌的徐氏作品,《花月佳期》只能说是局部有趣,但无疑是老爷另一次独特的创意尝试,而在对各类技术的引进及运用方面,他也已具备足够的功力,去演绎属于他的奇幻世界。


《小倩》剧照。
《小倩》剧照。

《小倩》

从影16年后,徐克终于打造出他的第一部动画片《小倩》,而该片的问世,也宣告老爷的“技术控”里程迈向新的一页。

《小倩》的意义,非但在于老爷首次尝试在平面基础上加入3D立体效果拍摄动画,更是香港本土第一部真正的三维电脑动画片。值得一提的是,老爷为借《小倩》提升华语动画电影的技术水准,更不惜请来宫崎骏班底助阵,包括《风之谷》的原画师中村孝及动画导演小松原一男、《龙猫》演出助手远藤彻哉等,因此整部片难免流露出一种东洋风味。


《老夫子2001》海报。
《老夫子2001》海报。

《老夫子2001》

自《开心鬼救开心鬼》以来,徐克已有十多年时间未再尝试将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像创作,直至2001年的《老夫子》,才真正宣告他在此领域的“回归”。

虽然不是第一次,《老》却恰好与《开》相反,从头到尾让真人演员与卡通人物同场表演,而动画角色的结合方式亦非《开》般将平面动画人物立体化,而是通过3D构图设计将老夫子、大番薯及秦先生变成“真人”,对于香港电影的特效技术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事实上,《老夫子》里的动画人物已算做到相对立体,毕竟他们表情生动、举止灵活,且能较好地跟画面结合起来,不会给观众“出戏”或“分裂”之感,尤其片中老夫子、大番薯与真人踢足球赛,效果更显逼真,而最后老夫子在会展中心下与真人马仔对打,出招频繁却无生硬拖沓,双方的反应亦配合成功,可见整部戏的3D动画水准虽不及好莱坞,却已在香港电影中占得翘楚。


《蜀山传》海报。
《蜀山传》海报。

《蜀山传》

徐克的“技术控”之名,在《蜀山传》之后便永远无法抹去,无论他曾拍过多少类型题材!事实上,香港武侠片的数码特效层面,到《蜀山传》已是巅峰,无论该片成绩如何,也再无人得以企及,包括徐克本人。

有人曾将《蜀山传》称为“怪力乱神的视觉狂欢”。此言非虚,《蜀》前后聘请四家好莱坞特技公司参与,并制作出多达1600个特效镜头,整体对数码特效依赖性之强,较此前的《风云雄霸天下》过犹不及;而老爷以“歇斯底里”的剪辑节奏让各种真假难辨的角色与超现实景象倾巢而出,更叫观众目不暇接,满眼充斥天外仙堡、飞天陨石、日月金轮、铁甲战士、浓浆熔岩、紫青合并及层出不穷的掌风、轻功、剑气等。

老爷在《蜀山传》里对数码特效的“物尽其用”,甚至细致到人物的武器造型:光是玄天宗手持的“月金轮”,便要求特效公司做出时快时慢的旋转效果,而片中的天击剑(紫剑)老爷更要求做出清晰的“S”形飞行轨迹,并让紫剑的其他部分与主干形成“同一轴心”直飞,甚至对丹辰子的“天龙斩”舞动频率也有独特创意,因此尽管《蜀山传》的剧情并不理想,数码影像及电脑特效的表现却相当娴熟,无怪影评人蒲峰有此评价:“到今天重看,华语片中还未有比《蜀山传》造得更瑰丽、想象力更丰富的电脑数码影像。”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片场照。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片场照。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蜀山传》的失败,令徐克在接下来的几年间都将电影技术置于次席,因此诸如《七剑》、《深海寻人》、《女人不坏》等,特技都不是影片的主打元素,直至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观众才发现:老爷始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技术控”,之前只是不爱用特效,只要一用起来,仍鲜有导演与之企及!

《通天帝国》的许多场景都需要借助特效表现,从开头巨大的通天浮屠到活人焚化,到以CG特效制作的梅花鹿,到阴森恐怖的“鬼市”及神出鬼没的无极观斗法,再到高潮通天浮屠倒塌,都在电脑技术的支持下跃入银幕,甚至连针刺穴位的易容术细节,也不忘使用幕后技术,换句话说,层出不穷的电影特效,可谓全然贯穿于《通天帝国》的剧情当中。

《通天帝国》的回归,让老爷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殊荣,近年先进的CG特效,也因他的操刀,而在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而让观众期待:下一次,老爷将打造什么样的特技面貌呢?


《龙门飞甲》海报。
《龙门飞甲》海报。

《龙门飞甲3D》

2010年后,随着《阿凡达》风靡全球,电影工业正式踏入3D时代,但相比好莱坞大片神乎其技的特视效果,华语片即使采用3D技术拍摄,与对方竞争的最大筹码又是什么?

答案便是武侠--毕竟,纵观芸芸电影题材,惟有武侠是西方影人倾尽全力也追赶不上的类型。那么,在现今芸芸电影导演中,唯一能将题材与技术融会贯通者为谁?答案,便是徐克老爷;因此,他才于今年带来了《龙门飞甲3D》。

事实上,《龙门飞甲》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以全3D立体视效拍摄的武侠大片,而从目前公布的预告片来看,老爷可谓将3D技术做到实处,仅木桩飞射而出的场面便先声夺人,加上侠客以剑过招常离镜头极近,及一系列飞沙走石、山崩地裂、龙卷风肆虐等场面出现,亦必定可知《龙门飞甲》将是一部以3D展现动作场面的武侠新作,亦是老爷再度刷新华语武侠风貌的一次演绎--或许,《龙门飞甲》将为观众呈现的,亦如其预告片中言:飞越视觉体验!

“技术控”之名,注定属于徐克,《龙门飞甲》,也注定为他本人乃至整个华语电影,增添一股全新的技术热潮。(文/阿蒙)

小龙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加载更多新闻
×

热点新闻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返回娱乐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