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查询的关键词是:行政 变迁 
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tongcheng.gov.cn/content/detail/56727f3cf3bfdafdf248fcb4.html 在 2019-05-08 08:39:35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第一卷 魅力桐城 桐城市人民政府
第一卷 魅力桐城
字体【 浏览次数:3291   发布时间:2018-06-01 09:20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山川秀美。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故里,素称文化之乡,享有“文都”盛誉。

 

 

 

一、城市概况

二、历史沿革

三、历史文化特色

四、历史文化价值

附图1:历史沿革图

附件1:桐城历史文化综述

附件2:城址变迁

附件3:桐城历史大事记

附件4:桐城境内古道历史

附件5:桐城县城——城关镇简史

居巢考

... 141


一、城市概况

桐城历史悠久。桐城境内的丁家冲遗址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产、生活。鲁王墩、朱家墩等遗址,则从一定层面反映了这一带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两周时期,这里是古桐国所在地。西周厉王时期的青铜器“翏生盨”铭文所记载周厉王率大军南下征伐南淮夷之“桐”,即此桐国,地当今桐城市北,时属南淮夷之舒夷分布区域。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至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

桐城名人辈出。秦末著名谋略家、楚霸王项羽的谋土范增,一说即桐城人。西汉时的大司农朱邑,宣帝时为桐乡啬夫,入朝后虽位列公卿,仍节俭奉公,尝以俸禄布施乡里,遗嘱“后世子孙奉我,不如桐乡民”,逝世后归葬桐乡。邑人感其德,世代祀之,至今墓冢犹存。以《曹梦征诗集》传世的唐宋诗人曹松、晚年隐居龙眠山庄的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等均为桐城名士。

明中叶以后,这里漕米四集,商业发达,元末明初由江西、徽州迁此世居的各个家族得到迅速发展。又因地处南直隶,得科举、文学风气之先;有识之士为挽救时弊,纷起讲学论政,桐城人文遂勃然兴起,博学鸿儒不断涌现。先有齐之鸾领文风之先,继有何唐、童静斋、方学渐聚徒设馆,又有赵釴父子、钱澄之、方以智、胡如珵等一批名流相继组建文学会社,切磋研磨,激扬文字,议论宏深,蔚成风气。受其影响,抗倭名将阮鹗、东林党领袖左光斗、马孟祯,严持操守的大学士何如宠等,均以节操著称。到了清代,桐城人文达于鼎盛。戴名世号称时文高手,古文成就更高,为桐城派之先驱;方苞继往开来,提出“义法”文论,成为桐城派创始人。后经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逐渐占据文坛正宗地位。先后归聚作家1200多人,留下传世作品2000多种。至于桐城派之外的著名诗人、画家及近现代名人,更是不胜枚举。

桐城文化灿烂。桐城派主盟文坛200多年,作家遍及全国,影响达于海外。此外,无论是哲学、史学、诗歌、音韵、绘画,还是美学、翻译、小说与戏剧创作,桐城人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诗歌方面,仅明清时期桐城能诗者便达千余人,其中女诗人近百家。再如书画,仅安徽省博物馆编辑的《安徽书画家》一书,便收录桐城历代书画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绪等更是才华横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学以及书画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桐城遗产丰富。现有各种不可移动文物500多处,其中重点地面文物130多处。例如:有上古时期文化遗址、古城址、硖石兵戍遗址,保存较为完好的孔城老街、城关东大街古建筑群,啖椒堂和左忠毅公祠、潇洒园、张英与张廷玉之“宰相府”及“五亩园”遗址、姚元之旧馆、吴樾故居、姚莹故居、方宗诚读书处“九间楼”等名人故居,桐城文庙、桐乡书院、半山阁等著名建筑,张英墓、张廷玉墓、施从云墓等众多名人墓园,还有一些革命旧址及古桥,摩岩石刻、碑刻、墓表等,种类较多,保护利用价值较高。以市博物馆暨桐城文庙为核心,连同附近的多个名人故居、祠堂及著名文物建筑,构建桐城文化博物馆群,便可以综合展示桐城派暨桐城文化面貌,形成安徽省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带动桐城旅游快速发展。就馆藏文物而言,包括石器、青铜器(礼器、兵器、生活器具)、铜器(铜镜〕、陶器、瓷器、名人字画、玉器、杂项、货币等在内的近万件藏品,不少属于精品文物。市图书馆珍藏的大量文献古籍,价值亦相当重要。

桐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以“六尺巷”为代表的众多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数千首民间歌谣,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拨子》、《十番锣鼓》等民间音乐作品,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和民间谚语,以及彩绘、编织、雕刻、刺绣、纸扎等民间工艺等,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1989年,桐城被列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桐城环境优越。“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桐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麓余脉,重峦叠嶂,百壑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良田万顷。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

桐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年平均气温15.91月份最低,平均37月分最高,平均27.8。年平均降水量1241.3毫米,最多年雨量2266.1毫米,最少年雨量687.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988.4小时,日照百分率45%。年平均无霜期234天。

境内野生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丰富。其中被国家列为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江豚、白鹤、白鹳、白颈长尾雉、鸳鸯、大鸨、喜鹊、大鲵、虎纹蛙13种;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凹叶厚朴、琅王邪榆、虫胃实7种。药用动植物种类繁多,有735个品种,主要有桔梗、柴胡、薏苡、元胡等。矿产资源以非金属为主,金属次之,主要有石墨、花岗石、透辉石、墨玉、河沙、大理石、蛇纹石、白云母、矾、泥炭、铁、铜等。

桐城山川形胜。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拥有桐城文庙﹒六尺巷等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东大街、南大街、胜利街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以及1700余年历史的孔城老街、省级龙眠山森林公园和国家4A级嬉子湖生态旅游区,享誉海内外。文博馆、宰相府、龙眠河、嬉子湖、投子山文化园、玉雕产业园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将建成全国知名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相映生辉,“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龙眠山河图”、“六尺巷”、“孔城老街”、“嬉子湖湿地生态”等文化旅游品已成为桐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桐城正以“活力文都、休闲天堂”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610141459171060_nk6ArERs.jpg  201610141459401061_3U7DlUEC.jpg

1-5 龙眠秀色

    20130128105050005.jpg                   201610141501541064_Kzjx4Bys.jpg

                图1-6 桐城文庙                                                                1-7 六尺巷

 201610141502281065_0DrfH5mD.jpg   201610141502491067_yFemhlqT.jpg

 201610141503391073_X7ypbzv7.jpg  201610141503561074_Tmc7wny3.jpg

城北投子山文化园

201610141504261075_1X1tfqCF.jpg

桐城老城区龙眠河、紫来桥

   201610141504591076_vhx2esNh.jpg 201610141505181077_zaRUeYrM.jpg

孔城老街

201610141505491078_QrgUOTJO.jpg

嬉子夕照

 201610141506211079_WWfsXMtW.jpg 201610141506431080_c5KIYEXL.jpg

三道岩瀑布

201610141507221081_Pqzdsmco.jpg

 

201610141508051082_mr7Qap3J.jpg

 

201610141508291083_qYmKwvGM.jpg

 

201610141508481084_xBaTXxlP.jpg

 

201610141509221085_1ZsCRash.jpg

 

201610141509581086_GyMAgMYf.jpg 201610141510161087_rrSjiVZE.jpg

 

桐城交通便捷。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处于“吴头楚尾”的交界地带。东邻庐江、枞阳县,西毗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宜秀区。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42公里,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有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人口7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8.9万人),现为安庆市所辖。

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市区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邻安庆市68公里,三大交通动脉(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全境,水路可由菜子湖通达长江,航空距离合肥和安庆机场不超过1小时的车程,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201610141511231089_JRIRyYE1.jpg

                                                                  1-2桐城在安徽省中的位置

 

201610141512091090_tW5dU8wf.jpg

桐城行政区划图 

 

 

桐城给力文化。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质的资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资源。桐城市委、市政府早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了文化强市的战略,并将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加大对桐城文化的保护、挖掘与开发力度,采取“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建设思路,在老城区之外兴建东部新区和南部新城,逐步引导老城区的工业企业“退城进园”。20109月初,桐城市“四大班子”迁址办公,腾出黄金地段修建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目前,市委、市政府两个大院的地面建筑基本拆除,土地已经平整,文博馆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公示,即将动工建设。规划建设的桐城文博馆,将以“文庙”为轴心,在文庙两侧修复建设桐城历代名人故居、桐城派陈列馆等,设立桐城文化史、桐城派文化、古代科举文化三大展区。建成后的桐城文化博物馆,既是桐城文化的展示中心,又是“桐城派”文化的研究中心、广大市民的休闲中心,还是青少年学生接受儒家文化教育、传统艺术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对外招商与自我培育相结合,通过设立“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围绕包装印刷、铜艺、玉雕文化、旅游开发等产业,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延伸文化产业链。着力实现“六个一批”,即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引进一批知名品牌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培养一批文化优秀人才、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和打造一批文化特色品牌。使发展文化产业与打造文化品牌同步并举,以提升桐城文化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桐城活力迸发。“昔日龙眠今不眠”(宋黄庭坚《龙眠山》)。桐城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桐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已连续五年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3亿元。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印刷包装、机械加工、羽绒制品等行业优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青草香”大米、“桐城小花”茶、桐城水芹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公共心目中“中国和谐之城”、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等称号。

 

 201610141513251091_mJ7m1q2O.jpg    201610141513541092_jNl6bbrh.jpg 

龙眠河新貌                                                                   俯瞰桐城

201610141514361093_l5fy7Kmn.jpg 201610141515011094_xmBelqoj.jpg

 

作为安庆市唯一县级市(安徽省五个县级市之一)的桐城,是皖西南的交通枢纽和承东启西的通衢之地,更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作为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桐城又是合肥经济圈的产业配套承接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农特产品加工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合肥经济圈联动沿江、辐射皖西南的门户。为把桐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工贸综合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主要发展包装印刷、机械制造、建材化工以及文化旅游业等。

从历史沧桑走向现实辉煌,桐城派的后代们正满怀豪情,励精图治,艰苦创业,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现代化新兴城市,正在皖中大地巍然崛起,“弘扬桐城文化,建设现代文都”,桐城派故乡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201610141515471095_HNnGNvs8.jpg          201610141516071096_niFKnHIw.jpg

                                                图1-9 合肥经济圈区位                     1-10 合肥经济圈覆盖范围

 

201610141516511097_j6hdwJ3D.jpg

盛唐广场

201610141517471098_fNCQvZKF.jpg

 

 

 

201610141518371099_i6tzCfoN.jpg

 

201610141519121100_Ml7LGNHq.jpg

 

201610141519431101_tf9F1vct.jpg

201610141520061102_TOS6Eb15.jpg

 

1-11 桐城新姿

 

二、历史沿革

考古发现,早在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因地宜桐”(《桐城续修县志》)而名。敬王十二年(前508)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秦为舒县地。汉初为枞阳县,后又改称舒县,“有桐乡”(《太平寰宇记》),汉大司农朱邑曾为桐乡啬夫。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唐初袭隋制,至德二年(757),因安禄山叛唐,全国除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遂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得名之始,至今已历一千二百余年!其间,虽然隶属关系多变,但名称却一直未改;虽然所辖区域偶有增减,但大体稳定在今天的桐城和枞阳两县范围(1949年枞阳析出)。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市。桐国——桐乡——桐城,一脉相承。

1、历史沿革

夏、商:属扬州。

周:置桐国,为楚附庸。

春秋、战国——为桐国,先后属楚、吴、越,再属楚。

秦:属舒县、隶九江郡。

西汉:初为枞阳县,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称舒县,有桐乡隶庐江郡。

东汉:初属舒县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三国:属吕亭左县和阴安县,隶庐江郡。

晋:属舒县,先后隶庐江郡、扬州道、晋熙俊。

南朝:宋初属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属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和吕亭左县。梁、陈时属枞阳郡枞阳县。

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唐:初为同安县,隶同安郡,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县名此始。

五代:属南唐舒州。

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属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属江淮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年属江浙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属安庆府,直隶南京。

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安庆府。

中华民国:民国元年(1912)直隶安徽省,民国3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17年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属皖北行署安徽行政区,其东南境析出另置桐庐县(后改为湖东县,再改为枞阳县);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1968年属安徽省安庆地区;1988年属安庆市;1996年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为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

2行政变迁

1、宋元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北宋以前,境内行政区划无考。北宋政和元年(1111),全县设有北峡、铜山、石井、孔城、挂车、双港等镇,余不详。

南宋嘉定元年(1208),全县设东、南、西、北4乡和北峡、永安、鸢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练潭9镇。

元代仍设东、南、西、北4乡,乡以下计编54里。

明洪武六年(1373),东、南、西、北乡分别易名为清净乡、大宥乡、日就乡和桐积乡,并设枞阳、汤家沟、孔城、北峡关、练潭5镇。至崇祯时,54里已改为47里。

清初,行政区域沿袭明制。乾隆年间改设5乡、29镇、168保。

2、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始袭清末区划。民国3年(1914)推行地方自治,全县设413147保。原县市乡易名城厢镇,辖10保;清净乡辖324保;大宥乡设336保;日就乡设340保;桐积乡设337保。

民国19年,全县设9个自治区,区名以数字表示。民国24年改编保甲,全县由9区合并为5区,计编149联保、885保、8344甲。

民国25年,贵池县所属大兴圩、九合圩划归桐城县第五区管辖,桐城县第四区所属鸟落洲划入贵池县境。民国26年,全县设5158联保,区名以数字表述,一至五区的管辖范围,分别与清代的县市乡、桐积乡、日就乡、大宥乡、清净乡大致相同,区署分别设于县城、孔城镇、老梅树街、纵阳镇和汤家沟,联保的规模、名称也与清乾隆时的168保基本相近。

民国28年,改联保为乡,全县设82乡、镇。民国31年,全县除义津、纵阳、汤家沟等地202镇为日军侵占,成为沦陷区和半沦陷区外,设3区、5个直属乡(镇)和1个桐东办事处。民国34年抗日战争结束后,沦陷区、半沦陷区收复。民国377月,全县设5区、4镇、48乡、742保。

3、建国后行政区划

19492月,桐城解放,旧制5乡中的东、南乡大部分地区,析出另置桐庐县(1951年改为湖东县,1955年定名枞阳县)。基层政权初袭保甲制。194911月废保甲,全县设8区、47乡、416行政村。19501月改设10区、1个区及镇、1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69个行政村。

19521月,根据中央关于增划区乡、缩小区乡行政范围的精神,和政务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工作的指示》,进行区划调整。全县设16区、174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195810月,根据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精神,桐城县在试办试办石河、大关、孔城、吕亭四个人民公社的基础上,迅速在全县范围内联乡办社,建立了除城关镇以外的38个人民公社,公社一下原行政村改为生产大队,推行政、社合一体制。至1959年8月,全县设6区、1个直属乡、48个公社(镇)。19601月,撤销区建置,全县设8个人民公社。原公社(镇)改设55个管理区。196112月,依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规定,对全县农村人民公社规模进行调整,并恢复区的设置(不设区级行政机构),全县设9个区、64个人民公社。

196211月,城关镇由石河区划出,改为区级镇。19664月,青草公社析置青草公社和青草镇。5月,撤销中义公社。19694月,肖店、双店公社合并为肖店公社。10月,晓鹏、挂镇公社合并为挂镇公社,樟枫、童铺公社合并为童铺公社,土桥、老梅公社合并为老梅公社。197210月重置中义公社。19743月,肖店公社复撤为肖店、双店公社。197912月,杨桥区及所属杨桥、大枫、花山3个公社和罗塘公社的部分地区划属安庆市。全县设8区、3镇、55个人民公社、1个县直属管理区、469个生产大队、6672个生产小队。

