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新加坡大学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cn.nus.edu.sg/about-nus/history/milestones/27-1962 在 2016-07-30 06:10:5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1962年

1962年

1962

 

新加坡大学

1962年

发展

  • 马来亚大学两所分校分道扬镳,成为各自独立的两所大学。新加坡分校更名为新加坡大学,由拿督李光前出任新大首任名誉校长,首任校长是斯里尼瓦森医生。
  •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UNESCO)在新大医学院举办本区域首个有关热带寄生虫的科学研讨会,由新大校长斯里尼瓦森医生主持开幕。他在会上宣示,新加坡已跻身为东南亚学术中心。
  • 新大成立儿科系,由黄福文医生(Dr Wong Hock Boon)出任系主任。

研究

  • 设立婆罗洲研究中心,推动以婆罗洲为重心的研究工作,中心主任为莱佛士历史教授特里戈宁(K Tregonning)。
  • 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11万5000元,资助新大政治系的拉南博士(K J Ratnam)与米尔恩教授(R S Milne)对马来亚大选进行研究。
  • 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赠7万8716元,资助新大细菌学系从事脑炎研究。

捐赠

  • 新大获得各界的积极捐献,捐赠者包括: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 (3500美元)、胡珀基金会 (Hooper Foundation - 4224元)、世界卫生组织 (1万5907元)、李氏基金会 (1万5557元)、亚洲基金会 (2万314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1万5000元)、陈振传先生 (2万5000元)、史克制药公司(Smith Kline and French Laboratories - 2500美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900美元)、联合银行 (5000元)。

 

1963

学术

  • 法律系推出为期一年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证书课程以及法学教育研究生证书课程。
  • 新大推展校外进修计划,向公众开班授课,首任主管为约翰.罗伊博士(John Lowe)。
  • 动物学系设立渔业生物部门。

研究

  • 设立东南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鼓励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的研究工作。
  • 亚洲基金会为新大提供10万5888 元补助金,创立一个经济研究部门,以期在多个经济领域开展研究计划,并为新加坡的经济规划提供资料、分析和建议。
  • 美国政府首次向新加坡发出研究补助金13万6200元赠予新大药剂学系,协助该系研究药物对人体的影响。这也是美国首次拨款资助东南亚大学的研究计划。

其他发展

  • 新加坡政府与新大联合设立七人委员会,探讨在新大开设科技学院或应用科学学院的可行性。
  • 新大东南亚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Social Science)在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的协作下,第一次主办国际大型研讨会,主题是“亚洲领导与权威”( Leadership and Authority in Asia)国际研讨会,由李光耀总理主持开幕。
  • 校长斯里尼瓦森医生推出新大基金,计划未来五年筹集4000万元作为大学扩充经费。

捐献

  • 已故商人许绍南(Koh Siow Nam)的家人赠予新大中文系逾万本稀有书籍,收藏于新大图书馆。
  • 福特基金会在两年间捐赠90万元,资助新大法律系加强法学教育与研究。
  • 福特基金会在五年间捐赠111万元,资助新大图书馆建立有关东南亚与经济学的研究资料库。
  • 新大基金获得多家银行、企业、机构与个人的慷慨捐助,如新加坡冷藏有限公司为庆祝成立60周年捐款2万5000元、万兴隆(Ban Hin Leong)私人有限公司的Lim Seng Tjoe与拉加巴利.朱玛波(R Jumabhoy)各捐赠1万元设立医学院奖学金。
  • 新加坡赛马公会捐赠1万5000元、卢本.迈尔信托基金(Reuben Meyer Trust Fund)捐赠1万元,投入多种用途。
  • 新大1963年也获得其他机构的积极捐献,捐赠者包括:葛兰素.艾伦伯里斯(Glaxo-Allenburys)(出口)有限公司(1万875元)、世界卫生组织 (4万6240元)、洛克菲勒基金会 (7万8699元)、亚洲基金会 (8万9865元)、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 8万587元)、辉瑞公司 (1万2000元)、李氏基金会 (3万2108元)、新加坡政府 (25万4550元)、美国费城史克制药公司 (7561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4万8000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7561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3万4483元)、联合工程(United Engineers - 8000元)。

