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烯烃市场中长期难言乐观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kuotu.com/news/201212764.html 在 2016-08-10 20:14:58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烯烃:烯烃市场中长期难言乐观_阔途资讯www.kuotu.com
烯烃市场中长期难言乐观
2012-12-20 09:23:39 www.kuotu.com 来源:阔途资讯
分享至:
关 键 词:烯烃 责任编辑:Carey

在国内众多企业竞相上马煤制烯烃项目,石化行业加紧炼化一体布局并推动大型乙烯项目建设之际,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暨展览会上,业内专家却发出警告:受中国煤制烯烃产能不断扩张,北美丙烷/乙烷制丙烯/乙烯规模持续放大、中东乙烯产能集中释放,以及全球烯烃需求放缓等诸多因素影响,烯烃及其聚合物行业高景气度已经结束,从2013年开始的3~5年,甚至更长时间,市场将持续盘整,难现大牛市行情。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DMTO首席科学家刘中民透露:目前,DMTO技术已经对外许可了18套,合计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其中,宁波禾元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项目将于春节前后投产,陕煤化与三峡集团合作建设的67.9万吨/年DMTO-Ⅱ工业化示范项目,以及延长中煤靖边园区年产60万吨/年DMTO、60万吨/年聚丙烯、60万吨/年聚乙烯大型煤气油综合利用项目均将于2014年建成投产。算上已经形成的176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到2015年,我国甲醇制烯烃产能将达976万吨。加上天津等地建设的3套合计165万吨/年进口乙烷/丙烷制烯烃项目,届时国内非石油路线烯烃产能将达1141万吨。

另据记者了解,采用自主开发的SMTO技术建成中原石化2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装置的中石化集团,目前正在贵州、河南、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规划建设4~5套60万吨级SMTO工业化装置。

“中原石化20万吨/年工业化示范项目的运行结果表明,SMTO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性价比最优、技术最先进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如果国家给予核准,中石化肯定会加快所规划项目的建设速度,且不排除对外技术许可的可能性。”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SEI)副总工程师蒋荣兴这样向记者透露。

“在国际油价80美元/桶以上的情况下,无论煤经甲醇制烯烃还是进口甲醇制烯烃,都比石脑油制烯烃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企业投资的热情很高。为防止DMTO快速扩张导致我国烯烃市场供大于求,我们已经收紧了DMTO技术许可,并婉拒了不少希望得到该技术支持的企业。”刘中民说。

美国页岩气商业化规模化开发不仅引发全球天然气及能源供需格局发生变化,也将逐渐波及烯烃及其聚合物市场。清华大学教授魏飞表示,由于页岩气产量大幅增加,2012年,美国天然气已经过剩,价格持续走低,6月份最低曾跌破2.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目前仅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当于人民币0.65元/立方米)。2013~2016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仍将大幅增长,北美天然气供大于求矛盾将加剧,将打压天然气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倒逼越来越多页岩气开发商尽可能多地开展页岩气净化、液化业务以获得更多凝析液,或直接开发凝析油。

“预计2013年美国凝析液及凝析油产量将较2012年激增2.5~3倍,总产量将达920万吨。更多乙烯装置将利用凝析液和凝析油作原料,使北美地区烯烃生产成本总体下降,价格中枢下移。”魏飞表示。

“中东烯烃产能集中释放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视。”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表示。据介绍,虽然2013~2016年,中东只有一套120万吨/年在建乙烯项目。但2008~2013年,中东地区新增乙烯产能高达1600万吨/年,占同期全球乙烯新增产能的47%。2013年以后,这些新增项目的产能将真正发挥,形成至少1300万吨/年乙烯产量。加之这些项目几乎全部以油田伴生气中的乙烷/丙烷为原料,比石脑油路线具有150~200美元/吨的成本优势。因此,中东地区新增的1600万吨/年乙烯产能全部释放后,将对全球烯烃市场产生明显的打压。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北美、中国、中东烯烃产能大幅增长的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和欧债危机蔓延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中国、印度等前期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今后将步入中速增长期;欧盟、日本经济仍无复苏迹象;美国经济复苏之路更显曲折而缓慢,这些都将导致全球市场对烯烃及聚烯烃的需求放缓,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从而加剧全球烯烃及其聚合物供大于求的矛盾,打压价格下行或盘整。

“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目前无论UOP公司、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还是中国石化集团,他们所开发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其工业化示范项目均取得成功,并开始对外实施专利许可,一旦北美、中东等甲醇生产商也建设大型甲醇制烯烃装置,将对整个乙烯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届时,欧洲、日本、中国等以高价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江苏煤化工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冯孝庭等专家这样提醒。

字体:
[关闭窗口][打印本页][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