19843月,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下辖行政村。19871月,撤销范港乡和鲟鱼管理区,设置范港镇(乡级)和鲟鱼镇(区级),实行镇管村体制/同时将原属范港区的挂镇、童铺、龙塘3个乡划归青草区,范港区与范港镇合署办公,将老梅乡划为县直属乡。1987年,全县设8区、5镇(4个区级镇、1个乡级镇)、52乡。

1996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建市。2005年底,全市设18个镇、4个乡、4个街道。此后,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文件精神,以“精简、效能、统一”为原则,因地制宜减少镇乡、街道数量,适度扩大规模。2010年,全市设12个镇、3个街道、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3、城池变迁

西汉时,桐城属枞阳县,县治位于枞阳古城,即今枞阳县城关镇西部。

东汉末曾治吕亭左县,距离北峡关约15公里,它的设置更多是孙曹争锋,对峙北峡的军事需要。吕亭左县城址在今吕亭驿,城址遗迹位于吕亭山下,为长方形,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现在 206国道横贯其中,城西藕山麓尚存1高的城垣残迹,城南2深底下有城门旧址,城东曾掘出古井多口。

南朝梁时,桐城属枞阳县,筑县治于今县城东门外。

隋大业九年(613),城时名同安县,筑同安城,城址在今县城东门外。大业十三年(617),李子通率农民军攻破同安县城,城废,县治迁至今枞阳县会宫乡焦岭。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从焦岭迁住龙眠河西岸(今址)。至德二年(757年),同安县改名为桐城县,县城遂名“桐城”。

宋端平三年(1236),元兵进入安庆府境,桐城县治迁枞阳,再迁贵池李阳河,原县治土城倾圮。

元初,桐城县治迁回今址。

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同邑人盛汝谦、吴一介等筹银21200两,将土城改为砖城。砖城围长6华里,高3.6丈,雉堞1673垛,城门6座。

民国28年(1939年),为便于城中居民疏散,以避日机空袭,县长罗成均奉命下令拆除城墙。今城墙虽毁,墙基犹在(环城路即为古城墙墙址)。

4、古城选址

桐城古城区为桐城市(县)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历史。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娆。古城初名山城,民国时改为孟侠镇,建国后定名为城关镇。

桐城的营建是经深思熟虑,去危图安,革弊兴利,终择善地而建成的。昔日,“枞阳城”、“居巢城”地居川泽,恒忧水患;“吕亭城”、“同安城”地近山岭,多患虫兽。唯有今日之城址,长固久安,山清水秀,堪称福地。

昔日在此选建城垣,原因有四:

其一,傍山依水。

桐纪略》称:“桐城县基,以其二水三峰,环绕拱峙,永为善地”,桐城古城,座北面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龙眠、石河二水,城处明山丽水之中,拥有山光水色之景,钟灵毓秀,人才荟萃。

其二,通衢要道。

桐城地处江北,邻近江南,上接荆、襄、彭蠡,下附金陵、淮杨,陆路为“七省通衡”的车马古道,水运则为“潜、怀、舒、六”漕运要津,建城于交通枢纽之地,行旅方便,商贾兴隆,文化也随之勃然兴起。

其三,城固民安。

《全桐纪略》称:“桐邑之基正子午,儒学(文庙)青龙隍庙(城隍庙,昔在法院街)虎。青龙角上莫通风,白虎须间莫破土。”此语虽有阴阳定位、风水之说,但也说明建城的科学依据:古城座北面南,东为“青龙”,“青龙角上莫通风”,城东必须沿龙眠河修垒坚固的护城石堤,以防洪水溢入城区。西为“白虎”,“白虎须间莫破土”,城西北的“观野崖”(钓鱼台),是挡住龙眠河洪峰的一个天然屏障,切勿破土,防止洪峰直泻城内。保护观野崖、修垒护城堤,使古城赖以磐固,居民可安居乐业。据传:城形正圆,形似“金龟”,六座城门为龟之首、尾及四足,城中“桐溪塥”、洙泗沟”(己毁)即为龟肠。取“金龟”为城形,意谓“永寿”,不遭水患,以期城固民安。

其四,遵训寓意。

桐城古城,为正圆形城池,国内鲜见。桐城先辈取“正”、“圆”二字,喻以建城,乃遵古训,寓意深刻。《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像地”,勉励邑人,做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智欲圆而行欲方”。规诫邑人,考虑问题要圆通灵活,行为应方正不苟。

 

三、历史文化特色

3.1古邑千年,明清为盛

桐城历史悠久,这里人类活动的遗迹最早可上溯到中石器时期,现存有中石器时期到商周之前的丁家冲遗址、鲁王墩遗址、张山崁石刀窑藏遗址等众多遗址。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建制是周代所置之桐国,因适宜植桐树而得名。春秋时期,江淮地区小国林立,族群分局,桐国就是其中的一个。春秋晚期,楚国向东扩张,控制了江淮地区的西部,桐国处于吴头楚尾的交接地带,属于楚文化的势力范围。后来越灭吴,此地亦是楚越对峙的地区。战国时期越被楚灭,本地区呈现出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以及中原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过渡带特征。

 

 201610141521111103_Nyd8Y1Qx.jpg    201610141522561104_ZyA69L9B.jpg201610141523251105_7yvMtYyF.jpg201610141523421106_Inf4tB7E.jpg

3-1 新石器时期鲁王墩遗址                      3-2 出土石器

 

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本地区隶属九江郡,至少从这一时期开始,桐城地区已经成为江淮地区重要交通节点,处于秦王朝沟通南北的重要驰道线路上。

 201610141524471107_sUdMFnS0.jpg   201610141525081108_WSvxTi5I.jpg

3-3 春秋时期区位                     3-4 秦代区位

两汉时期,本地区属于庐江郡,现有朱邑墓等遗存。三国时期,处于舒县管辖范围内,初属魏,后为皖县,属吴,亦是兵家争战之地。此时桐城北置吕亭左县,城址遗迹至今犹存,反映了当时孙曹争锋、对峙北峡的历史景象,东吴名将鲁肃更在周边留下了许多遗迹,如鲁谼山、鲁王河、鲁肃读书亭等。

县城始建于隋代,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唐代改同安郡为舒州,开元二十二年移县治于龙眠山西山城,天宝元年复为同安郡,至德二年,改同安郡为盛唐郡,改同安县为桐城县。这一时期,佛教在本地较为兴盛,至今存有投子寺(遗址)、白马庙(复建)、仙姑庵仙姑井(复建)等遗迹。

 

 201610141525471109_vy82qJm7.jpg  201610141526171110_KOnjSjX2.jpg

3-5 唐代区位                         3-6 宋代区位

北宋时期,本地区属舒州同安郡,至道三年属淮南路,西宁五年属淮南西路。这一时期桐城处于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通往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重要通道上。靖康元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政权在临安建立,大批北人往江淮乃至更南的地区迁徙,到南宋后期淮南东西两路人口比南宋中期增长数倍。宋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桐城沟通南北,交通便利,商业十分繁荣,域内有四乡(东、南、西、北)、八镇(北峡、永安、龙山、铜山、挂车、石溪、双港、孔城),商品流通渠道畅通,遍及全县。文人墨客往来其间,留下胜迹多处,如苏轼别业、龙眠山庄等。这一时期桐城曾因避战乱迁治于枞阳镇,继迁江南,寄治贵池县李阳河,元统一后,才迁回原址。

元代,桐城属安庆路总管府,隶蕲黄宣司,后改隶河南行省。元朝末年,江淮地区又陷入到动乱之中,当地居民大量死亡和迁徙,直到明代建立。由于桐城地处江淮要塞,一直战乱频繁,人口辗转流离,明代以前的历史遗迹现存很少。

明初,江淮地区在经历大规模战乱后人烟稀少,大量人口遂从外地迁入,不少来自江西鄱阳、饶州、婺源的氏族移居桐城,土著只占十分之一二。明初南京为首都,凤阳为中都,桐城处于京畿之地,经济逐渐富庶,科举之风盛行,桐城数百年人文兴盛由此而起。清代顺治年间桐城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建省,属安徽省安庆府,桐城进入经济文化的鼎盛时期,不但商贸因为水运而繁荣,而且在尊儒重教之风主导下,涌现出方以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等思想、文学方面的杰出人物,逐步建立起全国性的文化影响力。今天的桐城基本保留了明清古城的整体格局,体现了这一时期桐城的区域地位和文化特色。古城内外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桐城文庙、桐乡书院等公共建筑,讲学园、宰相府、方以智故居、姚元之旧馆等名人故居,左忠毅公祠、六尺巷等名人遗迹,余珊墓、张秉文墓、戴名世墓、张廷玉和张英墓等名人墓葬等等,以及多处历史村镇。

 201610141526521111_b8C4HDMN.jpg  201610141527111112_yfsCgaGq.jpg

3-7 明代区位                         3-8 清代区位

太平天国时期,桐城地区在战火中遭受很大损失。进入中华民国,安徽省建制延续下来,从宋代以后就缓慢发展的商品经济也逐渐繁荣。这一时期还留有不少红色革命遗址,例如二野渡江司令部旧址、刘邓首长南下住所、鲁谼暴动旧址等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划出桐城县内从枞阳至界河以东地区,另设“桐庐县”,后改为枞阳县,从此古老的桐城被分为今天的桐城市和枞阳县。这就是今天研究桐城历史文化必须将枞阳县纳入思考范围的缘由。

 

3.2 山水人文,形神合一

201610141527371113_7tKRBo4Q.gif

桐城位于长江与淮河之间,自古就是中国南方与北方分界的军事战略要地。大别山是江淮的分水岭,山脉高耸绵延,隔断了江淮地区西部的陆路联系,而桐城背倚之大别山余麓龙眠山,正是山脉与平原的交界处,沟通中原地区和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的陆路交通要道经过于此。桐城背倚山脉,水路交通也十分发达,枞阳是由长江进入桐城境内的口岸,船舶沿水系进入嬉子湖、菜子湖、白兔湖一带,再沿孔城河、大沙河等支流进入桐城腹地,正所谓“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

201610141528081114_RheJKSMK.jpg

3-9 明代桐城区位

201610141528341115_jKIBmJpQ.jpg 

3-10 桐城与安徽其它历史名城名镇名村区位关系

 

不同于安庆直面长江的开放姿态,亦不同于徽州城镇群山环抱的封闭格局,桐城所处位置,有抵达中原和江南重要政治经济城市的便利水陆交通,也有隐居遁入大别山区的退避之路,这种枕山面水、可进可退的区位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方面,这里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发,因此桐城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所存遗迹在时代分布上断断续续。自秦汉起,沿大别山南麓沟通南北的西大路经过桐城。西大路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走廊:和平时期,沿西大路的商贸交流、南北往来十分频繁;战争时期,南人北上逐鹿中原,北人南下称雄江东,西大路总成为兵家争夺的要道。汉末及三国时期,张辽救皖筑戌,曹休攻皖北逃后一败于挂车河,再败于硖石的战事都发生在这条大路上。西大路自北峡关[1],经今之三十里铺、吕亭驿、快活岭、官庄、挂车河、陶冲驿、沙河铺出境,至今存有驿道、烟墩等残迹。后来桐城县治移至今址,就有倚路建城、控扼要道的用意。

  201610141529301116_PrX9t8Sf.jpg 201610141529481117_YA2Hv5PN.jpg

3-11 北峡关关口

另一方面,这里便捷的水陆交通,山水环绕的自然格局能够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在频繁的战乱之后总能顽强复苏,恢复活力。由于北边的山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使得这里气候温暖、降水丰沛,农田肥沃,为该地区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代初期,桐城处于京城直辖范围内,往返南京的水陆交通发达,上通中原,下接荆楚。这一时期,有大量来自江西、湖北、浙江等地的移民进入江淮地区。自明至清,桐城因其便利的交通成为七省通衢之地,经桐城县治的大道有北大道、南大道、东大道、东南大道、西南大道和西北大道,通向京师、枞阳、安庆等地。

桐城所处的区位内封闭而外开放,盛世便于经商求学,乱世则可以进入深山避险,这种自然地理特色同“进可出入庙堂,退则隐逸山林”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产生了奇特的耦合。明清时期,桐城的文人和官员辈出,许多人都能在人生中经历大起大落而始终宠辱不惊,这与他们所生长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样一座兼具高度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特质的古城实属罕见。

在桐城的龙眠山区,隐逸文化绵延流长,留有如赐金园、双溪草堂、龙眠山庄等历史遗迹,以及椒子崖、披雪瀑、石门冲、绕云梯冲等摩崖石刻,亦有许多相关的诗词书画和故事传说。这里的隐逸文化并非追求佛道的消极避世,更多体现出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积极入世思想。

201610141530201118_SXpAR8DX.jpg

3-12 传统时期桐城境内交通格局

 

3.3 因地就势,多样聚落

清乾隆年间,桐城境内(包括今枞阳县)分为五乡:城乡,即县治所在;东乡,大致在汤沟、老洲、石溪一带,驻地汤沟镇;南乡,大致在枞阳、罗岭、会宫一带,驻地枞阳镇;西乡,大致在老梅、青草、双港一带,驻地老梅镇;北乡,大概在孔城、吕亭、大关一带,驻地孔城镇。当地又有“打不过东乡,文不过南乡、告不过北乡,说不过西乡”的俗。

民国版《桐城县志》有云:“西北环山,民厚而朴,代有学者;东南滨水,民秀而文,历出闻人,风俗质素。”桐城山水相间,地形多变,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平原水系密布,交通便利。由于地形条件不同,分布在桐城古城周围的平原和山区的聚落形式和功能也有很大差异,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古村镇。

 

201610141530571119_m8iMw7Pd.jpg

 

3-13 清代桐城县全图(资料来源: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

(1)古镇

桐城东南部的水运交通发达,孔城河、挂车河、大沙河等各条支流可通向长江,古往今来,在这些河流的两畔,依托便捷的水运交通,形成了众多商贸型的市镇,例如孔城、金神、练潭、老梅、青草等,这些市镇依托水埠码头、货栈,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以码头为集散点,以商业街为中心,组织起整个市镇的空间格局。这些古市镇的历史格局至今保留完整,但发展重心已经转向临近公路的新的街道,原来的商业老街普遍面临衰退的困境。

在这些古镇当中,历史价值较高、保存较为完整的当数孔城镇。孔城镇在北宋时期就是江淮商贸重镇,明清时期被列为桐城四大名镇之一,明代桐城八景中的孔城暮雪、荻浦归帆、桐梓晴岚都在其境内,是“桐、庐、舒、六”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此地三面环水,因水设埠,依埠建镇,以一条商业街为中心贯穿镇区,街道南北走向,呈“S”形,长约2公里。街区的外围有防御工事,可以进行封闭管理,整条老街依据不同的功能特征和居住分异情况分为十甲,各甲不仅是空间区划,也是古代社区管理单位。现存古建筑主要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共3.3万多平方米,其中临街商铺621间,面积近1万平方米,前店后宅或是前店后坊,多呈数进四合院式二层砖木结构特色。建筑类型多样,除了一般的民居和商铺外,还有各家族的享堂祠堂、道家佛家乃至伊斯兰教的各类宗教庙宇、儒家桐乡书院以及码头仓库等。孔城镇是江淮地区古镇遗存中的珍品。200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孔城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1610141531481120_d4gNyfo4.jpg 201610141532061121_eAGKqWia.jpg 