 

1964年

学术

  • 社会工作学系为毕业生开办新的专业社会工作课程,毕业生学成后获颁研究生文凭。

研究

  •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在三年间捐赠7万2000元,资助新大化学系研究马来亚植物。
  • 新大利用福特基金会所给予的174万9000元补助金开设经济研究中心,中心从事的研究以政策为主并与新马相关,首任主任为游保生博士(Dr You Poh Seng)。

其他发展

  • 新大与新加坡理工学院接受科伦坡计划专家建议,把新加坡理工学院发展为先进科技学府,设有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建筑学院,结业时颁发新大学士学位。


捐献

  • 福特基金会提供30万美元资助金,用于扩充新大图书馆。
  • 新加坡已故商人Tan Seng Phee的治丧委员会共捐献1万3000元予新大、南洋大学以及另外八个团体。

 

1965年

学术

  • 社会研究学系开启为期两年的社会研究文凭课程。
  • 设立工商管理系,副校长Reginald Quahe出任系主任.
  • 设立社会学系,格罗夫斯博士(M C Groves)出任系主任。

研究

  •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颁发3万1200美元予新大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尚慕格拉南(K Shanmugaratnam),资助他继续从事鼻咽癌研究。

其他发展

  • 拿督李光前因健康欠佳辞任新大名誉校长;时任新加坡总统的尤索夫伊萨(Yusof bin Ishak),接任名誉校长。
  • 林溪茂(Lim Tay Boh)教授出任新大校长。

捐献

  • 为配合成立六十周年钻石庆,医学院设立医学发展基金,基金获得李氏基金会捐献100万元,也有多个个人或机构捐出至少10万元捐款,包括:邵仁枚先生(Tan Sri Runme Shaw)、陈振传先生、南洋商报、卢本.迈尔信托基金、拿督胡清才(Dato Dr Aw Cheng Chye)、拿督Lee Chee Han、振和有限公司(Chin Ho and Company)的叶玉堆先生(Yap Twee)、新加坡赛马公会。基金的目标是筹募475万元,兴建医学专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al Specialties)以及扩建医学院图书馆。
  • 1965/66年学年里,也有各方慷慨捐赠,捐赠者包括:亚洲基金会 (6万6166元)、葛兰素.艾伦伯里斯(出口)有限公司 (1万1100元)、李氏基金会 (1万5079元)、陆运涛先生 (5000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5万4086元)、辉瑞公司 (1万2000元)、洛克菲勒基金会 (2万3423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1万9000元)、世界卫生组织 (3万1209元)。

 

1966年

学术

  • 隶属医学院的医学研究生院为医学系毕业生开办为期八周的高级医药课程。
  • 新加坡工艺学院的建筑、会计、工程学学位课程开始授课。
  • 新大设立医学研究生院(School of Postgraduate Medical Studies)。

其他发展

  • 新大宣布将做特别安排,为新加坡理工学院建筑、会计、工程学士课程毕业生颁发新大学位。
  • 社会科学院成立,设有经济系、政治系、社会学系、地理系、社会研究系、商业管理系,毕业生将获颁社会科学学士学位或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 牙科系升格为牙科学院,Edmund Tay Miong Hiong医生获推举为首任院长。
  • 校外进修计划正式升格为校外进修部门。
  •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为新大理学院的新教学大楼主持启用仪式。扩充理学院是为了配合新加坡的工业化需求,新教学楼包含了耗资250万元建成的科学大楼、各耗资120万元的新讲堂与物理楼扩建工程。
  • 李光耀总理为东南亚高等教育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主办的一个座谈会主持开幕。为期四天的座谈会主题为“大专学府在东南亚新兴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 新设立的社会科学院由拉南博士(K J Ratnam)出任院长,他是新大建校以来升任院长的最年轻教授。

