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原始网址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3/04-07/4707373.shtml 在 2016-11-28 07:12:23 的快照。

360搜索与该网页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

邹市明职业首秀被评是场秀 韩乔生评价他如李娜-中新网

邹市明职业首秀被评是场秀 韩乔生评价他如李娜

2013年04月07日 13:5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成都商报记者 李博

核心提示

没有KO

不出意料,邹市明在他的首场职业拳赛中取得开门红。不过这场胜利可能多少令观众有些遗憾,面对18岁的墨西哥对手巴伦祖拉,31岁的邹市明最终只是以点数取胜,观众期待的“KO”没能出现。赛后,邹市明说他会向着金腰带前进。但这场比赛后,外界认为邹市明距离他的金腰带会有多远呢?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综艺馆进行的皇金拳赛最终战蝇量级4回合比赛中,两届奥运会冠军邹市明凭借强大实力,在四个回合较量中完胜对手巴伦祖拉(三个裁判都判邹市明40比36赢),赢得了他转行参加职业赛事的首场胜利!

离邹市明比赛还有一个半小时,邹市明的妻儿盛装亮相,邹市明的儿子穿得像个小绅士一样,一身黑色礼服,内衬乳白色的马夹与白色衬衣,甚至还打着领带。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则穿了一件黑色的无袖连衣裙。第六场比赛间歇,现场大屏幕开始播放邹市明的片断,是他接受采访,冉莹颖当翻译的录播画面。

比赛开始后,现场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加油,邹市明!”但比赛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像邹市明教练说的那样,“我不会要求他KO,首场比赛最关键的是胜利。”比赛的过程也是如此,邹市明打得很耐心,进攻上很主动,但一旦察觉出对手进入防守模式,他也会稍稍的降低自己的进攻频率。最终,邹市明十分稳健地取得胜利。

说法

邹市明:我相信我会拿到金腰带

赛后,对于自己的首场比赛,邹市明表示:“这和我之前的比赛完全不同,对手虽然很年轻,但他来自墨西哥,你知道墨西哥本身就是一个拳击强国!”

比赛在澳门进行,显然这里完全属于邹市明,现场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让邹市明一直显得很兴奋。“我要感谢来到现场为我加油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当记者问道邹市明如何评价职业生涯首战时,邹市明笑着回答道:“相当满意!第二场第三场会更好!我相信我会拿到金腰带!”

韩乔生:邹市明如同李娜

作为CCTV5本场比赛的解说,韩乔生认为,邹市明的发展完全可以与李娜相比,“邹市明就像另一个领域里的李娜。李娜在专业体制下走出来,取得了成功。如今,邹市明也从专业体制下走出来,开始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作为奥运会拳击比赛两金一铜的得主,邹市明的努力值得我们敬佩和赞叹。”

一场事先张扬的秀

当万众目光聚集在邹市明身上时,如何确保他顺利拿下首战,正是邹市明的推广人鲍勃·阿鲁姆最需要研究的课题。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拳击推广公司TOPRANK的创始人,阿鲁姆曾于1966年为拳王阿里推广了第一场比赛。此后,福尔曼、帕奎奥、德拉霍亚等叱咤拳坛的拳王都受到过他的栽培。对于这样一位老手来说,选择墨西哥拳手巴伦祖拉,无疑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除了推广人,邹市明获胜应该也是承办方希望的结果。早在今年年初,当成都商报记者前往澳门时,比赛地威尼斯人大酒店外就打出了邹市明的宣传海报。几个月来,比赛承办方金沙集团不断为邹市明的比赛造势,如果邹市明失利,对于花了大力气来捧他的承办方来说,宣传效果应当不会有取胜好。因此从各方面看,邹市明首秀都不允许“演砸”。

赛前,法新社提到邹市明在澳门的首秀,在文章中直言不讳地称巴伦祖拉为“来自墨西哥的替罪羊”。显然,法新社并不认为他会对邹市明造成任何威胁。

职业拳击,与其说是纯竞技,倒不如说更像一场“秀”,经济利益是最关键的驱动这项运动前进的因素。成都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北京盛华武术俱乐部总裁、世界拳击理事会中国委员会执行秘书长邹国俊,此次他也前往澳门观看了邹市明的比赛,对于职业拳击,他表示:“这是纯商业比赛,优先考虑的永远是商业因素。”

此次比赛,仅仅只有4回合的邹市明首战,竟然力压两场12回合的世界拳王金腰带争霸赛,成为压轴赛事,可见主办方对于邹市明的重视。对于这样的安排,很多拳迷表示不解。对此,邹国俊则认为非常正常,“职业拳击比赛考虑的是商业因素,邹市明的比赛关注度高,商业价值高,作为压轴赛事并不稀奇。”对于比赛结果,邹国俊也直言不讳地表示:“邹市明取胜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编辑:王牧青】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16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