201610141533061122_QZxcwjCR.jpg 201610141533351123_2ikX4T0f.jpg  

3-14 孔城古镇

(2)古村落

如今,平原地区的古村落已经随着城镇化与经济的发展逐步消失,而代之以现代化的农村建筑,而在植被茂盛的西北部山区,仍保存有多个以血缘宗亲为纽带而形成的古村落,其特征是一个村就是一个大屋,多冠以“叶大屋”、“李老屋”之名。

由于地形限制,这些村落多建在南向的山坡上,布局以宗族祠堂为中心,族人的住宅环绕祠堂而建,既相互独立,又通过各种廊道连接在一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村落的发展不断向外拓展,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这种居住结构一方面保证了家族稳定共居的物质空间,另一方面提高了聚落的安全度,族人相邻而居,相互关照,有什么动静,彼此之间都能很快知道,加上聚落形成了内部复杂的结构和道路系统,如同迷宫一般,外人在里面很容易失去方向,盗贼一旦进来便很难逃脱。这种聚落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组织与客家人的土楼有着相似之处,但从整体特征上来看又有很大区别,以桐城唐湾村为典型代表。

唐湾村宗族为冯唐氏,明代初年从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居于潜山县,后因流寇战乱避入桐城山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村落位于山坡之上,共有十级台地,依山逐渐向上拓展,规模庞大,户数众多,不仅有宗祠,还有各处支祠、享堂,体现了植根于自然环境和宗族社会的村落空间特征。村中建筑多为砖木结构,整体建筑风貌呈现的是清雅朴实、简约大方的风格。内部巷弄纵横,结构复杂,并有完整的下水沟渠系统,而外围依山就势,聚心围拢,并就地取材,筑有城墙,有四处城门出入。

  

  201610141534331124_swjtoOBJ.jpg 201610141534531125_QGvh3fIz.jpg 201610141535151126_J7Kx0I7F.jpg 

201610141535351127_IpquDhu3.jpg 201610141536041128_tdsb2cTd.jpg 201610141536271129_EuIf2yJw.jpg

3-15 桐城山区古村落

 

3.4 城镇互补,内学外商

(1)中国“城”“市”发展形成的特征

赵冈在《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认为,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体系呈现出金字塔形的结构特征,不足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大中型城市中,其余都散居于小城及市镇,这与英国和日本的城市人口比较集中于大中城市的特征迥然不同。这些国家历史上也出现过许多小型市镇,但这只是城镇化的过渡阶段,在规模经济的发展下,市镇逐渐发展成大中城市,而在中国明清时期的市镇发展不是一个过渡阶段,市镇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市镇承担了城市所缺乏的功能。

3-1 19世纪中国、日本及英国的城市统计情况对比

 

英国(1801)

日本(1868)

中国(1893)

城市人口(千人)

2725

5200

32662

万人以上城市数

49

83

289

万人以上城市总人口(千人)

2079

3700

16182

万人以下城市数

139

650

7100

万人以下城市总人口(千人)

646

1500

16480

万人以下城市人口比重

23.71%

28.85%

50.46%

万人以下城市数与万人以上城市数之比

2.8

7.8

24.6

资料来源: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在古代中国,城与市镇之间具有功能互补的关系。各级城郡作为全国性政治层级体系中的节点,受到传统行政管理等级制度的束缚,功能也以政治军事文化为主导,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另外在农耕时代交通方式下,城郡的商业功能和日常服务半径有限。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经济单元,不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需要有就近的交易场所,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驿站、渡口、庙宇为核心自然形成了众多农村集市,并且逐步发展,成为了正规化的市镇,服务于周边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江南地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与传统市镇内涵不同的新型市镇。

3-2 中国传统市镇与江南新兴市镇对比

市镇类型

中国传统市镇

江南新型市镇

交易产品类型

农产品

手工业产品

市场主导方向

内向型

外向型

服务导向

为农村消费服务

为农村生产服务

与城的关系

可能存在流通贸易的层级关系

不存在流通贸易的层级关系

城镇规模等级

城通常人口规模最大

市镇人口规模可能超过城

资料来源:根据赵冈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的观点总结

因此,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事实上有两套体系,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政治等级制度设立的各级城郡,另一种是市场经济发展自然培育出的商贸功能的市镇,这两套系统同时存在,相互关联,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状态下,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组织特征。

(2)桐城的城、镇发展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关系、体现了内学外商的空间格局。

桐城的市镇发展自宋代开始繁荣,至今几度兴衰,境内现有古镇保留的主要是清末民国时期的遗存。从本质来看,桐城的古镇发展的脉络和方式体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市镇发展特征,农民将剩余的农产品拿到镇上来卖,商人收购农产品并提供生活消费品,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内向型的市场关系。

桐城是皖中地区的鱼米之乡,粮食生产十分发达,随着地区农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人口集聚的加剧,依赖本地优越的水运交通条件,粮食的流通贸易成为这一地区市镇发展的重要区域功能,农产品的市场范围和生活消费品的来源扩大了,一些区位条件好的市镇发展规模增大,提供的服务类型也多元化了,成为具有区域意义的物资集散中心。菜子湖周边的枞阳、孔城、练潭镇等成为了依托长江水运的重要商贸节点,其中最重要的外运物资就是大米,而青草镇则为皖西、鄂东土特产的集散地。在孔城、青草等一些发展规模较大的商业镇,不仅有瓷器、丝绸、纸烟、洋油、粮行等商铺,以及餐馆、旅店、妓院等服务行业,一些手工业作坊也逐渐发展起来。桐城内部市镇的功能出现分异,部分镇不仅服务于本地市场,还具备了区域性的商贸和物资集散功能。

在具有区域性商贸功能的市镇节点发展起来后,桐城的城与镇之间出现了更为明显的功能分化与互补。一方面,城与镇同样都具有服务于一定农村地域范围内的商贸功能,即都具备内向型市场服务,而另一方面,桐城古城作为县域治所,主要担负着全县范围内的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和军事防卫功能,既是知县处理政务的地方,又是官方朝奉祭拜孔子的正式场所和官方县学的所在地,这些重要功能从正统思想的角度确保了整个县域的政治统治和文化导向。因此从区域空间格局上来看,在整个桐城全境,城与镇之间出现了“内学外商”的主导功能分化。

 

201610141545201130_2yYA12qV.gif

3-16 传统时期桐城城镇功能关系示意

 

201610141545501131_7L5Oc6SA.jpg

3-17 传统时期桐城城镇地理空间格局剖析

桐城的“城”背倚青山、面朝江湖,“城”除了担当县域的政治军事、官方教育功能外,也成了为世家大族、社会名流聚居之所,不同姓氏的大户人家甚至在城墙之内建有宗祠。而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工商业发展功能更多的由一批水陆结合点上的市镇来承担。城内的大族会多在周边的农村拥有大量的农田,也可能拥有这些市镇的贸易、手工业或者是不动产,以维持家族的日常之用。在农村地区也有大量宗族居住,这些家族也会在县城中购买不动产,乡间子弟时常为了读书迁住县城中。城、镇、村之间不仅有着密切的功能关系,也有频繁的人员往来流动。

县城拥有官办县学和官方祭孔场所,而全县范围内都分布有书院。书院兼有讲学、藏书、供祀三大职能,为弥补官学只求应付科举,“课而不教”之失,以学术传播为主,科举为次。相比较而言,孔城镇的桐乡书院,汤沟镇(今枞阳)的丰乐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超过县城的书院,乡镇活跃繁荣的环境孕育了相对自由的书院文化,而县城官办县学则思想相对正统,几成为桐城子弟科举应试、入朝为官的平台。

桐城的城镇关系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城与市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在自身独特的地理格局上发育出城、镇、村富有地域特征的功能与空间组织关系。

如今,桐城古城犹在、多处古镇依然基本完好,这种典型的地域空间关系至今清晰可见,因此。桐城“城-镇”系统的整体保护对于本地的历史文化价值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3)桐城古城内外也出现了“内学外商”的功能分区

桐城古城城墙内外也出现了“内学外商”的功能格局。城墙内部主要以县衙、文庙、官学等公共设施和世家大族的住宅为主,城内的市场相对较小,主要是满足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仅在东、南城门附近发育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市场功能。

由东作门往外的东大路通往孔城、枞阳等水津商埠,从南熏门出的东南大道通往金神、练潭驿等水陆重镇,借助区域商路,在县城这两个门的城外地带发展起来东大街、南大街两条主要的商业街道。

尽管这种城内以行政、文化教育、居住为主,关厢地带发育商业,区域内发展物流商贸型市镇的功能格局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普遍特征,但随着时代变迁,这种特征在我国很多城市都已消失,而在今天的桐城仍能清晰地体现。

 

3.5 龟形城池,文庙为心

明清时期,众多大族迁入桐城,一开始多集聚在桐城境内南部的枞阳镇,枞阳水网密布,紧邻长江,比起西北倚山的桐城县治来说,交通更为便利,经商之风一直盛行,所谓“城内半徽商”。而桐城县治主要承担军事、行政、居住、教育、宗教等功能,有不少家族为了子弟读书而迁居入城。

201610141546301132_q7iUubwy.gif

(1)城池格局

桐城古城西北倚山,东南面水,城池形状似椭圆形的龟壳;城廓北、西顺应山势,城北突起的小山包“观野崖”成为阻挡龙眠河洪峰的一道天然屏障;东、南沿河道走向,龙眠河自北部山区发源流向东南开阔地,既为桐城提供充足水源、又能通畅地排洪;山、水、城相依相融,体现了自然和谐的关系。

201610141546531133_FFhwRaDa.jpg

3-18 清代道光七年桐城古城格局(资料来源: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

桐城古城墙是明代砖砌城墙的范本,包含有城楼、瓮城、马面、敌楼、雉堞、窝铺、水洞、穿门,城墙高大坚固,为江淮各县城之冠。明崇祯八年,张献忠带甲数十万,挟连破七十余城之威,猛攻桐城半月未克,留下“铁打的桐城”之叹。

作为七省通衢的陆路交通重镇,桐城还是多条交通要道的经过处,其城门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区域交通的便利性。当年的南北驿道和商道各路段,今多沿用,有部分被改建成公路。

(2)街巷水系

桐城街道格局有显著的特点:道路均呈弧形而不是一览无余,包括连通东西城门的东大街和西大街,也是弯曲的;整体为方格形道路网,但大多道路都不直通,多丁字路口,连接各个城门的大街亦呈丁字形相交;其余街、巷、弄、拐大多是斜街和弯曲的短路,布局灵活,表现出因地制宜、自发形成的特征。街道格局总体呈现出“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分布格局,共有大小街巷40余条。

 

 201610141547221134_LrWerddq.jpg 201610141547411135_CH3GK1g6.jpg

3-19 明清时期道路系统                                 3-20 民国时期道路系统

 

桐城古城有二水穿城,为桐溪塥和洙泗沟。二水都是引自桐溪(今龙眠河)之水入城。桐溪塥从北拱门附近引入,经县署过柴巷、操江巷折西后从西城门的南侧出城,因桐溪得名。洙泗沟由察院经文庙向南从南熏门的东侧出城。洙泗沟得名源自儒家文化,曲阜有洙、泗二水环绕,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洙泗之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洙泗即代表孔子的教泽。洙泗沟往南出城后,沟上有一桥,名为泗水桥,泗水桥一带就生长有独具特色的桐城水芹菜,《诗经·鲁颂·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这是鲁僖公庆功祝捷、宴会宾客的诗句,“泮水”为学宫前半月形水池,诗句意为古代士子到孔庙祭拜时,可在泮池中摘采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从此,采芹人还成为古代读书人的别称,而“芹藻”比喻了才学之士。因此,桐城的洙泗沟孕育出来的水芹具有鲜明的文化寓意,这样独特而别具匠心的设计寄予了对于全县学子获取功名的期望,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201610141548251136_Vx4WF2mD.jpg 201610141548441137_whpSrVm7.jpg

3-21 泗水桥一带水芹菜地现状

(3)公共建筑

城池内部格局也有自身特点,在遵循古代一般县城规制的基础上,公共建筑布局灵活。桐城文庙既是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官学所在地,是一处庙学合一的文教公共活动场所。在桐城古城中,文庙几乎位于重要的几何中心地位,体现了当地尊儒重文的风气。这里既是官方祭拜的庙宇,也是城内外士大夫阶层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桐城学子三代明伦教育的学堂。

除官办县学外,桐城的民间教育机构也很发达,分为书院、私塾两种。明嘉靖初年,安庆知府胡缵宗、桐城知县沈教在县治西北灵泉寺故址创建桐溪书院,此为县内书院之始。明清县城书院主要有龙山书院、毓秀书院、培文书院和东门外的桐阳书院。城内私塾遍布,塾师多凭借自己名望设馆授徒,或由名门望族延聘教授子弟,同时义学也逐渐兴起。

桐城县署位于东西大街与南北大街交界的轴线地段,居于城池中线偏北地区,坐北朝南,从建筑形制和格局来看,体现了清代县衙的典型特征。县署东为县丞衙署,县丞衙署前为典吏衙署,察院则在三者东邻,形成了一组行政建筑群。

201610141549181138_zjtVR9ip.jpg 201610141549391139_qtsg3V7P.jpg 

    3-22 桐城文庙                                         3-23 桐城县衙

(资料来源: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

桐城亦依礼制设立了祭祀坛,为全县百姓祈求风调雨顺、衣食无忧。坛有东城外先农坛、西郭外风云雷雨坛、南郭外山川社稷坛、北郭外厉坛(祀游神杂鬼),反映了当时郊祀活动的方式,这也是古代城市典型的布局形制。

桐城有多种祭祀场所,反映出当时民间精神生活的丰富。城内有城隍庙、药王庙、关帝庙、火王庙等,城外有太霞宫、东岳庙、龙王庙、玉帝庙等。县内第一座佛寺——城北投子寺为唐大通禅师所建,大型寺院一般建在城外及各乡镇,城内和郊外有众多庵堂,多为世家大族捐助设立。清朝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清末在南大街西横巷建清真寺。民国二年在西北便宜门内山坡上建天主教堂。

桐城历代人文荟萃,名流辈出,设立了众多祭祀先贤的祠堂。这类祠堂多属民间信仰场所,但也具备广泛的教化功能。位于县城内的有:左忠毅公祠、史公祠、黄公祠、窦公祠、姚端恪公贤良祠、理学祠等。各大家族还有自己祭祀祖先的祠堂(或享堂)

(4)商业市集

桐城县治的商市主要分布于以下地段:其一是东作门外的关厢地带,形成一条商业街,即今东大街、紫来街一带,这里是水陆两路交叉的桥头地区,还是安庆府北往京师的驿道和至孔城和枞阳的东路大道经过处,十分利于商业交易;其二是南熏门外今南大街一带,也形成另一条商业街,此处也是交通便利的关厢地区,并有东南大道通往练潭驿等水陆商埠;其三是主干道的丁字形路口,即县署面对的清风市;其四是城中重要庙宇的附近,设有不定期的小型集市。