捐献

  • 新加坡国际联青社(Y’s Men’s Club of Singapore, Beta Chapter)发起筹款活动,为新大的脑科研究基金募集3万1000元,进一步推动大学的脑科研究工作。
  • 新加坡狮子会筹集9498元善款,捐予新大人工肾脏研究基金。
  • 崇侨银行(Chung Khiaw Bank Ltd)董事总经理拿督李志诚(Lee Chee San)捐赠2万元予新大临床医学系,为肾病护理课程设立一份助学金。
  • 1965/66年学年里,新大获得各界慷慨捐赠,捐献者包括:亚洲基金会 (5万199元)、中华医学基金会 (19万7343元)、福特基金会 (22万267元)、葛兰素.艾伦伯里斯(出口)有限公司(1万2300元)、新加坡青年商会 (Junior Chamber of Singapore - 2万6574元)、李氏基金会(2万4573元)、国立癌症研究院 (1万2700)、国立卫生研究院 (5万3478元)、辉瑞公司 (1万2000元)、人口理事会 (5万4857元)、洛克菲勒基金会 (1万5595元)、张汉三先生 (Teo Hang Sam - 5000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6442元)、世界卫生组织 (2万5755元)、新加坡国际联青社 (2万4040元) 。

 

1967年

学术

  • 新大推出应用社会研究学士课程,让有志成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学生学成后可获颁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研究

  • 在亚洲基金会的资助下,新大成立新马华研究部,由历史系方宝成博士(Dr Png Poh Seng)带头对本区域的华人社群展开研究。

其他发展

  • 新大录取第一批以马来文考获高等中学毕业证书(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的马来学生。
  • 开设马来社会文化研究系,课程以马来文与英文授课。赛益.胡先.阿拉塔斯博士(Syed Hussein Alatas)担任系主任。
  • 为响应平等对待四大语文源流的教育方针,新大扩大汉语与汉学研究系以及马来社会文化研究系,并重新推出印度研究课程。
  • 应用社会研究学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Social Studies)改名为社会工作学与社会管理系(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 医学院开创区域先例,设立冠心病护理部。
  • 以糖王黄仲涵(Oei Tiong Ham)之名命名的“黄仲涵堂”扩建后改名为“黄仲涵楼”。黄仲涵堂之所以得其名是为了纪念黄仲涵于1919年捐款15万元予莱佛士学院。

捐献

  • 丰隆有限公司(Hong Leong Co Ltd)的郭芳枫(Kwek Hong Png)与其兄弟以母亲叶刊娘女士(Madame Yap Kan Neo)的名义捐赠新大1万元。
  • 福特基金会捐赠36万6253元充实新大图书馆与经济研究中心。
  • 新加坡赛马公会捐赠17万2000元资助冠心病护理服务以及其他用途。
  • 其他各界慷慨解囊给予新大捐款与补助金,作为研究经费与器材采购费。捐赠者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 (6万4668元)、人口理事会 (3万8095元)、世界卫生组织 (2万1210元)、亚洲基金会 (1万9224元)、李氏基金会(1万8901元)、岑业良先生 (Shum Yip Leong - 1万5000元)、张庆本 (K P Thio - 1万5000元)、多位个人 (1万3224)、辉瑞公司 (1万2880元)、洛克菲勒基金会 (1万2576元)。

 

1968年

发展

  • 新加坡政府内阁科学工艺(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部长杜进才博士受委为新大校长。
  • 世界卫生组织选择新加坡作为其亚洲区域免疫学培训与研究中心,中心就设在新大医学院内。
  •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专家向新大呈交一份1亿5000万元的重组计划书,列出新大为因应新加坡迈入1970年代的经济需求所须采取的重组措施,包括搬迁校园、开设工程学院、把新加坡理工学院所有的学士课程转至新大。
  • 医学研究生院改为独立机构,不再隶属于医学院。
  • 黄嗣绵(Thio Su Mien)博士获推选为新大建校以来的首位法学院女院长。

捐献

  • 福特基金会给予新大两笔总数158万1000 元的补助金,用于扩充法学院以及提升经济研究中心。
  • 李氏基金会与几位匿名捐款人捐助医学发展基金(Medical Progress Fund)43万2000元。
  • 陈树南医生捐赠5万元,用于心血管研究工作。
  • 世界卫生组织给予免疫学研究与培训中心3万元补助金。
  • 国际狮子会捐助人工肾脏研究基金2万元。
  • 多位个人与捐献者共捐赠3万2000元,用于多种用途。

 

1969年

学术

  • 新大开设两个四年制的建筑学与产业管理课程(理科学士学位)、城市规划硕士课程(文学硕士学位)、系统工程学硕士课程(理科学硕士学位)、商业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 文学、社会科学及理学的学士课程进行重组,攻读荣誉学位所需时间从三年增至四年。医科与牙科学士课程缩短一年,分别减至五年与四年。

其他发展

  • 新大授予新加坡总统兼新大校长尤索夫伊萨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Doctor of Letters)。
  •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这八个亚洲国家联合成立区域高等教育与发展研究所(Regional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所址设于新大。
  • 杰出建筑师与规划师埃姆登教授(S J Van Embden)受委为新大扩充计划的建筑顾问。
  • 新加坡理工学院会计系与新大工商管理系合并为商业管理与会计学院。
  • 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工程系与建筑系由新大接管,不过继续在新加坡理工学院位于爱德华太子路的校舍上课。建筑系迁至淑女山路的金洛斯屋 (Kinloss House, Ladyhill Road),以便腾出空间给工程系。
  • 文学院与社会科学院合并为文学暨社会科学院。
  • 英文系扩大为英语与英文文学系。
  • 经济系扩大为经济与统计学系。
  • 原本设在教育学院的两个语言教室合并为李光前语言中心,开办英语、华语以及其他东南亚语言课程。

捐献

  • 甘地百年诞辰纪念委员会给予新大一张6万5000元的支票,设立甘地百年诞辰奖学金(Gandhi Centenary scholarship),供贫困优异生申请。
  • 福特基金会给予东南亚研究所37万5000元的补助金。
  • 1968/69年学年里,新大获得以下机构慷慨捐款:李氏基金会 (11万4550元)、福特基金会 (22万2497元)、世界卫生组织 (5万6968元)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4万8520元)


1970年

学术

  • 开办两年制的城市规划建筑硕士课程,以满足新加坡城市复兴计划(national urban renewal programmes)的人才需求。
  • 医学研究生院推出医学硕士学位课程,让有志成为外科、内科、儿科或妇产科专科医生的医科生攻读。如此一来,新大可自行培训与评鉴这些领域的专才,无须把他们送出国深造。
  • 市场缺乏管理人才,为此新大开办一个部分时间、两年制的商业管理文凭课程,供大学毕业生报读。
  •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药剂学院的三年制药剂学学士课程增设三个新科目,即商业管理、食品科技、品质管理。学位也改名为理科学士(药剂学)学位。


其他发展

  • 来自荷兰的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专家埃姆登教授公布新大肯特岗新校园的发展蓝图。这个蓝图把新大所有院系聚集在同一个校园,新大也将兴建一所与医学院挂钩的大学教学医院。
  • 新大校长杜进才宣布设立牙科研究生院,以提供口腔外科培训以及牙科硕士学位课程。牙科副教授Ronald Victor Lam 医生出任该院首位院长。
  • 新大副校长 Reginald Quahe 为临床医学系的肾病部门主持启用仪式,这个新部门收治肾脏病人,是新加坡抗肾病的斗争中取得的一大突破。
  • 新大设立音乐系,日后发展为国大艺术中心。