(5)人口特征

桐城的人口按阶层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世家大族多聚居于城市北部和西部,这里东、西大街交通便利,连通北往京师、南下长江水路的驿道,又背依山脉,环境优雅,居高临下。城市东部和南部地势平坦,有商道经过,便于商市交易,因此多住商贾平民。总的来说,城中有众多世家大族居住于此,现有地名很多就是官名,或是以居住的家族姓氏来命名,例如操江巷、钱家书院巷、南昌府、齐家街等等。民国以前城内有名士园第四十余座,例如方以智的潇洒园、姚元之旧馆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张英父子宰相府、六尺巷,张英“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礼让佳话,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6)现状遗存

如今城墙虽已不存,部分墙基犹在,明清时期的龟形古城框架依然完好,街道格局大部分延续,桐溪塥、洙泗沟两条水系断续残余,南门外水芹菜地耕作至今。明清时期的公共建筑大都不存,但文庙依旧耸立于老城的核心地带。

城中现有大量民居保留,南大街、东大街、北大街、操江巷街区保存得比较完整,便宜门、双井街一带还体现了一定的历史风貌。

北大街从古城东作门到西成门,全长1100,宽4,沿街有县衙、左光斗故居、左忠毅公祠、方以智故居潇洒园、姚鼐故居惜抱轩、桐城中学等等,北大街是过去的政治文化中心,官宦士族聚居的地区,现存的众多世家大宅是桐城古民居中的精华。

原来同是大族聚居的西大街,1949年修建了桐城人民医院,道路拓宽,两侧风貌已经不再,但是街区内部还遗存有一些大宅建筑散布其中。

操江巷现存历史街巷大约200,宽约2.53米,这一区域也是现存世家大族集聚的重要地段。“操江”是明代官名,全称提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领上下江防之事。这一地名也反映了本街过去曾有官宦士族聚居,现存的几座大宅院落也印证了这一点。

胜利街-南大街北起市民广场,穿南熏门,向南延伸至崔家坟,全长1500,宽4,另有东西走向的横巷多条,胜利街-南大街两侧分布有单独的住宅,也有一些是商住混合,基本采取前店后居模式,一般是前后两进,上下两层,楼下店面多为木板店门,楼上临街木格窗户,体现了典型的明清时代商住街风格,是桐城重要的商业街道。

东大街也是桐城重要的商业街,位于古城墙外,出东作门,经紫来桥向东郊延伸,东西走向长480米,宽4,麻条石横铺街道,两侧以清代商住楼为主,鳞次栉比,风貌完好。全街有横巷五条,北二南三,长短不一。

201610141551151140_EPQBPeIj.jpg 201610141551351141_CiZzEBqh.jpg 201610141551561142_kxsHVPBO.jpg 

201610141552181143_hGUEVZF9.jpg 201610141552401144_wgcQGt7a.jpg 201610141553021145_TeHPKKM3.jpg  

  

3-24 桐城街区遗存风貌

 

3.6 儒家正统,学仕世家

(1)早期文明源起

春秋后期以降,本地区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尚武好战。《隋书·地理志》有云:“江都、弋阳、淮南、钟离、蕲春、同安、庐江、历阳,人性并躁动,风气果决,包藏祸害,视死如归,战而贵诈,此则其旧风也。自平陈之后,其俗颇变,尚淳质,好俭约,丧祀婚姻,率渐于礼。”桐城就属于当时的同安郡。随着政局的逐步稳定,民风也逐渐变得平和。

淮河流域是道家文化的起源地,桐城乡土民间受道家文化传统颇深,历史上本地有很多道教场所,至今依然余留不少民间风俗。佛家文化在此地的发展源远流长,唐代兴建的投子寺在密宗和禅宗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如今桐城的大街小巷还有不少尼庵庙宇。但从今天的遗存来看,儒家文化在桐城的地域文化特征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儒家文化兴盛

明清之际,大量世家大族迁入桐城,程朱理学发展鼎盛,尊儒重教风气盛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成为民间共识,《桐城耆旧传》记载:“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人于这一时期在科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明清两代有据可考的进士240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明清两代进士、举人人数,与同属安庆府之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五县进士与举人总和相比,还超越一倍有余。

由科举步入仕途的七品以上官员786人(大学士3人,尚书9人)。另有大量的不走科举之路的名儒硕学,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为明清耆旧900余人立传,《明史》《清史》记载桐城人物达到70余人,可见本地人才之密集。此地也是仕女结社、论文和诗的集中之地,当时文化气氛之浓厚可见一斑。

 201610141553401146_zkOGXiJS.gif 201610141553581147_hBklQpw4.gif

3-25 明清时期桐城各世家进士、举人分布情况分析(数据来源:清光绪版《安徽通志》)

许多世族子弟通过科举踏入仕途,在年高致休后又回乡执教,形成学仕相携的良性循环,几十个世家大族绵延数百年,“世推儒门”。今天桐城保存的大量世家大屋,印证了历史上的兴盛景象。从明清时期各大家族的科举情况统计来看,张、方、吴、姚可谓桐城的四大科举家族。这种家族传承体制保证了桐城崇文重教的传统在几百年来都有着较为稳定的延续,并且在进入民国时期后,能够较快地转入新学教育。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即被誉为“安徽新式教育的策源地”,一直到今天,桐城依然以学风浓厚、教育发达著称。

 

3.7 文动天下,歌传百年

桐城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在明清时期,人文勃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在理学、汉学、阳明学、散文、诗、画、科学、教育等许多领域都有辉煌的建树。

(1)文学

桐城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当是散文流派桐城派。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尊崇唐宋八家文统,别立门户,自成体系。崛起于清康熙年间,衰落于民国初年,前后绵延两百余年,先后集聚作家一千二百余人,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留下了两千余种传世之作。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就流派而言,其持续时间之长、作家人数之众、流衍区域之广,影响熏染之深,堪称绝无仅有。桐城派的诞生,意味着桐城不仅仅是一个吸纳传承正统儒家文化之地,也开始成为一个富有思想创造力的文化输出之地。

清代初期,桐城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在文学创作领域方面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桐城派逐步形成,方、刘、姚三人被尊为桐城派三祖。桐城派作家通过入朝为官或是各处书院讲学等方式,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发扬光大,并集聚了大批散文作家,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流派,影响清代文坛两百余年,形成“天下文章出桐城”的文学奇观。学者郭绍虞曾说:“清代文论以古文为中坚,而古文家之论又以桐城派为中坚”。尽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桐城派遭到了比较激烈的批判,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不容忽视,而对它的研究至今依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现已成立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其秘书处设于桐城,并召开多次全国性的桐城派学术研讨会。

桐城是“桐城派”的故里,今天仍保存着大量桐城派文化遗存,如戴名世墓、姚鼐惜抱轩、姚莹故居和墓葬、方东树墓、马其昶故居和墓葬等,真正是名实俱存。

201610141554391148_aYvzCDRd.jpg

3-26 桐城派作家地理分布图

资料来源:胡阿祥. 桐城文派作家的地理分布与区域分析.《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桐城派无疑是桐城这一方小城能驰名全国的重要因素。桐城派文化至今仍在深刻影响这座小城,桐城派文人的遗迹至今仍然承载着桐城文化的余韵。

 

(2)科技

桐城一地不仅在散文、诗画、理学研究等文化领域奉献了众多人才,还产生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是明末中国科学发展和西方科学传入碰撞的代表性人物,他所著的《物理小识》、《通雅》等是明代哲学与自然科学发展的重要作品。他是我国第一个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学)和哲学(物之至理)三大类的人,第一个明确提出空间和时间彼此依存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关于炼焦和用焦的记载比欧洲早了一个多世纪。其子方中通的《数度衍》堪称数学大全,他是我国论及“对数”的第一人。

(3)民间文学

桐城不仅在“世推儒门”的士族发展中形成了绵延不绝的文化传承,涌现了大量的文人学者、官宦名士,亦产生了极具特色的地方民间文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桐城山歌,古人称“桐城时兴歌”,简称“桐城歌”,是桐城的一种地方小曲调,起源于唐代,大约在明代以后,逐渐流传到吴语地区,成为“吴歌”的组成部分,也被认为是黄梅戏的前身,冯梦龙将其收集整理成了二十四首《桐城时兴歌》。至今,桐城歌歌会依然年年在城中举办。桐城歌已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民间文学而非戏曲收录,可见桐城歌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

 

四、历史文化价值

4.1 桐城古城与古镇之间的功能布局是中国传统“城—市”生存演化规律的典型体现

中国古代城市功能分工的普遍特征是:县城扼据要道,以行政、军事、礼制、教育等功能为主导;而市镇依水建埠,以本地或更大区域的商贸经济功能为主导。县城中士族大户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乡间农田或者集镇产业的产出,因此城市和村、镇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桐城的城镇格局十分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征:古城作为县治所在地,以行政管理功能和文教礼制功能为主,是全县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孔城、金神、练潭、老梅、青草等市镇以工商贸易功能为主,与广阔的农业乡村一起,为县城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撑。“县城”和“市镇”这种政治文化与工商经济的功能分工和相互依托是中国城市发展的特色,目前桐城的这种历史格局仍然完整保留,对研究中国古代城镇体系的演化规律具有较高的价值。

 

4.2 桐城古城的形态和格局是中国自然哲学思想和儒家文化的经典体现

桐城选址在历史上几经变迁,近山岭而患虫兽,居川泽而患水洪,唐代县治城池开始选在龙眠河西,名山城(今址);明代,今天遗存的古城城廓基本形成。

桐城古城的形态遵循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思想。它依山面水而建,一方面顺应了周边的山水走向,体现了城池建设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是《管子》“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中国传统建城理念的经典体现;另一方面取“金龟永寿”的象征意义,城池轮廓形似龟壳,六座城门为龟之首、尾及四足,城中水系桐溪塥、洙泗沟为龟肠,街巷格局宛如龟甲裂纹,体现了仿生象物的传统营造特色,并寄托了建城者希望城固民安、不遭水患的愿望。桐城古城城廓的形态至今依旧保存完好,城与山水相依,自然天成。

不但如此,古城内部格局还带有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文庙位置居中,城内的洙泗沟流经文庙的泮池,流入城南泗水桥旁的水芹菜地,洙泗沟孕育出来的水芹从而被赋予了鲜明的文化寓意,象征读书人受到孔子的教泽。这种别具匠心的布局体现了对桐城学子遵照儒家教导求取功名、为人处世、立身立德的希望。

桐城一地经历代积淀,文化底蕴深厚,更孕育了在近三百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桐城派,是名实俱存、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承之地。而年代与之接近的“公安派”、“竟陵派”等文学流派,虽也以城市命名,但这些城市的历史遗存早已不复存在,而桐城不仅有文化上的名,也有空间上的实。

今天桐城保存的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处处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寓意:以文庙为中心、内学外商的古城格局;众多世家大族的故居、宗祠、享堂;简朴雅致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崇文重教的传统——桐城中学;清雅简洁的桐城派文风与至今依然繁荣的桐城派研究;贵“和”的乡风民俗——六尺巷典故;洙泗沟中水芹菜地的文化寓意;民间小吃“朝笏”等等。就连地名也韵味无穷,例如里仁巷,就出自论语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儒家文化价值浸润于这座城池发展的脉络中,也沉淀在今天生活的细节里。

在中国众多传统文化实体承载空间不同程度遭受破坏的今天,儒家文化能与一座实体城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足以显示出这座历史城市的价值是何等宝贵,所以说,桐城是我国古代城市崇尚儒家理学文化的活态载体,是中国受儒教影响的古城中形神兼备、相对完整、价值独到的生动案例。

 

4.3 桐城保存有基本完好的古城格局和多个历史文化街区,是中国明清-民国时期传统县城的难得实例

桐城的现实空间形态是明--民国-现代多个时期发展状态的叠加,明代已经基本形成了古城的轮廓和主要功能格局,经历了清代、民国,古城的内部格局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调整,形成了以文庙为中心,学校居北拱方位,内学外商的城市功能结构,体现了地方崇文重教的特色。

城区现存有多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东大街、胜利街、南大街沿线主要是商贾平民的店铺住宅,而北大街、西大街两侧则分布了很多世家大族的宅第和宗祠。桐城的传统建筑从单体上看来,气势不够恢宏,但可贵的是,从东大街经北大街、胜利街到南大街绵延近两公里的范围内,历史街巷主干保存完整,古城格局气韵连贯,从整体上体现了明清-民国时期的县城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是研究中国传统县城的难得实例。

 

4.4 从与安庆的比较看桐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1)区位特征

从宋代开始,随着对于长江一线军事防御的重视,安庆的区位意义开始提升,安庆城池初建于南宋,是为了防御蒙古兵南进而建设,军事功能奠定了安庆城市基础。正是从这个时期起,桐城开始隶属于安庆府,桐城作为安庆的北部门户体现出安庆整体防御中的军事价值。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轮船技术的进步,长江航运有了跨越式发展,安庆港口地位开始上升。1902年的中英条约要求中国开放长沙﹑万县﹑安庆﹑惠州及江门为通商口岸。安庆开埠对于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安庆成为皖中地区重要的工贸港口门户城市,近现代工商业开始发展,体现出开放式的区位特征。

与之相比,桐城县治并不在长江主要航道上,而是内依大别山,通过枞阳镇与长江联系,因而具有一种半封闭半开放的区位特征。

两种不同的地理区位特征影响了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从而衍生出不同的城市文化特色。

(2)城镇格局

桐城的城镇呈现鲜明的功能分工体系,县城的主导功能是军事、行政、居住、教育、文化等,而部分具有较好水运条件的镇发展为具有区域意义的商贸节点,具有门户交流的功能。

而安庆府城本身就位于长江口岸,四方商贸活跃,府城是集军事、行政、居住和区域性商贸为一体的综合功能体,与周边市镇形成了层级的流通商贸关系。

(3)城池风貌

桐城和安庆的古城池最初规划的整体思想都依循了管子因地制宜的理念,为椭圆形城池,内部功能分区体现了封建城市礼制的特征。

 201610141555191149_6OWFxxRd.gif 201610141555371150_24Zhx3bn.jpg

4-1 清同治安庆城池格局      2-28 清道光桐城城池格局

但从民国时期开始,安庆由于港口贸易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城池发展突破了椭圆形城池格局,开始沿着长江岸线向周边扩张,与外界交流逐渐频繁,出现了大量西洋风格的建筑,城市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近代西洋建筑混杂的特点。建国后城市建设围绕老城向外扩张,今天老城已经完全包围在现代城市的框架当中,轮廓不再鲜明。

201610141556161151_DDAiHhOA.jpg

4-2 安庆城市形态演变(资料来源:张帆,安庆旧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

 

201610141556581152_KQPFqbIY.jpg

201610141557301153_ZngNHKgp.jpg

4-3 安庆城市历史风貌(资料来源:张帆,安庆旧城空间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研究)

而民国时期桐城的区位意义并没有太大变化,与外界互动交流也相对较少,一直到解放初期,椭圆形城池的基本特征并没有多少改变,仅延续了东南两处城厢沿商路发展的态势,城市整体风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甚至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乃至更晚,桐城老城内的传统风貌仍十分完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桐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开始大规模扩张,尤其老城西边紧邻山脉,东边顺延河流,城市建设形成了跳出老城、在河东发展的态势。尽管现代化建设对老城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但总体来说,古城格局至今非常清晰,风貌依然相对完好,整体性强。

201610141558131154_vx2ukxMe.jpg

4-4 桐城城市形态演变

  

  201610141558561155_Kkseb2Xy.jpg 201610141559181156_z8DQVqXh.jpg 201610141559361157_k6Igt53c.jpg

201610141559561158_cgSg4Gsq.jpg 201610141600141159_TrlPXvtT.jpg 201610141600301161_1NjqAhj2.jpg