捐献

  • 银行家兼商人胡清才赠予矫形外科学系一个价值2万5000元的高压气舱。
  • 英国石油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捐赠工程学院1万元,以肯定学院对新加坡共和国所做的宝贵贡献。这是英国石油公司承诺的3万元补助金中的首年发放款额。它也赠予应用化学系价值1万元的实验室器材。
  • 埃索集团捐赠9万元,资助新大在裕廊进行污染调查。
  • 福特基金会捐赠37万元,资助新大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合作发展新大工程学系。
  • 1969/70年学年里,资助新大的重要捐款者包括:福特基金会(31万5770元)、世界卫生组织(15万7565元)、李氏基金会(13万3962元)、新加坡赛马公会(3万1000元)、拿督胡清才博士(2万6324元)、亚洲基金会(2万761元)。

 

1971年

学术

  • 新大开设三个新的硕士学位课程 -- 工程学硕士、理学硕士(建筑)、理学硕士(产业管理)。
  • 牙科学院重组为三个学系 -- 口腔外科 (oral surgery)、牙体外科 (operative dentistry)、口腔修复 (prosthetic dentistry)。
  • 医学系与临床医学系合并为医学系。

其他发展

  • 时任新加坡总统的薛尔思(Benjamin H Sheares)接替已故的新大校长尤索夫伊萨,出任新大校长。
  • 原为每年五月开课的新学年,改至七月开课,一学年分三学期改为两个学期,这是为了让所有大一生可以完成部分的国民服役。
  • 新大成立新加坡大学发展小组,负责制定肯特岗新校园的发展蓝图。小组成员包括来自建屋发展局与公共工程局的专业人员、新大建筑学院与工程学院职员。
  • 新大开设新加坡大学出版社以接管马来亚大学出版社新加坡支部的工作,新大出版社聘有一名全职编辑。

捐献

  • 李氏基金会、卢本.迈尔信托基金、新加坡赛马公会向矫形外科学系合捐一台价值5万5000元的X光影像增强器。
  • 1970/71年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13万6814元)、埃索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9万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8万1910元)、 亚洲基金会 (6万8181元)、李氏基金会 (6万6490元)、新加坡政府科技部 (5万52元)。以上捐款总额达49万3448元。

 

1972年

学术

  • 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开办三个新课程 -- 音乐作为课外活动、统计学作为主修科、汉学作为非华文源流学生的副修科。
  • 工程学院开设工业与系统工程系,医学院设立麻醉学系。
  • 建筑学院改名为建筑与建筑学学院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 英文系改名为英语与英文文学系。
  • 统计学分部并入经济系,经济系随后改名为经济与统计学系。

其他发展

  • 校长杜进才博士为新大的肯特岗新校园主持动土仪式。
  • 世界银行给予新加坡2850万元的贷款,作为新大扩建和搬迁的经费。
  • 副校长Reginald Quahe为耗资19万5000元的新大实验动物中心(Laboratory Animals Centre)主持开幕礼,中心位于三巴旺路附近的罗弄真查鲁(Lorong Chencharu),它为新大提供研究与教学所需的实验动物。中心由新加坡政府资助建造,另外丰隆公司捐赠1万元作为施工费,中华医学基金会捐3万元为中心添购设备。
  • 邵仁枚为妇产科系所创立的人类生育部门主持开幕礼。这个部门设在竹脚医院,该医院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十所人类生育临床研究中心之一。
  • 教育学院停办,并入师资训练学院。
  • 新大的内科、儿科、外科医学硕士学位获得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承认为与英美、加拿大学位相等。

捐献

  • 新大获澳大利亚-亚洲大学合作计划(Australian-Asian Universities Cooperation Scheme)捐赠1万3700元,用于购买蘑菇培植研究计划所需的配备器材。
  • 死于越战的著名摄影记者邱谦诚(Terence Khoo)在遗嘱中将其2万5000美元保险金的三分之一捐予新大,为大学生设立医学研究基金。
  • 新加坡印度总商会捐款2万2000元,资助妇产科学系购买胎儿心脏监测器。
  • 1971/72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25万2500元)、新加坡赛马公会(7万5000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5万元)、福特基金会(3万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 - 2万4000元)、美国陆军研究与发展处(1万8000元)、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1万4500元)、科学工艺部(1万2000元)。以上捐款总额达22万3750元。