4-5 桐城城市历史风貌

(4)文化地位

在安庆的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当中,其近代城市发展历史、近代工商业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安徽省安庆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特别提出:“安庆市城市发展历史,特别是近代城市发展历史,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而桐城文化是明清时期在理学色彩浓厚的儒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中国传统特征的地域文化,并且在近三百年的时间中,依托散文流派桐城派获得全国性的重要影响。

(5)小结

桐城和安庆地处同一区域,但地理区位不同,城市生长和发育的机理不同,历史脉络的特征有很大差异。虽然都有古城,但是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不同的进程,城市历史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有不同的体现。如果说安庆历史文化名城主要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特征的话,那么桐城则深刻完整地体现出传统城市在明清历史演化中的命运,以及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上的价值。

 

附图1:历史沿革图

201610141601101162_CcAAhzLS.jpg

 

附件1:桐城历史文化综述

 ()

桐城,是桐城派的故乡,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之一。

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东邻庐江、枞阳县,西毗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宜秀区。南北长64公里,东西宽42公里,面积1571平方公里。

桐城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悠长岁月中,百里之地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演进与变革。周置桐国,为楚附庸。秦为舒县地,隶九江郡。汉魏六朝时期,先后称舒县、枞阳县、阴安县和吕亭左县,建置不定,隶属多变。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改为桐城县,隶盛唐郡,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未变。宋代历属同安郡、德庆军、安庆军。元代属安庆路。明初属宁江府,后属安庆府。清代属安庆府。民国3(1914)属安庆道,17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2月桐城解放,析东南乡大部地区为桐庐(后改为枞阳)县。1952年始,隶属安徽省安庆地区。1987年,全县辖8区、5镇、52乡、11个居民委员会、468行政村。总人口723889人,密度每平方公里440人。有回、壮、满、苗、藏、彝、达斡尔、土家8个少数民族,共101339人,其余均为汉族。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桐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区为大别山东麓余脉,重峦叠嶂,百壑争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倾降平缓;东南部平原阡陌纵横,良田万顷。境内河道交织,形成大沙河、挂车河、龙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汇入菜子湖,经枞阳闸注入长江。地表径流量年均8.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约1.3亿立方米。

桐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年平均气温15.9℃,1月份最低,平均3℃,7月分最高,平均27.8℃。年平均降水量1241.3毫米,最多年雨量2266.1毫米,最少年雨量687.6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988.4小时,日照百分率45%。年平均无霜期234天。

境内野生动植物和矿物资源丰富。其中被国家列为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江豚、白鹤、白鹳、白颈长尾雉、鸳鸯、大鸨、喜鹊、大鲵、虎纹蛙13种;珍稀树种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凹叶厚朴、王郎王邪榆、虫胃实7种。药用动植物种类繁多,有735个品种,主要有桔梗、柴胡、薏苡、元胡等。矿产资源以非金属为主,金属次之,主要有石墨、花岗石、透辉石、墨玉、河沙、大理石、蛇纹石、白云母、矾、泥炭、铁、铜等。

()

桐城人民世世代代从事农桑稼穑活动,劳而不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土地为私人占有,农民不断失去土地而成为佃农。1949年,全县共有耕地71.74万亩,占全县人口56.25%的贫农和雇农,仅占全县耕地的13.77%。耕作制度落后,复种指数极低,全县粮食总产量13860万斤,人均275斤,而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拥有量更少,生活长期处于极端艰难困苦之中。

建国初,经过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成立初级社,兴办高级社,几千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度被彻底消灭。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农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石河乡翻身合作社艰苦奋斗、一年翻身的事迹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在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大力推行低产改高产、迟熟改早熟、单季改双季等一系列耕作制度的改革,使桐城县成为安徽省推广双季稻成果最为显著的典型。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生产中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泛滥,农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农业生产重又得到新的发展。1965年,全县粮食总产41080万斤,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指标的县。1971年,全县粮食总产50540万斤,又成为安徽省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后由于盲目学大寨,随意改变生产关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农业经济发展又趋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桐城被列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17亿元的31%。粮食总产56280万斤,人均777斤。经济作物中,棉花总产252.6万斤,油料1799万斤,茶叶22.54万斤,留兰香种植面积4000亩,被列为国家留兰香油生产基地。从1953年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到1987年,桐城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37722万斤,年均12506万斤,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清代,县内森林茂密。民国时期历经战乱,森林面积有所减少。建国初,全县森林面积90万亩,覆盖率40%,木材蓄积量100万立方米。经过1954年洪灾后伐林垦荒,1958年大炼钢铁毁林烧炭,文化大革命期间乱砍滥伐,木材蓄积量锐减。为挽回损失,保持生态平衡,县委、县政府把领导全县人民植树造林,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到1987年,全县先后建立乡、村林场134个,森林面积54万亩,覆盖率达25%

县内地表径流丰富,水系通江,构成多种多样的鱼类生存环境。建国前,渔业生产一般是野生繁殖、天然捕捞。建国后,大力开发人工繁殖和专业捕捞,使水产资源优势逐步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1987年,全县有国营和集体养殖场40个,专业渔队2个,养殖水面5.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683.6万斤,渔业总产值442万元。桐城畜牧业发展迅速。1987年,全县生猪存栏量22.21万头,畜牧业总产值30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9%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明代,境内即凿有茅草堰、桐溪渠等水利灌溉工程。民国时期,战乱迭起,水利失修,北旱南涝,灾害不绝。建国后,根据小型为主,蓄水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先后进行了江河导流、湖区防洪、水库塘堰蓄水等系统工程建设。到1987年,全县陆续建成中小型水库57座,其中容量千万立方米以上的2座,百万立方米以上的8座;新开和拓展干渠18条,塘口27605处;增筑、整修江河堤防850公里;新建、改建大小圩口347处,其中万亩大圩5口,千亩大圩20口;新建涵闸360座,机电排灌站229座。全县蓄、引、排、灌、拦、泄多功能水利系统初具规模,有效排灌面积53.8万亩,保证排灌面积35万亩。

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新兴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50年代崭露头角,60年代迭遭挫折,70年代末再展英姿。80年代,县委、县政府将发展社队企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桐城经济的突破口,社队企业得到迅猛发展。1984年,全县有乡镇企业8525个,从业人员65451人,产值1.49亿元,居安徽省各县前列。

此后,乡镇企业产值以每年平均净增1亿元的高速持续增长,逐步形成了以集体企业、工业企业、骨干企业为主,区、乡、镇、村、联户、家庭办企业多层次并立,种植、养殖、工业、交通、建筑、商业、饮食服务多元并存,地区之间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其中工业企业在乡镇企业中占主导地位。陶瓷、猪鬃、羽绒、内燃机配件等产品已销往国际市场,电子陶瓷基片、景泰蓝、玻璃纤维涂塑窗纱和药物卫生纸等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塑料喷雾器、红砖、电刷等被评为省乡镇企业优质产品。1987年,全县有乡镇企业16964家,其中年产值超百万元的骨干企业39家;从业人员102634人;产值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7%。乡镇企业以其雄厚的实力与农业、工业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

明清时期,桐城工业仅有一些小型手工作坊,零星分布于四乡八镇。民国18年后,县内相继兴办小型发电厂和碾米厂。1949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842家,其中个体手工业2783家;总产值46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0%。经过一化三改造,集体和地方国营工业兴起。1957年,全县有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1家,年产值28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83%;国营工业企业17家,年产值59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47%。其后,历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挫折和折腾,工业经济时兴时衰,发展极不稳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工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全县已形成了以电力、机械、建材、化工、陶瓷、纺织、洗染、棉加工、服装鞋帽、造纸、印刷、食品、塑料加工、文教用品为骨干的小工业体系。工业产品中,内燃机配件、滤清器、离心泵、自行车链条、游标卡尺、蚊帐、茶干、瓶装酱油等26种产品获得部优、省优称号,畅销全国,并有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987年,全县有乡以上工业企业387家,工业总产值3.57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9%

桐城商业,在宋代即已相当兴旺,里多富饶,人善商贾。明清时期,县城、枞阳、汤沟、孔城、青草、练潭等处商贾云集,百货俱全。建国前,商品主要由私商自由经营。1953年开始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共组成合作商店()219个,同时大力发展国营和供销合作商业。1956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793万元。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商业经济体制几经变动,最后出现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流通渠道单一的局面。1978年后,改革商业经济体制,开放集市贸易,商业经济获得新的繁荣。1987年,全县国营、集体商业网点1438个,个体有证商户7182户,从业人员1.78万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91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出口商品已发展到轻工、纺织、五金、粮食、土特产等34个品种,远销到美国、日本、南斯拉夫、埃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桐城接江趋淮,河埠陆驿自古车水马龙,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民国21年,纵贯县境的安合公路建成通车,此为桐城现代陆路交通之始。1949年全县有公路两条,总长77公里。建国后,以国家投资、民工建勤、民办公助、民需民办等多种形式的公路建设兴起,至80年代,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1987年全县有公路27(),通车总里程377.6公里,密度为百平方公里22.97公里。主要干线有206国道、408省道,以及桐()()、桐庐()、桐舒()、杨()()、范()()等公路。全年公路客运量271.03万人,周转量7540.71万人公里;货运量61.2万吨,周转量3849.55万吨公里。

昔日独轮车的辘辘之声已被络绎不绝的汽车笛鸣所代替。水上运输也已结束了摇橹背纤的历史,主要港口有长江边的洋棚港。1984年首办公路与铁路联运业务,1987年增办公路与航空和水路联运业务。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大大促进了桐城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桐城电报和近代邮政通信先后创办于清光绪年间。30年代中期,长途及县内电话次第开办。建国后,逐步建成了综合性的邮政电信系统。1987年,全县有邮电局()和代办处46处,邮路单程长度324公里;电报进入国家自动转报网,年发报量11.28万份;长途电话11路,农话交换机49部,杆路855公里。全县邮电服务半径为3.4公里/处,邮电业务总量127.31万元。

与农工商等业息息相关的财税金融行业在建国后也不断发展。1987年,全县财政收入2149.1万元,财政支出2850.23万元。全县有银行支行4个,保险支公司1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及分支机构81个,年末存款余额8719.5万元。

()

桐城地处交通要冲,干戈兵事历代不绝。翰墨之地在演示文风诗雨的同时,也闪耀着刀光剑影,燃烧着烽火狼烟。汉魏之际,吴、魏两军曾在桐城激烈争锋。明崇祯末年,张献忠农民军数次兵临城下,攻城未克,旷野林泽,烟尘茫茫。平民黄文鼎、汪国华等人揭竿响应,被官军诱捕,血染桑梓。咸丰年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挽救太平天国危局,在桐城两次召开枞阳会议,五次发兵驰援安庆,金戈铁马,慷慨悲壮。辛亥革命前夕,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吴越刺杀清廷大臣,血溅京师;施从云率军起义滦州,以身殉国。五四时期,桐城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烈火越烧越旺,罢工、罢市、罢教、抗租抗税、抵制日货风潮席卷全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桐城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1926年,桐城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点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星星之火。1929年中共桐城县委正式成立,翌年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鲁谷共山和欧家岭武装暴动,创建了皖中工农红军独立团。暴动虽然失败,但桐城人民武装斗争的革命烈火却越烧越旺,先后建立有桐城赤卫队、桐城学兵队、桐城游击大队等大小数十支人民武装,与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烈士吴砚庄、张子如、张佩卿、陈雪吾等抛头颅、洒热血,以满腔赤诚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19492月,桐城人民终于迎来了渴望已久的解放。刘伯承、邓小平挥师南下,亲临桐城,指挥渡江作战。桐城人民积极开展支前活动,筹集军粮,修桥铺路,运送粮草弹药,驾舟强渡长江,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英雄儿女的鲜血换来了新兴的人民政权的诞生,翻身作主的桐城人民从此进入了改天换地的新时期。50年代初期,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实行土地改革,普建基层政权,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50年代中期,全县人民又走上了农业合作化道路。其后,虽然出现了一些挫折和失误,但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停止前进,桐城的各项事业仍得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政权体制遭到破坏,民主被践踏,人民蒙受劫难。

1978年后,经过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文邦诗国已处处花团锦簇,溢彩流光。

 ()

桐城素来重读尚文,浓郁的书香氛围催动着恢宏的文化景象和浩大的文学声势不断萌生。唐末曹松,北宋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两代,邑人竞相以科第起家。一邑之地中进士者240(其中武进士3),举人640人,贡生509人。诗坛艺苑,群芳云集;学林宦海,鸿儒荟萃。何唐、左光斗、钱澄之、方以智、齐之鸾、何如宠、戴名世、方苞、刘大木魁、姚鼐、张英、张廷玉、姚莹、方东树……,人人握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或以文章书画播名,或以气节道德著世,一时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

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出现,更是桐城文化景象中最恢宏的一幕。方以智、钱澄之首开桐城派先河。继之戴名世发轫桐城派文论。方苞则揭橥义法之说,奠定了桐城派的基础。后经刘大木魁的承先启后,至姚鼐而集大成,使桐城派理论臻于完善。姚鼐之后,又有小戴(均衡)、方(东树)、刘()、姚()”立世。连绵延续,雄峙清代文坛200余年。清末,文化领域掀起新旧嬗递的斗争。桐城派受到新文化的猛烈冲击,有识之士纷纷转向新学。及至本世纪30年代,桐城开始以新文学成就引人注目。新月派青年诗人方令孺、方玮德在文坛崭露头角;博采中西文化之长的朱光潜、方东美,在美学、哲学领域独树一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大批远离乡关的县籍优秀青年黄镇、叶丁易等又积极投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活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建国后,全国各地的桐城籍老一辈学人硕果累累,贡献卓著。音韵学家方孝岳、历史学家严耕望、文学家马茂元、散文家张漱菡、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数百名教授、研究员、编审、艺术家一如星汉灿烂,光彩夺目。县内,文艺新人犹如黄莺争树,一支汇集文学、书画、摄影、戏曲人才的文艺队伍逐渐形成。1987年,桐城文联各协会拥有会员370人,其中加入国家和省级文联的22人。全县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和出版部门出版的各类文艺作品近千篇()。群众文化活动更是蓬勃兴盛,推动着公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987年,县内有文化馆()53个,文化专业户400余家;图书馆()数百个,藏书数十万册;电影院5座,影剧场48座,新华书店门市部5个;县、乡广播站56个,调频广播发射率覆盖全县,电视转播覆盖半径10公里。

人杰地灵,翰墨风香。桐城的青山秀水孕育了如许的才人俊杰,历代名流大家则又给桐城留下了丰富瑰丽的文化遗存。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距县城不远的龙眠山,峰奇岭峻,钟灵毓秀。北宋绘画大师李公麟息身林泉的龙眠山庄,明大司马孙鲁山的别业椒园、清大学士张英的赐金园旧迹仍依稀可辨;石门冲半壁排空,石放流泉,披雪瀑苍岩飞练,跌珠溅玉,可谓造化钟灵道不得,泉如泻酒山如杯;璎珞岩、碾玉峡、椒子岩、绕云梯冲、玉龙峡等胜景遍布,刻石摩岩,曲径幽谷。位于罗岭乡洪桂村的小龙山,岩媚壑邃,竹翠林幽。吾欲鞭龙起,为霖遍九洲是王守仁寄情此地风景的名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则是此处人文盛况的写照。县城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荟萃之地,古典佳构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各显神韵。城内有宏伟壮观风鸣铎响的文庙,有五孔四垛古朴典雅的紫来桥,有保存完好古意盎然的东、南大街古建筑群,有飞檐翼角造型奇特的半山阁和告春及轩,还有方以智、左光斗、张英、张廷玉、姚鼐、姚莹、吴越等诸多名人的故居或遗存,以及妇孺皆知传为美谈的投子山、仙姑井、六尺巷……。凡此不胜枚举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摩岩石刻、著述字画、革命纪念地,无不闪耀着桐城历史文化的辉光!无不回荡着桐城历史前进的脚步声!