 

1973年

学术

  • 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学系改名为社会工作学系。原分别隶属于社会工作学与社会管理学的课程一并划入“社会工作”范畴。新推出的社会工作学士课程取代原有的社会学文凭课程。
  • 细菌学系改名为微生物学系。
  • 新大开创东南亚先例,推出职业病学理学硕士学位课程。
  • 公共卫生文凭课程改名为医学硕士(公共卫生)学位课程。
  • 音乐可作为副修科。
  • 新推出的理学硕士(工业工程学)学位课程取代理学硕士(系统工程学)学位课程。

其他发展

  • 新大与南大设立联合招生委员会,以协调两所大学的招生事务,促进双边联系。


捐献

  • 辉瑞私人公司捐赠新大生理学系1万3000元,资助一项关于身体机能失调与人体畸形的血液研究。
  • 1972/73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中华医学基金会 (47万2129元)、世界卫生组织 (41万3139元)、Jee投资私人有限公司 (30万8490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6万元)、李氏基金会 (4万9788元)、海外发展部 (3万8780元)、科技部 (2万6800元)、邱谦诚先生 (2万2932元)、新加坡印度总商会 (2万2411元)、国际劳工局 (2万848元)、开拓者基金 (Pathfinder Fund - 2万796元)、 E C A F E (1万6638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 (1万4389元)、全国肾脏基金会 (1万3380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1万655元)、S K Lee 先生 (1万600元)、亚洲基金会 (1万200元) 、Lee Sian Teck先生(1万元)、兰克施乐公司 (Rank Xerox -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155万1978元。

 

1974年

学术

  • 药剂学院纳入理学院,成为其附属学系。
  • 法学院首次推出法学研究生实践课程。
  • 药剂学硕士学位改为理学硕士(药剂学)学位。

捐献

  • 海峡轮船公司 (Straits Steamship Co Ltd)捐赠5万元,为各院系的大三生提供奖学金。
  • 虎豹兄弟国际有限公司 (Haw Par Brothers International Ltd)捐赠2万元,设立胡清才医学研究生奖学金,以纪念已故的胡清才博士。
  • 1973/74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中华医学基金会 (86万6578元)、世界卫生组织 (35万6481元)、Jee投资私人有限公司 (15万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8万2000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8万637元)、海外发展与行政部 (8万533元)、三井银行 (Mitsui Bank - 7万9500元), 科技部 (5万8982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4万5418元)、美国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 4万1149元)、李氏基金会 (3万8872元)、塞尔国际公司 (Searle International Co - 3万7200元)、美国陆军研究与发展处 (3万6984元)、开拓者基金 (3万5488元)、福特基金会 (2万6438元)、新大学生会 (2万5100元)、大通银行 (Chase Manhattan Bank - 2万5000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2万4363元)、亚洲基金会 (2万3437元)、普强公司 (1万8302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 (1万7400元)、热带生物学区域中心 (Biotrop - 1万6616元)、国际原子能机构 (1万5211元)、 国家体育促进局 (National Sports Promotion Board - 1万4281元)、罗新权先生 (Robin S K Loh- 1万3500元)、 辉瑞私人有限公司 (1万3000元)、卫生部 (1万2500元)、S Karim教授 (1万1000元)、人口理事会 (1万724元)、S K Lee先生 (1万元)、Lee Sian Teck先生、特许建筑师 (Chartered Architects -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227万6700元。

 

1975年

学术

  • 新成立的化学工程系推出四年制的化学工程课程,以取代理学院的应用化学课程。
  • 新大推出新的研究生课程,学生修毕后获颁理科硕士(建筑工程学)学位。

其他发展

  • 新加坡国会通过新加坡大学修正案。
  • 杜进才博士卸下新大校长一职,出任卫生部长。副校长关世强 (Kwan Sai Keong)接任校长。
  • 新大与南大联办第四届共和联邦东南亚与太平洋地区大学注册处主任会议。
  • 医学院主办医学展览会,庆祝新加坡医学教育迈入第70个年头。

捐献

  • 华侨银行主席陈振传捐赠新大80万元,设立陈振传银行与金融学教授基金。
  • 1974/75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教育部教育基金 (300万元)、中华医学基金会 (95万2261元)、美国国际开发署 (38万1940元)、世界卫生组织 (36万6666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30万3117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14万3607元)、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8万7198元)、英国海外发展部 (8万4828元)、美国陆军研究与发展处(远东) (8万4150元)、华侨银行 (7万5000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7万3332元)、科技部 (5万6350元)、开拓者基金 (4万7621元)、罗宾船厂私人有限公司 (4万元)、李氏基金会 (3万2077元)、美国普强公司 (2万9455元)、国际劳工组织 (2万4310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 (United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Representative - 1万8499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区域性热带医药与公共卫生计划 (1万8058元)、观音堂佛祖庙 (1万7000元)、塞尔国际公司 (1万5776元)、福特基金会 (1万5648元)、亚洲基金会 (1万1797元)、S K Lee先生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578万1917元。

 

1976年

学术

  • 新大与区域英语语言中心(RELC)联办文学硕士(应用语言学)课程,区域语言中心设在新加坡,由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创立。

其他发展

  • 建筑与建筑学学院从淑女山校园迁至肯特岗新校园,这是首期工程中第一个落户新校园的学院。
  • 肯特岗校园内的电脑中心落成,中心备有一台通用电脑 - 惠普3000系列 II型号8。

捐献

  • 肯特岗校园兴建中的教学医院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捐赠760个新病床。
  • 1975/76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中华医学基金会 (89万4991元)、世界卫生组织 (42万5260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41万3020元)、美国国际开发总署 (20万9666元)、李氏基金会 (17万4425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13万3037元)、英国海外发展部 (10万2676元)、开拓者基金 (9万8719元)、全国肾脏基金会 (8万5385元)、科技部 (8万4450元)、华侨银行 (7万3000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4万7358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4万6626元)、美国陆军研究与发展处(远东) (4万1883元)、 普利司通轮胎新加坡公司 (Bridgestone(S)Co Pte Ltd - 2万8000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万7375元)、国际劳工组织 (2万6151元)、美国普强公司 (2万4630元)、Tai Tak Estate Sendirian Berhad (2万500元)、 Robin Air私人有限公司 (1万8235元)、卢本.迈尔信托基金 (1万8000元)、苏门答腊国际私人有限公司 (1万4000元)、邵氏基金会 (1万1430元)、国际青年政府组织 (1万1259元)、S K Lee先生 (1万元)、卫生部 (1万元)、Tay Boon Giow先生 (1万元)、有生私人有限公司 (Yew Say Pte Ltd-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307万1081元。

 

1977年

学术

  • 新大修改大学法规,允许理科生攻读经济学社会科学荣誉学士学位;文科生则可攻读数学理科荣誉学士学位。
  • 微生物学系与寄生物学系合并为微生物学系。

其他发展

  • 工程学院从爱德华太子路校园迁至肯特岗校园。

捐献

  • 1976/77学年里,资助新大的捐款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82万8465元)、中华医学基金会 (56万2983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42万3168元)、艾萨克.玛拿西.迈尔(Isaac Manasseh Meyer)的遗产捐款 (20万元)、李氏基金会 (14万9666元)、华侨银行 (9万5049元)、开拓者基金 (6万3181元)、新加坡牙科协会 (5万6883元)、新加坡妇产科协会 (5万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4万8197元)、卢本.迈尔信托基金 (4万5200元)、科技部 (4万1610元)、澳大利亚最高专员公署 (4万1507元)、海外发展部 (3万4248元)、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 (3万265元)、邵氏基金会 (2万7600元)、普强公司 (2万4470元)、观音堂佛祖庙 (2万1850元)、美国大使馆 (1万9512元)、威康信托基金会 (1万7261元)、陈树南信托基金 (1万5000元)、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 (1万2199元)、国际原子能机构 (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 1万1010元)、校友会 (1万331元)、丹斯里邱德拔 (Tan Sri Khoo Teck Puat -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283万9660元。