()

长流不息的文化之河渊源于教育事业的灵泉活水。桐城人极重课读,素以穷不丢书垂为家训。《桐城耆旧传》载,明清两代桐城城里街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口播笔耕,教学相长,彼此传承,革故纳新,赢得了科举上的极大成功。私塾城乡遍布,形式不拘一格。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初年,先后有毓秀、培文、天城、白鹤峰、丰乐和桐乡书院名闻遐迩。县学始建于元延佑初,大批县学生员从这里踏上科举之路,过关夺隘,名题金榜。清末废科举、兴学校,教育家吴汝纶自日本考察新学归里后,以倡导中西合璧、培养济世之才为宗旨,创办了桐城中学堂,此为安徽省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此后,新学便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县城乡各地。1950年,全县有小学438所,在校学生25732人;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657人。1985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初等教育普及合格证书。1987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72所,在校学生34578人;中等师范1所,学生412人;职业中学6所,学生1659人;小学470所,学生98805人;幼儿园112所,在园幼儿3410人。全县教职员工7262人。另有企事业办学单位38个,参加学习的职工4657人次。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1987年,全县共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新生6299人,其中在国内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达数百人。

桐城科技成就也是教育之树上一束灿烂之花,自古盛开不绝。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所著《通雅》、《物理小识》,囊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医药、民俗、方术等各门知识,百科咸集,博大精深。他所从事的分光实验比英国牛顿还早30年。其子方中通著有《数度衍》,统合中西,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对数的课题。还有明代水利专家左光斗,清代天文学家马懋功、植棉专家方观承、地理学家姚莹等人,无不潜心科技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科学宝库。民国以后,又有公路建设专家孙发端、测量专家张瑞麟、冶炼专家孙德和、化学家朱子清等跻身科苑,名播海内。建国后,县内科研活动,尤其是农业科技蓬勃兴起。1975年,全县初步形成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研网络。1987年,全县有工、农、林、牧、医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专业学会、研究会11个,会员653人;乡()科协会49个,会员2800人;各类科技人员5282人,其中获得技术职称的4574人。19781987年,全县共承担省、地下达的科研项目一百多项,其中有22个项目获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桐城历代悬壶为医、精通医术者不乏其人。传世医学名著有吴瓯玉的《医学寻宗》、余霖的《疫疹一得》、顾锡的《银海指南》、许丽京的《医方新编》等30余种。西医则在民国初年传入。但建国前由于社会动荡,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毫无保障。尤其是血吸虫病流行猖獗,出现了不少无婴村寡妇村罗汉村。建国后,城乡普遍建立医疗卫生机构,广泛进行疾病防治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人民健康状况大为改善。1985年,荣获全国计划免疫先进县的称号。1987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5个,医院(卫生所)63所,病床838张,卫生工作人员1269人。拥有脑电图机、超声诊断仪等精密医疗器械300多台()

冷链覆盖人口面积92.24%,居全省之冠。血吸虫病已达到消灭指标,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等地方病亦达到基本控制指标。县内还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提高了人口素质。

昔日,桐城流行划龙舟、舞龙灯、舞狮灯、踩高跷、练武术等强身健体活动。清光绪末年,桐城中学开设体操课,辟建篮球场,标志着现代体育传入县内。民国25年,县公共体育场在县城建成,新型运动由校园走向社会。建国后,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方针指引下,学校体育获得长足发展,社会体育亦日益活跃。各中小学均设有运动场,部分企事业单位也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室。1987年,全县有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游泳池等体育场地近200处;有农民、工人、学生、干部等业余体育队85个;有一、二、三级体育裁判员25人。全县先后向省以上体育队和大专院校体育专业输送运动员和学生51人。

沧桑数千年!桐城先民们筚路蓝缕,前赴后继,从茹毛饮血到泼墨挥毫,从历史的艰辛走向岁月的辉煌,终于在这块蓬勃生长过油桐绿树的沃土上,豪迈地收获着成熟的谷穗,收获着气韵生动的书画文章。和风丽日与青山秀水之间,依旧显示着灵光紫气。雄关漫道,十步有芳草!桐城有着辉煌的过去,也必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附件2:城址变迁

西汉时,桐城属枞阳县,县治位于枞阳古城,即今枞阳县城关镇西部。

东汉末曾治吕亭左县,距离北峡关约15公里,它的设置更多是孙曹争锋,对峙北峡的军事需要。吕亭左县城址在今吕亭驿,城址遗迹位于吕亭山下,为长方形,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1公里,面积4平方公里。现在 206国道横贯其中,城西藕山麓尚存1高的城垣残迹,城南2深底下有城门旧址,城东曾掘出古井多口。

南朝梁时,桐城属枞阳县,筑县治于今县城东门外。

隋大业九年(613),城时名同安县,筑同安城,城址在今县城东门外。大业十三年(617),李子通率农民军攻破同安县城,城废,县治迁至今枞阳县会宫乡焦岭。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从焦岭迁住龙眠河西岸(今址)。至德二年(727),同安县改名为桐城县,县城遂名“桐城”。

宋端平三年(1236),元兵进入安庆府境,桐城县治迁枞阳,再迁贵池李阳河,原县治土城倾圮。

元初,桐城县治迁回今址。

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同邑人盛汝谦,吴一介等筹银21200两,将土城改为砖城。砖城围长6华里,高3.6丈,雉堞1673垛,城门六座。

民国28年(1939),为便于城中居民疏散,以避日机空袭,县长罗成均奉命下令拆除城墙。今城墙虽毁,墙基犹在(环城路即为古城墙墙址)。

 

附件3:桐城历史大事记

敬王十二年(508)夏,桐(楚附庸国)叛楚,后属吴,再属越。

显王三十六年(333),楚灭越,桐国复为楚地。

秦桐为舒县地,隶九江郡。

西汉初,桐地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164)改称舒县。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元封五年(106),武帝刘彻自浔阳乘船至枞阳,作盛唐枞阳之歌。

建安十九年(214),张辽南下救皖城,闻城已破,遂筑垒于南峡(今小关)

三国

桐地初属魏,后属吴。

吴黄武七年(228),魏将曹休领兵十万至皖城,吴大都督陆逊率部三路进击,曹休败走峡石(今小关),遭吴军伏击,被斩俘万众。

桐为舒县地,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

南北朝

宋初,桐地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治在今吕亭驿),隶晋熙郡。

齐,桐地分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和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

梁、陈,桐地为枞阳郡枞阳县。

开皇十八年(598),改枞阳县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大业九年(613),筑同安城,址在今县城东门外。

大业十三年(617),李子通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同安城,城废。

开元二十二年(734),县城迁筑龙眠河西即今址,名山城。

开元年间(713—741),佛教、道教相继传入同安。

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同安县为桐城县。

元和八年(813),县治地多猛虎毒虺,县令韩震下令焚烧草木,以除虎害。因地面被灼焦,故名山焦城。

元符三年(1100),世称宋画第一的李公麟辞官归隐桐城龙眠山。

南宋末,因避元兵,县治迁枞阳,再迁贵池李阳河,元初迁回今址。

延佑初年,县尹温士谦在县城桐溪桥(今紫来桥)之东创建儒学学宫,后毁于兵。

至正二年(1342),山洪暴发,花岩(今华崖山)、龙眠山崩,漂没河东民居400家。

至正十九年(1359),黄荣六筑城于蒋家山南(今天林乡境内),胡贵立寨挂车山,互为声援,保障乡里。

洪武元年(1368),重建圣庙于今址。建马踏石巡检司,至洪武七年,先后增建北峡关、源子港、六百丈巡检司。

洪武三年(1370),依工部图式,于县城中街重建县署。

洪武六年(1373),桐城属安庆府,直隶京师。

洪武八年(1375),全县设社学7所,每所配教读1人。

洪武十五年(1382),兵部派王温至桐城勘察道里,将北峡关驿改置吕亭,名吕亭驿;将沙口陂驿改置陶冲,名陶冲驿。

洪武十六年(1383),统计人口,全县计10427户,58562人。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凿桐渠(今桐溪塥),引龙眠河水穿城而过,渠长3华里余。

景泰二年(1451)冬,积雪齐檐,鸟兽入室。

景泰五年(1454),大水,乘舟入城,积水三月始退。

天顺六年(1462)秋,螽啮禾苗,飞满天,坠满地,为害一月余。

成化二十一年(1485),在县城太平坊建济养院一所,收养无依孤老。

成化二十二年(1486)秋,练潭馆落成,湖光山色,风景怡人,诗人王守仁曾来此游览吟咏。

弘治三年(1490)春,桐城县第一部县志由知县陈勉主修,许浩纂成。

嘉靖元年(1522),桐溪书院在县城西北灵泉寺故址建成,此为桐城第一所书院。

嘉靖二十年(1541),大旱,瘟疫流行,死人甚多。

万历四年(1576),知县陈于阶筹银21200两,将桐城土城改建为砖城,历三月竣工。

万历三十八年(1610),女诗人方维仪、方维则、吴令仪等相聚唱和于县城清芬阁,此为县内最早的名媛诗社。

天启五年(1625)七月二十六日,佥都御史左光斗因劾魏忠贤三十二当斩罪,被害狱中。崇祯即位后,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毅,县城建左忠毅公祠

崇祯四年(1631),全县计编47里,有10417户,58560人。

崇祯七年(1634)八月二十三日,平民黄文鼎、汪国华等揭竿而起,劫富济贫,后被官府与士绅密谋诱捕杀害。

崇祯八至十五年(1635—1642),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先后数次围攻县城,均未克。

崇祯十一年(1638)八月,地震有声,大风拔木卷石。十一月,山区野兽出没,数十为群,危害人畜。

顺治元年(1644),宁夏、阜阳等地少数回民流落桐城,伊斯兰教随之传入。

顺治九年(1652)二月十五日夜,地震有声。

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地震,三至七月不雨,庄稼无收。

顺治十四(1657),全县书院、经学、蒙馆皆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

康熙四年(1665),在县城东门外建演武亭、演武场。

康熙六年(1667),划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二省,桐城隶安徽省安庆府。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夜,地震有声,房屋倾倒。秋,遍地幼蝗蠕动,群鸦啄食立尽。

康熙十年(1671)十月七日,著名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病逝。是年,春夏秋无雨,饥荒严重。姚文鳌等募米千石、银千两,在城西太霞宫设粥厂,施粥75日,救活灾民万余人。

康熙十一年(1672)夏,疏浚龙眠河县城段,秋竣工。

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胡必选主修《桐城县志》成书。

康熙十三年(1674)六月四日夜,流星大如斗,自县东南上空急驰西北,霞光爆裂,坠地有声。

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二十八日,地震,次日再震。

康熙五十年(1711)十月,《南山集》案发,五十二年案结,著者戴名世处斩,曾为是集作序而受株连的方苞获释,以白衣入值南书房。

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月中旬,东南滨江之地遍生幼蝗,聚积盈尺,知县督民扑灭二十多天后除尽。

雍正元年(1723),张廷玉为《明史》馆总裁。

雍正六年(1728),孙麻山因序刻《吕晚村文集》遭祸下狱,后在京处斩。

雍正十一年(1733),方苞选编的《古文约选》成书,此为他所倡导的义法示范书。

乾隆十四年(1749),桐城派的创始人之一方苞卒。

乾隆三十年(1765),时任直隶总督的方观承绘《棉花图说》16幅,进呈乾隆皇帝,乾隆帝因图题诗16首。

乾隆四十二年(1777),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一文中,引吏部主事程晋芳、编修周永年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之说,正式打出桐城派的旗号。

乾隆四十四年(1779),姚鼐《古文辞类纂》75卷纂成。

乾隆四十五年(1780),桐城派创始人之一刘大木魁卒。

乾隆五十九年(1794),名医余霖著成《疫疹一得》一书行世。

嘉庆五年(1800)六月十九日,洪水冲毁县城紫来桥。

嘉庆六年(1801),县设体仁局,收葬无主尸体。

嘉庆十九年(1814),龙汝言状元及第。

嘉庆二十年(1815),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卒。

道光三年(1823),五至八月大雨,东南圩区尽成泽国。

道光七年(1827)三月,知县廖大闻主修《桐城续修县志》24卷成书。

道光二十年(1840),戴钧衡等通过募捐,在孔城镇建成桐乡书院。

道光二十三年(1843)十一月,城内建成文场5个,可容纳考生3000余人,咸丰三年毁于兵燹。

道光二十九年(1849),沿龙眠河东西两岸修建护城石堤,越四年竣工。

道光三十年(1850),徐王敖辑成《桐旧集》42卷,为清初潘木崖所辑《龙眠风雅》之后,又一部大型乡土诗集。

咸丰元年(1851)二月二十日,降黑雨。秋,沿江洲圩,硕鼠成群,危害庄稼。

咸丰二年(1852),修城墙、编保甲、备兵器、办团练、设防堵局,筹划抵抗太平军。

咸丰三年(1853)九月十四日,太平军抵达练潭,经天林攻取县城,二十八日破北峡关,占领桐城全境。十月,太平军焚毁县署。

咸丰四年(1854)十一月二日,清军即墨营夺回北峡关;五日,再夺吕亭驿进逼县城;十七日,与自安庆来援的太平军血战于青莲庵。

咸丰六年(1856)八月,清兵提督秦定三率部自舒城进驻桐城胡家铺、栏杆山一带,太平军围困秦营18昼夜后围解。

咸丰七年(1857)正月,太平军李秀成、陈玉成等将领,在枞阳镇召开第一次枞阳会议。是年,县内启征厘金,枞阳等镇设有厘金卡。

咸丰八年(1858)八月,李秀成、陈玉成召开第二次枞阳会议。九月六日,李续宾率湘军12个营攻取县城,二十六日,太平军消灭湘军6000余人,阵斩湘军首领李续宾、曾国华,十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克复县城。是年,方宗诚、戴钧衡按桐城派文论标准辑成《桐城文录》76卷。

咸丰十年(1860)六月,清副都统多隆阿率马步兵移营龙河麻子岭,袭击城西太平军,清总兵杨德武中炮身亡。七月,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捻军首领张乐行合援桐城,清多隆阿部退守桐西九重冈、张天坂一线。

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太平军陈玉成部与清军多隆阿部会战挂车河,太平军失利,退守县城。春夏,瘟疫流行,以桐北为最,或十存一二,或全家灭绝。九月七日,太平军弃城退走,清军占领桐城。

同治三年(1864),曾国藩调浙江盐运使李榕统马步兵驻防桐城。

同治七年(1868),知县王国均主修《桐城县志》6册成书。

同治八年(1869),邑人方传理捐款在县城建育婴堂,收养遗弃婴儿。

光绪六年(1880),剧作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杨隆寿,在北京创办小荣椿小天仙科班。

光绪十二年(1886),法国传教士石资训进入县境,天主教传入桐城。

光绪十六年(1890),桐城电报局设立,此为县内电讯传递之始。

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吴汝纶在安庆筹建桐城中学堂(即今桐城中学),越二年迁回桐城。