 

1978年

学术

  • 新大推出三年制电脑科学学士课程。

其他发展

  • 新大的武吉知马校园成为南大与新大的联合校园,以协助南大转型为以英文源流大学。两所大学的大一生一起上相同的课程。
  • 大学的中央行政楼迁至肯特岗校园。肯特岗校园成为主校区,落户在其校区的院系包括法学院、工程学院、建筑与建筑学学院以及会计与商业管理学院的一部分。

捐献

  • 1977/1978学年里,捐赠1万元以下的机构或个人所累计的捐款总额达22万115元。
  • 同一学年里捐赠1万元或以上的捐款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88万7043元)、中华医学基金会 (52万1907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42万268元)、艾萨克.玛拿西.迈尔遗产捐款 (20万元)、李氏基金会 (18万7177元)、华侨银行 (13万9515元)、海外发展部 (9万7730元)、邵氏基金会 (7万1477元)、科技部 (6万2530元)、和合私人有限公司 (Woh Hup Pte Ltd- 5万465元)、澳大利亚最高专员公署 (3万7190元)、人口理事会 (3万6270元)、普强公司 (3万5296元)、德州仪器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Texas Instruments Singapore Pte Ltd - 2万5000元)、新加坡牙科协会 (1万9000元)、国际生物化学联盟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chemistry - 1万3170元)、皇家妇产科学院 (1万2675元)、哈佛燕京学社 (1万2068元)、国际科学基金会 (1万920元)、已故林文庆博士遗产捐款 (1万315元)、开拓者基金 (1万50元)、新加坡大学协会 (1万元)、有生私人有限公司 (1万元)。以上捐款总额达301万7587元。

 

1979年

学术

  • 原属理学院的化学工程系划入工程学院。
  • 医学院设立心理医学系。

发展

  •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名誉校长弗雷德里克.丹顿爵士(Frederick Dainton)受邀来新考察,他建议新大与南大合并。
  • 大学开设英语语言能力栽培部(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Unit),以开发资源材料以及提升英文补救教学。
  • 音乐系重组为音乐活动中心,保罗.阿比什甘那丹(Paul Abisheganaden)出任首任中心主任。
  • 校方增加亚细安学生的录取人数,设立20份亚细安奖学金,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学生申请。

捐献

  • 1978/79学年里,捐赠1万元以下的机构或个人所累计的捐款总额达24元1300元。
  • 同一学年里捐赠1万元或以上的捐款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105万2220元)、新加坡赛马公会 (30万6150元)、李氏基金会 (21万2890元)、观音堂佛祖庙(18万元)、T S K投资私人有限公司 (15万元)、华侨银行 (13万6064)、中华医学基金会 (12万144元)、邵氏基金会 (10万7250元)、海外发展部 (9万7161元)、科技部 (5万1622元)、福特基金会 (2万5634元)、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2万3628元)、澳大利亚最高专员公署 (1万4437元)、联合癌症委员会 (1万3094元)、国际科学基金会 (1万1034元)、普强公司 (1万649元)。以上捐款总额达251万1982元。

 

1980年

学术

  • 新大设立管理学研究生院,推出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
  • 新大推出建筑科学研究生课程。

其他发展

  • 新加坡政府颁布新加坡国立大学法令,批准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庆炎博士受委为国大首任校长。
  • 肯特岗宿舍与莱佛士宿舍正式启用。
  • 南大与新大合并后,随之设立国大会计与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