光绪三十年(1904)春,桐城第一所小学——公立崇实高等小学堂在县城建成开学。是年,马其昶著成《桐城耆旧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县人吴越刺杀出国考察宪政的清大臣,不幸殉难。是年,吴芝瑛捐父母遗产万元,创办私立鞠隐初等小学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县成立劝学所。成立县商会。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月,桐城公立中学堂首次举行体育运动会。是年,桐城第一家私营书店文林书社在县城开业。

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月,绅士童烽在枞阳镇创办公立化俗女子高等小学堂,此为县内创办女子学堂之始。

宣统元年(1909),英国基督教内地会牧师戴存信到桐城传播基督教。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13,县人施从云参与领导滦州起义,被推举为北方革命军政府总司令。5日,被清军杀害。

2月,桐城岳王会会员江化鱼、吴大洪、马克斋、孙巨川、汤剑秋、陈竹楼等人,受柏文蔚派遣,从东流等地潜回桐城,策动城厢商团士兵哗变,县城光复。

624,大雨,山洪暴发,圩区河堤溃破,人畜死亡无数。

6月,撤销吕亭、陶冲驿,公文改由邮政投递。

改革晚清赋制,设东、西、南、北乡及县城五个钱粮柜征收钱粮。

君藻创办《投子晓钟报》,此为县内自办报刊之始。

民国2(1913)

实业界人士方履中,在东流、彭泽等地购置荒湖、芦场,从家乡招农围垦十万亩,移民数万人。

县设烟酒印花税稽征分所,始征印花税。

民国3(1914)

11月,县始征屠宰税,民间房产田地契约改换官契。

清史馆开馆,姚永朴、姚永概任纂修。民国4(1915)

6月,大水,山洪暴发,东南圩区尽成泽国。

1022,孔城镇驻军60余人骚乱,商店被劫,居民惊散。

民国5(1916)

11月,桐城中学主办全县首次中学生运动会。

应民国政府之聘,桐城派末期作家马其昶任清史馆总纂。

民国6(1917)

椒园茶、秋石、秋霜、粉丝、烟叶等列为出口商品样品,在省立商品陈列所陈列。

 

民国7(1918)

16,张品山等人在枞阳镇抢夺水警队枪械子弹,占据商团公所,树起讨倪(安徽都督倪嗣冲)旗帜。

民国8(1919)

4月,县内第一座机器碾米厂——永茂机器碾米厂在枞阳镇建成投产。

5月,桐中师生200余人,于·九国耻纪念日在县城集会游行,孔城、枞阳、金神等镇各界代表亦相继集会游行,抵制日货。

6月,县城学生和教职员工联合通电,声援北京青年学生·爱国运动。

县设合兴渔业公司,此为县内最早的渔业供销机构。

民国9(1920)

7月,桐城电报局始办邮转电报业务。

民国10(1921)

6月,县城各界2000余人集会,声讨军阀罪行,哀悼安庆·惨案殉难者。

7月,光明甫、李光炯等在县城组织选举澄清团,揭露军阀倪道火良操纵省议会,贿选第三届议员的阴谋,并在城东姬公庙立毁票碑

民国11(1922)

410,桐城县学生联合会成立。

民国12(1923)

光明甫、李光炯领导桐城学生驱逐县知事王树功,王弃官离桐。

民国14(1925)

6月,桐中学生通电声援上海五卅运动。16日,县城各界2000余人集会游行,焚烧日英货物。

民国15(1926)

6月,建立中国共产党桐城县孔城党小组(8月扩建为孔城支部),书记刘去非,此为县内第一个中共党组织。

冬,在菜子湖圈建日星圩,2年后完工。

民国16(1927)

3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左派)派方兰轩、吴砚庄等人组建国民党桐城县党部筹备委员会。

627,县城各界人士隆重集会,庆祝北伐战争胜利。

7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派人来桐城,解散国民党(左派)县党部,组建党务改组委员会和清党委员会。

北阀军唐生智部一部途经桐城,一师代理团长彭德怀住县城一家春茶社。

县设禁烟(鸦片烟)分局。

民国17(1928)

1月,章逐明在桐东方家仓组建中共桐城支部(一说为桐城特支、桐城中心支部)

2月,桐城西乡绅士郑靖侯在西乡王屋山麓创办私立三育初级中学。

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桐城中学支部成立。

7月,国民党桐城县党务指导委员会成立。

民国18(1929)

3月,中共桐城县临时委员会成立。8月,更名为中共桐城县委员会,书记章逐明。

3月,国民党桐城县第一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成立国民党桐城县党部。

6月,张永祥在上枞阳镇创办祥光电气公司。次年4月,光明电气公司亦在县城东门外太平池建成发电。

8月,进步人士许雄求组织禁米外运宣传团,后遭石友三部队镇压,禁运斗争失败。

民国19(1930)

51,孔城镇及周围工农群众3000余人集会游行,纪念·国际劳动节。

68月,中国工农红军皖中独立团团长兼政委陈雪吾领导桐北欧家岭起义,遭国民党桐城、庐江、舒城三县地方武装数千人的联合围攻而失败。

7月,中共桐城县委书记吴克正、鲁谷共区委书记黄少庭,领导鲁谷共山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吴克正牺牲。

10月,中共江南省委特派员钱新嘉在汤沟主持召开桐城县委扩大会议,将桐城县委划为新桐与旧桐两个县委,翌年8月复并为桐城县委,书记吴文祥。

全县划为9个自治区,县设自卫团,区建常备队。

民国20(1931)

夏,山洪暴发,东南圩区一片汪洋,县政府以工代赈,组织灾民堵口复堤。

10月,各中学师生联合成立桐城抗日救国会,宣传抗日,捐款支前。

建县雨量站。

民国21(1932)

1月,严寒,水面坚冰厚数尺,可走人、行车。

6月,中共桐庐县委成立,书记陈雪吾。

821,匪首张大鼻率众数百人,洗劫孔城镇。

11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特务室特工小组,在桐庐地区搜捕中共地方党、团干部和群众,革命组织遭破坏。

()()公路桐城段建成通车。

商业度量衡器改用市斗、市尺、市秤。

民国22(1933)

316,中共桐庐县委书记陈雪吾于县城紫来桥下英勇就义。

5月,吴新屋、鲍家圩等地成立互助社85个,次年3月,华洋义赈会安徽办事处登记承认桐城互助社24个,并拨给救济款。

12月,奉命改募兵为抽丁。

进行户口稽查,全县计157377户、942900人。

驻桐城国民党军某部在县城首次放映黑白无声电影。

修复县城紫来桥。

民国23(1934)

实行联保制,全县9区共编236联保,1579保,15789甲。

在县城首次注射伤寒疫苗200人,接种牛痘苗750人。

年底,架通县城至孔城、义津、枞阳、挂镇、青草塥等电话线路。

民国24(1935)

2月,中共桐舒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余海青。

8月底,红28军政委高敬亭率部从舒城进入桐城,在唐家湾歼灭县保安大队270余人,在青草塥歼灭省保安团一个连,并开仓放粮,赈救贫困百姓。

8月,县长途电话管理处成立。

1113,施剑翘为报父仇,在天津居士林经堂开枪击毙前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

11月,全县9区并为5区,改区公所为区署,下编149联保、885保、8344甲,推行五户连坐法

11月,组编武装壮丁,县编总队、区编中队。

县政府奉令宣布白银国有,禁止银元流通,凡公私交易一律使用法币。

民国25(1936)

春,修江堤,至初夏,共完成86万方江堤土方工程。

5月,省地方银行在县城设办事处。

720,安庐师管区庐江团管区在桐城设征兵事务所,按三抽一、五抽二的办法,首次征集壮丁360名。

修成桐城至枞阳、桐城至庐江、桐城至潜山源潭铺等6条简易公路,总长85公里,可通人力、畜力车。

全县成立信用社54个,社员1455人,计1608股。

县政府设5瓦特轻便短波电台1部,收发无线电报。

县长徐国治主修《桐城县志略》成书。

民国26(1937)

10月,由国民党组建的县总工会成立,辖木业、缝纫、瓦业、理发、油漆、人力车6个行业分会。

民国27(1938)

4月,中国左翼戏剧联盟领导的上海救亡演剧八队来桐城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演出活动。

510,日机首次空袭县城。

5月中旬,新四军在小关伏击日军,毙敌20余人。

614,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首次侵占县城,25日收复。

6月,中共桐城特支在唐家湾建立以青年学生、教师和少数工人为骨干的学兵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6月,县长潘慰农将县武装自卫总队改编为抗日人民自卫军,下设5个常备中队、1个学兵队,共有队员680余人,潘兼司令。

85,日军再次侵占县城,106收复。

91,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三营,在安合公路范家岗路段伏击日军,击毁军车2辆,毙敌14人。

93,新四军四支队特务营,在棋盘岭伏击日军车队,毙敌70余人,炸毁汽车多辆。

125,日机5架轰炸县城,毁屋175间,死伤52人;义津、会宫、晓礼庄、孔城、练潭亦先后遭日机轰炸,共死伤40余人。

1231,县长罗成均主持,在县城广场召开枪毙恶霸地主光香九大会。

成立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和区、乡分会。

挖毁安()()公路桐城段,以阻止日军辎重通行。

日军侵占县城,县政府迁往桐西唐家湾,翌年冬迁回。

民国28(1939)

年初,中共桐城工委改为中共桐城县委,书记陈定一。

2月,安徽省立第二临时中学在黄甲铺草建开学,中共桐城县委派叶桐芬到该校秘密建立党组织。

31,南乡各后备自卫队英勇抗日,受到省政府嘉奖,并被改编为桐城县第一游击大队。

331,县政府颁布改良风俗办法,共627条。

41,为防日机空袭,便利居民疏散,县组织拆除城垣委员会,动员民众拆除城墙。

516,日军第三次侵占县城,812收复。

730,县妇女抗敌协会成立,区、乡、保相继建立妇抗会组织。

7月,县及各区、乡、保成立青年抗敌协会。

8月,县农民抗敌协会成立。

9月,国民党顽固派在桐城掀起反共高潮,中共桐城县委机关及抗日团体负责人被迫撤往无为县和庐江县。

11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成立,书记林立。

县城划为中心、孟侠、阜城三镇,翌年三镇并为孟侠镇。

县设评价委员会,对柴、米、油、盐进行评价、限价。

民国29(1940)

2月,县抗日动员委员会改组,县以下各抗日团体被撤销。

2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在桐西蒋铁乡望师岭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428,安徽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从太湖移至桐城县城。

4月,县长魏际青强令解散学兵队。

51,县城各界5000人集会,宣传抗日锄奸,并确定每月17日为抗日锄奸宣传周。

56,县政府成立戒烟所,并发布命令,自71禁吸鸦片烟。

5月,中共桐、庐、潜、怀、无中心县委成立,书记林立,11月改为桐庐县委,书记鲁生。

夏,县长魏际青、乡绅姚孟振等组成重印旧县志委员会,翻印清道光七年《桐城续修县志》。

1111,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安徽支团在桐城建立分团部筹备处。

11月,县内第一家官办工厂——平民纺织工厂在县城建成投产。

日机空袭县内村镇63架次,死53人,伤33人,毁坏房屋944间。

民国30(1941)

1月,曾任国民党县抗日人民自卫军一大队第三中队长的叶茂槐(后改名叶树槐)向桐西地方党组织捐献枪10支,成立桐西独立大队,叶任大队长。8月,改名为桐怀潜独立团,12月编为新四军71958团。

215,日、伪军3000余人,扫荡桐东陈瑶湖一线。桐庐县委机关及所辖武装转移到无为县境,桐东游击根据地失守。

321,日军进犯练潭镇。

3月,国民党县常备第五中队长张振中率部起义。5月,编为桐西独立大队第八连,张任连长。

5月,中共桐、庐、无县委在桐东建立,书记林立。10月,析置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林立。12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花山,桐怀潜中心县委撤离桐南,并停止活动。

7月,知名人士孙闻园在陈智铺筹办孟侠中学,后迁县城。

8月,设立田赋粮食管理处,田赋改征实物。

12月,安徽省军管区将驻桐城的庐江团管区扩编为怀太师管区,辖桐城、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庐江、无为八县,配属59军。

实施新县制,桐城县被定为安徽省一等县。

民国31(1942)

年初,中共桐怀潜工委在桐西建立,书记王进臣。

2月,新四军758团部分兵力进驻桐东,建立桐东办事处。

3月,安徽省卫生总队二分队来桐城推行公医制度,年底,省立桐城中心卫生院成立,二年后改为省立桐城医院。

622,日军纵火烧毁罗家岭民房300余间。

8月,新四军7587连组建1个大队重进桐西山区,与桐西游击队合编为桐西大队,大队长洪鸿。

93,桐城县三民主义青年团分团筹备处举办团员总考核。

9月,为防止粮食等物资资敌(日军),县内划定沿江为绝对封锁区,沿湖为凭证运输区。

11月,中共大别山工作委员会在桐西成立,书记钟大湖。

11月,一贯道安庆忠致坛坛主来桐城罗塘建普光坛。一贯道传入桐城。

122,日军骚扰桐南花山游击区,劫走安徽通志馆转移至此的全部图书、资料。

县成立农业推广所。

县政府设难童教养所、弃婴所各1处。

民国32(1943)

3月,中共桐怀潜县委在桐西张家楼(今属黄甲区大塘乡)成立,书记黄瑛。

6月,中共桐怀潜县委决定,在花山成立桐怀边区政府。

9月,沿江地委决定中共桐怀潜县委改为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胡继亭。

9月,桐南花山沿湖民船100多只,组成船业工会,为新四军运送兵员、弹药和物资。

是年8月至翌年4月,国民党以桂系军队176师为主,纠集部分地方武装共1万余人,对桐东、桐南、桐西等抗日游击根据地残酷清剿,并实行五户连坐,强迫群众自首,迫害新四军家属,共有14名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民国33(1944)

2月,县物价评议会划定县城、老梅树街、金神墩、孔城等10处为限价市场。

2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书记胡继亭在桐东反顽战斗中牺牲。

32,驻安庆日军进犯练潭、大横山一线,国民党军队奉命狙击,毙敌200余人,伤百余人。

4月,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恢复为桐怀潜县委,书记黄瑛。

7月,日、伪军数千人,先后三次扫荡桐南花山游击根据地,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围剿。

桐城中学高中部附设四年制简易师范学校。

民国34(1945)

2月,县筹建临时参议会,4月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2月,安徽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在县城建成开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迁址安庆。

46,县农会在县城总工会礼堂举行成立大会。

815,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县城各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8月底,国民党军队大举围剿花山新四军驻地,县委书记黄瑛率部在螺丝山狙击,激战三昼夜后撤离。

秋,天城小学改为私立天城初级中学。

11月,国民党第58军新11师、183师以及48176师特务连和辎重营等驻防桐城。

民国35(1946)

3月,三民主义青年团桐城分团部筹备处主持召开三青团桐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三青团桐城县分团部。全县共有学校区队17个、社会区队21个,先后发展三青团员1251人。次年10月,县团部与县党部合并,三青团员集体转为国民党员。

春,县参议会在桐中礼堂举行成立大会。

春,大刀会在青草塥等地设坛,按军事建制编队,从事反共活动。

7月,国民党陆军整编48师进驻县城。

秋,县文献委员会成立,收集桐城文人著述及抗日史料。

省公路局在桐城组建安()()公路改善工程处,修复部分路段,恢复通车。

民国36(1947)

1月,皖西人民自卫军二大队在新安渡琚家濠设伏,击毙国民党怀太师管区中将司令张凌云等军官数名。

3月,中共桐庐工作委员会成立,书记余平,同时,组建桐庐大队,大队长黄抑强。

春,皖西支队第一大队攻占国民党设在挂镇附近的仓库,开仓放粮,周济当地农民度荒。

春,县城大地主江澄伯套购大米,囤积居奇,饥民捣毁其住宅,将囤粮一抢而空。

春,国民党县党、政、军特种会报会在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设立防奸保密小组,加紧反共活动。

春,整理户籍,颁发国民身份证。

67月,县长游铨将西北乡地方武装编为桐西、桐北两个联防大队,进驻孔城、老梅、双港等地。

95,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队八旅逼近桐城,国民党在城机关、部队撤往枞阳镇。

911,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三纵八旅22团首次解放桐城县城。中共桐城县委和桐城民主县政府成立。县委书记马力、县长刘伟。

9月中旬,国民党调集重兵围攻皖西根据地,人民解放军驻桐城部队作战略转移,县委、县民主政府迁至桐西蒋铁乡叶家湾。

9月,中共桐城县委在唐家湾建立区干队,镇压反革命分子。

11月,国民党安徽省党部调查室皖中特种工作团在孟侠镇鼓儿街设立,下辖3个大队和2个直属中队,进行反共活动。

11月,中共皖西二地委成立,机关常驻桐西山区(今黄甲山区),书记张伟群。

1225,《桐声报》改为《民声报#》。

县成立度量衡检定分所。

民国37(1948)

2月,中共桐城县委将黄甲区唐湾、河畈等乡贫民团改为农民协会,开展土改反霸斗争。

春,国民党桐怀潜边区联防大队在青草塥成立,残酷迫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春,国民党军统安徽工作站在桐城设立组()。次年元月,组()人员携电台南逃。

4月,中共桐城县委调整新区政策,黄甲等地停止急性土改。

7月,进行人口查核。全县计5区、52()742保、8021甲、116307户、833889人。

8月,废止法币,开始流通金圆券,物价一日数涨。

秋,水灾严重,东南圩区尽成泽国。

1221下午,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纵队某团、皖西军区独立旅和地方游击队,在大、小关至卅铺一线伏击南逃的国民党河南省保安旅,毙、伤敌军1200余人,俘敌一批。

民国38(1949.1—1949.9)

130,皖西独立旅解放孔城镇。

24,中共桐城县委、民主县政府机关及县大队由桐西巴铺入城,县城解放。3月初,桐城全境解放。

218,皖西二地委决定将桐城县划为桐庐(1951年改称湖东县,1955年定名枞阳县)和桐城两县。

37,县支前指挥部成立,各区设支前指挥所,全县人民积极行动,组织运输队、民工队,筹集物资,架桥修路,全力支前。

4月,县船民工会纳入军事编制,船队开入花山、长河一线待命,船民帮助解放军指战员进行驾船、泅水训练。

415,刘伯承、邓小平在桐城中学召开师以上干部会。

41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桐城县城。

42117,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船民叶昌义驾驶的第26号船,荣获解放军步兵第106团政治部颁发的水上英雄——渡江第一船奖旗一面。

5月,圩区大水,灾情严重,县成立救灾指挥部,发放大批救济粮、贷款。

7月,黄建庭旅长率皖北独立旅进驻桐城剿匪。成立桐北剿匪指挥部。至年底,匪特组织先后被歼灭或瓦解。

7月,桐城民主县政府改称桐城县人民政府,9月改称桐城县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10—12)

101,县城各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孟侠镇改为城关镇。

10月,中国人民银行安庆支行桐城办事处成立,次年1月改为县支行。

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桐城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11月,县农民协会成立。

11月,全县开展反霸斗争。

11月,废除保甲制,全县设8区、47乡、416个行政村。

121012日,县第一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950

2月,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

43053,县第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4月,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

7月,县委在法华、龙河、石龙、新岗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后在全县逐步开展土地改革。次年2月结束,6月进行复查,12月底县人民政府向全县12.6万户农民颁发了土地证。

8月,县人民法院成立。

10月,桐城县政府改称桐城县人民政府。

10月,县人民武装部建立。

11月,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

1219,双港、金神、罗岭等区动员民工1.8万人,至次年27日,修复江堤15公里

1225,全县首批100名青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翌年36,又有1500名青年志愿赴朝抗美。

桐城汽车站建成。

1951

2月,石河、双港区农民首创农业互助组,至625,全县组织固定互助组826个。

4月,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51,全县各地36万人游行示威,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罪行。9月,全县人民捐款31万元(折合新人民币)购买飞机大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5月,县总工会筹建委员会利用工人失业救济金,开办新生布厂,1958年扩建为地方国营桐城县棉织布厂。

6月,县民政部门在县城北大街建成社会福利院1所。

6月,山区猛虎为害,先后咬死咬伤各16人。县公安局组织打虎队进山,猎虎7只,其害遂除。公安战士汪植祥为驱除虎害捐躯。

722下午3,城关、城南、吕亭、孔城等地遭冰雹袭击,死伤19人,毁坏房屋706间、庄稼4626亩。

82022日,县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成立县总工会。

828,县城天主教堂西班牙传教士都光中、戈森卫利用传教进行违法活动,被我公安机关驱逐出境。

秋,桐城乡村师范学校(后改为桐城初级师范学校),在县城创办,1957年改为桐城师范学校,1963年撤销。

102225日,县第三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17,县城举行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大会。

121,县首次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挂镇、青山、双燕乡先后发生森林火灾,烧毁山林2080亩。

疟疾流行,发病人数131474人,死亡83人。孔城、吕亭、城南3区为重流行区,发病人数占人口80%

1952

16,县委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大会,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即三反运动。

1月,中共桐城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

2月,县工商界开展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行贿、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反偷工减料即五反运动。

3月,花山采石社改为县花山石场,1959年春迁至县城,后扩建为水泥构件厂和轧钢厂。

8月,全县民办小学及私立小学全部改为公办。

9月,石河乡民兵模范吴来清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10月,进行首次工资改革,供给制和工资制人员均实行工资分制。

10月,县公安部门奉命取缔反动道会门,至次年2月,境内一贯道、大刀会、同善社等67处坛、堂被全部取缔。

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桐城县支公司成立,1959年撤销。

115,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2711日,县第七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安徽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迁至县城清大学士张英、张廷玉故居。

冬,开展大规模水利兴修活动,共完成土石方300余万立方米。

县米厂建成投产。

安徽省水产局在桐城县花山乡建立省水产养殖场,1958年改为国营桐城县水产养殖场,197912月划属安庆市。

建立县妇婴保健站,并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全县注射鼠疫疫苗16万人次,普种牛痘疫苗39万人次。

年底,县黄梅戏剧团成立。

成立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医管会),县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开始享受公费医疗。

1953

2月,县内农村在常年互助组基础上,办起第一批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9,县城各界人士在人民广场集会,追悼斯大林逝世。

415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桐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624下午27日下午3时,境内降雨414.9毫米,山洪陡发,圩区农田房屋被淹,死伤170人。

9月,国家寄生虫研究所专家组来桐城,通过对儿童脾脏肿大指数和蚊种检查,认定桐城县为高疟区。

9月,县委、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的紧急指示10月,派出工作组赴农村,宣传、贯彻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11月,取消粮食自由市场。

年底,县成立宣传《婚姻法》委员会,大张旗鼓地宣传贯彻《婚姻法》。

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540821人。

1954

3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成立桐城县工商业联合会。

71114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7月,大水淹没农田25.86万亩,毁坏房屋6万余间,死173人,伤213人。下旬,县救灾指挥部组织大批灾民进山,历时1个月,开荒种粮272290亩。

915,县内棉布、棉纱实行统购统销,以人定量,凭票供应。

109,金神区双闸乡1艘渔船违章私渡,超载沉没,淹死8人。

10月,县人民武装部改称兵役局,保留县人民武装部名称。

全县农村合作化运动兴起,至年底,试办农业合作社973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1.5%

上海医疗队和县内的20个医疗队分赴灾区防疫治病。

1955

12621,中国共产党桐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218,县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成立,至月底,全县有43万人签名。

310,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推行省委提出的农业三项改革(单季改双季、旱地改水田、低产改高产)

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桐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6月,县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成立。

6月,县内实行生猪派购政策。

7月,桐城县人民检察院成立。

桐城县《翻身农业合作社一年翻身记》收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泽东主席为该文写了按语。

1956

13,潜山县双河口乡全境,沙河乡8个选区,田墩乡1个选区划归桐城县青草区管辖;怀宁县牛车乡、同卫乡全境,吉庆乡6个选区,人形乡1个选区划归桐城县新渡、青草两区管辖。

14,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至月底,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11日,县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12,推行义务兵役制,当年,全县征集义务兵1489人。

1月,调整行政区划,将原16区调整为9区和1个区级镇,179乡调为72()

2月,县委五人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全面开展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

315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桐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决定建立县政协常设机构。

3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桐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月,桐城报社成立,196112月撤销。

3月,省、地派遣45名医务人员来桐城,帮助建立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及孔城、晓棚、老梅、青草、练潭、双店、梅林等血防组,全面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4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月,中共桐城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改为中共桐城县委监察委员会。

54,县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在县城召开,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6月,中国农业银行桐城县支行成立,后几度并入人民银行县支行。

8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

910,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9月,安徽省气象局在桐城建立气候站,后改为桐城县气象服务站。

县内进行第二次工资改革,改工资分制为职务等级工资制。

全县农村办起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211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6%,次年,通过整风整社,高级社扩并为118个。

全县双季稻栽培面积扩大,早稻22.81万亩,晚稻24.69万亩。

县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派出干部、农民900人,赴淮北地区传授水稻种植技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胡耀邦视察桐城。

县内农村电话网形成,实现乡乡通话。

1957

11921日,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34,省委书记处书记桂林栖兼任桐城县委第一书记。

3月,桐()()公路正式开通客运班车。

5月,开展整风运动,9月转入反右派斗争,全县一些干部、教师、职工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和1979年后全部复查改正。

6月,兴建地方国营桐城县电厂,10月建成发电。

8月,农村开展整风整社运动,至次年3月,补划漏网地主193户、富农87户,1982年全部复查改正。

秋,县委领导成员之间对全县粮食总产是“3亿7”还是“4亿3”的问题发生争论,坚持“3亿7”的县长宋清等被错划为右派免职,后平反。当年实际粮食总产为2.92亿斤。

10月,安徽省39个县计846人先后组成参观团来桐城县参观大面积种植双季稻。

12月,白果乡人形河南岸的柏莲、王山等5个高级农业社划归怀宁县金拱乡管辖,从此,桐城县与怀宁县以人形河为界。

冬,县设立除四害”(麻雀、老鼠、苍蝇、蚊虫)指挥部,全面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精简机构,紧缩编制,全县共精简干部865人,占总数的22.65%

1958

523,县各界5000余人集会,沉痛哀悼为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而牺牲的城关派出所户籍员许斌烈士。

5月,县内第一座小水电站——麻山嘴儿冲水电站建成发电。

669日,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626,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谭震林,中央农工部副部长刘瑞龙,在省委书记曾希圣、副省长王光宇陪同下视察桐城。

82830日,中国共产党桐城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8月,桐城、枞阳两县在菜子湖通江孔道白鹤峰联合兴建节制闸即枞阳闸,次年8月竣工。

915,县委召开广播大会,号召全县人民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大办人民公社高潮,至10月,全县50个乡118个高级社合并为38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

9月,县委成立冶金工业指挥部和钢铁司令部,掀起大办钢铁的热潮,挖铁矿、淘铁砂、砸锅收铁、伐木烧炭,全县建炼铁小高炉2530座,历时3月,炼出的500多吨钢、1.9万多吨铁,基本是废、次品。

9月,掀起全民皆兵高潮,县编民兵师,公社编民兵团,大队编民兵营。

9月,牯牛背水库破土兴建,1965年竣工,容量8180万立方米。

10月,境主庙水库动工兴建,1973年竣工,容量2440万立方米。

10月,全县大办公共食堂,农民、城镇居民均在食堂就餐,实行供给制或部分供给制。

121822日,政协桐城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成立县文学艺术联合会,196112月撤销。

12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桐城中学被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

1959

257日,县委召开5000人大会,号召继续大跃进,整顿巩固人民公社。

2月,恢复县人民武装部建制。

5月,全县出现浮肿病、消瘦病、妇科病35888例,各区设疗养院,按人配给黄豆、红糖,集中疗养。

720,县人委公布《桐城县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草案)》,取缔集市贸易。

11916日,县委召开县委委员、区()书记和大队支书参加的整风会议,进行反右倾,县委副书记曹洪章、县委组织部部长黄学庭等人受批斗,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2年平反。

112022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桐城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1月,各镇1245户私房主共出租的5251间房屋收归县房地产管理委员会经租,县人委发给房主私房改造批准书。

11月,全县组织2万人进山,开展小秋收活动,采集野生植物根茎果实作粮食代用品。

天城初级中学被定为安庆地区重点初中。

1960

21719日,中国共产党桐城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2月,县内进行衡器改革,十六两制改为十两制。

4811日,县委召开五级干部大会,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强迫命令的整风运动。

1028,安徽省教育厅在天城中学召开现场会,推广该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验。

12月,县委派出农村工作队,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全面开展以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为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

12月,恢复农村集市贸易。

12月,县人委决定对肥皂、食糖、糕点、煤油、棉布、棉针织品、毛线等部分商品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全县下放各级各类干部1997名到农村社队任职,其中县直机关下放干部518名,占县直干部总数的55%

撤区并社,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大公社),原公社()调整为55个管理区。

1961

3月,县委在石河公社红旗生产队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责任田试点,到11月,全县有71.5%的生产队推行责任田

4月,县委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停、关、并、转1958年以来盲目上马的县办厂矿。

9720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县委书记张安国对五风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作了深刻检查。

9月,县委整风办公室组织人员深入农村,清理共产风期间,全县被一平二调的财物,并作了部分退赔。

104,金神、孔城、石河、挂镇等地遭受8级大风袭击,倒塌、损坏房屋5700余间,伤亡3人。

10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视察桐城。

121418日,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22326日,县第三次工人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恢复区建置,调整人民公社规模,全县设964个人民公社。

1962

12426日,政协桐城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月至3月,进一步落实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体制,全面划给社员自留地。

3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月,省委书记处书记桂林栖来桐城制止责任田

4月,县内第一座电力排涝站——白果清河排涝站建成。

5月,县委成立甄别平反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1959年以来在反右倾和整风整社中受到批判、处理的干部,进行甄别平反。

612,金神玉嘴渡口超载沉船,淹死7人。

814,县人民防空指挥部成立。

1128,县人民委员会印发山林所有权证和自留山使用证,明确林权归属问题。

1963

19631月,县烈士塔在县城西门外奠基兴建,7月竣工。

420,县委成立增产节约办公室和五反运动领导小组,开展以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分散主义、官僚主义为内容的新五反运动。

658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桐城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8月,桐城县由二类工资区调为三类工资区。

9月,县工会与文化馆联合举办雷锋事迹展览。

101115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举行。

1028,县妇女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2月,县委设置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办公室,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桐城中学数学教师慈昌淦当选为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

1964

513826,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截止630,全县计455477人。

9月,兴建桐()()公路孔城大桥,单孔跨径27.2,时为安庆地区第一座大跨径石拱桥。

10月,桐城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在县城西门外建成开学。

10月,县人委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